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演好故事中的每个角色,可以从角色的台词、表情、动作等方面进行讨论。
B.要认真耐心地听别人讲话,边听边做记录,遇到自己不明白的可以随意打断,直到弄明白为止。
C.在阅读古典名著时,遇到一些较难理解的语句,不用反复地去琢磨。
D.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描写,可以更好的体会人物的内心。
2、下列词语可以用于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一组是( )
A.载歌载舞 脚下生风 B.巧舌如簧 口齿伶俐
C.惶恐不安 左右为难 D.鹤发童颜 文质彬彬
3、下面关于对比阅读说法不妥当的是( )
A.《松鼠》侧重介绍外形、性格等:《太阳》 侧重介绍太阳的外形特点。
B.《松鼠》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太阳》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C.《松鼠》的语言风格生动;《大阳》的语言风格精炼。
4、我是拼音小能手(选正确读音)
nán nàn
难________友 难________题 艰难________ 难________民
gēng gèng
更________衣 更________快 更________加 三更________天
5、经典诗文默写。
(1)_________,小人喻于利。(《论语》)
(2)绿遍山原白满川,___________。(翁卷《乡村四月》)
(3)_________,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
(4)即从巴峡穿巫峡,___________。(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5)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_________。(《自相矛盾》)
6、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1.本学期的学习令我受益匪浅:我结识了________的廉颇,________的小岛战士们……我还从冰心奶奶那里明白了“读书好,________,________”。
2.《月迹》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中秋夜里,孩子们盼着________,在奶奶的指引下,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方找到了月亮的踪迹。文章告诉人们:_________________。
3.《我的“长生果”》这篇课文开篇点明书是________________,然后按照________顺序记叙了“我”的读书经历,并穿插了“我”的写作体会:一是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在借鉴模仿后要进行______________。本文阐明了作者自己读书的特有感受,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
7、照样子组词语。
8、词语游艺厅。体会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并选词填空。
宽敞 宽阔 宽大
(1)每个人都应该有( )的胸怀。
(2)( )的窗帘上有许多美丽的图案。
(3)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 )。
凶猛 凶恶 凶狠
(4)狼在小羊面前露出( )的面目。
(5)齿鲸遇到大鱼和海兽,就( )地扑上去。
(6)( )的敌人,杀害了“小萝卜头”。
9、读一读,完成练习。
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齐威王的马遥遥领先。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
接着 第二场比赛开始了 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 胜了第二场 田忌微微一笑
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田忌满意地笑了。
比赛结束了。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1】给第二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遥遥领先:_______
(2)不动声色:_______
【3】田忌和齐威王比赛时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比赛结果,田忌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
【4】孙膑的足智多谋主要表现在:______
(1)帮助田忌出谋划策。
(2)观察细致。
(3)胸有成竹。
【5】从这个历史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
泥活
①冯兰端老头,坐在厚重的桑木桌前,腰板挺直,脖筋绷紧,眼神像锥子似(sì shì)的注视着案上新捏好的泥活。他手持竹刀,这里抹一抹,那里镞(zú)一镞。唉,对这么精巧生动的“武松打虎”,你还有什么可挑剔的?武松左膝镇住老虎的花脊,倾全身之力向老虎身上压去;右手揪住老虎的耳朵,反手抢拳,那老虎拱起半条身子,悬口吊牙,眼眶(kuāng kuàng)龇裂。可这会儿冯兰端双眉挤在一起,只见他那窄细的瞳仁中,有两个香火头般的亮点闪动着,直视自己的这件创作。他琢磨着,摇了摇头。片刻之间,似乎有悟,他重新用手指夹起桌上的竹刀,挑起一丁点儿紫泥,朝着武松的拳背上三剔两刮,顿时,那拳背上便鼓起几条弯曲的筋脉。至此,冯兰端的花白胡子里才露出一丝不易觉察到的笑容。他放下竹刀,搓着两手,轻轻地从桌边站起。∥㈠
②孙子冯大刚好从市场上回来。这个矮墩墩的小伙子进了屋,便从大竹篮里提出一瓶通州大曲,一包用荷叶托着的熟驴肉。他用手甩了一把流到下巴上的汗,说:“爷爷,这酒这肉您就敞开着吃!今天头一次到集市上去开张,您猜怎么着?这宗买卖别提多快!”
③“怎么个快法?”冯兰端问。
④“我把‘芮庄泥人冯’①的招牌打出来,篮子里的各色泥人才摆到地摊上,眨眼之间,就被围了个水泄不通。嗬,五十件泥人一下子就卖了个精光。好些人都说。泥人冯的手艺二十多年没见了!”
⑤“哈哈哈哈!”冯兰端老头开怀地笑起来。
⑥冯大一眼瞄见桑木桌上的“武松”,忙奔过去,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直起,反反复复看了又看。他按捺(nà)不住内心的喜悦,乐得眼泪都流出来:“爷爷,爷爷!这是怎么捏出来的!我压根没见过这么好的泥活!”他拉着爷爷的两只粗糙的大手,说:“爷爷,下回到集市上去,我得把这个也带着。”
⑦“带去呗!”冯兰端答应了:“摆到地摊上,先让大伙看个够,收摊时随便卖掉就成。”
⑧“爷!这‘武松’难道不肯帮咱一个大忙?”冯大神秘地靠近爷爷的耳朵说:“今儿个,管理市场的领导胖老刘蹲在地摊旁,捧起这个瞧瞧,抓起那个看看,爱得简直没治!我把‘打虎’带去送给他,说不定他能对咱网开一面,少收些摊位管理费!”
⑨冯兰端眼里一闪一闪的亮光熄灭了。他走到桌前,黯淡的眼神盯着孙子冯大,张开粗糙的巴掌,放到“武松打虎”上面,狠狠地向下压去。∥㈡
【注释】① 泥人冯:因为冯兰端在捏泥人方面的技术非常高超,而且远近闻名,所以人们尊称他为泥人冯。
【1】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锥子似(sì shì)的 眼眶(kuāng kuàng) 矮墩墩(dūn tūn)
【2】读第①自然段,完成下面的题目。
(1)把划线句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
(2)摘录表现“武松打虎”精巧生动的句子。
______________
【3】给下列句中的“才”字选择正确的义项,把序号填在括号内,并联系上下文,说说它在句中表达的含义。
才:①仅,只,表示数量小,次数少;②表示时间长;③才能,本领;④刚刚。
(1)至此,冯兰端的花白胡子里才露出一丝不易觉察到的笑容。( )
(2)“我把‘芮庄泥人冯’①的招牌打出来,篮子里的各色泥人才摆到地摊上,眨眼之间,就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
从第二句的“才”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第①⑤⑨自然段,联系上文,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正确的理由,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A.别人都夸赞他的手艺好,五十件泥人一下子就卖了个精光。
B.冯大要用“武松打虎”去做奉承拍马的事,以谋取私利。
C.他发现“武松打虎”还不够完美,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原先,冯兰端的眼神是发亮的,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冯兰端开怀地笑起来,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后来,他的眼神变得黯淡,并“张开粗糙的巴掌,放到‘武松打虎’上面,狠狠地向下压去”,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春天的楠竹林
①竹林爆笋,那真是一种激动人心的生命景象!伴随着淅沥的春雨,迎着和煦的南风,应和着隆隆的春雷的呼唤,一株株粗壮的幼笋,仿佛在瞬间爆发出一股伟力,奋力拱开了在泥土和腐叶下纠结交错的竹鞭,甚至“哗”的一声就顶开了压在地面上的巨大的顽石。像鸡雏顶破蛋壳,那一株株幼笋,是一种静谧的、绿色的生命力的爆发。在春天的楠竹林里看爆笋,让人觉得惊心动魄、蔚为壮观。
②我见过竹竿上有着紫褐色斑点的斑竹,即传说中的“湘妃竹”。这种竹子缺少一种清新和挺拔的朝气。我见过一丛丛的慈竹。慈竹虽美,竹竿却过于纤细。我见过不耐强烈的阳光和风雪严寒的凤尾竹。我也见过满山满岭的毛竹……然而,众多品种的竹子里,最让我难忘的,还是要数遍布鄂南大地上的楠竹。
③在江南农村,随处可见的竹椅、竹床、竹席和竹毯,农民头上的竹笠、肩上的扁担、手上的提篮,建筑工地上的竹板、脚手架,江河里的竹排,新农村建设中的屋舍栋梁,还有集贸市场上的竹筷、竹帘、竹杖、竹扇,甚至我们书桌上的竹纸、笔杆、笔筒和各种竹器工艺品……哪一样不是楠竹的奉献呢?
④一片片楠竹林,在那幽深而多雾的山冈和山谷间,以群体的坚强、蓬勃和进取之心,向着生生不息的大自然和人世间,呈现着生命的欢乐、清新与美丽,呈现着对乡土的忠贞、依恋和守望。
⑤春天的楠竹林,带给人们的不仅是无可阻挡的自然力与生命力的启迪,而且蕴含着勇于进取、乐观向上的“正能量”。诗人郭小川在《楠竹歌》中赞誉道:“(她)一身光洁,不教尘土染青枝……风来雨来,满身飒爽英姿;霜下雪下,照样活跃不息……”透过阳春三月楠竹林里爆笋的奇观,你还会发现一个来自泥土和自然的生命秘密:成熟的笋与竹,都是金色的。
【1】第①段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幼笋____________的精神和蓬勃的生命力。
【2】第②段中,作者提及斑竹、慈竹、凤尾竹和毛竹的原因是__________。
【3】短文第⑤段引用诗人郭小川《楠竹歌》中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第③—⑤段,说说楠竹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类文阅读。
幸福鸟(节选)
白胡子妖怪狂笑起来,连山都跟着抖。他吹了吹胡子,汪嘉的眼珠被吹了出来,变成了盲人,除了黑暗,他什么也看不见。但就算这样,也无法阻止汪嘉的念头,他跪下来,用手摸着地一点一点地往前爬。最终,他爬上了那座大雪山,幸福鸟就站在雪山顶上,见到了这个浑身是伤的孩子,幸福鸟问:“孩子,你上雪山来找谁呀?”
汪嘉看不到跟他说话的人,就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说:“我找幸福鸟!我要带着幸福鸟回到我的家乡去,给那里的人带来幸福。”幸福鸟听了,扇着翅膀朝他飞过来,拍了拍汪嘉,他身上的伤口立刻就愈合了。幸福鸟又用嘴吹了吹汪嘉的眼窝,他的眼珠又回来了。汪嘉睁开眼睛,看见幸福鸟就站在自己的面前,高兴得不得了。
“来吧,坐到我的背上,我来带你回家。”幸福鸟说完,就示意汪嘉坐上去。汪嘉抓住幸福鸟漂亮的羽毛,幸福鸟飞上了天,带着汪嘉一直飞到西藏,飞到了他的家乡。
【1】汪嘉在找幸福鸟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样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汪嘉的表现,可以看出他是一个______的人。
【3】改变情节的顺序,先讲结局,设置一些悬念,再来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13、主题阅读拓展。
鸽 子
邻居朱伯伯养了四只鸽子。这四只鸽子全身长着灰色的羽毛,中间还夹杂着几簇雪白的羽毛。它们还长着金黄的小嘴,红红的小脚,漂亮极了。它们那亮得像宝石似的小眼睛总是警惕地看着四周,好像时刻在提防谁来侵犯它们似的。
它们的“卧室”很讲究,是个两层楼房,上层住着的两只鸽子和下层住着的两只鸽子好像不认识似的。有一次,我把上层的一只放到下层,把下层的一只放到上层。嗬,这下可热闹了,鸽子们打起来了!你用嘴啄我的身子,我用翅膀打你的头。结果,你啄我打,两败俱伤。我只得把它们各自送回自己的家里。
两对鸽子渐渐长大了,两只母鸽都生蛋了。不久,小鸽子孵出来了。它们长着细细的羽毛,长长的嘴,活像一只只小鸭子。我觉得挺有意思,就伸手去摸。谁知还没碰到小鸽子,我的手就被母鸽子用力啄了一口,鲜血流了出来。朱伯伯看到了,对我说:“母鸽子最爱自己的孩子,就像妈妈爱你一样。你伸手去摸小鸽子,母鸽子以为你要伤害小鸽子,所以就啄了你。”我听了点点头。
啊,小鸽子,你们真有意思!
【1】用“____”画出第一自然段中描写鸽子外形的句子。
【2】文中的鸽子有哪些特点?( )(多选)
A.漂亮
B.好斗
C.凶残
D.爱自己的孩子
【3】鸽子好斗,文中可以看出这一特点的句子是( )
A.上层住着的两只鸽子和下层住着的两只鸽子好像不认识似的。
B.你用嘴啄我的身子,我用翅膀打你的头。
C.谁知还没碰到小鸽子,我的手就被母鸽子用力啄了一口,鲜血流了出来。
D.它们那亮得像宝石似的小眼睛总是警惕地看着四周,好像时刻在提防谁来侵犯它们似的。
【4】文章最后一句话的作用是( )
A.总结全文
B.首尾呼应
C.过渡
【5】文章最后一句中的“小鸽子”是指( )
A.两对鸽子
B.两对鸽子的孩子
C.所有的鸽子
【6】读了这篇文章,你的感受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
夹竹桃——季羡林
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来说,她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我们家大门内也有两盆,一盆是红色的,一盆是白色的。我小的时候,天天都要从这下面走出走进。红色的花朵让我想到火,白色的花朵让我想到雪。火与雪是不相容的;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我顾而乐之,小小的心灵里觉得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我们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虽然没有什么非常名贵的花,但是常见的花却是应有尽有。每年春天,迎春花首先开出黄色的小花,报告春的消息。以后接着来的是桃花、杏花、海棠、榆叶梅、丁香等等,院子里开得花团锦簇。到了夏天,更是满院葳蕤。凤仙花、石竹花、鸡冠花、五色梅、江西腊等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夜来香的香气熏透了整个的夏夜的庭院,是我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的。一到秋天,玉簪花带来凄清的寒意,菊花则在秋风中怒放。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
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静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这样的韧性,能这样引起我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我离开了家,过了许多年,走过许多地方。我曾在不同的地方看到过夹竹桃,但是都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
①表面叶子又长又短,距离墙又有远有近,所以投影才错落有致,并不整齐划一。__________
②花影模糊,难以分辨清楚。______________
【2】作者家有两盆夹竹桃,让他想到火的一盆是_____颜色的,一盆让他想到雪的是_____颜色的。
【3】文章第三自然段分别从花的品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花的动态变化等诸方面表现了院子里花多。除了夹竹桃,作者还描写了其他14种花,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
【4】第③④⑤自然段的构段方式分别是( )
A.分—总 总—分 总—分
B.总—分 分—总 总—分
C.总—分—总 分—总 总—分
【5】默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说一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在文章开头说“对我来说,她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结合全文谈谈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
胡 蜂
湘泓
①2013年秋天,野生胡蜂蜇人夺命事件在我国陕西、四川、重庆、湖北等地频频发生,数百人被蜇伤,数十人不幸殒命。小小的胡蜂为何如此凶悍,竟频频向人发起攻击?
②胡蜂属于胡蜂科,主要吃动物性食物,尤其善于捕食昆虫,甚至还常常捕食蜜蜂,因此也是蜜蜂的主要敌害之一。胡蜂虽然有时也从各种花卉中吸食花蜜,但它们并不酿蜜,而是只将一小部分花蜜直接喂给幼蜂。有的群居型胡蜂会将小型节肢动物带回蜂巢给幼蜂吃,但大多种类的胡蜂会将卵产在猎物体内,幼虫孵化后便可直接食用猎物。胡蜂的工蜂性情暴烈凶狠,螫针明显,排毒量大,有攻击力,伤人事件便主要是这些工蜂所为。
③胡蜂虽然体型不大,但它尾部的尖刺却是致命的,一旦刺入人的皮肤,将其体内的淡黄色液体注入,里面潜藏的神经毒素、溶血毒素等致命毒素便可能使人在很短的时间内死亡。胡蜂在一些地方还有一个土名——七牛蜂,也就是说,七只胡蜂就能将一头牛活活蜇死。科学家发现,胡蜂的攻击力是有区别的。头部有黑色斑点的胡蜂的攻击性要明显高于其他个体。一般情况下,斑点越多的胡蜂攻击性也越强。如果用空手道来打比方,脑袋上有黑斑的胡蜂就是黑带高手。面对“黑带”胡蜂,不仅人类要保持高度警惕,连它的同类也要礼让三分。
④胡蜂袭人多在秋季。春季,胡蜂个体数量处于越冬后的恢复阶段,一般出现得比较少,所以也很少袭击人;夏季,胡蜂数量虽然比较多,而且群势强壮,但由于植被茂盛,树木枝繁叶茂,便于其在巢穴隐蔽,人类对其干扰和威胁也相对较小。此外,夏季密林中昆虫的数量非常多,胡蜂的食物充足,其护巢的戒备措施也较为松懈,所以它们袭击人的事件也很少;冬季,胡蜂处于越冬期,在北方会完全停止出勤活动,在外界很难发现胡蜂的踪迹,自然也不会攻击人。只有秋季,外界食物较为匮乏,各种小型昆虫种群数量下降,再加上我国北方秋季开始出现植被枯萎,树木落叶,使胡蜂的巢穴更为暴露,这也会让胡蜂进一步加强戒备,人畜稍微靠近蜂巢时,就有可能遭到攻击。
⑤胡蜂是群居的社会性昆虫,有着较为严密的分工,负责御敌和护巢的是工蜂。一个蜂巢内少则有几百只工蜂,多则有上千只。一旦守卫蜂感觉到敌人对其蜂巢有威胁时,就会发起攻击。攻击人的胡蜂会发出尖厉的声音,刺激其他工蜂的攻击性。胡蜂的蜂毒中就有报警激素,具有挥发性。杀死一只胡蜂绝不是一个好主意,因为这只垂死的胡蜂同样会散发一种信息素,向它的同伴发出遇到危险的报警信号,因此在几秒钟之内这个闯祸的人就会遭到胡蜂的围攻。
⑥因此,预防胡蜂蜇伤的最有效措施就是要远离蜂巢,避免打扰胡蜂的正常活动。首先,人们要考虑尽量减少胡蜂在人口密集的城镇和村庄附近的分布,通过修剪树木及翻松土壤,减少胡蜂在树上、泥土中筑巢的机会。房前屋后要避免栽种果实多汁的植物,降低招引胡蜂进入宅院的机会。不要在空旷的地方摆放没有掩盖的糖类食物及饮品,以免吸引胡蜂。秋季野外活动时,人们最好不要涂抹香水等化妆品,以防胡蜂闻风而至,也尽量不要穿花枝招展的衣裙,携带的甜食及饮料要密封好,以免招来胡蜂。在胡蜂分布密集区作业要穿长衣裤,注意面部、手的防护。其次,要适度摘除胡蜂巢。在做好防护的情况下,选择晚间胡蜂夜肓不能飞翔或下雨天不外出时,采用袋装法、火攻法、水攻法、烟攻法、药攻法、灭火器攻击法等卓有成效的实战方法可以消灭蜂巢。
⑦胡蜂在没有感觉到威胁时,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当零星几只蜂在身边飞舞骚扰时,人们不必理会。即使它们落在你的头上、肩上时,你只要轻轻抖落即可,不要拍打。如果不慎遭到胡蜂攻击,被袭者一定要就近钻入灌木丛中潜伏,或面朝下俯卧,提起衣领罩住颈部,或慢慢地移动随身携带的帽子、头巾等遮挡颜面和头颈,屏息静气,纹丝不动。此时,即使狂怒的野蜂团团地围绕着你乱飞乱舞,也要保持镇定,耐心静候10~20分钟,待胡蜂散去后再伺机撤离。切忌扑打胡蜂,更不要拔腿狂奔,因为胡蜂对动态的物体极为敏感,而对静止的物体就较为忽视。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文章为我们介绍了胡蜂哪几方面的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1)胡蜂的工蜂性情暴烈凶狠,螫针明显,排毒量大 ,有攻击力,伤人事件便主要是这些工蜂所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蜂巢内少则有几百只工蜂,多则有上千只。一旦守卫蜂感觉到敌人对其蜂巢有威胁时,就会发起攻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胡蜂在一些地方还有一个土名——七牛蜂,也就是说,七只胡蜂就能将一头牛活活蜇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胡蜂袭人为什么多发生在秋季?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丰碑
①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
②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 座)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辩 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静 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③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④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⑤“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⑥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
⑦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⑧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⑨将军什么话也没有说,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1】在②段的括号中选择正确的词语,依次是:______ ______ ______。
【2】描写老军需处长冻僵死在枯树下,所用刻画人物的方法是______和______。
A.侧面描写 B.外貌描写 C.环境描写 D.心理描写 E.细节描写
【3】对“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这细节描写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表现了将军由暴怒到惊鄂,以至于深深感动的复杂心理。
B.这“愣”和前边的“怒”形成强烈对比,表现将军嫉恶如仇的性格特征。
C.这“愣”是为了衬托前边的“怒”,并为下文的“敬”作铺垫。
D.使读者体会到将军此刻内心的极度不平静。
【4】“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这是因为( )
A.见到将军发怒,战士们害怕,不敢回答,也不敢走开。
B.战士们不知道冻死的是谁,又没听清将军的话,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C.战十们的心情很沉重,他们知道冻死的老战十就是军需处长,只能沉默。
【5】对题目丰碑的理解,下面说法最准确的是( )。
A.高大的碑
B.赞颂军需处长一心为公,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是同志们心中一座不朽的丰碑。
C.指军需处长被大雪覆盖后,看上去像一座晶莹的丰碑。
17、课内阅读
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
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故乡靠海,八月是台风季节。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来台风啊!”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让它开过了,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1】这几段话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它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盛开 chéng( ) shèng( ) 新鲜xiān( )xiǎn( )
【3】用“ ”画出选段中的一个双重否定句,并把它改为肯定句。
【4】用选段中字体加粗的词造句。
无论……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拓展阅读。
要坚决把老百姓的耕牛找回来
一天晚上,邓小平正在工作,警卫员进来报告说:“有一位姓漆的老人来告状,说他的耕牛被解放军牵走了。”
邓小平亲自接见了漆老头,详细询问了他丢失耕牛的情况,并说:“要真是解放军牵了你的牛,一定会还给你的。”他心想这一定是误会,就叫区武装工作队好好查查。
第二天中午,工作队同志回来向邓小平同志报告说,前天夜晚,二纵十三团在黑河村和抢劫老百姓财物的土匪打了一仗,耕牛是土匪抢去又被十三团同志抢回来的,( )不知耕牛是谁家的,( )仍在十三团养着,他们准备开个群众会,要群众来认领被土匪抢劫的财物。邓小平听了十分高兴地说:“十三团考虑得很好,要他们在群众会上好好地宣传一下人民军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欢迎人民群众监督人民军队。”
当天晚上,那位姓漆的老人提了一篮糍粑和一袋红芋来到邓小平住处,一定要见昨天接见他的那位首长。当他见到邓小平同志时,连声说:“我是来请罪的,你们军队这么关心老百姓,我却冤枉了你们,全家人非要我来请罪不可。”邓小平说:“一点儿误会,没关系,你丢了耕牛向我们报告,说明你老人家相信我们。”漆老头一定要邓小平收下糍粑和红芋。邓小平说:“我们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不准随便收老百姓东西的,望你老人家理解我们。”漆老头说:“你要是不收,就是看不起我们穷人,你们不是说军民一家吗?”邓小平看一时难以说服他,又见他满脸惭愧之情,便说:“我们收下你的东西,但必须付钱。”他叫警卫员拿一块银元给漆老头。漆老头说:“长官,你吓死我了,这点东西最多也只几十文,你给我这些钱我怎么也不能收。”邓小平说:“军民一家,算我们互赠礼物,你的东西我们收下,这一块银元,算我们赠送你的礼物。”漆老头大概也感到难以推辞,收了一块银元,千恩万谢地走了。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短文主要通过________描写来塑造邓小平的光辉形象。
【3】漆老头的耕牛到底被谁牵走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邓小平知道老人丢失耕牛的事情之后,他是怎么处理这件事情的?当老人向邓小平请罪时,邓小平又是怎么对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第一次抱母亲
①母亲病了,住在医院里,我们兄弟姐妹轮流去守护。轮至我守护母亲那天,护士进来换床单,叫母亲起来。母亲病得不轻,浑身乏力。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
②我左手揽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揽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朝后摔倒。
③护士在后面托了我一把,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护士问:“你以为你妈有多重?”我说:“我以为我妈有100多斤。”护士笑了,说:“你妈这么矮小,别说病成这样,就是年轻力壮的时候,我猜她也到不了90斤。”母亲说:“这位姑娘有眼力,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
④母亲(A竟然 B果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护士取笑我说:“亏你和你妈生活了几十年,眼力这么差。”我说:“如果你跟我妈生活几十年,你也会看不准的。”护士问:“为什么?”我说:“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A.bēi B.bèi)上背(A.bēi B.bèi)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以后,可以干活了,但每逢有重担(A.dàn B.dān),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多重担。” 我望着母亲瘦小的脸,愧疚地说:“妈,我对不住你啊!” 护士也动情地说:“大妈,你真了不起。”
⑤母亲笑一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护士把旧床单拿走,铺上新床单,又很小心地把边边角角拉平,然后回头吩咐我:“把大妈放上去吧,轻一点。”
⑥我突发奇想地说:“妈,你把我从小抱到大,我还没有好好抱过你一回呢。让我抱你入睡吧。”母亲说:“快把我放下,别让人笑话。”护士说:“大妈,你就让他抱一回吧。”母亲这才没有做声。
⑦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 母亲终于闭上眼睛。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准备把她放到床上去,可是,我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里流了出来……
【1】把第④自然段括号内正确的词语或读音用“√”勾出。
【2】仔细阅读第④自然段,看看从“100多斤”与“80多斤”这两个数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3】文末“我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里流了出来……”当母亲流泪时,她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短文,请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这里的湖中因为出鱼虾菱藕,所以产一种大蚌。(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湖中产一种里面有绿豆大的珍珠的大蚌。(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开得茂盛。 (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薄薄的鸡蛋壳能承受很大的压力。 鸡蛋壳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 (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联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句子。
1.把他关在笼子里,它生气呢!(改为“被”字句)
蝈蝈不肯叫。(改为疑问句)
23、畅所欲言。(5分)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与河北西柏坡影视基地共同策划创作的建党90周年献礼动画片《西柏坡》于5月下旬上映。为增加动画片对儿童观众的吸引力,主创人员还在片中加入了三个动物主角毛驴、狗獾、公鸡。在银幕上,它们将与儿童团员们并肩作战。
请你说一说对这件事的看法。
巴兔提示;
用动画的方式,让现在的孩子有兴趣了解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