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根据鲁史编写的。这是一部编年体的史书,也是一部文学名著。《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的史书,《邹忌讽齐王纳谏》就出自该书。
B. 鲁迅先生有三部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社戏》《孔乙己》《故乡》均出自他的小说集《呐喊》。《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则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C. 《马说》的作者韩愈,《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两人均是唐代人;《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两人都是北宋人。这四位我们熟悉的散文家都属于唐宋八大家。
D. 古代对人的称谓可以说是丰富多彩。愚,是对自己的谦称;子,是对人的尊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您”;夫子,既可以是学生对老师的尊称,又可以是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岱宗夫如何”中“岱”指泰山:“山河表里潼关路”中“山”指华山。
B.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称荆公,著有《昌黎先生集》。
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雁门太守行》,这里的“歌”和“行”都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D.古人用任官之地来称谓人。如称柳宗元为柳柳州、岑参为岑嘉州。
3、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淘气而失学的保尔被母亲送到车站餐厅做工,他吃苦耐劳,但还是因为忘记关水龙头,而被老板开除。保尔的哥哥为他在发电厂找到了一份工作。
B. 武松第一次巧遇宋江是在柴进家里,两人都是因为有官司在身而投奔柴大官人。武松还差点打了宋江。第二次偶遇是在孔太公庄上,二人此时都是朝廷通缉重犯。宋江劝武松和他一起去投靠花荣。
C. 宝象国的公主被黄袍怪掳去做了夫人,国王收到女儿求救的信后向唐僧师徒求援。猪八戒和沙僧不敌黄袍怪,结果沙僧和唐僧被捉去妖洞,唐僧被变成老虎。白龙马求猪八戒去花果山请回孙悟空。
D. 长妈妈给我讲了长毛的故事,让厌烦长妈妈的我对她有了第一次空前的敬意;得知她害谋害了我的隐鼠,让我对她的敬意完全消失;后又因为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让我再次感觉她有伟大的神力,对她发生了新的敬意。
4、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
A.保持消防安全通道畅通,是最基本的安全常识,部分居民不以为意,照旧乱停乱放。
B.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不能只顾自己。
C.在蒙古,牧马人从小在马背上长大,让他们做骑手,不过是本色当行罢了。
D.夜幕下,城市的霓虹灯照亮了四通八达的立交桥,也照亮了鳞次栉比的街道。
5、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日昃始食。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加政事在谪守邓洲。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长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1】下列各项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或异二者之为 或夜昏怠
B. 不以物喜 辄以水沃面
C.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
D. 然则何时而乐耶 范仲淹二岁而孤
【2】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3)往往饘粥不充
(4)长自诵曰
【3】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4】两段文字都刻画的是范仲淹的故事,但目的各有不同。甲段在于 ,而乙段在于 。
【5】结合甲乙两文,联系实际,谈谈你有何感想?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竹里馆
(作者)王维(朝代)唐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对(唐)王维《竹里馆》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中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只有“独坐”、“长啸”这两个词。
B.诗歌在写作上采用动静结合,以静衬动,以动衬静的写作手法。
C.诗歌营造了优美高雅的意境,表现了诗人的宁静淡泊之情。
D.诗歌前两句写“声”,后两句写“静”,更生动描绘了美好景色。
【2】《竹里馆》中,诗人描述的景色甚是优美,赏析诗句,正确的是( )
A.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发出长啸声“弹琴”还是“长啸”,都难以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
B.后两句写诗人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显示了诗人新颖独到的想象力。
C.“幽”、“深”、“明”三字,在诗歌中都作为形容词运用。
D.这首诗体现诗人热爱隐居生活,但诗人却感到很孤独,“幽篁”、“弹琴”、“明月”等景物陪伴着诗人都没有用。
7、请你参加“承礼让美德,做文明青年”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活动一:书写礼让] 请根据下面的拼音,将相应的汉字规范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Chéng lǐ ràng měi dé zuò wén míng qīng niá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二:图说礼让] 近日,西安街头屡见车让人的情形,极大地减少了事故的发生,请你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描述画面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三:赞美礼让] 下面是一段赞美礼让行为的语段,请你仿照句子,将内容补充完成。
“礼让”之风吹起,和谐之水奔走。礼让,宛如滋润根须的甘露,让善意的大树巍峨挺拔;礼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活动四:践行礼让] 下面是学校领导在本次活动上的讲话,你作为学生代表参加,请将校领导讲话的核心内容转述给班级同学。
讲话内容: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礼让是与人交往的基础。作为青年学生的你们,要养成礼让他人的习惯。比如,当你走路时妨碍了别人,你自觉地礼让,对方还你以友好的微笑;当你排队买票时有人撞到了你,你宽容地原谅,对方还你以真诚的谢意……与人交往,多一份礼让,也就多了一份平和美好。在此,我提出倡议:上学放学路上勿奔跑,礼让行人;学校课堂上不和老师同学争执,礼让师友:在家不和父母顶嘴闹脾气,礼让长辈。同学们,传承礼让美德,争做文明青年,你们责无旁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文名句默写。
(1)吊影分为千里雁,
(2)可怜九月初三夜,
(3) ,日暮聊为《梁父吟》。
(4) ,鸟鸣山更幽
(5) ,白露为霜; ,在水一方。
(6)《从军行》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写战斗场面的句子: ,
(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述了一个国家若“ , ”,往往会导致灭亡,从而证明了“死于安乐”的道理。
9、平凡的幸福
〔俄罗斯〕列伊拉·米勒佐耶娃
①车驶上大路的时候,穆拉德想趁绿灯亮着的时候,把车开过去,所以就朝着信号灯猛地向前冲了过去。后来发生了什么事就谁也不知道了。卡米拉只感到自己被什么东西重重地砸了一下,她听到一声玻璃破碎的声音,然后就什么也感觉不到了,也不知道汽车是掉到排水沟里翻了。
②接下来是医院、来来往往的医生和亲人们的哭叫声。还算万幸,一切都过去了。她睁开双眼时,穆拉德就在身边,拉着她的手,朝她温柔地微笑着。
③卡米拉出院后,双方亲友立刻为他们准备婚礼。一切都进行得有条不紊,非常理想。期待已久的大喜日子终于到了,他们从举行婚礼的豪华饭店回到自己的房子里,这是穆拉德父亲送给新婚夫妇的礼物。卡米拉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了。
④卡米拉回头看了看,发现自己已经是一个年轻的女人了,她有了三个健康可爱的孩子。
⑤卡米拉的日子过得非常幸福,她所有的梦想都出乎意料地变成了现实。她不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她有自己的工作,而且她工作的地方正是她一直梦想的地方。她唯一要做的就是感谢命运对她的厚爱!
⑥ 生活真是太美妙了!卡米拉的心里充满了幸福和快乐。穆拉德是个既懂得爱又感情专一的好丈夫,也是一个称职的好父亲。一切都像卡米拉希望的那样。
⑦孩子们在一天天长大,有时候也有一些小问题,有时候问题还很大。但这才是生活,才是真正的、有意义的、健全的生活。卡米拉也明白,在别人眼里,她所谓的这种幸福对一个女人来说可能是再普通、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但她认为自己的幸福一点都不平凡,充满了神奇,难遇难求,那是上天对她的偏爱。
⑧卡米拉有很多美好动人的经历。丈夫还像从前一样浪漫,他们全家一起把生活过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他们哪儿都去过,什么都看过!
⑨幸福的日子在温馨的家庭生活中和与一大群朋友的亲密交往中飞过。朋友们的聚会、孩子们的调皮为生活增添了无限色彩。
⑩他们先嫁了女儿,然后两个儿子也结了婚。小儿子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卡米拉又该照看孙子了。命运真是特别眷顾卡米拉,送给她一大群孙子。卡米拉一次又一次地感谢上帝对她的恩赐。
⑪ 明亮的灯光,浓浓的艾蒿的芳香……透过一层薄雾她看见一扇打开的窗户和悬在她身体上方的一盏明亮的灯,还有一张张正俯在她身上的脸。
⑫ “她醒过来了。真是奇迹!”一个陌生的声音说。
⑬ 几天后,卡米拉已经能自己从床上坐起来了。这个地方很陌生,周围的人也都不认识。
⑭ “穆拉德在哪儿?”她问,可她的声音她自己都听不出来了,“我的孩子们在哪儿?我的孙子们呢?我这是在哪儿?你们是谁?”
⑮终于,来了一个女人,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⑯ “我的亲人们都哪儿去了?”卡米拉央求着问。
⑰“我可以把一切都告诉您,”这个女人痛苦地说。“但您一定要坚强……您昏迷了四十年了。”
⑱ “什么?”
⑲ “您睡了四十年了……”
⑳卡米拉沉默了好一会,她觉得即使想再问点什么,她的舌头也不听使唤了。终于,她还是说出来了:“我丈夫呢?”
㉑ 那个女人沉思了一会后,声音低低地说:“出车祸时,您还没结婚呢。”
㉒ 卡米拉像傻了似的,目光落在床头柜的照片上,就是奥利娅在那次聚会上拍的。照片上是一张张神采奕奕的脸庞。卡米拉的目光注视着正在幸福地微笑的穆拉德,注视着自己,注视着已经永远消失了的朋友们。
㉓ 卡米拉后来打听到,车祸中穆拉德只是受了点轻伤,他等不及卡米拉醒来就和别人结了婚,搬走了。他现在是否健在,不得而知;但他的家人现在还住在西方的某个国家。
㉔ 卡米拉一直在思考着自己的这一生,最后她终于明白了: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梦。当她艰难地把身子掷到镜子前的时候,镜子里出现了一张布满了深深浅浅的皱纹的脸。她凝视着自己的眼睛,企图弄明白上天给予她的这份神奇的、难得的恩赐的意义……命运真是对她不薄,让她做了一辈子梦。
【1】通过梦境,读者可以抵达小说人物的内心世界。品读下面有关梦境的语句,分别概括卡米拉的性格特点。
梦境 | 性格 |
她睁开双眼时,穆拉德就在身边,拉着她的手,朝她温柔地微笑着。穆拉德是个既懂得爱又感情专一的好丈夫,也是一个称职的好父亲。 | 追求真爱 |
卡米拉也明白,在别人眼里,她所谓的这种幸福对一个女人来说可能是再普通、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但她认为自己的幸福一点都不平凡,充满了神奇,难遇难求,那是上天对她的偏爱。 | (1)________ |
孩子们在一天天长大,有时候也有一些小问题,有时候问题还很大。但这才是生活,才是真正的、有意义的、健全的生活。 | (2)________ |
她唯一要做的就是感谢命运对她的厚爱。 卡米拉一次又一次地感谢上帝对她的恩赐。 | (3)________ |
【2】在这篇小说中,作者以“梦”的形式构思行文,试赏析其效果。
【3】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一开始简单地介绍了车祸发生的情况,为下文故事的展开张本,也为下文中叙写穆拉德在车祸之后离开卡米拉做了铺垫。
B.作者对卡米拉的梦境进行了详细的描绘,尤其是对穆拉德的“既懂得爱又感情专一”以及“还像从前一样浪漫”等的描述就是为了表现卡米拉美好的生活理想。
C.作者借助卡米拉的梦境与现实,实际上是在告诉人们一个道理,那就是“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梦”,因此没有必要为暂时的不幸而懊恼不已。
D.作者借助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实际上是在讲述自己的生活遭遇,写出了自己的悲剧命运,这恰恰验证了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道理。
【4】小说结尾写到“她凝视着自己的眼睛,企图弄明白上天给予她的这份神奇的、难得的恩赐的意义……”,小说没有直接写出卡米拉的感悟,却令人深思。你认为这份恩赐的“意义”何在?
10、那些无用的美好
顾晓蕊
明黄的灯光下,少女与长者对坐手谈,轻拈黑白棋子,以鹤的姿态优雅地飞落。这是女儿参与拍摄的电视短片中的镜头,看到这近乎唯美的画面,我不由叹道:“女孩子下棋真是件很美的事!”
那年,女儿上初一,已有七年棋龄。她喜好围棋,每周六去棋院上课,我全程接送,风雨不误。棋院门前有棵老梨树,花开时一树梨花白。我会特意早到会儿,站在树下,隔着窗,聆听纹枰落子声。声音清越入耳,如风敲寒竹,如雨打蕉叶,那感觉甚是美妙。
有一天,我从棋院接到女儿,两人说笑着往回走。走出不远,碰到位熟人,也来接儿子下课。寒暄几句后,他说起给儿子报了英语和奥数班的事。得知我女儿在学围棋,他一脸不解地问道:“下棋不就是玩嘛,有什么用?”
隔了几天,又在路上遇见那位爸爸,朝儿子吼叫着什么,颇有风摇雨至的架势。果然,一巴掌抡过去,孩子的脸上留下几道红痕,疼得放声号哭。细听之后,才知是孩子英语没过关,被他怒声斥责。
女儿如受惊的燕子,闪扑进我怀里,调皮地吐吐舌头,眼中闪过一丝恐惧。她许是庆幸,在报班这件事上,我不曾给她压力。亦确是如此,她起初觉得围棋好玩儿,后来痴迷上围棋,我便鼓励她对认准的事坚持下去,从中找到乐趣。
学棋久了,女儿会跟我聊些心得,如落子无悔、逢危须弃、不得贪胜等。看似高深的生活哲理,尽在盈尺棋盘间。她还说打谱时能感受到,高手的对局像音乐,像书法,像绘画,变幻无定,美不可言。
近年的围棋人机大战中,多位顶尖围棋高手被智能机器人挑翻落马,引发学棋是否还有意义的争论。我问女儿怎么看这件事,她说下棋享受的是过程,从不后悔学习围棋。
从她的话语里,我知道女儿领悟到了黑白之道与围棋之美。这令我想起读过的一句话:“棋道即艺道,棋中自有你的个性,你的道路,凡人所有,无所不有。”除了围棋之外,女儿还喜欢古筝、书法、绘画,皆习练多年。我对她说,做自己喜欢的事,有微小的坚持,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做到极致,也是一种成功。
我认为孩子在上高中之前,只要形成良好的习惯,合理利用在校时间,对于学习就足够了。业余时间,不如多接受艺术熏染,以怡养性情,丰盈自己的内心。
在风清月朗的夜晚,弹一首好听的筝曲,或是铺开纸墨,临几张颜体小楷,再或者即兴挥毫,画竹画梅画鸟画鱼。如此清雅美好的生活,本身就是一阕词、一幅画、一首歌。
女儿还特别喜欢旅游,自她两岁多起,我每年都会带她到各地走走。
我们去过椰风轻吹的海南岛,到过瓜果飘香的新疆,游历过古色古香的丽江,奔跑在北戴河的沙滩上……体味到路途的辛苦,也收获着简单的快乐。
有同事劝道,带孩子跑那么远,费钱又费时,何况去了也白去,等小孩子长大后,留不下太多印象。
我听了笑笑,却不认同他的想法。城市里的孩子,很少有机会亲近自然,这是很大的缺憾。女儿为此闹过不少笑话,比如她以为马铃薯长在树上,珊瑚是一种水草……
在旅行中,女儿认识了许多新事物,学会了观察和思考,同时变得独立、坚强。
记得那年她刚三岁,我带她去开封的清明上河园,进到园中,连续走了三四个小时,她有些疲累,我提出要抱她,她摆手说:“妈妈也累,咱们歇会再走吧!”
她躺到长椅上睡了会儿,醒后坚持自己走。那天的出游,她愣是咬着牙走完了全程。
她十三岁那年,我们去新疆的库姆塔格沙漠,连续翻越两座沙丘后,竟有些迷路了。骄阳火舌般灼烤着,这时带的水只剩小半壶,女儿嘴上干得起了泡,却把水壶递给我说:“妈妈,您留着喝吧!”
我紧紧抱住她,眼泪哗地淌下来。后来,我们靠着带的一个指南针走出了沙漠。每每想起那个瞬间,我总会心头一暖,眼中泛起湿潮。
《小窗幽记》中有言:“观山水亦如读书,随其见趣高下。”女儿从自然怀抱中、山眉水目间,学会推己及人,为他人着想。这使得她无论到哪里,都有着极好的人缘。
女儿一向乐观自信、宽容平和,有一颗喜悦、宁静且充满爱的心。在这样的心态下,她勤学善思,并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上市重点高中。
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很多娴雅的东西正逐渐被消解,被替代。然而,亲爱的孩子,永远记得别只顾低头赶路,偶尔让心灵慢一些,再慢一些。
要知道,那些看似无用却美好的事物,和阳光、空气一样,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滋养。总有一天,它们会成为你内在气质的外化,是你面对生活的底气和勇气。
(选自《幸福·阅读》2018年第2期,有删改)
【1】文章重点记叙了哪些与女儿有关的“无用的美好”?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文章中叙述熟人给儿子报英语和奥数班等情节有什么作用?
【3】从结构上分析“女儿还特别喜欢旅游,自她两岁多起,我每年都会带她到各地走走”在文中的作用。
【4】文章的题目为“那些无用的美好”,既然是“无用的”,却又说是“美好”的,这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理解。
【5】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
要快也要慢
①时代发展加速,生活节奏加快,“快”成了一种时尚,一种追求。方方面面都在努力提速,以“快”为特征的行当,诸如“快餐”“快递”“快照”“快洗”“快车”等应运而兴。
②快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过去有句话:“一天等于二十年”。当下信息社会“一天”的发展,远远超过农业社会乃至工业社会“二十年”的发展。面对激烈的竞争,人们确实要有“争分夺秒”的精神,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③违背事物发展规律去求快,快则快矣,得到的却是苦果子。20世纪50年代的“大跃进”,“跃”得全国人民没有饭吃,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时下用催生剂催长的速成水果与鸡鱼鸭肉,成长期是快了,但却变得像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样的快,带给它们的不是进化,而是退化。我国早有“欲速则不达”和“揠苗助长”一类的古训,这是人类珍贵的经验之谈。
④就人的幸福感而言,生活也是要有快有慢,劳逸结合的。倘若人一直处在快节奏中,没有慢节奏的调剂,没有空暇,没有悠闲,没有“采菊东篱下”和“闲庭信步”的情致,那生命就会失去平衡,人生的丰富性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会被快节奏所击倒。生活中有好多东西都是需要慢慢咀嚼的。阿尔卑斯山谷有一条公路,两旁景物极美,许多驾车人视而不见,疾驶而过,管理者特意在路上插上一个劝告牌:“慢慢走,欣赏呵!”朱光潜先生在谈到人生的情趣时,说人生艺术化,就得“慢慢走,欣赏呵!”我国有一首老歌也这样唱:“马儿呵,你慢些走、慢些走,我要把这美丽的景色看个够。”
⑤针对近些年来一味求快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少人又怀念起慢来,认为不要急吼吼地度过有限的人生,于是,慢文化之风开始兴起。“慢餐”“慢递”“慢游”“慢照”一类的活动渐次多了起来。北京出现了“慢递”专业店。国际上有了“慢餐协会”,他们声称,慢餐不只是细嚼慢咽,它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心态上的慢,“以慢餐引导被物欲横流的大潮裏挟着的人们放慢脚步”。近日还传出消息,全球已经有24个国家135个城市获得“慢城”称号,我国江苏省高淳县有望于近期召开的“国际慢城会议”上被授予“慢城”称号。所谓“慢城”,主要是走“生态立城”之路,本质上可以说是一个“环保”概念。“慢”,是幸福生活所不可缺少的。
⑥由此可见,要辩证地看待快与慢,快有意义,慢也有价值。快节奏的霹雳舞与慢节奏的太极拳,各有各的美。要当快则快,当慢则慢,快不弃慢,慢不鄙快,让快慢正确地结合起来,在生活节奏加快的现代,使人的生活仍然保持应有的从容、放松和宁静,维护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高质量。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请简述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4】下面一段文字应该放在第几段之后?请阐述理由。
不过,要快,却不能把快绝对化,不能抹杀慢。快与慢是对立的统一,失去一方,也就没有了另一方。快与慢都受着条件的制约,应按照张弛有序的规律,该快则快,该慢则慢。
12、阅读下面两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
疫情期间,钟南山教授再次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他给出建议:“我总的看法,就是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汉。”但84岁的他还是义无反顾地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
材料二:
2020年,那些让人敬佩的在一线奋斗的白衣天使,那些公交车司机、交通警察、外卖员、快递员、环卫工人、社区工作人员、超市收银员……感谢所有这些仍然坚守工作岗位的人们,当我们在家躲避病毒的时候,他们依然在默默奉献。向逆行的英雄致敬!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你的个人体验,以“责任、担当”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