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会比一比,再组词。
刻(______) 唤(______) 破(______) 植(______)
课(______) 换(______) 疲(______) 值(______)
2、形近字组词。
激(________) 陪(________) 常(________) 停(________)
机(________) 倍(________) 长(________) 亭(________)
3、我会写反义词。
冷——(_______) 好——(_______) 旧——(_______)
来——(_______) 苦——(_______) 老——(_______)
4、在横线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春天的郊外___景色异常美丽___
2.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___
3.这糕点的确应该叫___千人糕___啊___
4.雷锋叔叔___你在哪里___
5、形近字,来组词。
村( ) 妆( ) 冲( ) 住( )
树( ) 壮( ) 种( ) 注( )
6、看拼音写词语
chōng fēng zuò yè wēn nuǎn pō sǎ
wān lù mào yān liú liàn bèi bù
néng gòu kè zhuō wèi dào mǎi cài
nóng jù gān tián fēng jǐng láo dòng
mǎ pĭ biǎo mèi bō wén huà xiàng
7、根据本周学习的内容判断对错。
【1】《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首诗是赞美雷锋叔叔的。他牺牲后,毛主席曾为他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____
【2】“甘”是独体字,第二笔是“丨”。____
【3】“暖”“特”“舞”都是左右结构的字。____
【4】“熬糖”中“熬”的读音是“áo”。____
8、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万条垂下绿丝绦”中的“绦”是一种丝织的带子,“万条”指的是“万条丝织的带子”。 ________
【2】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把柳树的柳叶比作“碧玉”,不仅写出了柳树的绿,还让绿有了亮度;“ 绿丝绦”中把柳条比作“丝织的带子”,写出了柳树柔美的样子。两个恰当的比喻表现了柳树的生机勃勃。 ________
9、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写了诗人早晨出门送别友人的情景。(____)
【2】“像细丝,像牛毛,密密的,听不到声音,落在脸上真舒服。”这句话描写的是下毛毛雨的情景。(____)
【3】沟渠里的积雪,化得快的是南面,化得慢的是北面。(____)
【4】航天员在飞船里都穿鞋底带钩的鞋子走路。(____)
10、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羿射九日》是一则神话故事,体现了古代人类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______)
【2】《青蛙卖泥塘》一文中,青蛙最后卖出了泥塘。(______)
【3】“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写的是衣需要注意的礼仪。(______)
【4】贝壳珍贵、漂亮,可随身携带且不容易损坏,所以古人把它当作饰品和钱币。
(______)
【5】在宇宙飞船里洗澡是一件容易的事。(______)
【6】小毛虫抽丝纺织,把自己编进茧屋里,最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蛾子。(______)
11、请你读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猴看见妈妈戴着眼镜读书、写字,奶奶戴着眼镜缝补衣服,它问是什么道理,妈妈和奶奶回答说:“戴上眼镜看得清楚。”
一天,小猴戴起了妈妈的眼镜,哟!模模糊糊;再戴上奶奶的眼镜,头昏眼花,差点摔一跤。它生气地说:“妈妈和奶奶骗我!”
猴妈妈知道了,对小猴子解释说:“奶奶年老了,戴老花眼镜,妈戴的是近视眼镜。”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对别人合适的东西,对自己不一定合适。
【1】请选择合适的内容,并将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①老花眼镜 ②近视眼镜
(1)妈妈适合戴 ,奶奶适合戴 。
①模模糊糊 ②头晕眼花 ③看得清楚
(2)小猴戴妈妈眼镜的感觉是 ,戴奶奶眼镜的感觉是 。
【2】这篇短文说明了一个道理,请在正确的答案后面打“√”。
(1)小猴不能戴妈妈的眼镜。 ( )
(2)小猴不能戴奶奶的眼镜。 ( )
(3)对别人合适的东西,对自己不一定合适。 ( )
12、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比本领
动物运动会上,小猴荣获爬竿冠军。在回家的路上,小猴一会儿拍拍小松鼠的肩膀,一会儿向小白兔眨眨眼睛。意思是说,瞧,我的本领多大呀!
这时,路边有一位姑娘喊道:“小猴,你说爬竿的本事比谁都强,这里有根竹竿,你来爬爬看!”小猴子这才注意到,在那位姑娘旁边,确实有筷子般大小的细竹竿。小猴搔搔头说:“这么细的竹竿,我可不行。”
那姑娘笑笑说:“看我的吧!”只见她就地跳起舞来,转着转着,慢慢地就缠绕在竹竿上了,还越缠越高,把小猴看得目瞪口呆。小白兔趁机向小猴子介绍说:“这位姑娘叫牵牛花,又叫喇叭花。”
小猴红着脸说:“今天我才知道,什么叫能人背后有能人,以后我可再也不敢骄傲了。”
【1】短文中的姑娘是______。
【2】为什么小猴会看得目瞪口呆?
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猴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画画
星期天下午,我坐在阳台上画画。
我用绿色水彩笔在纸上画了一片森林,森林碧绿碧绿的,树木长得十分茂密。
我又在森林的上空,画了蓝蓝的天空,天空中有朵朵洁白的云。
我又在森林中画上了几只小鸟,黄黄的羽毛,尖尖的小嘴,很有趣。
最后,我给画写上了小标题:《小鸟的家》。
【1】找出短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一( )画 一( )森林 一( )笔
一( )云 一( )小鸟 一( )羽毛
【3】短文写了“我”_______________(什么时候)在_______________(什么地方)_______________(干什么)。
【4】短文中,“我”在白纸上都画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猫头鹰
猫头鹰的面部像猫,身子像老鹰,所人们叫它“猫头鹰”。猫头鹰的眼睛同别的鸟儿不同,是长在正前方的。白天,它常常站在树枝上闭目养神,可是,到了夜晚,它就像一名哨兵,睁(zhēng)着两只闪闪发光的大眼睛,注视着田野。猫头鹰的耳朵也很特别,耳孔很大,周围排列着很长的羽毛,好像一对竖起的猫耳朵。它的听觉很灵,哪怕一点轻微的声音,它都能听见。
【1】这段话共有(_________) 句。
【2】用“ ”画出猫头鹰耳朵的句子。
【3】因为猫头鹰的(___________)像猫,(___________)像老鹰 ,所以人们叫它“猫头鹰”。
15、阅读理解。
从此,太阳每天从( )方升起,到( )方落下。土地渐渐滋润起来,花草树木渐渐繁茂起来,江河奔腾欢唱,大地上重新现出了( )。
【1】按课文原文填空。
【2】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渐渐—_____ 繁茂—_____
【3】你觉得太阳对人类都有什么作用?简单举一个例子说一说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照样子,写句子。
例:天上的云一团一团的,好像巨大的棉花糖。
(1)池塘里的荷叶又大又圆的,好像_________。
(2)林中的小路_______,好像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霎时,四周变暗了,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
(2)它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了起来。(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
18、照样子补充句子,让句子更生动。
例: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
1.房子旁边长着__________碧绿的小草。
2.山坡上开着一片__________的野花。
3.门前流过__________ 的小河。
4.公园里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例: 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仿写)
那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的摇篮。
2、文文说:“今天有植树活动,我一定参加。”(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习 流动 水 开始(连词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它也试过做别的事情,但是都没有成功。(用加点的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我写我心。
小朋友,生活中你最喜欢谁?妈妈、爸爸,还是爷爷或奶奶,或是其他的人呢?请你写一写,并把为什么喜欢他(她)写下来。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