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五家渠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用亡郑以陪邻 朝济而夕设版

    B.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击沛公于坐

    C.还也 志不在小

    D.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 2、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轴。

    B.云销雨雳,彩彻区明。

    C.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D.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 3、下列诗句中,使用了典故的一项是(   )

    A.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B.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

    C.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 D.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气球。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B.吾从而师之

    C.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D.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 5、下面所列名著与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 《论语》四书  语录体 舍生取义 逝者如斯夫

    B. 《三国演义》章回小说 以时间为序  拥刘反曹  三打祝家庄

    C. 《家》  现代小说  巴金  高觉新  激流三部曲

    D. 《哈姆莱特》  悲剧  文艺复兴  莎士比亚  卡西莫多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村里的电影

    贾平凹

    ①一群乌鸦在天上旋转,方向不固定的,末了,就落下来;黑夜也在翅膀上驮下来了。九沟十八岔的人,都到河湾的村里来,村里正演电影。三天前消息就传开,人来得太多,场畔的每一棵苦楝子树,枝枝桠桠上都坐满了,从上面看,净是头,像冰糖葫芦,从下面看,尽是脚,长的短的,布底的,胶底的。后生们都是二十出头,永不安静在一个地方,灰暗里,用眼睛寻着眼睛说话。

    ②早先地在一起,他们常被组织着,去修台田,去狩猎,去护秋,男男女女在一起说话,嬉闹,大声笑。现在各在各家地里,秋麦二料忙清了,袖着手总觉得要做什么,却不知道做什么,肚子饱饱的,却空空的饥饿。只看见推完磨碾后的驴,在尘土里打滚,自己的精神泄不出去,力气也恢复不来。

    ③场畔不远,就是河,河并不宽,却深深的水。两岸都密长了杂木,又一层儿相对向河面斜,两边的树枝就复交纠缠了。河面常被这种纠缠覆盖,时隐时现。一只木排,被八个女子撑着,咿咿呀呀漂下来。树分开的时候,河是银银的,钻树的防空洞了,看不见了树身上的蛇一样裹绕的葛条,也看不见葛条上生出茸茸的小叶的苔藓。木排泊在场畔下,八个女子互相照看了头发,假装抹脸,手心儿将香脂就又一次在脸上擦了,大声说笑着跳上场畔。

    ④后生们立即就发现了,但却正经起来,两只眼儿都睁着,一只看银幕,一只看着场畔。

    ⑤八个女子,三个已经结了婚,勾肩搭背的,往人窝里去了,她们不停地笑,笑是给同伴听的,笑也是给前后的人听的。前后有了后生,也大声说话,说是说明电影上的事,话也是给他人说明自己的能耐的。都知道是为了什么,都不说是为了什么。

    ⑥五个女人是没有订婚的,五个女子却并不站在一起,又不到人窝去,全分散在场河边上,离卖醪糟的小贩摊,不远不近,小贩摊上的马灯照在身上,不暗不明。有后生就匆匆走过去,又匆匆走过来,忙乱中瞅一眼,或者站在前边,偏踩在一块圆石头上,身子老不得平衡,每一次从石头上歪下来,后看一眼,不经意的。女子就哧哧地笑,后生一转身笑声便噤,身再一转,嗤嗤又响。目光碰在一起了,目光就说了话,后生便勇敢了,要么搭讪一句,要么,挪过步来,女子倒忽地冷了脸,骂一声“流氓!”热热的又冷冷了,后生无趣地走了。女子却无限后悔,望着星星,星星蒙蒙的,像滴流着水儿。再换过地方,站在卖醪糟的那边一只手儿托着下巴,食指咬在牙里。

    ⑦一场电影完了,看了银幕上的人,也看了银幕下的人,也被人看了。八个女子集合在场畔,唱了一段花鼓,却说:别唱了,那些没皮脸的净往这儿看呢!就爆一阵笑声,上了木排,从水面上划走了。木排在河里,一河的星星都在身下,她们数起来,都争着说哪颗星星是她的,但星星老数不清。说:“这电影真好!”奋力划桨。

    ⑧木排上行到五里外的湾里,八个女子跳下去,各自问一句“几时还演电影呢?”各自走进八个岸边的山洼。已经听见狗在家门口汪着了,一时间,脚腿却沉重起来,没了一丝儿力气……

    (节选自《商州又录》)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①段写村里人多,采用了不同的视角来表现:有远景全瞻,有上下切换,有局部特写。

    B. 文章第②节写人们“只看见推完磨碾后的驴,在尘土里打滚”,表现了人和驴在劳作以后都感到身体上深深的疲惫。

    C. 文章写人,常通过人物行为的细节表现其内心的情感,笔触细致、含而不露,如第⑥段写女子呵斥男子后“食指咬在牙里”,表达其后悔之情。

    D. 全文语言质朴自然,简洁凝练。既有对生活中口语的真实呈现,又精心营构,优美而富于特色。

    2文章通过“村里的电影”,巧妙串起青年男女交往的前后经过,请简要概括。

    3请探究文章中画线句子的意蕴。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通过写落在梧桐叶子上点点滴滴的雨把无形的愁写得有形了,写愁的诗词中还有好多名句,请写出三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 ,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

    (2)人生如梦,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4)______,徒慕君之高义也。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春水碧于天,_______。 (韦庄《菩萨蛮》)

    (6)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下,学生开学时间被推迟,但是“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荀子在《劝学》中的_______,不能十步;_______,功在不舍”。用劣马和好马进行对比说理,告诉我们学习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经常被有志之士引用来表达自己为追求理想而不惧万死的精神。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刘寄奴当年居处的环境,透露出一丝对英雄不在的遗憾。

    (3)杨花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可以用来表达飘零之感、离别之恨、淡淡闲愁、深深思念等情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情感,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惆怅的心情。

    (2)孔子教诲子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的“一言”是“______________”。

    (3)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士大夫耻学于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视觉角度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同时通过夸张手法极为新颖传神地描摹出塞外的严寒。

    (2)杜甫《登高》中直接描写了诗人一生常年漂泊,老年病苦孤愁的生活状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鹃鸟别名子规,常夜啼,声悲切,故诗歌借以抒悲苦之情,如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一句和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一句。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炉中煤

    ——眷念祖国的情思

    郭沫若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来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1920年1、2月间作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本诗的主体形象是炉中煤,表达了诗人眷念祖国、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感情。

    B. 诗的第二节从煤的外形与内心的比较,进一步诉说自己的衷情,表白自己虽然卤莽直率,但胸中却有“火一样的心肠”。

    C. 诗的第三节交代煤的出身,隐喻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愤懑。

    D. 诗的第四节进一步说出自己的心愿。“自从重见天光”,隐喻革命将起的中国;“燃到了这般模样”,表达了诗人渴望为祖国献身的精神。

    2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将“燃”字换成“爱”或“思念”,好不好?为什么?

    3诗人为什么要用“炉中煤”自喻?请结合诗歌意象加以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郑獬字毅夫,安州安陆人。少负俊材,词章豪伟峭整,流辈莫敢望。进士第一。通判陈州,入直集贤院、度支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英宗即位,治永昭山陵,悉用乾兴制度。獬言:“今国用空乏,近者赏军,已见横敛,富室嗟怨,流闻京师。先帝节俭爱民,此天下所共知也。而山陵制度,乃欲效乾兴最盛之时,独不伤俭德乎?愿饬有司,损其名数。”不报。又上疏言:“陛下初临御,恭默不言,所与共政者七八大臣而已,焉能尽天下之聪明哉?愿申诏中外,许令尽言,虚心求之,必能有益治道。”帝嘉纳之。时诏诸郡敦遣遗逸之士,至则试之秘阁,命以官。治平中,大水求言,獬上疏曰:“陛下侧身思咎,念有以消复之,不知求忠言者,将欲用之邪,抑但举故事邪?观前世之君,因变异以求谏者甚众,及考其实,则能用其言而载于行事者,盖亦鲜矣。今诏发天下忠义之士,必有极其所韫,以荐诸朝,一日万机,势未能尽览。如是则与前世之为空言者等尔。谓宜选官置属掌所上章与两府近臣从容讲贯可则行之否则罢之有疑焉则广询而决之群臣得而众事举此应天之实也。天下之进言也甚难,而上之受言也常忽。愿陛下采群臣之章疏,容而听之,以出夫前世之为空言者,无令徒挂墙壁为虚文而已。”还,判三班院。神宗初,召獬夕对内东门,拜翰林学士。权发遣开封府。民喻兴与妻谋杀一妇人,獬不肯用按问新法, 为王安石所恶,出为侍读学士、知杭州。未几,徒青州。方期青苗钱,獬言:“但见其害,不忍民无罪而陷宪网。”引疾祈闲,提举鸿庆宫,卒,年五十一。家贫子弱,其枢藁殡僧屋十余年,滕甫为安州,乃克葬。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八十》)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向,正确的一项是

    A.谓宜选官置属/掌所上章/与两府近臣从容讲贯/可则行之/否则罢之/有疑焉/则广询而决之/群臣得而众事举/此应天之实也

    B.谓宜选官置属掌所上章/与两府近臣/从容讲贯/可则行之/否则罢之/有疑焉/则广询而决之群臣/得而众事举/此应天之实也

    C.谓宜选官置属/掌所上章/与两府近臣从容讲贯/可则行之/否则罢之/有疑焉/则广询而决之群臣/得而众事举/此应天之实也

    D.谓宜选官置属/掌所上章与两府近臣/从容讲贯/可则行之/否则罢之/有疑焉/则广询而决之/群臣得而众事举/此应天之实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居注是我国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修起居注,指宋时掌记录皇帝言行的官员。

    B.山陵,原指山岳,后喻指帝王,旧时也可指帝王的坟墓。文中意指英宗。

    C.临御,指君临天下,治理国政;也指皇帝坐朝或临幸至某地。

    D.青苗钱是宋代在青黄未接时发放的农业贷款,本名常平钱,民间称青苗钱。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獬才华横溢,年轻有为。他年幼时就以才学闻名,诗文秀拔,虚浮之人不敢侵扰他,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中进士,入朝做官。

    B.郑獬直言进谏,恪尽职守。英宗即位后,郑獬谏言应降低修治永昭山陵的等级;后又上书建议英宗招纳天下贤士,广开言路。

    C.郑獬积极进言,谈吐有据。治平年间发生重大水灾,郑獬进言英宗应吸取前世经验,宽容听取群臣建议,让好的建议能切实施行。

    D.郑獬怜恤百姓,家境贫苦。他调任青州后因不忍看到青苗钱危害百姓,请求病休;去世后因家贫子弱,棺材放置了十多年未下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国用空乏,近者赏军,已见横敛,富室嗟怨,流闻京师。

    (2)时诏诸郡敦遣遗逸之士,至则试之秘阁,命以官。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面对传统戏画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北方昆曲剧院在今年年初,创演了昆剧《曹雪芹》。该剧围绕曹雪芹的生命行旅与心态历程,将《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命运轨迹与之勾连叠合,并跨界融合,强化舞蹈、交响乐等艺采元素的融入,受到广泛赞誉。时代给传统戏曲带来了挑战,也为昆曲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上述现象能够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