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相同温度下,用两份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其中一份加入少量MnO2
B.将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与一定体积的水混合
C.镁条在充满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D.向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2、春节将至,年味渐浓。下列春节民俗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A.悬挂灯笼
B.燃放烟花
C.裁剪窗花
D.张贴春联
3、动手实验、观察记录现象、推出相应结论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不正确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 | ||||
现象 | 甲瓶中出现白色浑浊,乙瓶中无明显现象 | 燃着的蜡烛自下而上熄灭 | 旋紧瓶塞,振荡,软塑料瓶变瘪 | 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 |
结论 |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 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 |
A.A
B.B
C.C
D.D
4、中国天问一号着陆火星表面已经超过“两周年”了,为我国创下很多火星探索成就。下列火星探测目标与化学有关的是
A.探测火星空间环境
B.探测着陆区的地形地貌
C.获取火星表面三维影像
D.分析火星表面元素含量
5、在一密闭容器中,有X、O2、CO2、H2O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某种反应,反应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 X | O2 | CO2 | H2O |
反应前的质量/g | 19 | 34 | 6 | 2 |
反应后的质量/g | 11 | 待测 | 28 | 20 |
A.表中的待测值为32
B.X中一定含有C、H、O元素
C.反应中CO2和H2O的质量比为11:9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6、在化学实验探究过程,要仔细观察、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7、在化学实验中,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障,从下列各图的气密性检查结果判断,装置漏气的是
A.
B.
C.
D.
8、下列实验方法的选择,不正确的是
A.选用石蕊试液鉴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B.采用向土豆片滴加碘水的方法确定土豆中是否有淀粉的存在
C.采用降温的方法将食盐从它的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
D.采用滴加稀盐酸的方法确定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
9、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B.燃烧属于化学反应,爆炸也一定属于化学反应
C.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
D.发现家中燃气泄漏要立即关闭燃气的阀门
10、据《科学》杂志报道:科学家们已大量制造出反物质中的反氢原子,认为反物质研究领域的前景“正前所未有的光明”。反原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电性与原子的电性刚好相反……假若发现反氯离子,请运用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大胆设想反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A.
B.
C.
D.
11、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消毒剂,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0
C.-1
D.+5
12、若从长江中取水并分析其成分,其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应该是
A.氢元素
B.氧元素
C.镁元素
D.钙元素
13、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熄灭酒精灯
B. 加热液体
C. 取用固体
D. 振荡试管
14、2022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位科学家,他们研究功能分子,搭建出复杂的分子结构。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
C.水变成冰以后分子停止了运动
D.构成H2O 和H2O2 的分子相同
15、下列物质均可用作燃料,它们在中充分燃烧时,产物只生成
的是
A.
B.
C.
D.
16、下列跨学科实践活动涉及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
选项 | 实践活动 | 化学知识 |
A | 用自制简易净水器净化雨水 | 净化后得到纯水 |
B | 给大棚蔬菜施加气体肥料CO2 | 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
C | 用微型空气质量检测仪测 SO2含量 | SO2属于空气污染物 |
D | 用橡皮泥制作氨分子的结构模型 | 氨分子由氮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
A.A
B.B
C.C
D.D
17、四氟化氙(XeF4)是人类较早认识的稀有气体化合物之一,下图是制取XeF4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31:38
C.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丙的分子个数比为2:1
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18、归纳整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所整理的知识中正确的是
A.化石能源
B.物质分类
C.地壳中元素含量
D.物质的构成
19、下列各组物质是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氧气、水、空气
B.氮气、氯酸钾、煤
C.可燃冰、干冰、冰水混合物
D.石墨、熟石灰、石油
20、我国第五套人民币硬币从1999年开始发行,一元为钢芯镀镍合金,五角币为钢芯镀铜合金,一角币为铝合金或不锈钢,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A.金属的硬度
B.金属的导电性
C.金属的耐腐蚀性
D.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
21、下列气体排放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二氧化硫
B.水蒸气
C.氧气
D.氮气
22、下列对和
的认识错误的是
A.元素观:和
都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分类观:和
都属于氧化物
C.变化观:与碳反应可以转化为
D.结构观:和
都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化学性质相似
23、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是
A.拉瓦锡
B.阿伏伽德罗
C.张青莲
D.道尔顿
24、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硬度大——裁玻璃
B.木炭有可燃性——作燃料
C.石墨有滑腻感——制作电极
D.活性炭有吸附性——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25、20℃时KCl的溶解度是34克。取65克KCl溶液放入甲烧杯中,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整个过程中无溶剂损失)若乙烧杯中溶液恰好饱和,计算可得40℃时KCl的溶解度是
A.20g
B.40g
C.40.5g
D.41g
26、下列物质中,按前者氧化物、后者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氧化镁、冰水混合物
B.液氧、碳酸
C.生石灰、钢
D.硝酸银、稀硫酸
27、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
28、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________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9、下面是几种微粒结构示意图,请用相应微粒代号填空。
(1)属于金属元素原子的是_____;
(2)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
(3)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
30、依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两个氮分子_______;
②氖气_______;
③铁离子_______。
(2)在O2、CO2、H2O2三种物质中都含有_____,三种物质的一个分子中都含有_____。
31、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______,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32、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编号):
A 干冰 B 明矾 C 氧气 D 酒精 E 石墨 F 氦气
(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
(2)可用于抢救病人的是_______;
(3)可用于生产铅笔芯_______;
(4)常用的净水剂是_______;
(5)可用作探空气球的是_______;
(6)可作实验室燃料的是_______。
33、厨房也是一个化学世界,包含了很多的化学物质。请回答以下问题:
(1)我们的主食是大米和面食,它们所含的主要成分属于六大营养素中的_______;多吃蔬菜有益人体健康,可避免人患上败血症等病症,这是因为蔬菜富含_______。
(2)“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是人体必需的_____元素(填“常量”或“微量”);食用强化铁酱油可预防_____。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写化学式,下同)_____,天然气燃烧不充分会产生_____而引起煤气中毒,所以使用时要注意安全。
(4)为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制作时应在发酵变酸的面团中加入小苏打(NaHCO3),小苏打受热会分解生成碳酸钠和两种氧化物,写出小苏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4、联系已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_______(填“CO2”或“CO”);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填“铁”或“铝”);
(3)能形成酸雨的是______(填“CO2”或“SO2”);
(4)冶炼铁是利用CO的______(填“还原性”或“可燃性”);
35、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选填序号):
A.活性炭 B.氮气 C.氧气 D.干冰
(1)可用于急救病人_____; (2)可用于防止食品变质_____。
(3)可用于人工降雨_____; (4)可用于冰箱除臭剂_______;
36、某化学实验小组在实验室中对一烧杯浑浊的河水进行了简单净化。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先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明矾粉末。这是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_____对杂质的吸附,使悬浮于水中的固体杂质_____来达到净水的目的。
(2)再进行过滤液体。
①过滤操作所必需的仪器为(填字母)_____;
A 烧杯B 酒精灯C 铁架台(带铁圈)D 试管E 玻璃棒 F 漏斗 G 托盘天平 H 蒸发皿
②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3)然后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作用。
(4)最后进行蒸馏。所得蒸馏水属于_____(填“硬水”或“软水”),可以用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5)生活中常用_____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37、某兴趣小组对物质的性质和成分进行相关探究。
(1)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如下,填写相应的元素符号:
某同学用硫酸铜溶液把“把铁刀变成铜刀”,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
(2)将一定质量的锌粒投入含有Cu(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可能含有______.
(3)将等质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分別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中.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金属X是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反应后可能已经反应完的金属是______,﹣定有剩余的金属是_____
(4)兴趣小组同学用氧化铜与足量的炭粉利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对生成气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生成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
【实验与讨论】
①打开K,缓缓通入干燥的氮气一段时间,
②关闭K,加热至一定温度使之反应,用气囊收集气体样品.
③除去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剩余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下列装置中最为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注:氢氧化钠能与CO2反应,但不能与CO反应,CO2的密度约1.5g/l,CO的密度约为1.25g/l)
【实验求证】
将除尽二氧化碳后的气体样品干燥,仍然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A中的固体应选用_______,B中溶液为澄清石灰水,若A中黑色固体出现了红色,B中澄清石灰水_________,可说明气体样品中含有一氧化碳.
【实验反思】
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后测得集气瓶中液体里含碳元素0.24g,量筒中液体的读数为96ml,则反应时消耗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g。
38、实验室制取气体是学生必备的基本实验技能。
(1)仪器①的名称:______。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用装置C通过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若用D装置来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在水量足够的前提下,集气瓶未装满水______(填“会”或“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3)实验室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可制取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应选用的发生装是______(填标号);若用C装置收集氨气,气体应从管口b通入,由此可推知氨气的物理性质是______。现收集一小试管氨气进行如图E所示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和______。
39、根据图中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
(2)乙图是对盐水的蒸发结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______,当蒸发皿中出现______时,停止加热。
(3)图丙实验中首先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入酚酞溶液,滴加时,胶头滴管应______在烧杯的稍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然后再向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溶液颜色逐渐变浅最后变成无色,从而说明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图丁是工业炼铁的主要原理反应装置,点燃酒精喷灯前先通入CO,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点燃酒精喷灯后,观察到玻璃管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写出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实验装置后面放一个点燃的酒精灯是尾气处理装置,它的作用是______。
40、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
(1)将密封有乙醇(酒精)的透明塑料袋放入85℃以上的热水里,看到塑料袋逐渐鼓起来,最后液体乙醇消失,塑料袋看不到任何物质(注:乙醇的沸点为78℃)
(2)酒中含有乙醇(C2H5OH),过量饮酒有害于身体健康。人过量饮酒会麻醉神经而神志不清,乙醇在体内与氧气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人才能重新清醒过来。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