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一( )老马 一( )麦子 一( )小河
一( )老牛 一( )松鼠 一( )伙伴
( )地说 ( )地说 ( )地跑
( )地跑 ( )地流 ( )地流
2、照样子,写词语。
1.柔软(两个意思相近的字构成的词语)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2.破涕为笑(表示“笑”的词语)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1)______的草坪 ______的魔王 ______的触须
(2)一______露珠 一______天牛 一______地道
4、照样子,写一写。
例:自言自语(ABAC式词语)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例:累得趴倒在地上
跑得________气得________
5、填一填。
1.“定”是( )的字,第三笔是( ),组词( )。
2.“冰”的部首是( ),除去部首还有( )画,音序是( ),音节为( ),组词( )。
6、把二十四节气歌补充完整。
春雨惊春,
夏满芒夏。
寒霜降,
小大寒。
7、下列句子中,是比喻句的在后面打“√”,不是比喻句的打“×”。
1.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______)
2.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______)
3.1987年4月5日,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______)
4.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______)
5.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哇摇。(______)
8、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
9、我能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______
【2】“炒、烤、蒸、煮”中带偏旁“火”与“四点底”,多与“火”有关。______
【3】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______
【4】大米是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______
【5】“明亮”和“寻找”的构词方式是一样的。______
【6】不管从什么角度看,看到杨桃的样子都是一样的。______
10、根据课文《画杨桃》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 (_______)
【2】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相同。 (_______)
【3】从这篇课文中我们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 (_______)
11、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过________,赛龙舟,粽香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________,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________,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
________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
【1】把下列词语的序号填入文中相应的横线上。
①乞巧 ②重阳 ③端午 ④中秋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①端午节可以吃月饼,点艾香,赛龙舟。(______)
②七夕节是由牛郎织女的故事演化而来的。(______)
【3】你最喜欢哪个传统节日?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这个办法好
毛泽东七岁的时候,常和小伙伴们到山上去放牛,砍柴,捡果子。
有一回,他想:怎样既能放好牛,又能多砍柴,还能捡些果子呢?他想出了一个办法,把大家分成三个小组:一组放牛,一组砍柴,一组捡果子。
天快黑了,放牛的把牛喂得饱饱的,砍柴的背回了许多柴,捡果子的捡了满篮的野果子。
毛泽东把柴和果子分成几份,每人一份。大家牵上牛,背上柴,提上篮子,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1】_________小时候常和小伙伴到山上去放牛,砍柴,捡果子。
【2】毛泽东想到了一个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毛泽东是怎样解决他想到的问题的?请用“——”在文中画出来。
【4】这个办法结果怎么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妹妹转过头求爸爸。爸爸不作声,他松开我的手,从路旁一株柳树下,拾起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把它递给了妹妹,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你走不动了,就骑着它回家吧。
妹妹高兴地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等我们回到家时,她已经在门口迎接我们,笑着说:“我早回来啦!”
【1】文中的“马”指的是________。
【2】请把文中爸爸说的话画上“﹏﹏”。
【3】文中说它“是一匹出色的马”是因为( )
A.这“马”很漂亮,妹妹很喜欢它
B.这匹“马”让妹妹忘记疲劳,自己回到了家
【4】“我早回来啦!”这里的“早”字说明了( )
A.妹妹跑得很快
B.妹妹跑得很慢
14、课外阅读。
一天,袋鼠妈妈带着小袋鼠出门买了好多东西,有白菜、萝卜,还买了小袋鼠最爱吃的大苹果。篮子装得满满的,可重了。
天气特别热,袋鼠妈妈边走边喘粗气,累得满头大汗。
小袋鼠看见了,从妈妈的“口袋”里跳了出来,对妈妈说:“妈妈,您太辛苦了,我给您擦擦汗。”小袋鼠把白菜和萝卜放进妈妈的“口袋”,自己提起装着苹果的篮子,和妈妈一起走回家。
【1】从哪里看出袋鼠妈妈很累?用“____”在文中画出来。
【2】认真读短文,选出正确的答案序号填空。
袋鼠妈妈买了(______)(______),还买了小袋鼠爱吃的(______)。
A.大苹果 B.白菜 C.萝卜 D.土豆
【3】你喜欢文中的小袋鼠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我会读短文,完成练习。
盘古开天辟地
在遥远的太古时代,宇宙好像一颗硕大无比的鸡蛋,里面漆黑一片,没有东南西北,也没有前后左右。盘古在“鸡蛋”中沉睡了一万八千多年,终于苏醒过来。当他睁开朦胧的睡眼时,眼前除了黑暗还是黑暗。他想伸展一下筋骨,但“鸡蛋”紧紧包裹着身子,他随手操起一把巨大而锋利的斧头,使出浑身气力,大吼一声,奋力挥舞开来。一阵巨响过后,“鸡蛋”中一股清新的气体散发开来,飘飘扬扬升到高处,变成天空;另外一些浑浊的东西缓缓下沉,变成大地。盘古担心天地会重新合在一起,于是叉开双脚,稳稳地踩在地上,高高昂起头颅,顶住天空。每当盘古的身体长高一尺,天空就随之增高一尺,大地也增厚一尺;每当盘古的身体长高一丈,天空就随之增高一丈,大地也增厚一丈。
一万八千多年后,盘古已耗尽全身力气,与世长辞了。伟大的英雄死了,但他的遗体并没有消失:盘古的左眼变成太阳,照耀大地;右眼变成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千万缕头发变成颗颗星星,点缀美丽的夜空;他的四肢和身躯变成三山五岳,给大地以雄壮;鲜血变成江河湖海,奔腾不息;肌肉变成千里沃野,供万物生存;骨骼变成树木花草,供人们欣赏;牙齿变成石头和金属,供人们使用;精髓变成明亮的珍珠,供人们收藏;汗水变成雨露,滋润禾苗;呼出的空气变成轻风和白云,汇成美丽的人间风光……
【1】天和地是怎么形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盘古死后,他的身体都变成了什么?根据文章内容填一填。
左眼变成( ) 右眼变成( )
头发变成( ) 四肢和身躯变成( )
鲜血变成( ) 肌肉变成( )
骨骼变成( ) 牙齿变成( )
精髓变成( ) 汗水变成( )
呼出的空气变成( )
16、句子游乐场。(按要求写句子)
1.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高兴地说:“我要快快长大。”(换成提示语在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多么关好的礼物啊!(仿写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3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格外引人注目。(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会照样子写句子。
1.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
要是你________,可__________。
2.你看,在太空中生活,是不是很有趣?
你看,_______,是不是很有趣?
3.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______既不像_________,也不像_________。
18、照样子,把两、三句话合成一句话。
例:春雨姑娘爱抚着她。 春雨姑娘滋润着她。
春雨姑娘爱抚着她,滋润着她。
太阳公公照射着她。 太阳公公温暖着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笋芽儿看看这儿。笋芽儿看看那儿。笋芽儿怎么也看不够。
笋芽儿看看这儿,看看那儿,怎么也看不够。
我唱着歌儿来到学校。
我在操场上见到了老师。
我向老师问好。
19、填空。
在“推荐一部动画片”的口语交际活动中,你推荐的动画片是《________》,它最吸引你的片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写作
图中发生了什么事?小动物们是怎么做的?结果如何?把想到的故事写下来,注意故事要写得清楚、完整,语句要通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