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邢台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卷含解析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也称杜少陵,亦称杜工部。他的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他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也被后人尊称为“诗圣”。

    B.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倡导唐代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行、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体裁。

    C.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诗人,有七律圣手之称。与杜牧合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以《无题》组诗最为著名。

    D.贾谊(前200—前168),世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西汉初期的政论家、文学家。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著有《新书》(刘向编)十卷。代表作有《过秦论》上、中、下三篇,《陈政事疏》(亦名《治安策》)、《论积贮疏》等。

  • 2、下列诗句与“雪满山中高士卧”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

    A. 月临秋水雁空惊 B. 江弄琼花散绿纹

    C. 月明林下美人来 D. 云开汶水孤帆远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地球上自35亿年前出现生命以来,共有多达5亿左右种生物生存过,如今绝大多数已消失。目前,世界上每分钟有1种植物灭绝,每天有1种动物灭绝。

    B.一些腐败分子被查处后竟然表示,自己是因为倒霉才被查出来的,并没有对自己的腐败行为进行反思。人们对于这种现象值得警惕。

    C.黄庭坚在汲取前人草书优点的基础上,追求书法艺术的变化,强调笔法、章法的全面创新,成为中国书法史上最富有现代意味的创造。

    D.近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列入新的世界遗产名录。杭州市政府承诺:坚持“免费开放西湖”的政策不改变,门票不涨价,博物馆不收费。

  • 4、谁对人性问题作了进一步探讨,并将人性分为上、中、下三品?( )

    A.王充 B.苏轼 C.范滂 D.韩愈

  • 5、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就科学家而言,这句话既是对其科学建树重要作用的充分肯定,更是对其人格价值的突出强调。

    ②这也是所谓学科学,首先要学做人的道理所在。

    ③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第一流的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④可见,具备良好的品格对科学家是何等重要啊!

    ⑤让我们铭记:一个有高尚人格的科学家,才是真正伟大的科学家。

    A.③①②④⑤ B.①②④③⑤

    C.③①④②⑤ D.①③④②⑤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这也是生活[注]

    鲁迅

    这也是病中的事情。

    有一些事,健康者或病人是不觉得的,也许遇不到,也许太微细。到得大病初愈,就会经验到;在我,则疲劳之可怕和休息之舒适,就是两个好例子。我先前往往自负,从来不知道所谓疲劳。书桌面前有一把圆椅,坐着写字或用心的看书,是工作;旁边有一把藤躺椅,靠着谈天或随意的看报,便是休息;觉得两者并无很大的不同,而且往往以此自负。现在才知道是不对的,所以并无大不同者,乃是因为并未疲劳,也就是并未出力工作的缘故。

    我有一个亲戚的孩子,高中毕了业,却只好到袜厂里去做学徒,心情已经很不快活的了,而工作又很繁重,几乎一年到头,并无休息。他是好高的,不肯偷懒,支持了一年多。有一天,忽然坐倒了,对他的哥哥道:“我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他从此就站不起来,送回家里,躺着,不想饮食,不想动弹,不想言语,请了耶稣教堂的医生来看,说是全体什么病也没有,然而全体都疲乏了。也没有什么法子治。自然,连接而来的是静静的死。我也曾经有过两天这样的情形,但原因不同,他是做乏,我是病乏的。我的确什么欲望也没有,似乎一切都和我不相干,所有举动都是多事,我没有想到死,但也没有觉得生;这就是所谓“无欲望状态”,是死亡的第一步。曾有爱我者因此暗中下泪;然而我有转机了,我要喝一点汤水,我有时也看看四近的东西,如墙壁、苍蝇之类,此后才能觉得疲劳,才需要休息。

    象心纵意的躺倒,四肢一伸,大声打一个呵欠,又将全体放在适宜的位置上,然后弛懈了一切用力之点,这真是一种大享乐。在我是从来未曾享受过的。我想,强壮的,或者有福的人,恐怕也未曾享受过。

    有了转机之后四五天的夜里,我醒来了,喊醒了广平。“给我喝一点水。并且去开开电灯,给我看来看去的看一下。”

    “为什么?……”她的声音有些惊慌,大约是以为我在讲昏话。   

    “因为我要过活。你懂得么?这也是生活呀。我要看来看去的看一下。”

    “哦……”她走起来,给我喝了几口茶,徘徊了一下,又轻轻的躺下了,不去开电灯。

    我知道她没有懂得我的话。

    街灯的光穿窗而入,屋子里显出微明,我大略一看,熟识的墙壁,壁端的棱线,熟识的书堆,堆边的未订的画集,外面的进行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我存在着,我在生活,我将生活下去,我开始觉得自己更切实了,我有动作的欲望——但不久我又坠入了睡眠。

    第二天早晨在日光中一看,果然,熟识的墙壁,熟识的书堆……这些,在平时,我也时常看它们的,其实是算作一种休息。但我们一向轻视这等事,纵使也是生活中的一片,却排在喝茶、搔痒之下,或者简直不算一回事。我们所注意的是特别的精华,毫不在枝叶。给名人作传的人,也大抵一味铺张其特点,李白怎样做诗,怎样耍颠,拿破仑怎样打仗,怎样不睡觉,却不说他们怎样不耍颠,要睡觉。其实,一生中专门耍颠或不睡觉,是一定活不下去的,人之有时能耍颠和不睡觉,就因为倒是有时不耍颠和也睡觉的缘故。然而人们以为这些平凡的都是生活的渣滓,一看也不看。

    于是所见的人或事,就如盲人摸象,摸着了脚,即以为象的样子像柱子。删夷枝叶的人,决定得不到花果。

    到得自己能走动了,就去一翻广平所看的刊物,果然,在我卧病期中,全是精华的刊物已经出得不少了,尤可惊服的是先前用《御香缥缈录》把清朝的宫廷讲得津津有味的《申报》上的《春秋》,也已经时而大有不同,有一天竟在卷端的《点滴》里,教人当吃西瓜时,也该想到我们土地的被割碎,像这西瓜一样。自然,这是无时无地无事而不爱国,无可訾议的。但倘使我一面这样想,一面吃西瓜,我恐怕一定咽不下去,即使用劲咽下,也难免不能消化,在肚子里咕咚的响它好半天。这也未必是因为我病后神经衰弱的缘故。我想,倘若用西瓜作比,讲过国耻讲义,却立刻又会高高兴兴的把这西瓜吃下、成为血肉的营养的人,这人恐怕是有些麻木。对他无论讲什么讲义,都是毫无功效的。

    我没有当过义勇军,说不确切。但自己问:战士如吃西瓜,是否大抵有一面吃、一面想的仪式的呢?我想:未必有的。他大概只觉得口渴,要吃,味道好,却并不想到此外任何好听的大道理。吃过西瓜,精神一振,战斗起来就和喉干舌敝时候不同,所以吃西瓜和抗敌的确有关系,但和应该怎样想的上海设定的战略,却是不相干。这样整天哭丧着脸去吃喝,不多久,胃口就倒了,还抗什么敌。

    然而人往往喜欢说得稀奇古怪,连一个西瓜也不肯主张平平常常的吃下去。其实,战士的日常生活,是并不全部可歌可泣的,然而又无不和可歌可泣之部相关联,这才是实际上的战士。

    (有删改)

    【注】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本文写于1936年8月23日,其时鲁迅重病略有起色。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以前很自负,认为休息和工作并无很大的不同是因为并没有出力工作。

    B.广平对“我”要“看来看去的看一下”的说法很惊慌,她认为“我”是病重在讲昏话。

    C.给名人作传的人,通常铺张其特点,认为李白、拿破仑等名人一生专门耍颠或不睡觉。

    D.吃西瓜和抗敌固然有关系,但大可不必要求战士吃西瓜时想着土地的破碎。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标题“这也是生活”,统领全文,引发读者去思考这种生活是什么,跟其他生活有什么不同。

    B.“无欲望状态”部分的心理描写,点名了病乏之中的真实心境,让读者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鲁迅。

    C.“删夷枝叶的人,决定得不到花果”这句话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通俗形象地指出伟大寓于平凡之中。

    D.文章以病中杂感连缀成篇,逐层深入。作者在娓娓而谈中,现身说法,循循善诱,读来倍感亲切。

    【3】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本文在选材方面的突出特点及效果。

    【4】请结合文本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句。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的《离骚》中,借用戴高冠,佩佩饰来表达自己永葆纯洁品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自述得不到娘家兄长的理解:“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在《诗经·氓》中的女主人公也有类似的倾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丝竹”是汉族传统民族弦乐器和竹制管乐器的统称,亦泛指音乐。古诗文中有很多带有“丝竹”的句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以《齐谐》中“___________________”描摹大鹏乘风而上的情状,又以“___________________”点出斥鴳飞翔的范围,揭示出二者境界之别。

    (2)郦道元在其地理学著作《三峡》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间接描写出两岸悬崖陡峭、深谷幽邃的奇异景象。

    (3)苏轼在《赤壁赋》中阐发江水流逝但又没有消失的道理之后,紧接着借“月”阐发哲理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女子早起晚睡辛勤劳 作,没有一天不如此。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援引南朝宋文帝刘义隆轻启兵端最终落败的古事,告诚南宋朝廷慎之又慎。

     

  •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溥《五人墓碑记》)

    (2)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3)_____________,四弦一声如裂帛。_____________,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4)不见复关,_______________。既见复关,_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5)此情无计可消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一剪梅》)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代落花立意,倾吐心曲,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用相关景物描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3)苏轼于《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八字,写出了曹操儒雅豪迈的气概。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日

    杜甫

    去年登高郪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

    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

    世乱郁郁久为客,路难悠悠常傍人。

    酒阑却忆十年事,肠断骊山清路尘。

    【注】①762年至763年,杜甫在梓州(今绵阳三台县)避难一年八个月,本诗作于此期间。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紧扣标题,诗人感叹自己远离故土,流寓梓州,并在这里已度过了两个重阳节。

    B.白发是人事,黄花属天时,二者对仗工整却平常,添上“苦”“羞”两字便翻出新意。

    C.杜甫写诗好用叠词,如诗中“悠悠”状写道路漫长难行,诗人体弱因而走路需人搀扶。

    D.本诗写诗人九日梓州登高,融写景、叙事和抒情为一体,体现出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2】这首诗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潘蕃,字廷芳,崇德人。成化二年举进士,授刑部主事。历郎中。云南镇守中官钱能为巡抚王恕所劾,诏蕃按,尽得其实。出为安庆知府,改郧阳。时府治初设,陕、洛流民毕聚。蕃悉心抚循,皆成土著。弘治九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兼提督松潘军务。宣布威信,蛮人畏服,单车行松、茂,莫敢犯。十四年,进右都御史,总督两广。黎寇符南蛇乱海南,聚众数万。蕃令副使胡富调狼土兵讨斩之,平贼巢千二百余所。论功,进左都御史。已,又平归善剧贼古三仔、唐大鬓等。思恩知府岑濬与田州知府岑猛相仇杀,攻陷田州,猛穷乞援。蕃谕濬罢兵,不从,乃与镇守太监韦经、总兵官伏羌伯毛锐集兵十余万,分六哨讨之。濬死,传首军门,斩级四千七百,尽平其地。回军讨平南海县丰湖贼寇褐元祖。捷闻,玺书嘉劳。蕃奏,思恩宜设流官,猛构兵失地,宜降同知,俾还守旧土。兵部尚书刘大夏议猛世济凶恶不宜归旧治请两府皆设流官而降猛为千户徙之福建帝从之正德改元之正月召为南京刑部尚书。初,蕃去两广,岑猛据田州不肯徙,知府谢湖畏猛悍,亦逗遛。事闻,逮湖诏狱。湖委罪蕃及韦经、毛锐,经复委罪于尚书大夏。刘瑾方恶大夏,遂并逮四人。大夏以不从蕃言为罪,而蕃亦坐不能抚猛,俱谪戍肃州。既而瑾从户部郎中庄祥言,遣太监韦霦核广东库藏,奏应解赃罚诸物多朽敝,梧州贮盐利军赏银六十余万两不以时解。逮问蕃及前总督大夏、前左布政使仁和沈锐等八百九十九人,罚米输边。瑾诛,蕃以原官致仕。逾六年,卒。方蕃解官归,无屋,税他人宅居之。与乡人饮,露坐花下,醉则任所之。其风致如此。

    (节选自《明史·潘蕃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兵部尚书刘大夏议/猛世济凶恶/不宜归/旧治请两府/皆设流官/而降猛为千户/徙之福建/帝从之/正德改元之正月/召为南京刑部尚书/

    B. 兵部尚书刘大夏议猛/世济凶恶/不宜归旧治/请两府皆设流官/而降猛为千户/徙之福建/帝从之/正德改元之正月/召为南京刑部尚书/

    C. 兵部尚书刘大夏议/猛世济凶恶/不宜归旧治/请两府皆设流官/而降猛为千户/徙之福建/帝从之/正德改元之正月/召为南京刑部尚书/

    D. 兵部尚书刘大夏议猛世济凶恶/不宜归/旧治请两府/皆设流官/而降猛为千户/徙之福建/帝从之/正德改元之正月/召为南京刑部尚书/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狼土兵:源于明中期,是壮族土司组建的地方武装,常与湘西土家族土兵合谓狼土兵。

    B. 玺书:古代以泥封加印的文书,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文中即后义。

    C. 诏狱:由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此监狱的罪犯由皇帝亲自下诏书定罪。

    D. 户部:古代官署名,执掌全国疆土、田地、屯田、水利、户籍、赋税等各项事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潘蕃办案认真负责。在刑部任职时,云南镇守宦官钱能贪污钱粮被巡抚王恕弹劾,潘蕃奉命办案,全部查清案情。

    B. 潘蕃善于安抚百姓。潘蕃任郧阳知府时,府治刚设,陕、洛等地流民归附的就很多,他尽力使流民在郧阳安家落户。

    C. 潘蕃平息叛乱有功。潘蕃先后平定了黎寇符南蛇之乱,古三仔、唐大鬓之乱,丰湖贼寇褐元祖等叛乱,声震蛮夷,军功卓著。

    D. 潘蕃生活清贫率性。潘蕃解职回家,无房居住,只能租住他人房屋,与乡人露天花下喝酒,最后也不吝去留,任随到哪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蕃奏,思恩宜设流官,猛构兵失地,宜降同知,俾还守旧土。

    (2)大夏以不从蕃言为罪,而蕃亦坐不能抚猛,俱谪戍肃州。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