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错误的 ( )
A.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B.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C.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 D.所有的经线都平行于本初子午线。
2、地理环境的差异形成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有关风土人情与地理环境组合不正确的是( )
A.巴西----足球
B.波兰----风车
C.西班牙----斗牛
D.沙特阿拉伯----骆驼队
3、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
A.0°和180°之间 B.20°W以西到160°E
C.20°E和160°W之间 D.20°W以东到160°E
4、下列四种现象,不能说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
A. 地面高低起伏 B. 海边望船,先见桅杆,后见船身
C.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 D.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为了更好的服务冬奥会,组委会招募了大量的懂英语的大学生做志愿者,因为英语是( )
A.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B.联合国唯一指定语言
C.北京冬奥会指定语言
D.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语言
6、南亚地区中部地区的地形类型是 ( )
A. 山地 B. 平原 C. 高原 D. 丘陵
7、美国苹果手机设计和操作软件来自美国,芯片来自韩国,产品组装在中国完成,然后销往国际市场。这说明( )
A.国际合作和经济全球化
B.美国缺少组装生产的技术
C.国家之间的经济依然封闭
D.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独成一体
8、澳大利亚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 )
A.甲地附近
B.乙地附近
C.丙地附近
D.丁地附近
【2】推测该类地下住宅( )
①冬暖夏凉②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③室温不变④类似草原上的蒙古包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澳大利亚矿产开采地多分布在沿海地区而内陆相对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沿海矿产埋藏较浅、易开发
B.沿海地形平坦、矿产开采成本低
C.内陆环境恶劣、开采难度大
D.内陆矿产资源贫乏、无开采价值
9、下列现象属于海陆变迁的是( )
①在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②在东海的底部发现人类活动遗址
③荷兰的围海大坝
④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某校地理实践小组到某风景区开展野外考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等高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图上等高线表示的高度都是相对高度
B.等高线是地图上海拔相等的点连成的线
C.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能够判断坡度的陡缓
D.根据等高线的分布状况能判断出地形的起伏
【2】据图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地形部位A是山谷
B.①②③④四条河流能看到瀑布景观的是①河流
C.a、b两条公路线路中施工难度较小的是b线路
D.大云山在小镇的东南方向
【3】据了解,雨季时小镇常受洪水侵袭,该地理实践小组建议在B处修建水库,则图中需要搬迁的村庄是( )
A.李村
B.吴村
C.王村
D.都需要搬迁
11、2009年6月,欧盟和美国以涉嫌贸易保护为名,就中国限制出口稀有金属问题,向某国际组织提起诉讼,我国提起反诉讼维护自己的权益。该组织最有可能是
A、联合国 B、国际奥委会
C、世界贸易组织 D、国际红十字会
12、“一山有四季”说明越往高处走气温越低,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C. 洋流因素
D. 地形因素
13、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RCEP由东南亚联盟(简称东盟)发起,中国、日本、澳大利亚等五国共同参加。图为“RCEP成员国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东盟作为RCEP发起者,其地理位置优势有( )
A.主要位于温带,气候温和
B.地处两洲两洋的“十字路口”
C.处于板块内部,地质稳定
D.深居亚欧大陆腹地,邻国众多
【2】我国加入RCEP,与东盟深入发展贸易的有利条件包括( )
①距离较近②地理环境基本相同③东南亚华人、华侨众多④政策支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RCEP成员国之间贸易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我国从东盟大量进口的货物有( )
A.煤炭
B.小麦
C.天然橡胶
D.温带水果
14、下列不是亚洲的国家是
A.美国
B.印度
C.中国
D.日本
15、我国夏至日时,北京( )
A.正午太阳升到一年中的最高位置 B.正好是新学期刚开学
C.之后北京的昼变长,夜变短 D.此时白天短,黑夜长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据图分析,亚洲主要河流( )
A.自北向南流
B.向心状从四周流向中部
C.自西向东流
D.放射状从中部流向四周
【2】图中,中国的长江和黄河注入( )
A.印度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太平洋
【3】据图分析,中国的长江和黄河的流向大致为( )
A.自西向东流
B.自东向西流
C.自南向北流
D.自北向南流
17、下列做法中,会使空气质量降低、雾霾加剧的是( )
A. 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B. 汽车尾气排放量增多
C. 合理安排农贸市场
D. 城市道路拓宽
18、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的是( )
A. 20°N B. 20°S C. 赤道 D. 0°经线
19、有关图中地理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线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B线是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C.D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即黑河一腾冲线)
D.DE线是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分界线
20、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是由哪两大板块碰撞而成的?( )
A. 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
B. 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
C. 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D. 美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21、天气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如果能够预知近期的天气,就可以及早________,充分利用________的天气,避免和预防________的危害。
22、解释说明日本多火山、地震的主要原因:____。
23、我国的温度带是根据各地获得 ___的多少来划分的,而干湿状况与当地的 ___和蒸发量有关。
24、平原的海拔小于_____米,高原和山地的海拔大于_____米,盆地的地形特点是______。
25、填出下列图例和注记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项目 | 指示方向 | 形状 | 长短是否相等 |
经线 | _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纬线 | _______ | __________ | 不相等,赤道最长 |
26、请将陆地地形与其特征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平原 ②山地 ③盆地 ④丘陵
A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
B海拔在200米以下,地面崎岖不平
C海拔在500米以上,地面崎岖不平
D海拔在200米以下,地面起伏小
① 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
27、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决定的.
28、地球仪上,最大的纬线圈是___________,0°经线又叫 。
29、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水,叫_________(对流雨或锋面雨);当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迫“抬升”,冷却凝结而产生的降水,叫做________(对流雨或锋面雨)。
30、跨越经度最多的大洲是________ ,大洋是________ 。
3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2019年10月17日,“2019 行走黄河 -- 人民日报大型融媒体报道”在黄河源头正式启动。采访组一路向东,开启为期一个多月的“黄河之行”,看发展、写变化、展成就。
(1)黄河源头位于___省。
(2)黄河上、中、下游水文特征差别很大,下列图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_____)
(3)采访组在“行走黄河”的过程中,不可能报道的景象是____。
A.宁夏平原通过引黄灌溉发展农业 B.壶口瀑布水量减少规模减小
C.河套平原通过引黄灌溉发展农业 D.桃花峪至入海口船只来往频繁
(4)读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实测含沙量特征值对比表,变化最大的河段是___(上/中/下)游,其主要治理措施是_____(保持水土/加固堤坝/开挖新河)。
水文站 | 兰州 | 龙门 | 潼关 | 利津 | |
年均含沙量(千克/立方米) | 多年平均(近50年) | 2.05 | 26.2 | 29.1 | 23.0 |
2018 | 2.17 | 9.54 | 9.01 | 8.89 |
(5)据采访组报道,黄土高原上甲地区某贫困县依靠“红色苹果、绿色生态、黄色瀑布”,三措并举发展特色经济,已脱贫致富走上小康路。关于当地发展措施的说法:①陡坡发展粮食种植,治理水土流失②气候高寒,适宜种植苹果③增加林草面积,丰富了生物多样性④利用黄色瀑布发展旅游业。其中恰当的是____(双项选择)。
32、读图回答:
(1)写出下列各点的.A_____ _ ,D____ __.
(2)写出C、D、E三点所在半球:
C_____ _、____ __,D___ ___、___ ___,E_____ _、____ __.
(3)就高、中、低纬度而言,C点位于___ ___纬度.
(4)D点位于F点的_____ _方向.
33、如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读图完成:
(1)图中C处山顶高度约为_____米
(2)图中与铁路几乎平行的河流干流流向是_____
(3)请简要说出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_____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目前,塔里木盆地已建设了几十座大型油气田,并通过西气东输工程将这里的天然气运送到我国东部地区。
材料二:西气东输路线示意图
(1)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终点城市是_______。
(2)图中西气东输一线工程不穿越的地形区是(_____)
A.河西走廊 B.黄土高原 C.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3)西气东输工程带动了西部地区的_______发展,缓解了东部地区的_________短缺,使东部地区的______得到了改善。
35、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的人们,受到环境的影响,身体逐渐形成了适应环境的特征。黑种人多分布在气温较高的热带地区,白种人多分布在较寒冷的地区,黄种人多分布在温带。根据世界人种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所在的地区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该地区主要分布的是____人种。
(2)图中B地区主要分布的是黄色人种,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____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3)图中C地区和D地区分布着肤色相同的____人种,但C、D两地区居民使用的语言和信仰的宗教差异很大。C地区的居民主要使用的语言是____语,信仰____教;D地区的居民主要使用____语,信仰____教。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____语,应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____语。亚洲东部和东南部主要信仰____教。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