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自提出以后,“一带一路”倡议等全球合作理念与实践不断丰富,成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国际新秩序的共同价值规范。
B.红茶味甘性温,善蓄阳气,尤其适合身体虚弱、畏寒怕冷、肠胃不适以及经常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在冬季饮用效果更佳。
C.图书馆、影剧院、篮球场、老年活动室,这些城里有的文化娱乐设施,在很多村子里都有,对村民免费开放。
D.二孩政策全面放开,许多年轻夫妇却放弃了要“二宝”的打算,其主要原因不是观念的变化,也不是经济、精力等方面的压力,而是因为“大宝”的反对。
2、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对初学者而言,临摹是对经典碑帖从多个方面进行的________和把握,是提高书法艺术水平的不二法门。临摹的前提是找到范本,一些民间乱写乱刻的墓志慢慢被人们________出来,被有些人________,这些人以丑为美,误入歧途而不自知。
A.体验 开掘 奉为圭臬
B.体味 发掘 奉为圭臬
C.体味 开掘 奉若神明
D.体验 发掘 奉若神明
3、政治老师将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哲学思想”为题做一次讲座,以下哪一句是最不可能出现在这次讲座内容中的?( )
A.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B.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C.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唐代诗人张志和《渔歌子》中写道“青箬签,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请问“青箬笠”是指?( )
A.竹叶编制的笠帽
B.竹条编制的雨披
C.茅草编制的草帽
5、下面对中国文化精神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文”一词起源于《周易》,将人文与地理置于对等的地位,可见古人对人文的重视程度。
B.古代的人文精神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人的尊重,二是重视人的道德品质修养,追求人格的完美。
C.中国文化尚群、尚和、尚力,注重整体思维,认为天地人是一个整体,各类事物都彼此联系,互相影响。
D.中国古人遵循大自然运行的重要规律,并引申出自强不息和开放兼容的人生的准则,因此,传统文化没有抱残守缺等糟粕。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平秤
凉州城北关什字有个秤铺,门框上只有半副对联,上联:一杆老秤十六星;横批:天地良心;下联却一直空着。秤匠姓李,六十开外,少言寡语,是个怪人。但他做的秤却十分准,每卖出一杆秤,总要在秤尾用铜丝掐个图案,以示区别。
李秤匠有个独子叫大根。一次赌钱赌红了眼,偷把秤铺地契抵钾借了高利货。放高利货的派打手来收秤铺时,多亏汪记粮行的汪掌柜站了出来:“我替李师傅做个保人。三天之内,要是还不上,你们直接上我粮行去拿钱。”打手们这才走人。
李秤匠十分感激汪掌柜,汪掌柜却轻描淡写地说:“人活一辈子,谁不遇难事啊,说不定以后我还有啥事求你呢!”说完转身就走了。
第二天晚上,汪掌柜突然登门,请李秤匠做杆秤。李秤匠以最快的速度把秤做好了,汪掌柜却出人意料地提了改秤的要求:“一斤多一两,可以吗?”
李秤匠一下子愣住了,好半天才拿起那杆秤,说:“知道秤为啥一斤是十六两吗?一两一颗星,南北斗共十三颗星,剩下的三颗是福禄寿星,又分别代表着天、地、良心。做秤也有做秤的规矩,少一两损福,缺二两伤禄,短三两折寿。对不起,你说的这种秤我不会做,劝你也别打这种如意算盘了!”汪掌柜听后,却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你好好考虑一下,明天我再来。”
汪掌拒走后,大根急坏了,说:“爹,我求你了,你就破回规矩,给他改秤吧!不然秤铺就保不住了!”李称匠狠狠地瞪了一眼儿子,啥话也没说。
第三天晚上,汪掌柜从大根手中接过秤,亲自试了一下,十分满意:“我回去就叫人把高利货还了。”次日,汪掌柜就用这杆花秤明目张胆地收起了老乡的麦子。
时间一晃到了腊月。这天快打烊时,商会会长突然来到李秤匠的秤铺,说:“今天晌午,有几个卖米老乡来到商会,说汪记粮行的秤有问题,要商会给他们讨个公道。为慎重起见,我叫人把汪记的秤封了起来,从你这儿借杆百斤秤,明天用来检验汪记的秤到底有没有捣鬼。”
会长走后,李秤匠正要回后院睡觉,汪掌柜进了门。李秤匠愣了一下,问:“你来干啥?”汪掌柜进门后才说:“那杆花秤被商会封了。”李秤匠鼻孔里哼了一声:“封了就封了,给我说这有啥用啊?”
汪掌柜一副皮笑肉不笑的样子:“李师傅,你要这样说话,那我明天就对商会的人说实话,秤是你特意给我做的手脚,结果会是啥样子?”李秤匠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
汪掌柜狡黯地笑笑,说:“解铃还须系铃人。你赶紧给我想个法子,不然,你我都没有好果子吃!”李秤匠愣了一下,无奈地说:“把秤拿来吧!”
汪掌柜说:“秤已经被商会封了,我咋拿来啊?”李秤匠冷冰冰地回答:“这我就管不着了。”
汪掌柜奔拉着脑袋想了想,说:“好,我这就去把秤拿来!”离开秤铺,汪掌柜立刻在城里找了一个惯偷,拿十块大洋往桌子上一码,如此这般一说。惯偷心领神会,不到一炷香的工夫,就顺利地把秤偷了出来。汪掌柜大喜,急忙赶到了秤铺。
李秤匠拿着秤进了里间,不一会儿就改好了。汪掌柜接过秤,发现没有任何改动的地方,拿到粮行里一验,分毫不差,立刻让惯偷把改好的花秤又放回了商会。
第二天上午,商会检验后还了汪掌柜“清白”。
谁知这天晚上,汪掌柜又拿着秤敲开了秤铺门,亮出秤铺的地契,对李秤匠说:“李师傅,只要你再把这杆秤给我改成十五两一斤,这地契就物归原主,不然的话……”出乎汪掌柜意料,李秤匠啥话也没说,拿着秤就去改了。
新米上市的第二天,来汪记粮行买米的人就排起了长队,从早一直排到了打烊。看着几个伙计忙得满头大汗,汪掌柜心里粗略一算,照这样下去,今年的利润至少要翻一个跟斗!
这天早上,汪掌柜正在后院抽水烟。忽然,一个伙计慌里慌张地跑了进来:“几个粮行的掌柜来闹事!”
汪掌柜愣了一下,抬脚直奔前院的粮行。进了门,就见那里站着好几个粮行的掌柜,其中的张掌柜捧着那杆花秤不撒手。冷笑一声:“我们的秤一斤都是十六两,你的为啥是十七两?哪有这样抢生意的!”
他急忙亲手把秤查看,果然是一斤十七两!汪掌柜心里一下子全明白了,难怪第二次李秤匠答应得很痛快,没想到他竟然来了这么一手。自己怎么就昏了头,没有验一下呢!这些日子自己卖出一斤米,实际上就倒贴了一两!汪掌柜越想越心疼,拿着秤杆,就怒气冲冲去找李秤匠算账。
来到秤铺,却见铺子门紧闭。更为奇怪的是,门框左侧突然有了下联,写的是:四两人心半斤福。他一脚踹开了门,只见梁上吊着一个人的身子,正是李秤匠。
这时,商会会长匆匆赶到,见到这一惨景,不由叹了口气,说:“就在昨天晚上,李师傅来找过我,把秤的事都告诉我了。没想到,他竟然为这件事自杀了。汪掌柜,你就别揣着明白装糊涂了,希望你好自为之吧。”
汪掌拒只好灰溜溜地回去了。他一算账,光卖新米就赔进去了两千多块大洋。
再说大根,自打爹死后,一下子没了靠山,幸好他照猫画虎,先前学会了做秤,就继续以做秤为生。奇怪的是,大根做出的秤却咋也平不了,每杆秤拿官器验都差一点,当然,不细验话也发现不了。对此,他是百思不得其解。一天,大根忽然想起爹在秤尾掐的那个图案,就找来他爹做的一杆秤仔细端详。出乎意料的是,他发现秤尾掐的这个图案竟是一个“心”字。大根喃喃自语道:“爹,有‘心’了……”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构思巧妙,开篇以“半幅对联”设置悬念来激发读者兴趣,并以“在秤尾掐图案”为后文埋下伏笔。
B.面对李秤匠的感激,汪掌柜之所以“轻描淡写”地回应,是因为他一旱己在心中预谋将借机让李秤匠改秤。
C.小说注重以小见大,如以地契、粮行等反映时代背景,以古称展现传统文化,以李称匠折射手艺人的固执。
D.小说以汪掌柜改秤牟利为明线,以李秤匠平秤守心为暗线,明暗线索交织,使得故事情节紧凑且脉络清晰。
【2】小说的主人公是李秤匠,但作者关对十么要用大量笔墨来写汪掌柜?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小说结尾大根喃喃自语地说其父亲“有‘心’了”,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有‘心’了”的理解。
7、按要求填空。
(1)郴江幸自绕郴山,_________?(秦观《_________·郴州旅舍》)
(2)_________,_________,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3)黄庭竖的《登快阁》善于运用典故表达情感,其中_________句用伯乐与钟子期的典故,隐喻世上已无知音。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2)韩愈在《师说》的结尾部分提到李蟠,同时交代文章写作目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劝学》中认为君子能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在《师说》中认为愚人更加愚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月”这一意象自古以来受到无数文人墨客的钟爱,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借助这一意象写出了琵琶女的生活现状以及凄伤心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琵琶行》白居易)
(2)一曲箫声凄凉婉转、幽怨动人,足以让天地万物为之动容,实可“__________,__________,”在场听众无不潸然泪下。(《赤壁赋》苏轼)
(3)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华民族始终怀着“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积极态度和坚定信念,经过艰苦努力,取得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行路难》李白)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借用琵琶女的动作以及擅长弹奏的名曲来表现她有高超技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师说》中,认为老师的职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解说人们应从师的原因时,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能没有疑惑。
(3)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山间四时中秋天和冬天的情景。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
1.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2.吴丝蜀桐张高秋,________________。(李贺《李凭箜篌引》)
3.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4._____________,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5.风之积也不厚,_____________。(庄周《逍遥游》)
6.________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
7.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8.亲小人,远贤臣,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 晚 悲 怀
李 觏
渐老多忧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伤。
数分红色上黄叶,一瞬曙光成夕阳。
春水别来应到海,山松生命合经霜。
壶中若逐仙翁(注)去,待看年华几许长。
(注)仙翁:指壶公,是传说中的仙人。据《云笈七签》记载,壶中有日月如世间,有老翁夜宿其内,自号壶天,人称为壶公。
【1】诗歌的标题是《秋晚悲怀》,请结合诗歌的前两联概括诗人“悲”的原因。
【2】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仲尼弟子列传
司马迁
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政事:冉有,季路。
冉求字子有,少孔子二十九岁。为季氏宰。
季康子问孔子曰:“冉求仁乎?”曰:“千室之邑,百乘之家,求也可使治其赋。仁则吾不知也。”复问:“子路仁乎?”孔子对曰:“如求。”
求问曰:“闻斯行诸?”子曰:“行之。”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子华怪之,“敢问问同而答异?”孔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仲由字子路,下人也。少孔子九岁。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子路问政,孔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子路问:“君子尚勇乎?”孔子曰:“义之为上。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乱,小人好勇而无义则盗。”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孔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衣敝编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季康子问:“仲由仁乎?”孔子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不知其仁。”
子路喜从游,遇长沮、桀溺、荷蓧丈人。
子路为季氏宰,季孙问曰:“子路可谓大臣与?”孔子曰:“可谓具臣矣。”
子路为蒲大夫,辞孔子。孔子曰:“蒲多壮士,又难治。然吾语汝:恭以敬,可以执勇;宽以正,可以比众;恭正以静,可以报上。”
初,卫灵公有宠姬白南子。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出公立十二年,其父蒉聩居外,不得入。子路为卫大夫孔悝之邑宰。蒉聩乃与孔悝作乱,谋入孔悝家,遂与其徒袭攻出公。出公奔鲁,而蒉聩入立,是为庄公。方孔悝作乱,子路在外,闻之而驰往。遇子羔出卫城门,谓子路曰:“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子羔卒去。有使者入城,城门开,子路随而入。造蒉聩,蒉聩与孔悝登台。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蒉聩弗听。於是子路欲燔台,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黡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
孔子闻卫乱,曰:“嗟乎,由死矣!”已而果死。故孔子曰:“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
(节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路性鄙 鄙:粗野
B.孔子设礼稍诱子路 稍:稍微
C.子路后儒服委质 质:通“贽”,见面礼
D.造蒉聩,蒉聩与孔悝登台 造;到,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因门人请为弟子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不知其仁 秦王恐其破壁
C.恭以敬,可以执勇 木欣欣以向荣
D.乃下石乞、壶黡攻子路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②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③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
④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孔子因材施教的一组是( )
①复问:“子路仁乎?”孔子对曰:“如求。”
②求问曰:“闻斯行诸?”子曰:“行之。”
③孔子设礼稍诱子路。
④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乱
⑤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⑥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③⑤⑥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洞悉子由和子路的为政才能。认为子由与子路有治理千乘之国的才能,然而并未做到“仁”。
B.子路好勇力,志伉直。当孔悝作乱时,子路还有事在外,听到这个消息就立刻赶回来。
C.子路忠义守礼。当子羔劝子路不要受出公连累时,子路说“食其食者不避其难”﹔最终“结缨而死”。
D.春秋社会礼崩乐坏。蒉聩联合孔悝犯上作乱,谋入孔悝家,遂与其徒袭击自己的儿子,取而代之,即为庄公。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华怪之,“敢问问同而答异?”
(2)衣敝组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
(3)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
14、根据材料,完成作文。
一把火炬,点亮冬奥盛会;一束微火,点燃运动激情。
一点烛火,点亮前行路途;一盆炭火,温暖困者身心。
请以“温暖之火”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