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一比,组成词语写下来。(4分)
诵( ) 竖( ) 历( ) 埋( )
涌( ) 坚( ) 厉( ) 理( )
2、比一比再组词 。
油(_________) 团(_________) 研(_________) 组(_________)
由(_________) 困(________) 拼(_________) 姐(_________)
检(_________) 迷(_________) 蛛(_________) 炎(_________)
捡(_________) 谜(_________) 珠(_________) 淡(_________)
3、我能根据音节写出正确的词语。
shānɡ diàn_______ hài pà_______ zǔ ɡuó_______
zhī bù_______ zhǐ zhēn_______ bǎi fànɡ_______
mènɡ xiǎnɡ_______ hǎi xiá_______ fēnɡ jǐnɡ_______ lǐ wù_______
4、比一比,组词语。
央(_______) 披(________) 岛(________) 纱(________)
英(_______) 坡(________) 鸟(______) 妙(__________)
5、加减偏旁再组词。
风+票=( )________ 口+十=( )________
鸟+丽=( )________ 山+令=( )________
6、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bō wén hǎo xiàng tián cài liú xià zhù yì
mín zú fèn fā tuán yuán cái chǎn chǎo fàn
7、判断题
1.《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思是每个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彼此之间的差异不大。(_____)
2.“子不学,非所宜”是说小孩子不好好学习,是非常应该的,老师和家长不要批评教育。(_____)
3.幼不学,老何为?是说:小时候不努力学习,长大了能有什么作为呢?(____)
4.李白刻苦学习是受了老婆婆的启示。(_____)
5.《论语》共有10篇。(_______)
6.“五子登科”介绍窦燕山很会教育孩子,五个孩子都很有出息。(_______)
7.“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遵守礼节,讲求信用。(_________)
8.《大学》这本书的作者是孔子的学生曾参,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 (______)
8、判断题。根据本单元所学内容,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错误的打“×”。
【1】做什么事都要自己亲自尝试,根本不能听信别人的话。(______)
【2】看问题做事情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要轻易下结论。 (______)
【3】既然羊已经丢了,没必要再修补羊圈。(______)
【4】解决问题要遵循事物的规律,不能急于求成。(_____)
9、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错”。
1.《我必须去》中的李丹是一个对同学失信的女孩子。(______)
2.《小山羊和小灰兔》中,小灰兔总是失信。(________)
3.写请假条的时候,要写上请假人的名字和请假的时间。(________)
10、读一读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打“√”,错误的在后面的括号内改正。
曾(zēng)经(______) 蒙(méng)蒙(______) 面粉(fěng)(______)
异(yì)常(______) 演(yǎng)员(______) 拾(sí)起(______)
11、快 乐 阅 读。
感谢亲爱的祖国,
让我们健康地成长。
我们像小鸟一样,
等身上的羽毛长丰满,
就勇敢地向着高空飞翔,
飞向我们的理想。
(1)文中把“我们”比作 。
(2)“羽毛长丰满”的意思是
(3)你们都有什么理想呢?要将理想变为现实,需要做什么?
12、课外阅读
菜市场
星期天的早上,我兴冲冲地随妈妈一起到离家不远的菜市场买菜。
这里的蔬(shū)菜又多又好。西红柿个大皮薄,让人看着就想吃。嫩绿的黄瓜遍身是刺,有的头上还顶着小花呢!紫色的茄子有圆的,有长的。油菜新鲜极了,有的叶片上还有露珠呢!还有雪白的萝卜,细长的丝瓜、翠绿的柿子椒(jiāo)、胖胖的冬瓜……
我和妈妈边走边买。首先选中的是一位阿姨卖的扁豆,我走上前去问:“阿姨,您的扁豆多少钱一斤呀?”阿姨笑着说:“小姑娘,一块六一斤,你买多少?”“太贵了,一块五吧!”一旁的妈妈开始讨价还价。阿姨犹(yóu)豫,(yù)了一下,和和气气地说:“行,您买多少?”见阿姨答应了,妈妈就挑了一些,一过秤,刚好2斤,妈妈付了钱,我就高兴地拎(līn)起菜往前走。接着,我又看见了爸爸爱吃的土豆,赶紧跑过去,挑了几个个大的,叫妈妈买了下来。最后,我们又来到了一个小伙子的摊(tān)位上,买了一大块冬瓜。
回家的路上,我和妈妈有说有笑,满载而归。
【1】照样子写词语。
例:兴冲冲( )和和气气 ( )
【2】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第3自然段,找出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文中描写蔬菜颜色的词语抄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画画》
美术课上,我坐在教室里画画。
我先用绿色的水彩笔在纸上画上一片森林,森林碧绿碧绿的,树木长得十分茂密。
我又在森林的上方,画上蓝蓝的天空,天空中有朵朵洁白的云。
我还在森林中画上了几只小鸟,黄黄的羽毛,尖尖的小嘴,很有趣。
【1】这篇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画完后,我给图画取了个题目是________。
【2】短文中写画画次序的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在白纸上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在文中用横线划出描写颜色的词。
14、快乐阅读
小猴戴眼镜
小猴看见妈妈戴着眼镜读书、写字,奶奶戴着眼镜补衣服,它问是什么道理,妈妈和奶奶回答说:“戴上眼镜看得清楚。”
一天,小猴戴起了妈妈的眼镜,哟,模模糊糊;再戴上奶奶的眼镜,头昏眼花,差点摔一跤。它生气地说:“妈妈和奶奶骗我!”
猴妈妈对小猴解释说:“奶奶年老了,戴老花眼镜;妈妈戴的是近视眼镜。”
事情往往是这样,对别人适合的东西,对自己不一定适合。
【1】本文一共有______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_______句话。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妈妈适合戴____________,奶奶适合戴____________。
(2)小猴戴妈妈的眼镜的感觉是___________,戴奶奶的眼镜的感觉是__________。
【3】这篇短文说明的道理是什么,请在正确的答案后面打“√”,错的打“×”。
(1)小猴不能戴奶奶的眼镜。_______ (2)小猴不能戴妈妈的眼镜。_______
(3)对别人适合的东西,对自己不一定适合。_______
【4】你们班有近视的同学吗?你想对他(她)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月亮姑娘做衣裳”的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裁缝师傅决定重做一件,又给她量了尺寸,让她再过四天来取。过了四天,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儿,像只 甲 。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更漂亮,可惜连套也套不进去。
裁缝师傅涨( zhàng)红了脸,说:“我只好重做了。”又是四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她变得圆圆的,像一只 乙 ,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他叹了一口气,说:“唉,你的身材( cái)量 不准,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
月亮姑娘看着那漂亮的衣裳,又望望自己圆圆的身子,不好意思地对裁缝师傅说:“不,老师傅,这不能怨您。不是您量不准,而是我每天都在变化。”
【1】请给文中的甲、乙两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填序号)
甲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
①圆盘 ②核桃
【2】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衣服“套也套不进去”的原因是 (____)
①裁缝师傅把尺寸做小了。
②月亮姑娘长胖了。
【3】月亮姑娘为什么穿不上合身的衣裳? (____)
①裁缝师傅总是没有量准尺寸。
②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
16、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
(1)小区 干净 漂亮 又 既 这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 森林里 的 各种各样 着 鸟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连词成句。
1.长出了 周围 绿茵茵 泥塘 的 小草
___________________
2.四十二只脚 顾客 一条 原来 蜈蚣 的 那位 竟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毛虫 自己 仿佛 周游 了 世界 整个 觉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的祖先,可曾在那片草地上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仿写句子)
我们的祖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了太阳,就没有了光明和温暖。(用加,点词写一句话)
没有_________________,就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 去 小明的 重要的 活动 一个参加(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加工厂。
1.去 你 就 知道了 试一试(连词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仿写疑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吗?
3.他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看图写话。
仔细观察图画,看看图上都有谁?它们在哪里做什么?充分发挥想象,把故事写得生动、具体。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