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西自古有经商和贸易传统,在明代,山西商人足迹遍天下。以下史实能证明此观点的是( )
A.北京和南京成为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B.晋商和徽商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帮
C.山西有“煤铁之乡”的美称
D.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
2、生活在现代的我们了解远古人类生存状态的最可靠的资料来源是
A.神话传说
B.科幻作品
C.化石考古
D.网络自媒体
3、龙门石窟现存有北魏至唐朝时期外国人、外族人造像,在石窟雕刻中也有反映西方文化的装饰纹样或受其影响而改变的装饰图案。这主要反映了( )
A.雕塑艺术,源远流长
B.佛教艺术,绚丽多彩
C.多元文化,交流互鉴
D.中原文化,古老悠久
4、《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等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这些故事都与一场战役有关,这场战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它是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5、清朝前期我国疆域辽阔,东南到达( )
①南沙群岛 ②台湾 ③钓鱼岛 ④赤尾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6、某校举办宋代历史专题手抄报比赛,一位同学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发达的农业生产
B.繁荣的南方经济
C.精巧的手工技艺
D.独特的活字印刷
7、清朝时,造成社会恐怖,摧残人才,致使知识分子从此再不敢过问政治的政策是
A. 文字狱 B. 焚书 C. 科举取士 D. 察举制
8、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属于典型的农耕文化,根据你的所学,下面哪一项不是农耕文化的特点( )
A.会建造房屋,定居生活
B.会种植庄稼,经营原始农业
C.会建造船只,海上活动兴盛
D.会饲养家畜,以备不时之需
9、“一块石碑竖不起功德,几行文字书不尽人生始末,千秋功罪任由后人评说……寥寥几行文字又如何评说一代女皇一生求索的坎坷!”如果让你为“女皇”作一简要评价,以彰显其主要功绩,你会选择
A.重视生产,发展经济
B.开凿运河,巩固统治
C.重用酷吏,打击对手
D.整顿吏治,重用贤能
10、“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以上材料记述的是江南地区开发的( )
A.原因
B.表现
C.作用
D.意义
11、“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起义( )
A.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B.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C.形成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
D.结束藩镇割据局面
12、顺治时期,颁布“禁海令”,严厉限制海上贸易,又强迫山东至广东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准商船、渔舟“片帆出海”。材料反映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A.重农抑商
B.对外开放
C.闭关锁国
D.重文轻武
13、宗教的影响在我们生活中可以说无处不在,与“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因果报应”“下辈子”等词语相关的宗教最有可能是( )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14、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宋代许多数学、工艺、医药和科技著作问世,大型类书和丛书编印,学术得到广泛传播。这说明活字印刷术
A.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B.完全取代雕版印刷术
C.推动了宋代文化的繁荣
D.发明于唐成熟于宋代
15、为纪念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某一人物,孙中山曾写下“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的诗句。该人物是( )
A. 黄帝 B. 炎帝 C. 秦始皇 D. 大禹
16、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下列史实中能够说明“唐蕃一家”的是( )
A. 文成公主入藏
B. 唐太宗设立管理西域的机构
C. 唐玄宗册封回鹘首领
D. 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
17、从南宋著名诗人郑思肖的诗句“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词“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可以看出他们难以忘怀的是
A.祖国山河的统一
B.中华文化的弘扬
C.旖旎宜人的风光
D.个人的离愁别恨
18、重庆《大公报》有这么一则社评:“昨天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很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豪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这则社评所指的“大喜事”是
A.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B.中共七大召开
C.重庆谈判
D.重庆解放
19、下图是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现象。此历史现象造成的重要影响是
A.北方社会的安定 B.北方经济的发展
C.江南战乱的加剧 D.江南地区的开发
20、农民形象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反映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点是
A.分户经营 自负盈亏
B.政社合一 统一经营
C.土地公有 产品自主
D.互助合作 入股分红
21、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___________ 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________________ ”。
22、清朝的戏剧,剧种和剧目多,内容丰富多彩,表演艺术推陈出新,流派风格争奇斗艳,雅俗共赏,最有影响的是昆曲和____
23、唐朝在农业生产技术上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24、(1)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2)汤显祖的代表作——。
(3)“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写的是中国那一传统节日——。
(4)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的一个新的剧种——,后被称为京剧。
25、北宋兴起的江西____,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__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6、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_____________》,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______________》。
27、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____。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恢复____的名誉。
28、唐代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诗人当推 和
29、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后,唐朝的国势从此______,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______的局面
30、其在位前期,唐朝的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___________时期,历史上称为___________。
31、连线题
铁木真 靖康之变
元 昊 建元灭宋
宋徽宗 统一蒙古
元世祖 建立西夏
赵 构 建立南宋
32、清朝设立的________统一经营管理贸易,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外商收购中国出口商品。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8年5月11日的《光明日报》,文章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而引发了广泛而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实现中国共产党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材料二 1984年3月23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以《请给我们“松绑”》为题,联名向省委书记和省长发出一封公开信,第一次明确提出“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希望给与企业必要的人事权、财权和自主经营权。
材料三 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内容是: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和发展同各国的经济、贸易、技术交流与合作。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前提下,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有计划,有重点、有选择地从国外引进适用而先进的技术设备,并聘请必要的外国经济技术专家来帮助我们工作。
材料四 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截至2007年底,实际吸收外资金额累计超过8000亿美元,现存注册外商投资企业28万家。目前,世界500强中已有480多家来华投资,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约1100家,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地区总部已超过40家。
(1)材料一中这一“伟大转折”是指什么会议?这次会议是什么时候在哪儿召开的?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将对外开放格局补充完整。
(4)材料四中提到WTO中国是哪一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