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的诗句中,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是( )
A.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B.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2、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腹部(fǔ) 钳子(qián) 吻合(wěn)
B.搏斗(bó) 比较(jiǎo) 昆虫(kūn)
C.逆风(nì) 超越(chāo) 灼伤(zhuó)
D.陌生(mò) 大概(ɡài) 掀开(xīn)
3、“花钟”指的是什么?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哪一项( )
A.把钟制作成花的样子,叫花钟。
B.用同一种花做成钟的样子,叫花钟。
C.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组成花的“时钟”,叫花钟。
4、下列属于文房四宝的一项是( )。
A.琴棋书画 B.笔墨纸砚 C.望闻问切 D.梅兰竹菊
5、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掠_____ 裂_____ 芦______ 拂______
惊_____ 烈_____ 庐______ 佛______
6、日积月累。
(1)文人们口中常说的“花中君子”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居住在国外的爷爷,每逢中国的传统节日,便思念自己的家乡,思念自己的亲人。真是________,_________啊!
(3)动植物总是给我们传递一些信息,正如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所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告诉我们春天到来的信息。
(4)环境对人的改变有很大的影响,古人常说的_________,_________,就是这个道理。
7、比一比,组词语。
抱(________)佛(________)辨(________)蜜(________)
泡(________)拂(________)瓣(________)密(__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会写字)
dào yǐng zháo jí xīn shǎng
yún chèn jīng měi bié zhì
jī ling huí tóu āi yā
shī zi jī huì tàn qì
kàn bù qǐ méi jīng dǎ cǎi
9、课外阅读。
船底鱼
在辽阔的海洋中,生活着一种中小型的鱼——鱼印。鱼印的体型苗条匀称。它行动敏捷,善于游泳,性格活泼,并具有吸附在大型的鲨鱼、海龟、鲸的腹部或船底的习惯。所以,人们称它为船底鱼。
鱼印吸附在物体上,在周游四海的过程中,遇上了饵料丰富的海区或者见到它的“船主”——大型鲨鱼捕食时吃剩下的一些残食,就悄悄地离开自己乘的“船”,去吃上一顿可口的美餐。然后,再寻找一条新“船”,继续前进。
一旦找不到“船”,它便吸附在附近的礁石及其他固定的物体上,做短暂休息。这时,它细长的尾巴,似海藻随海流飘动,以此引诱鱼类,待有良机,继续吸附上新“船”。
鱼印在大海中乘“船”周游,不但省力气,而且可以靠着船只或鲨鱼等大型海洋动物的威力免受敌害侵袭,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前进—( ) 短暂—( ) 附近—( )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海洋 ( )的美餐
( )的体型 ( )的尾巴
( )的性格 ( )的美事
【3】鱼印乘的“船”指的是____________。鱼印离开乘的“船”去吃一顿可口的美餐,这里的“美餐”指的是___________。鱼印海中乘“船”周游,“一举两得”指的是____________。
【4】鱼印为什么又叫船底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我学《弟子规》
《弟子规》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送给每个中国人的礼物。它短小精悍,却蕴含着许多(深刻 深沉)的道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弟子规》中的最后一章《余力学文》让我记忆犹新。
《余力学文》中的“文”指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除了六门主修课以外,还要用多余的时间好好学习其他学问。记得那次,我正在(津津乐道 津津有味)地看书,妈妈突然问了一句:“怎么不看新买的那一本?”我没有理会,妈妈又大声说:“怎么不看新买的那一本?”我这才反应过来,(迫不及待 不紧不慢)地说:“《弟子规》中的《余力学文》中说过‘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什么意思?”妈妈很是不明白。“唉!老妈也有不会的时候。是这个意思:正在读着这本书的时候,不要想着那本书,这本书还未读完,不要再读另一本书。读书要用心专一,才有成就。”“哦!”老妈惊叹着,然后又补充道,“多背些《弟子规》是有帮助的。”
《弟子规》让我学会了孝、礼让、好行为、信誉、博爱、与仁者交朋友和学习,让我获取了很多知识;《弟子规》告诉我该如何做人、做事,使我懂得了许多道理。希望大家和《弟子规》手拉手,获取更多的知识,做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1】在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下面打“√”
【2】短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第_____自然段写得比较细致。
【3】“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的意思是什么?在文中找出并用“____”画下来。
【4】你从哪本书中学会了哪些做人做事的道理?用一两句话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爱书如命的人
在鲁迅的全部生活中,书籍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被人称为"爱书如命"的人。
幼年时期的鲁迅,随着识字渐渐多起来,就开始攒钱买书。 过年时,大人给了他"押岁钱",他总舍不得随便花零花,一点一点攒起来买书看。成年以后,鲁迅阅读的范围更加广泛了,他对于买不到的稀有的好书,就新自动手,一笔一画地把它抄下来。显然,抄书使他得益匪浅。鲁迅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能够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关的。 在鲁迅博物馆里,陈列着一盒修书的工具,鲁迅就是用这些极其平常的东西进行修书,使得他的书历久常新,没有一册书里有污损,也没有一册书是破散的。
鲁迅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帐"统计,从1912年到1936年,就有9000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保存得井井有条。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1)平常:近义词( ) 反义词( )
(2)清贫:近义词( ) 反义词( )
(3)破散:近义词( ) 反义词( )
(4)爱好:近义词( ) 反义词( )
【2】据意写词(词语在文章中找)。
(1)形容(读过的书)很多。( )
(2)经过了很长时间也不会忘记。( )
(3)得到的收益很大。 ( )
(4)经过了很长时间还是新的。 ( )
(5)形容非常有条理。 ( )
【3】照要求填空。
(1) 这篇文章的中心句是:__ ____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短文中相互照应的句子:__
(3)抄书使鲁迅"得益匪浅",具体表现在: ;鲁迅的书"历久常新"。表现在:_______ ____________
【4】读第二节,用"︱"给这节文字分层,再分别写出层意
层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爱书吗?读了这篇短文,你最想和鲁迅先生说些什么?想一想,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 。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__。“挨挨挤挤”写出了荷叶的________,“碧绿”写出了荷叶的__________,“大圆盘”写出了荷叶的__________。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A.“挨挨挤挤”赋予了荷叶人的特征,仿佛一群顽皮的孩子挤在一起。(____)
B.“冒”展现了荷花在挨挨挤挤的荷叶中蓬勃生长的样子。(____)
【4】小练笔。
仿照文段中描写荷花不同样子的句子,写一种你喜欢的植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不一会儿,父亲又一次把手放在脖子上取暖。我说:“爹,你冷不冷?来这儿暖和暖和吧!”随即,我撩起了盖在身上的被子。
父亲急忙走过来,帮我掖(yē yè)好被子,连连说:“我不冷,我不冷,小心别冻着你……”
听了父亲的话,看着他那冻得发红的双手,豆大的泪珠从我的眼里滚了出来。父亲刚才给我掖被子的时候,我分明感到,他的手真凉啊!
那一年春节,我提着父亲做的灯笼,和小伙伴们玩儿得很痛快。小伙伴们都夸我的冰灯好。没过几天,冰灯就化了。但是,我的心里一直珍藏(zàng cáng)着那盏冰灯,那是一盏最美的灯。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搭配词语
( )的灯笼 ( )的灯笼
( )的灯笼 ( )的灯笼
【3】父亲在寒冷的冬夜为“我”做冰灯,还说不冷,父亲真的不冷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的画线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1】文中画“____”的句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段描写了铁罐和陶罐的________和________,(A. 动作 B. 语言 C. 神态)从中可以看出铁罐很________,而陶罐十分________。
【3】你想对铁罐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有时吹得太大了,扇(shān shàn)得太急了,这脆薄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chàn zhàn)巍巍的,光影零乱。这时大家都悬着心,仰着头,停着呼吸,——不久,这光丽的薄球就无声地散(sàn sǎn)裂了,肥皂水落了下来,洒到眼睛里,大家都忽然低了头,揉出了眼泪。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____”画出来。
【2】文段的作者是______,她是现代______、______。我知道她的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中突出肥皂泡轻亮透明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突出肥皂泡柔软娇弱的词语是__________。
【4】找出描写肥皂泡美的句子,用“___”画出来。(画出一处即可)
【5】“大家都忽然低了头,揉出了眼泪。”这句话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_______________,第二层是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哥哥说:“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转述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女儿喊道:“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添加动作和神态描写,使句子更具体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换种说法,使意思保持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一则寻物启事。
5月3日张老师丢了一串钥匙,第二天他请你帮他写一个寻物启事,请捡到钥匙的人送到六年级办公室。
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
小河边的景色真美!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把句子写生动
例: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万顷农田的油菜花都盛开了,像________________。
例: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河边碧绿的柳树__________________。
例: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绿阴把夏天的门推开,硕果把秋天的门推开,飞雪把冬天的门推开。
火烧云上来了,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转述别人的话。
例:裁缝说:“我和别的裁缝不一样,我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啊。”
裁缝说,他和别的裁缝不一样,他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
张强自言自语地说:“我终于把这道难题解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三年级的同学交流了观后感并观看了《飞屋环游记》。
________________
(2)《大林寺桃花》这首诗的作者是白居易写的。
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下面这段话。
小乌龟吃食物的时候很有趣。有一次。我在外面捉住了蚯蚓一条,回家后把它丢给它吃。不料这条蚯蚓竟然钻到了小乌龟的壳下面去了,小乌龟在鱼缸里直转圈急得,就是吃不到那条蚯蚓。看到这番情景,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乐园。
续写故事。
早上起床一看,外面的雪好大呀!
……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续写故事,使故事完整、有趣。题目自拟。3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