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嗜好(shì) 堡磊(lěi) 榨油(zhà) 间隔(jiàn)
B.胆怯(qiè) 搭乘(chéng) 晃荡(huàng) 估量(liáng)
C.侵略(luè) 数落(luo) 脊背(jǐ) 龟列(jūn)
D.涨潮(zhǎng) 堆砌(qì) 饱揽(lǎn) 编扎(zā)
2、下列缩句正确的一项是( )
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
A.回头看榕树。
B.我看。
C.我回头看榕树。
D.我看榕树。
3、下列句子运用动态描写的一项是( )
A.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树叶真绿得可爱。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B.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的。
C.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D.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
4、主题探究。
经过——得宝石
1.小白蛇的爸爸为了酬谢海力布,送给他______
A.金子 B.宝石 C.珍珠
2.“酬”的解释有:①主人向客人敬酒;②报答;③报酬;④交际往来;⑤实现。本文中“酬谢”的“酬”应选第______种解释。
海力布想要龙王重重地酬谢自己吗?他为什么要了含在嘴里就能听懂动物的话的宝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力布什么珍宝也不要,他对龙王说:“如果您真想给我点儿东西作纪念,请把您嘴里含着的那颗宝石送给我吧。”
请把这句话的意思尽量简短地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加点的字注音
估量( ) 金碧辉煌( )
殿堂( ) 玲珑剔透( )( )
安澜园( ) 武陵春色( )
宏伟( ) 奉命( ) 灰烬( )
6、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①吾盾之坚( ) ②弗能应也( )
③孔君平诣其父( ) ④乃呼儿出( )
7、根据语境,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时间稍纵即逝,我们要爱惜时间。陶渊明这样勉励我们:“盛年不重来,______________。及时当勉励,_____________。岳飞是这样说的:“莫等闲,__________,空悲切。”葛洪这样说:“____________,不弃功于寸阴。”我还知道其他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_______________。
(2)当有人浪费食物时,你会劝诫他:“一粥一饭,____________,半丝半缕,____________。”
(3)读书让人开阔眼界,增长智慧,正如莎士比亚说的“书籍是____________”,但读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做到“三到”,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班上有同学不珍惜时间去读书,你会用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他。
8、解释下列句子。
1.天戴其苍,地履其黄:________
2.鹰隼试翼,风尘吸张:________
3.干将发硎,有作其芒:________
9、 地震中的撑起
在土耳其旅游途中,巴士行经1999年大地震的地方,导游讲了一个感人( )令人感伤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地震后第二天……
地震后,许多房子都倒塌了,各国来的救援人员不断sōu xún着可能的生还者。
两天后,他们在fèi xū中看到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画面——一位母亲,用手撑地,背上顶着不知有多重的石块。一看到救援人员,她便拼命哭喊:“快点救我的女儿,我已经撑了两天,我快撑不下去了……”
她七岁的小女儿,就躺在她用手撑起的安全空间里。
救援人员大惊,他们卖力地搬移周围的石块,(希望 期望)尽快解救这对母女。( )石块那么多,那么重,他们始终无法快速到达她们身边。
媒体记者到这儿拍下画面,救援人员一边哭,一边挖,辛苦的母亲则苦撑着、等待着……
看着电视上的画面和报纸上的图片,土耳其人都(辛酸 心酸)得掉下泪来。
更多的人纷纷放下手边的工作投入救援行动。
救援行动从白天进行到深夜。终于,一名高大的救援人员够着了小女孩,将她拉了出来,但是……她已气绝多时。
母亲急切地问:“我的女儿还活着吗?”
以为女儿还活着,是她苦撑两天唯一的理由和希望。
这名救援人员终于受不了了,他放声大哭:“对,她还活着,我们现在要把她送到医院急救,然后也要把你送过去!”
他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骗了她。
母亲疲惫地笑了,随后,她也被救出送到医院,她的双手一度jiāng zhí无法弯曲。
第二天,土耳其很多报纸上都有一幅她用手撑地的照片,标题是:《这就是母爱》。
导游说:“我是个不(容易 轻易)动感情的人,但是看到这篇bào dào我哭了。以后每次带团经过这儿,我都会讲这个故事。”
其实不只他哭了,在车上的我们,也哭了……
【1】根据拼音写汉字。
sōu xún(______) fèi xū(______) jiāng zhí(______) bào dào(______)
【2】联系文章内容,对括号中使用正确的词语打“√”。
【3】在文中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4】联系上下文在第13节横线上补上合适的内容。
【5】概括文中所写画面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救援人员为救母女在挖掘时碰到了哪些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扩写第5小节(想象要合理,不超过7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一样,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1】这个文段选自《________》 ,作者是________。
【2】“父亲”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花生作比较,说明花生具有________的品格。
【3】选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国歌”——《中国男儿》
①1921年春天,法国首都巴黎繁花似锦。
②一天,阿里耶商业专门学校盛况空前。全校师生服装整洁,合影留念。当时正在该校学习的陈毅等三十名中国留学生也来参加。当轮到他们照相时,只见陈毅走在队伍前面,指挥大家唱起了“国歌”。
③照相时要唱国歌,这是商业专门学校校长的决定。几天前,当中国留学生得知校长的这一决定时,纷纷向陈毅询问:“咱们有国歌吗?”
④听到同学们急切的问话,陈毅不由得皱起了双眉。他说:“如今中国军阀混战,哪有正式的国歌呀!”他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如果因为不能唱国歌而遭到外国学生的耻笑,我们岂不脸上无光,国家的荣誉岂不受到损害?”
⑤那怎么办呢?”听了陈毅的话,大家更加焦急。
⑥“国歌嘛,本来就由国民议定。今天,我们为什么不采取应急措施,大家商定一首歌曲,暂且当国歌唱呢?”
⑦“对!”同学们都同意陈毅的意见。
⑧陈毅沉思了一会儿,果断地说道:“我看就唱‘五四’时期流行的《中国男儿》吧。这首歌有气魄,表现了民族复兴的精神。”
⑨“好极了,我们都会唱!”大家的情绪格外高涨。
⑩到了照相那天,中国留学生果然精神振奋地唱起了“国歌”——《中国男儿》。“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睡狮千年,睡狮千年,一夫振臂万夫雄……”这“国歌”悲壮、高昂、声震四方,它表现了中华儿女为复兴中华奋战的信心和力量!
阅读链接:
《中国男儿》最初刊载于辛汉所编的《唱歌教科书》,为石更作词,辛汉作曲。《中国男儿》是学堂乐歌的代表作之一。被选为2011年1月播出的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片尾曲。《中国男儿》是雄壮的进行曲风格,歌词中用祖逖北伐和窦宪大破匈奴的典故,表现了反帝、强兵、御侮的爱国主义主题,表现中国男儿奋起从戎,保卫祖国的英勇精神。
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效法日本,学习西方科学文明。当时,废科举、办新学蔚然成风。这一时期新建的新学通称为“学堂”。学堂里开设了“乐歌课”,教唱新的歌曲,称之为“乐歌”。中国最早开设乐歌课大约在1904年。后来,音乐界将这一时期学校的音乐课和所教唱的歌曲统称为“学堂乐歌”。
中国男儿(歌词)
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
睡狮千年,睡狮千年,一夫振臂万夫雄。
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峨峨昆仑,翼翼长城,
天府之国,取多用宏,黄帝之胄神明种。
风虎云龙,万国来同,天之骄子吾纵横。
狼奔虎攻,日暮途穷,眼前生路觅无从。
中国男儿,中国男儿,何不奋勇向前冲。
睡狮千年,睡狮千年,一夫振臂万夫雄。
我有宝刀,慷慨从戎,击楫中流,泱泱大风,
决胜疆场,气贯长虹,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
【1】联系上下文,说一说加点词语的意思。
(1)繁花似锦:________________
(2)精神振奋:________________
【2】中国留学生唱的“国歌”叫什么?他们为什么暂且把它当“国歌”来唱了?
________________
【3】读下面的句子,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你能够从这此语句中感受到什么。
他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如果因为不能唱国歌而遭到外国学生的耻笑,我们岂不脸上无光,国家的荣誉岂不受到损害?”
_______________
【4】根据选文内容梳理提纲。
第一部分(1-2自然段):陈毅等30名留学生唱着国歌参加阿里耶商业学校合影留念。
第二段(3-9自然段):__________。
第三段(10自然段):__________。
【5】结合“阅读链接”的资料,谈谈读了选文,你受到了怎样的教育?
_______________
【6】如果让你朗诵《中国男儿》这首歌词,应读出 的气概和 的情感( )
A.豪迈 激昂
B.轻快 坚定
C.高亢 振奋
D.低沉 悲伤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严冬到了,校园里四季常青的松柏愈发显得苍劲多姿。在风雪的侵袭下,教学楼前的三棵塔松宁折不弯,昂首挺立,成为冬天最美的风景。
【1】上面文字中加点的两个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jìn níng B. jìng níng C. jìng nìng D. jìn nìng
【2】上面文字中的“美”字,第五笔正确的一项是( )
A. ㄧ B. 一 C. 丿 D. ㄟ
13、课外阅读
我的小马
丹丹是匹小马,是我的小马。它是我家枣红马生的。
那时候,冬天刚过去。从玉龙雪山吹来的雪风,还很冷。丹丹的四条小腿直打战,毛乎乎的身子紧紧换着枣红马。我想去抱抱它,枣红马老用身子挡着。它太温顺了,胆子小得不敢离开妈妈一步。
真正的春天来了!玉龙雪山明朗的笑脸在蓝天下闪闪发光。从山上流下来的小溪,欢快地走过村前的草滩。溪水里漂着杜鹃花、杏花和梨花的花瓣。鲜嫩的牧草,鲜嫩的野花,太阳的温暖,草滩的芬芳,使丹丹大吃一惊!它嗅着牧草和野花的香味,鼻翼微微地抖动着。枣红马用头推着它,鼓励它去奔跑。
丹丹怯生生地离开妈妈,轻轻地嗅触嫩草和野花。突然,一朵粉白色的小花飞了起来,吓它一跳。原来是一只蝴蝶。接着又飞来几只黄蝴蝶和花蝴蝶。它们围着丹丹忽上忽下、忽前忽后、忽左忽右地飞舞着,丹丹高兴极了。夏天还没有过完,丹丹就长大了许多。你看它,通身的毛像暗红缎子一样光滑、柔软、发亮,一双眼睛宝石般清澈、明净、美丽,简直是马族中的小王子啊!
丹丹成了我的好朋友,也是苏朗、木嘎、山梅的好朋友。放了学,我们就和丹丹在草滩上玩耍。
我们喜欢打扮丹丹。
我们采来野花,编成花冠,给丹丹戴在头上,还把一些花串披挂在它的脖子上,拴系在它的尾巴上。我们把它牵到溪边。它从溪水里看着自己的影子,故意撒娇,挤眉弄眼,傻乎乎地摇晃脑袋,逗得我们哈哈大笑。当丹丹驮着我们的书包,在晚霞里走回家的时候,别提我们有多快乐了!
【1】“我”见证了丹丹一天天长大的过程:冬天刚过去时,它_____;到了春天时,它_____;夏天还没过完,它________;和“我们”成了好朋友后,______。
【2】“怯生生”的意思是__________;丹丹之所以“怯生生”是因为________。
【3】你认为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文章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的。( )
(2)文中之所以强调丹丹是“我”的小马,是因为它是“我”家枣红马生的,“我”非常爱它。( )
(3)丹丹是一匹漂亮、活泼、可爱、充满生命活力的小马( )
(4)大家喜欢打扮丹丹,可丹丹却不喜欢这样。( )
【4】读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丹丹,并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关于班级同学近视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为了了解班内同学近视的情况,查找近视的原因,更好地进行预防,我对班内同学的视力状况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方法
1.通过观察、询问和计算,了解班级同学近视的人数和比例。
2.通过观察和询问,了解同学在生活和学习中的用眼习惯。
3.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近视的原因,统计其他国家学生近视的情况。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1.四(1)班学生近视情况。
2.中国学生与其他国家学生近视率比较。
| 小学生近视率 | 中学生近视率 | 高中生近视率 | 大学生近视率 |
中国 | 26.96% | 54.43% | 72.8% | 77.95% |
德国 | 25.7% | 49% | 63.8% | 高于63.8% |
日本 | 8.8% | 15.6% | 20.4% |
(四)结论
1.一些同学没有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在年级升高、学习压力增大的情况下,休息时间呈递减趋势。
2.抗疲劳眼药水与眼保健操对眼睛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但同学们却没有引起重视。有些同学近视但未治疗和佩戴眼镜,说明对近视问题不够重视。
3.除遗传因素之外,姿势不正确、用眼习惯不良以及营养和睡眠不足都是导致近视的主要原因。
【1】这份报告调查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采用的主要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本次调查中,作者还了解了其他国家学生近视的情况。有人说,这与所在班级学生的近视情况关系不大。你认为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根据本次调查的情况,给四(1)班的同学提出用眼的建议。(至少2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设计一则富有情趣、能打动人的保护眼睛的提示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读书要有选择
当我们在新华书店或图书馆里,看到那一排又一排图书的时候,你是否会有一种如入“书城”的感觉呢?是呀,在我们的一生中,有多少书在等着我们去读哇!可是,要读完所有的书是根本做不到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对读物进行认真的选择。
我们小学生可以选择哪些读物呢?
第一,可以选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那些已有定评的古今中外名著。这类书籍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较高的艺术水准。读了这些书,我们就能很形象地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什么样的感情才是美好的……在得到精神陶冶的同时,我们还会明白,什么样的文章才是真正出色的文章。
第二,可以选读一些名人传记。领袖人物、爱国先贤和科学家的传记,会向我们展现他们成长的足迹、奋斗的历程和光辉的业绩,展现他们高尚的情操和执着的追求。这类书曾经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做出巨大贡献,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读这些人物的传记,我们也仿佛是在聆听他们的教诲,接受他们的思想,这对我们的成长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三,可以选读一些科普类的书。这类书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既可以学到各方面的科学知识,也可以启迪智慧,帮助我们插上幻想的翅膀,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此外,还可选择一些工具书,如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等。这些都是最好的“无声老师”,我们在学习中遇到疑难问题,就可以随时向它们“请教”。
选择合适的读物是一种本领。掌握了这种本领,就能帮助你用有限的时间去读更多的好书,去获取更多的知识。
【1】判断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选一选。
A.表示引用。 B.表示强调。
C.表示特殊含义。 D.表示特定称谓。
(1)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 (______)
(2)我们在学习中遇到疑难问题,可以随时向它们“请教”。 (______)
【2】短文中作者认为适合我们小学生阅读的书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
【3】有选择地读书,有什么好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中作者推荐我们选读的几种读物中,你最喜欢哪一种?或者你认为哪一种读物对你的帮助最大?简要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读课文,回答问题。(14分)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 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1)“它在这里”中的“它”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这句话把“我”比作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说“我很快乐, 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说明类文本
捕猎高手——蜻蜓
①提到蜻蜓,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不是烈日下翩翩起舞的优美身姿?看!在前方不远处,有一只蜻蜓正忽闪着四片晶莹透亮的翅膀,自如地在水面上飞行,就像一位优雅的空中舞者。
②如果仔细观察蜻蜓的翅膀,你会发现每一片前端都有一小块与众不同的区域,它们被称为翅痣。翅痣较重,可以在蜻蜓飞行时减少空气阻力。如果缺少翅痣,空气阻力就会使蜻蜓的翅膀向后弯曲,蜻蜓便会失去平衡。蜻蜓能够成为捕猎高手,这些翅痣可是功不可没的呢!
③“嗡嗡——”有一只苍蝇飞入的蜻蜓的视线范围内,此时此刻,苍蝇还毫无觉察。突然,优雅的舞者化身“绝命飞行员”。只见它以每秒44次的速度煽动翅膀垂直起飞,以每秒20米的速度快速冲向猎物。与此同时,苍蝇发现敌情,然而自带雷达的“飞行员”早已锁定了它。说时迟那时快,就在苍蝇打算改变航向的时候,“飞行员”早已伸出魔爪将其擒获。一场狩猎圆满成功。“飞行员”降落在一根草茎上。开始享用美食。它们经常在飞行过程中用餐,不过,偶尔也会找一处安静的地方停下来细细品尝。
④你是不是注意到了蜻蜓漂亮的大眼睛了?蜻蜓可是世界上眼睛最多的昆虫!他一共有3只单眼和2只复眼。而每只复眼都有2万到3万只“小眼”组成。借助复眼,蜻蜓可以上下左右无死角的巡视。任何猎物只要进入它的视线范围内,就会被它锁定。不仅如此,蜻蜓的复眼还是天生的测速仪,眼前有物体移动时,每只小眼都会捕捉一幅画面给传给大脑,经过信息处理,蜻蜓能准确判断出猎物的运动速度,并预测它的运动轨迹。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能准确的把握猎物的动向,是蜻蜓成为捕猎高手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⑤小小的蜻蜓拥有高超的捕猎水平,几乎是天生的害虫“收割机”,它们专门吃蚊子、苍蝇以及其他的小昆虫,并且食量惊人。一只蜻蜓平均每天能捕食1000多只小昆虫。捕猎的成功率超过95%,是大白鲨的两倍。是草原之王狮子的四倍。真让人惊叹!就这方面而言,科学家称它们是地球上最致命的猎手,是自然界里最成功的捕食者。
(摘自《动物奇迹》2016年第六期,选文时有改动)
【1】蜻蜓翅膀的上的翅痣,其主要作用是( )
A.准确预测猎物的运动轨迹
B.使蜻蜓的翅膀向后弯曲,保持平衡
C.在蜻蜓飞行时减少空气阻力
D.准确判断出猎物的运动速度
【2】蜻蜓能够成为捕猎高手的重要因素是( )
①蜻蜓能准确的把握猎物的动向②蜻蜓能够快速、平移地飞行
③蜻蜓每天捕食一千多只昆虫④蜻蜓能够在飞行过程中用餐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3】以下关于蜻蜓复眼的描述顺序正确的是( )
①信息处理 ②捕捉画面③物体移动 ④预测轨迹⑤判断速度
A.③②①⑤④
B.③④②①⑤
C.③①④②⑤
D.③①②⑤④
【4】“就这方面而言,科学家称它们是地球上最致命的猎手,是自然界里最成功的捕食者。”
句子中“就这方面而言”能不能删掉,请结合文本内容,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的作者为蜻蜓取了不少有趣的别称:“优雅的空中舞者”“绝命飞行员”……选择其中一处,说说这样写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及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理解。
手比头高
那时刚参加工作,我对生活对工作都有许多自以为得意的想法,讨厌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对父亲给予我的“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之类的评价嗤之以鼻。
一天晚饭时,我_______地告诉家人,我拥有了许多听众,我的同学、同事和新交的朋友都愿意听我演讲。我_____地对家人说:“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演讲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艺术,拥有听众,就拥有成功。”父亲朝我一瞟:“这么说,你的知音可多了?”我愈发得意起来:“那还用说,当然啦!”我忘情地等着父亲更热烈的赞扬。
可是我想错了,父亲眉头拧起来,脸绷得紧紧的,一脸怒气地盯着我。我感到惊讶,避开父亲的目光,______地轻声说:“我哪儿说错了吗?”
□你以为你都对□□父亲几乎是_______地说□□你对个屁□□
我忍不住,叫了起来:“不,我是对的,不对的是你,这么不理解人。”
“闭嘴!”父亲的手似乎有些颤抖,他腾地站起来,挥着胳膊大声命令我:“把手举起来!”
我无法理解他,觉得他非常可笑,拔腿走出房间。
父亲在身后高喊:“给我回来!”
可我没听,我想以出走迫使他明白自己是过分了。
然而,没等我跨出房门,就被父亲一把抓住了。他紧紧抓着我的胳膊,使劲让我转身。我看见父亲已满鬓白发,愤怒使他的脸涨得紫红紫红的。我软了下来。
他把我按到椅子上坐下,口气严厉地说:“你把手举起来,我要你好好看看,手比头高!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无论什么时候,干总是第一重要的。不管你想得多好,讲得多好,你都得干,要动手干!夸夸其谈,只能一事无成,你难道想做那样的人?”父亲一口气说下来,呼呼地喘气,眼中泪光闪动。
“手比头高!”父亲一席话如同疾风,一下开启了我的心智。我终于意识到自己的浮躁与浅薄。望着父亲因激动而泪光盈盈的眼,我感受到了他急切却深沉的期盼。那是父亲对儿子才会有的期盼!我浑身一热,想对父亲说些什么,可话到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几年过去了,那句当时最想对父亲说的话一直在心头:“________”
【1】下列词语描写了人物说话时的神情、心理,请分别填在文中第1—4自然段的横线上。
咬牙切齿 眉飞色舞 迫不及待 自言自语
【2】读短文填空。
那时刚参加工作,“我”对生活对工作都有许多自以为得意的想法。后来,父亲“手比头高”的一席话,让“我”意识到__________。同时,“我”也真切地感受到了父亲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的□里加上合适的标点。
【4】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最想对父亲说什么?请写在文末的横线上。
【5】“手比头高”的含义是___________。
【6】“父亲的手似乎有些颤抖,他腾地站起来,挥着胳膊大声命令我”,这一处细节描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
19、阅读与欣赏。
长发妹(节选)
很早以前,陡高山附近是没有水的。这里人们用水都要靠天落雨,这里的水像油一样宝贵。附近村庄有个姑娘,她的头发青黝黝的,由头顶拖到脚后跟。大家都叫她长发妹。
有一天,长发妹看见一个萝卜长在大石壁上,叶子翠翠绿绿的。她想:这个萝卜扯回家去煮来吃,一定香甜可口。她双手用劲儿把萝卜一拔,一股泉水从洞眼里流出来,过了一会儿,“唰”的一声,萝卜从她手里飞了出来,再“卜”的一声,萝卜仍旧塞在洞眼里,水流不出来了。长发妹很渴,想喝水。她又把萝卜拔出来,饱饱地喝了几口水。她的嘴刚离开石洞眼,“唰”的一声,萝卜从她手里飞了出来,再“卜”的一声,萝卜仍旧塞在石壁上的洞眼里,水流不出来了。忽然,一阵大风刮来,把长发妹刮到一个山洞里。山洞里坐着一个人,他对长发妹恶声恶气地说:“这个秘密你可不能告诉别人。你若告诉别人,别人也来这里取水,我就杀死你。我是山神,你记着!”
长发妹是个好心肠的姑娘。她怎能不把这个秘密告诉村里的人呢?然而,她又怎敢把这秘密告诉村里的人呢?她痛苦极了!地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一天一天过去了,一月一月过去了。长发妹的头发由青黝黝变成白雪雪的了。
有一天,长发妹靠在门口,看见一个老人由七里外的小河里挑回一担水,一不留心,跌倒在地上。老人的腿撞破了,鲜血一直淌着。她望着老人闭着的眼睛和脸上抽搞的皱纹。她再也忍不住了。她忽然大声地对老人说:“老爹爹,陡高山上有泉水啊!”她站了起来,披着长长的白头发,像疯子一样在村里来回跑着,大声呼喊:“陡高山上有泉水啊!大家快去吧!”村里的人素来认为长发妹是好心肠的孩子,大家都相信她的话。只见长发妹双手拔下石壁上的萝卜,用菜刀剁下去,把萝卜砍成了碎渣渣。泉水哗啦啦地向山下奔流而去。
(节选自侗族民间故事)
【1】对文中画“ ”的句子赏析有误的是哪一项( )
A.“唰”“卜”拟声词的运用,把萝卜能自己飞出去堵住洞眼写得生动、神奇。
B.萝卜能自己飞这种超自然的神奇现象,体现了民间故事的特点。
C.这一句在第2自然段中两次出现,显得啰唆重复,可以把第二次出现的句子换种说法。
D.此句两次出现,强调了萝卜的神奇,所以乡亲们一直没能发现此处有泉水。
【2】“她怎能不把这个秘密告诉村里的人呢?然而,她又怎敢把这个秘密告诉村里的人呢?她痛苦极了!”连续使用两个反问句,理解错误的是哪一项( )
A.长发妹很善良,想说出这个秘密,让乡亲们都有水喝。
B.长发妹的内心很矛盾,想说出这个秘密,但又不敢说。
C.强调长发妹是个胆小柔弱的姑娘,她害怕承担后果
D.长发妹怕说出之后被山神杀死,她内心也会感到害怕。
【3】“一天一天过去了,一月一月过去了,长发妹的头发由青黝黝变成白雪雪的了。”长发妹头发变白的原因正确的是哪一项( )
A.长发妹终日忧虑,寝食不安。
B.头发长长了,缺乏营养。
C.很长时间过去了,长发妹变老了。
D.长发妹身体状况差,睡不着觉。
【4】创造性的复述故事,可以给故事中的一些情节添加细节,使之更加生动,有吸引力。文中第3自然段写了长发妹第一次见到山神的情景,请你为这个段落添加细节。
(1)具体描绘山神的形象:________________
(2)具体描写山神的表情和动作:__________________
【5】长发妹告诉村里人泉水的秘密,山神如道了会怎样对待长发妹?请发挥想象,试写故事的结局。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扩写句子。
( )小姑娘( )跑过来。
21、照样子,写句子。
例:书是知识的宝库 , 使无知者变得博学多才。( 写一个关于书的比喻句 )
书是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样死了,比鸿毛还轻。(改成疑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改成疑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司马迁写史记。(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司马迁悲愤交加。(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司马迁打消了这个念头。(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个世界上怎么没有您最想要的东西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们没有近道,和你们走的不 是一条道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校园里的
选择校园中曾经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种事物写一写,可以是一棵树,一株花,一座雕像等,要写清楚事物的特点和你对它的感情,做到条理清晰,语句通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