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上要期中考试了,肖华还想玩游戏,你打算用“________”劝他。( )
A.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 B.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C.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D.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2、下列词语书写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慈祥 由衷 荣幸 格局
B.引荐 瞄准 钮扣 享乐
C.瞎闹 随意 屏障 轰然
D.妒忌 私自 调度 保姆
3、我被老师推荐去参加市里的演讲比赛,可是担心自己讲不好被人笑话,妈妈劝我说:“( )”
A.做事不要畏首畏尾的,无论结果如何,都应该大胆地去尝试一下。
B.做事不要前怕狼后怕虎的,无论结果怎么样,都应该大胆地去试一试。
4、选词填空。(4分)
(1)四个人围在这条四万公斤重的鲸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_____ __(宽敞 宽阔 敞亮)。
(2)它们是十分________ (警觉 机警 警惕)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逃到别的树上去。
(3)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博物馆里,突然传出了________ (急促 紧急 急切)的报警声。
(4)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 (必须 必需 必然)依附在灰尘上才能凝结成小水滴。
5、我国民间故事有许多,如:《田螺姑娘》《歌仙》《尝百药》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葛洪在治学上说不坚持做一件事,就会一事无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千百年来,优秀的爱国诗篇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陆游的爱国情表现在临终嘱托中: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龚自珍的爱国情表现在强烈期望社会变革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的《少年中国说(节选)》一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7、先补全词语,再选词填空。
无_______之宝 _______口不提
完_______归赵 同心_______力
19世纪中后期,圆明园中的兽首铜像等大批___________流失海外,后来海内外爱国人士____________开展流失文物追索工作,经过长期努力,一些文物才______________。
8、根据读音和提示,写出正确的汉字。
yì ( )处 适( ) 洋( ) 奇( )
mù ( )地 爱( ) 夜( ) 肃 ( )
xùn ( ) 速 ( )斥 通( ) ( )期
9、阅读短文,按要求做题。
昆虫的“鼻子”——触角
古代流传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秦朝灭亡后,楚汉相争,刘邦节节胜利,项羽步步败退,一直被逼到乌江边,项羽在江边看到由无数蚂蚁麋集而成的六个大字:“霸王自刎乌江”,以为蚂蚁代表了天意,于是拔剑自刎身亡。
其实哪有什么天意啊,这只不过是刘邦手下足智多谋的军师张良所施的小计!张良算计着项羽必定要退到乌江,便事先派人用蜜糖水在江边写了六个大字,引来了无数的蚂蚁在字迹上吃糖,鲁莽的项羽果然上了当。
蚂蚁怎么会知道江边有蜜糖吃呢?这全凭着它头上长的两个小“犄角”——触角!我们知道,昆虫头上都长着触角,只是不同种类的昆虫有着不同形态的触角而已。就拿我们常见的昆虫触角的形态来说吧:蟋蟀的触角像一簇小胡子;蝴蝶的触角像两个小鼓槌;白蚁的触角像一串念珠;苍蝇的触角像多芒的小麦穗;而蛾子的触角则像一片小小的羽毛。
形形色色的昆虫触角虽然很不起眼,却在昆虫的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例如蝴蝶的聚会、蜜蜂的采蜜、蚂蚁的麇集、苍蝇的逐臭等现象,无一不是依靠触角的作用。触角就是昆虫灵敏的“鼻子”。
触角为什么能闻到气味呢?原来触角上分布着许许多多能辨别气味的嗅觉器。据动物学家研究,蜂王的每个触角上有2000多个嗅觉器,工蜂有6000多个,雄蜂有3000多个;雄金龟子的每个触角上有40000多个嗅觉器……昆虫的嗅觉器如此之多,难怪昆虫的触角要比人的鼻子灵敏亿万倍啊!
触角除了有嗅觉功能外,有的还具有触觉、听觉等功能。像蟑螂,如果你在它探头探脑觅食时,轻轻地碰一下它那细长的触角,它便会立即逃掉;雄蚊子凭着触角,能听到雌蚊子发出的营营声,找到雌蚊子在哪里呼唤;水中生活的仰泳蜻蜓用触角来平衡身体;水龟虫则用触角来帮助呼吸……
仿生学家们也因此受到启迪。他们模拟触角的特点,制造出现代化的精密仪器。如装置在宇宙飞船座舱里的一种仪器,能及时发出警报,以避免事故的发生。看来,昆虫小小的触角里大有学问啊!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______,题目中“鼻子”加引号表示______。
【2】第5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
【3】第6段加点词“有的”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6段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是______
【5】第7段“因此受到启迪”中的“此”指代______;“启迪”具体表现为______。
10、阅读。
花边饺子
①妈妈一辈子最爱吃的是饺子。
②每逢包饺子的时候,妈妈最为得意。她一人和面、调馅儿,绝不让别人沾手。只有到包的时候,妈妈才叫上我们,让爸爸看火,我擀皮儿,弟弟送皮儿,指挥得井井有条,颇似沙场点兵。
③小时候,我们家生活贫困,吃饺子只有挨到逢年过节,妈妈也总是要包上两种馅儿:一种素的,一种肉的。这时候,圆圆的盖帘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儿的饺子。我和弟弟常常捣乱,把素饺子、肉饺子弄混,妈妈只好混在一块煮,但她不生气,用手指捅捅我和弟弟的小脑瓜说:“来,妈教你们包花边饺子!”我和弟弟好奇地看着,妈妈拿起包好的饺子,沿着边儿用拇指和食指轻轻一捏,不一会儿,便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儿,就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圈花环,煞是好看。花边饺子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乐趣,我们却不知道妈妈是耍了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肉馅儿的饺子都捏上了花边,让我和弟弟连看带玩儿地吞进肚里,自己和爸爸吃那些素馅儿饺子。
④我大学毕业后,家里经济好转,我变着花样做上满桌色香味俱佳的饭菜给妈妈吃,可妈妈总是尝几口便放下筷子。我明白了,妈妈只喜欢吃饺子,那是她几十年来历久常新的最佳食品。我知道满足妈妈这个心愿的唯一办法就是常包饺子。每逢见我拎回肉馅儿,妈妈就立刻系上围裙,先去和面,再来调馅儿,那精神劲儿,又像回到了她年轻的时候。
⑤这一天是妈妈的生日,全家又包饺子。我要给妈妈一个意外的惊喜,我包了一个糖馅儿的饺子,放在盖帘上,然后对妈妈说□今儿个您要吃着这个糖馅儿的饺子□一准是有福□大吉大利□妈妈连连摇头笑着说:“这么一大堆饺子,哪能有那福气,让我吃着这个饺子呢?”说着,她亲自把饺子下进滚开的锅中,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里上下浮动。
⑥热腾腾的饺子盛进盘,端上桌。我往妈妈的碗中先夹了三个饺子。妈妈吃第二个饺子就咬着了糖馅,惊喜地叫起来:“哟,我真的吃着啦!”我笑着说:“要不怎么说您有福气呢!”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⑦其实,妈妈的眼睛已经昏花了。她不知道我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用糖馅儿包了一个花边饺子。这种花边饺子是妈妈教会我包的。花边里浸满浓浓的母爱,如今,我谨以花边饺讨得年迈母亲的快乐和开心。
【1】在文中第⑤自然段的“□”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井井有条:____________________
历久常新: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花招”的意思是“欺骗人的狡猾手段、计策等”,在文中,“花招”的意思是________。
(2)文中两次提到“耍了个小小的花招儿”,第一次是妈妈的“花招儿”,此时她心里在想:_______;第二次是“我”的“花招儿”,“我”心里想:_________。
【4】完成批注。
第③画线句子描写了母亲的____【语言 动作 神态】(选择正确答案),我们可以感受到________
第⑥画线句子描写了母亲的语言和_____,“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是因为________
【5】“花边里浸满浓浓的母爱,如今,我谨以花边饺讨得年迈母亲的快乐和开心。”请联系短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被人相信是一种幸福
一艘货轮在烟波浩渺的大西洋上行驶。一个在船尾搞勤杂的黑人小孩不慎掉进了波涛滚滚的大西洋。孩子大喊救命,无奈风大浪急,船上的人谁也没有听见,他眼睁睁地看着货轮拖着浪花越来越远……
求生的本能使孩子在冰冷的水里拼命地游,他用全身的力气挥动着瘦小的双臂,努力把头伸出水面,睁大眼睛盯着轮船远去的方向。
船越来越远,船身越来越小,到后来,什么都看不见了,只剩下一望无际的汪洋。孩子力气也快用完了,实在游不动了,他觉得自己要沉下去了。放弃吧,他对自己说。这时候,他想起了老船长那张慈祥的脸和友善的眼神。不,船长知道我掉进海里后,一定会来救我的!想到这里,孩子鼓足勇气用生命的最后力量又朝前游去……
船长终于发现那黑人孩子失踪了,当他断定孩子是掉进海里后,便下令返航。这时,有人规劝:“这么长时间了,就是没有被淹死,也让鲨鱼吃了……”
船长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回去找。又有人说:“为一个黑奴孩子,值得吗?”船长大喝一声:“住嘴!”
终于,在那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后一刻,船长赶到了,救起了孩子。
当孩子苏醒过来之后,跪在地上感谢船长的救命之恩时,船长扶起孩子问:“孩子,你怎么能坚持这么长时间?”
孩子回答:“我知道你会来救我的,一定会的!”
“你怎么知道我一定会来救你的?”
“因为我知道您是那样的人!”
听到这里,白发苍苍的船长扑通一声跪在黑人孩子面前,泪流满面:“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啊!我为我在那一刻的犹豫而耻辱……”
一个人能被他人相信也是一种幸福。他人在绝望时想起你,相信你会给予拯救更是一种幸福。
【1】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1)烟波浩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犹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句子要读出的语气。
(1)船长大喝一声:“住嘴!”(______)
(2)“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啊!我为我在那一刻的犹豫而耻辱……”(______)
【3】试着写出事情的起因、发展和结局。
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4、5自然段中写其他人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5】“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啊!我为我在那一刻的犹豫而耻辱……”船长这一席话的意思不表示( )
A.是孩子对船长的信任让船长感到耻辱的。
B.实际上并不是船长救的这个孩子。
C.如果当时船长毫不犹豫地去拯救小男孩,他就不会感到耻辱。
【6】文中最具有震撼力的一个动词是“跪”,其中包括黑人孩子的跪和老船长的跪,请分析它们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材料,做题。
【材料1】传说,“李”姓来源于上古时代的官名。唐代时,大量姓氏改为“李”姓,这可能为后来“李”姓人口的增长奠定了基础。
【材料2】历史上,“李”姓名人辈出。有水利专家李冰父子、军事将领李广、桥梁专家李春、“诗仙”李白、词人李清照、药物学家李时珍、革命领袖李大钊…
他们在各个领域都闪耀着光芒。
【材料3】2018年,我国户籍人口最多的姓氏是“王”姓,“李”姓排名第二。
【1】“李”姓人口为什么大量增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自然段的资料是如何得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内容属于研究报告中的_______。除此之外,研究报告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内容。
【4】请写出你知道的单姓四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姓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走遍天下书为侣(节选)
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1】文中“欣赏”的意思是___________,它的另一个意思是___________。
【2】作者是怎样读书的?请你模仿示例,归纳出主要方法。
思考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3】作者的读书方法给你怎样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品位
女娲创造了人类之后,许多年来平静无事,人类一直过着快乐的日子。
不料有一天,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不知道为了什么事,忽然打起仗来了。这一仗打得非常激烈,从天上一直打到人间,战争的结果,火神胜利了,水神失败了。
失败的水神共工,又羞又恼,觉得再也没有脸面活在世间了,就一头向不周山撞去。这一撞不打紧,他自己倒没有撞死却闯出了天大的祸事。
原来那不周山,本来是矗立在西北的一根撑天的柱子,经共工这么一撞,把撑天的柱子撞断了,大地的一角也被他碰坏了,世界因此发生了一场可怕的大灾难。
看吧,半边天空崩塌下来,天上露出了大窟窿,地面上也破裂成了纵一道横一道黑黝黝的深坑。山林烧起了熊熊大火,洪水从地底喷涌而来,波浪滔天,使大地成了海洋。同时,从燃着大火的山林里又窜出各种恶鸟猛兽,到处害人,人们已经无法生存下去了。
女娲看见她的孩子们受到这么可怕的大灾难,痛心极了,她没法处罚那个捣乱的共工,只得辛辛苦苦地修补残破的天地。
补天这工作真是巨大而艰难呀!可是人类的母亲女娲,为了她心爱的孩子们,一点也不怕艰难和困苦,独自勇敢担负起了这个重担。
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挑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这些石子熔炼成肢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去把天上一个个窟窿都填补好。她怕补好的天空再崩塌,便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脚,用来立在大地的四方,代替天柱,把天空像帐篷似的撑起来。柱子很结实,天再没有崩塌下去的危险了。
那时,地上有一条凶恶的黑龙在作怪,女娲便去杀了这条黑龙,同时又赶走各种恶鸟猛兽,使人类不再受禽兽的伤害。剩下来的只有洪水的祸患没有平息,女娲又把河边的芦草烧成灰,堆积起来,塞住了强大的洪水。
这时候,大地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依着顺序循环,去了又来,该热就热,该冷就冷,一点也不出乱子,人类又能快乐地生活了。
1. 释词:
(1) 不料:
(2) 平息:
(3) 欣欣向荣:
2. 这篇文章的体裁是,给文章拟一个标题(不超四字)。
3. 从文中看人类是创造的。从你学习的有关科学知识可知,人类是靠创造的。
4. 天是谁弄破的?他为什么要撞破天?
5. 女娲是怎样补天的?在文中用横线画出。
6. 这段文章所写的内容是真实的吗?它反映了古代人民的什么愿望?
15、课内语段阅读。
桂花摇落以后,( )去小枝小叶,( )上几天太阳,( )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 做 )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 )桂花。回家时,总要( )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1】把下列动词填入文段中相应的括号里。
做 赏 挑 晒 捡 收
【2】读上面语段,我知道了桂花经过加工后能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读句子,填空。
(1)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①我觉得这句话中的“__________”字用得好,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面的两句话中,横线上填哪个字更好?选一选。
一群群白鸥__________过湖面。(飞 掠)
湖面__________起一圈圈波纹。(漾 吹)
(2)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母亲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如今在地铁、公交车里的上班族,几乎个个都作“低头看屏幕”状,有的看手机,有的掏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网、看视频等。这部分人被称为“低头族”。
材料二
材料三
如今,许多人对手机产生了“依赖症”。他们会时时翻阅手机,一旦发现没有信息更新等情况就会失去某种存在感,甚至造成精神上、情感上的缺失。长时间接触电视或电脑,脑部受到过度刺激,会使注意力不集中,从而降低学习和工作效率,更使得自身视力不断下降,甚至由于长时间接收手机等带来的辐射,自身免疫力会进一步降低。
材料四
由于“手机社交”成为一种习惯,许多年轻人不知如何更得体地与人面对面交流。据《半岛都市报》报道:青岛张先生一家人聚餐时,孙子孙女只顾玩手机而冷落了家里的老人,惹得老人愤而摔盘离席。
【1】材料中的“低头族”指的是( )
A.长期用电脑工作的人。
B.长期用平板电脑看电视剧的人。
C.无论何时何地,都“低头看屏幕”的人。
D.吃饭还看手机的人。
【2】读了材料一和材料二,你得出了什么结论?(简要概括,字数控制在15个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材料,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 过度接触手机,会降低人的社交能力。( )
(2)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会造成精神上、情感上的缺失,甚至会影响家庭和谐。( )
(3)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会带来很大的辐射,会降低身体免疫力。( )
(4)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会让脑部受到过渡刺激,提高学习效率。( )
【4】小王的爸爸一回到家就会在沙发上拿着手机“葛优躺”,妈妈劝他出去散散步,他总说:“白天工作太累了,我玩手机就是想放松放松。”请你结合以上材料,选取合适的理由,替小王劝劝他的爸爸。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语文与生活。
(材料一)
多彩的少年宫(社团)活动,是校内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课余生活有助于开阔视野,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合作意识,有利于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
(材料二)
科学合理地安排课余生活,可以自主选择,也可以参考他人意见。五(2)班同学们针对“合理安排课余生活”的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A.我制定了课余作息时间表,并请妈妈监督我。
B.我写完作业会和伙伴们一起去采集树叶标本。
C.放学后,我先看会儿电视再写作业。
D.双休日,我会安排时间和爸爸踢会儿球。
【3】小青想参加少年宫的机器人项目,但妈妈不同意,认为少年宫活动耽误学习时间,机器人项目就是玩,而且她已经在校外报了一个课外班。你能结合以上材料说服小青的妈妈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赏析苑。
陶校长的演讲(片断)
第四问,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 )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 )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需要每个人( )讲究“公德”,( )讲究“私德”,要“建筑人格长城”。我们到学校里来,除了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紧的是要学习做人,学习做“真人”。
【1】这段话要求“我们”从________这个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进步。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并选择其中的一组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文中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私德”指个人的品德修养。
B. “真人”指真诚、不虚伪的人。
C. “建筑人格长城”指修建长城的人具有高尚的品格。
D. “公德”指公共道德。
【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是如何理解“道德是做人的根本”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
燃烧的海洋
在自然界中,可以燃烧的物质很多,然而你听说过海水燃烧吗?水火不相容是人们早已熟知的自然规律,然而在自然界中却有海水燃烧的怪事。
1973年的一天,在印度东南部孟加拉湾附近的海域,突然刮起猛烈的飓风,顿时海浪咆哮,刹那间海面上出现了奇迹:高达三四十米的浪峰上竟然燃起熊熊大火,红彤彤的火焰与湛蓝的海水交相辉映,照耀着几十公里的海面。景象 ,看到者无不 。
令人觉得奇怪的是:这场大火从何而起?是油船着火?可是,海面上并没有油船。难道海水也能自燃?不可能!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原来这场大火的纵火者就是飓风。在海洋上形成的飓风,风速有时可高达每秒钟70米。飓风所到之处,掀起巨浪。由于飓风与海水摩擦,产生了巨大的能量,使海水分解,产生大量易燃、易爆的氢气和能助燃的氧气,所以在某一瞬间引起了氢气的燃烧和爆炸,因而在汪洋大海上,燃起了一场大火。
据科学家测定,这次大火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00颗氢弹爆炸时产生的能量,难怪其燃烧的场面是那样 。在能源紧张的未来,如果人类能征服大自然,充分利用大自然中的风能、水中的化学能以及太阳光的光能,那该多好啊!
【1】联系上下文,选择合适的词语,把序号填在文中“ ”上。
①惊心动魄 ②蔚为壮观 ③目瞪口呆
【2】文中词语“奇迹”的本意是__________________,请找到文中具体描写海面上出现奇迹的一句话,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注意抄写工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简洁的话语说说海水燃烧的原因。(不超过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3自然段连续出现了4个“?”,联系文章内容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你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掌握的科学知识,推测未来人类除了充分利用大自然中的风能,水中的化学能以及太阳光的光能,还有哪些能源可以被充分利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花园
1.缩句: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又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变词序,句意不变: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成反问句:这些领悟自然是课外读物的馈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改病句:做笔记丰富了我的记忆力,也增加了我的理解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把下面两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
(2)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
22、按要求写句子。
1.蔺相如说:“秦王若有诚意换璧,我就把璧交给他。”(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赵王接到了信非常着急,立即收集大臣来商议。(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秦王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乐园。
题目:我爱读书
要求:1.写出能够表现你爱读书的事。
2.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