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愤著书” “不平则鸣” “穷而后工”之说分别由谁提出?( )
A.司马迁、韩愈、欧阳修 B.司马迁、屈原、韩愈
C.欧阳修、韩愈、屈原 D.欧阳修、司马迁、屈原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郭橐驼种树经验的一组是( )
①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②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③不害其长
④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⑤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⑥促尔耕,勖尔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③④⑥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无纸办公这么多年,投诉信息的传递,就是按几个键的事,需要如此地_________在工商部门内部单独设置一个办公场所吗?
②交管部门须下猛药治沉疴,要_________,出一批交通违法的典型案例,让违法者受到法律的问责,给其他司机以警示。
③随着整合的深入,线上线下的生态环境将迎来根本性的改变,行业巨头已经开始_________,近期京东斥资4亿入股永辉超市。
A.雷厉风行 闻风而动 大张旗鼓
B.大张旗鼓 闻风而动 雷厉风行
C.闻风而动 大张旗鼓 雷厉风行
D.大张旗鼓 雷厉风行 闻风而动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由于该企业职工不了解相关的政策法规,在经济补偿,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要求过高,拒绝了许多不情之请,导致企业的破产清算工作进展缓慢。
②我们是几十年患难与共的朋友,他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不管什么事我都要鼎力相助。
③新视招聘火热进行中,待遇高、工作环境好,条件优越,16个职位虚左以待,新视传媒期待你的加入!④宜春市去年国民生产总值527.59亿元,增速11.9%。在江西省去年各地市国民生产总值增速“前三甲”中,宜春市忝列门墙。
⑤新年开始的头几周,新片内容多数围绕“骗”字打转,有趣的是,洋洋大观的骗术和电影水准相当一致,高有所高,低有所低,“骗”中之王也是片中之王。
⑥堪称大师的人,必定光明磊落,虚怀若谷。他们对社会的影响,不止于学养和艺术成就,更在于品格德行。
A.①③⑤ B.②⑤⑥ C.③④⑥ D.①②④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等到他酒醒后,耷拉着脑袋来到我这里解释此事并赔礼道歉时,我早已见谅多时了。
B. 自从我们在母校分手之后,十多年来,我一直对你十分垂念,经常梦中与你相会。
C. 我们情同手足,你们如果发现我在为人处事方面有不恰当的地方,就赶快向我进言。
D. 有媒体认为,中国工业到2030年将主宰世界,美国将屈居第二,俄罗斯位居第三。
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安安的吊脚楼
林盛青
星期五下午最后一节课是美术。老师让画花鸟。安安从文具盒里拿出水彩笔,俯在桌上专心致志地画起来。站在讲台上,留着齐耳短发的女老师,朝着安安大声说,安安,不要又画你的破吊脚楼。女老师的话,安安懂,全班同学都懂,因为,每次不管老师布置画什么,安安都只画吊脚楼。
安安画的吊脚楼,是有楼有窗的那种。一楼是煮饭、吃饭和爷爷住的地方。煮饭的灶头是石头砌的,上面安着一口大铁锅。饭桌是方板做的四方桌,四根长板凳,围桌而放。坐在桌边的人,安安有时画四个,有时画三个,有时画两个,最少时画一个。画四个的时候,就是爷爷、爸爸、妈妈、他自己都在。画三个的时候,是妈妈不在。画两个的时候,是爸爸妈妈都不在。画一个的时候,就是只有爷爷一人在。这得依他心情而定。次数画得最多的,是三个人在。不在的妈妈,他不知道能不能回来。这次,安安在餐桌周围画的又是三个人。画完最后一笔,一滴凄凉的泪从他眼眶里冒出来,落在了图画本上。他又想妈妈了。
至今,安安也没有见过他妈妈。从能走会说起,安安就问他爷爷,妈妈咋个还不回来?之前,安安爷爷无数次地告诉他,你妈妈和爸爸在广东打工,过年就回来。于是,安安就一年一年地盼,可怎么也盼不回来妈妈。去年,读四年级的安安问爷爷,是不是妈妈不要我了?他爷爷抹了一把泪说,你妈妈不是不要你,她要等你爸建了新房子才回来。安安扫了一眼歪歪斜斜的木房说,我们家不是有房子吗?安安爷爷叹息一声,说,你妈妈不喜好住老房子。安安问,那我妈妈喜欢住哪种房子?安安爷爷说,有楼的那种吊脚楼。安安就不吭声了。在水桶溪,有楼的那种吊脚楼,要有钱人家才建得起。
自打知道妈妈喜欢吊脚楼后,安安就开始在图画本上反反复复地画吊脚楼了。
离开学校,没有了图画本,没有了彩色笔,安安画不成了,就用水桶溪边的鹅卵石垒。
自他从爷爷那里晓得,妈妈是因为住不上吊脚楼才离开水桶溪后,他除了在图画本上画吊脚楼,还在溪边用鹅卵石搭吊脚楼。在这里,他比在图画本上更用心,更卖力。因为用鹅卵石搭的吊脚楼,比图画本上的实在,不光过路的人看得见,妈妈要是回来,也看得见。
安安搭建的吊脚楼,全是用他捡来的鹅卵石垒的。许是走得急了点,安安走到他搭建的吊脚楼前,一屁股坐在了沙地上。看着面前的吊脚楼雏形,他脸上浮现出了一丝少有的笑意。
安安爸爸去年是在除夕那天傍晚回到水桶溪的。安安晓得爸爸要回来过年,而他更希望的是,妈妈也回来过年。最让他按捺不住的是,学校放寒假时他带回了那本画满了吊脚楼的图画本。他要告诉爸爸妈妈,那是他给他们建的吊脚楼。安安爸爸接过安安递给他的图画本时,疑惑地望着安安。安安也不多说,就那么一句,你个人儿望。安安爸爸就用他粗糙的手,翻开了图画本。他在看到第一页上的吊脚楼时,以为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就有些心不在焉。翻到第二页时,见还是吊脚楼,他没耐心了,随手把图画本扔在了黑不溜秋的饭桌上。安安闷闷地拿起图画本,硬塞进他爸爸手里。安安爸爸有些恼,想发火,但没有发出来。安安爸爸平息心头的怒火后,再次翻看起安安的图画本来。他发现,安安的图画本不光一、二页画的是吊脚楼,整整一本图画本全都是画的吊脚楼。他的手越翻越慢,越翻越沉,最后那页,翻得尤其艰难,就像千万根钢针在刺他的手。翻看完安安的图画本,安安爸爸把目光投向安安爷爷。安安爷爷轻轻地说了一声,是我帮安安说的,他妈妈喜好吊脚楼。安安爸爸那颗伤痕累累的心,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温暖撞击。他忽然明白了儿子画那么多吊脚楼的用意,眼泪就唰唰地滚落了下来。他缓缓放下手中的图画本,伸手把安安牵过来,先是泪眼迷蒙地看着,继而一把将安安紧紧地搂在怀里。
年过完了,安安爸爸又要去广东打工了。临走时,安安爸爸用手机给安安照了一张相。拍照的时候,安安眼里,心里,脑子里,全是他想象中的妈妈,所以,照片上的安安一脸灿烂的笑容。儿子,明年我一定把你妈妈找回来过年。这是安安爸爸对安安的承诺,也是安安爸爸说给安安的最后一句话。
安安记着爸爸的话,天天盼着明年的年早点来。
吊脚楼就要搭好了,安安在想,房间里不能空,爸爸妈妈那间里的大床、大柜子、大穿衣镜、衣架,一样不能少。还有,为了让妈妈高兴,他要把能背诵的课文和古诗,用普通话背给妈妈听。很多次,他在练习朗读的时候,脑子里浮现出同样的一幅画来,他妈妈坐在吊脚楼窗前,他反背着双手站在妈妈面前,张大嘴巴,背诵着他练了无数次的高洪波的诗《我想》。
又到周五。美术课上,美术老师意外地发现,安安没有在图画本上画吊脚楼,安安画在图画本上,让美术老师感到意外的东西,是一张大床。那是安安心中要安放在爸爸妈妈房间的大床。画完床,他又画大柜子,大穿衣镜,还有衣架,这些物件都是要摆在爸爸妈妈房间里的。另外,煮饭的土灶、吃饭的方桌、爷爷的床、他自己的床,都要画。他早想好了,等放学回家,就把画好的大床、大衣柜、大穿衣镜、衣架、煮饭的土灶、吃饭的方桌、爷爷的床、他自己的床,按照图画本中吊脚楼里的摆设,一一对应摆放在他搭建在溪边的吊脚楼里。
到了溪边,他跪在自己搭建的吊脚楼前,取出图画本,开始布置起来。图画本上画的摆设撕完了,安安松了一口气。绕着自己搭建的吊脚楼转了一圈后,他停在了临溪的那扇窗前。他出神地看着窗口,那个甜丝丝的声音又响了起来,安安,该背书了。安安说,妈妈,我背《我想》给你听。不等那个甜丝丝的回答,安安反背着手,背诵起来。
我想把小手
安在桃树枝上,
带着一串花苞
牵着万缕阳光,
悠呵,悠——
悠出声声春的歌唱。
……
沉浸在朗诵中的安安,没有听到远处传来的惊涛轰鸣,更没有看到夹裹着树木、牛羊、家具的巨大山洪,几乎是眨眼间,上游暴发的山洪就把安安和他搭建的吊脚楼给卷走了。呛第一口水时,安安想呼喊妈妈,但是没能喊出来,凶猛浑浊的山洪堵住了他的嘴。在滔滔的山洪就要淹没他时,他看见一只手向他伸了过来。他认出了那是他妈妈的手……
(摘自《当代教育》2020年第3期,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爷爷的话中,可以得知安安的妈妈嫌弃家里歪歪斜斜的木房,只有家里建成了吊脚楼,她才有可能会回来。
B.安安是个不讨人喜欢的孩子,因为在周五的美术课上他只会画吊脚楼,也只画吊脚楼。
C.在爸爸回来后,安安把图画本给爸爸的用意在于他想要给爸爸看他画的吊脚楼,想要告诉爸爸他对妈妈的思念,想让爸爸把妈妈带回家。
D.笑是安安少有的表情,小说中两次描绘了安安的笑,每一次笑都与妈妈有关。安安“看着面前的吊脚楼雏形”笑了,原因是他成功搭建起了“吊脚楼”,他觉得妈妈回来有了希望。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女老师是一个次要人物,文中多次提及周五的美术课,旨在通过描写女老师的语言和动作,侧面烘托安安的与众不同,使安安这一人物的性格更加鲜明。
B.小说结尾部分引用了高洪波的诗《我想》,是安安为妈妈特意准备的惊喜,诗中的内容更是暗寓着安安理想中的美好生活。
C.小说中爸爸回家过年,“他的手越翻越慢,越翻越沉,最后那页,翻得尤其艰难,就像千万根钢针在刺他的手”,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爸爸当时内心的触动与心情的沉重。
D.本文是一篇乡土小说,语言朴素自然,大量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刻画了一位深切思念母亲的孩童形象,展现了一位普通孩童的拳拳赤子情,令人动容。
【3】吊脚楼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古老建筑,文中多次提到“吊脚楼”有何作用?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4】这篇小说的结尾令人印象深刻,请赏析它的艺术效果。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宋代词人刘辰翁在《柳梢青·春感》中写道:“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 他化用李煜《虞美人》词“________________ ”的情境,表达了对故都临安和南宋故国的深沉怀念和无限眷恋之情。
(2)习近平书记访问墨西哥时,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了题为“促进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习近平强调,庄子说过:“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只有让中墨两国人民的友情汇聚成深厚的海水,才能承载起让中墨两国友好合作的大船。
(3)孔子在《论语·雍也》中用“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两句论述了学习的三个层次。
8、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2)映阶碧草自春色,__________。(《_______》杜甫)
(3)在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集会那天气候宜人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望中原仍记得“____________”,而当年拓跋焘行宫外却是“____________”的场景,强烈的反差传达出词人对收复中原的忧虑。
(2)李白《蜀道难》用鸟鸣渲染蜀道空寂苍凉的氛围,如“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句,分别借林中鸟和月下鸟的鸣叫烘托哀愁之情。
(3)羌笛(也称羌管)是古代出自西部的一种乐器,它发出的声音凄切哀婉,象征凄婉的思念之情。唐代的边塞诗人常用它来表达征夫对家乡的思念,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在朝廷里做官要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也要关心国家安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先对比自身与同学之间巨大的物质差距,接着表明自己毫无艳羡之意,然后点出原因所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论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白描手法,营造了一种萧瑟悲凉的意境。
12、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诉衷情
宝月山作
仲殊①
清波门外拥轻衣,杨花相送飞。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
闲院宇,小帘帏。晚初归。钟声已过,篆香②才点,月到门时。
(注)①仲殊:僧人,曾住杭州吴山宝月寺。②篆香:又称百刻香,寺院常用其作为计时器来使用。
【1】有评论者说,此词中“水树乱莺啼”的“乱”字用得很妙,请结合作品作简要赏析。
【2】这首词是怎样通过景物描写来表现词人心境的?请作具体赏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杨愔,字遵彦,弘农华阴人。愔儿童时,口若不能言,而风度深敏,出入门闾,未尝戏弄。六岁学史书,十一受《诗》《易》,好《左氏春秋》。愔一门四世同居,家甚隆盛,昆季就学者三十余人。学庭前有柰树,实落地,群儿咸争之,愔颓然独坐。其季父玮适入学馆,见之大用嗟异,顾谓宾客日:“此儿恬裕,有我家风。”及长,风神俊悟,容止可观。人士见之,莫不敬异,有识者多以远大许之。
孝昌初,其父津为定州刺史,愔亦随父之职。以军功除羽林监,赐爵魏昌男,不拜。及中山为杜洛周陷,全家被囚絷。未几,洛周灭,又没葛荣,荣欲以女妻之,又逼以伪职。愔乃托疾,密含牛血数合,于众中吐之,仍佯喑不语。荣以为信然,乃止。
时邺未下神武命愔作祭天文燎①毕而城陷由是转大行台右丞于时霸图草创军国务广文檄教令皆自愔出。遭离家难,以丧礼自居,所食唯盐米而已,哀毁骨立。神武愍之,恒相开慰。及韩陵之战,愔每阵先登,朋僚咸共怪叹曰:“杨氏儒生,今遂为武士,仁者必勇,定非虚论。”
愔从兄幼卿为岐州刺史,以直言忤旨见诛。愔闻之悲惧,因哀感发疾,从取急就雁门温汤疗疾。郭秀素害其能,因致书恐之,劝其逃亡。愔遂弃衣冠于水滨若自沉者,变易名姓,潜之光州,因东入田横岛,以讲诵为业。神武知愔存,遣愔从兄宝猗赍书慰喻,仍遣光州刺史奚思业令搜访,以礼发遣。神武见之悦,委以重任,妻以庶女。及居端揆,权综机衡,千端万绪,神无滞用。自居大位,门绝私交。轻货财,重仁义,前后赏赐,积累巨万,散之九族,架箧之中,唯有书数千卷。
乾明元年二月,为孝昭帝所诛,时年五十。
(节选自《北齐书·杨愔传》,有删改)
[注]①燎:祭祀的名称。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时邺未下神武/命愔作祭天文/燎毕而城陷/由是转大行台右丞/于时霸图草/创军国务广/文檄教令/皆自愔出
B. 时邺未下/神武命愔作祭天文/燎毕而城陷/由是转大行台右丞/于时霸图/草创军国务广文檄教令/皆自愔出
C. 时邺未下神武/命愔作祭天文/燎毕而城陷/由是转大行台右丞/于时霸图草/创军国务广文檄/教令皆自愔出
D. 时邺未下/神武命愔作祭天文/燎毕而城陷/由是转大行台右丞/于时霸图草创/军国务广/文檄教令/皆自愔出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闾,原指里巷的大门.后指人聚居处,秦代居于里门之右的是贫苦百姓,故“闾右”常用来代指贫苦人民。
B. 《左氏春秋》,儒家十三经之一,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
C. 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袭爵”指封建时代子孙承袭先代的爵位。
D. 从,指堂房亲属,如“从兄”就是指同祖伯叔之子年长于己者,即堂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杨愔幼时恬淡文静,从未做过顽皮的事,看见其他孩子争抢果实,他一动不动,此举受到叔父赞扬。
B. 杨愔有治国之才,皇帝委以重任,他执掌国家机密大政期间,虽然事情千头万绪,但他思想上从没有反应迟钝的时候。
C. 杨愔有智慧有谋略,因害怕郭秀陷害自己,便把自己的衣服帽子扔进水中假装投水自尽,然后改变姓名,隐居起来。
D. 杨愔重义轻利,任职期间没有凭私人之交办过事,朝廷给了他很多赏赐,他把赏赐分给族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未几,洛周灭,又没葛荣,荣欲以女妻之,又逼以伪职。
(2)遭离家难,以丧礼自居,所食唯盐米而已,哀毁骨立。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阳光中学为了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艺术修养,展示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促进学校美育改革,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将举办第八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活动内容包括书画摄影展、音乐、舞蹈、戏剧表演等。这次活动获得了阳光中学学生的积极响应,但学校规定参加活动的人员只限于高一高二学生,很多高三学生对这个限制表示不满,决定推举一位代表给学校写一封建议书,希望学校允许高三学生参加这次活动。
请你以高三学生推举的代表身份,给学校写一封建议信。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