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蒲公英》这则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不正确的是( )
A. 做任何事情都要脚踏实地,不要做不切实际的幻想。
B. 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实事求是。
C. 一定要听老人的话,不要有什么不同的想法。
2、下面每道小题中,哪一个词语或成语填入画线处最恰当?请把选项填在括号里。
⑴我的邻居王奶奶是个特别 的人。
A.留心 B.专心 C.耐心 D.热心
⑵缸里的几条金鱼非常 。
A.可爱 B.热爱 C.心爱 D.喜爱
⑶南沙群岛中的岛屿、礁盘 ,就像在海上撒下了一串串晶莹的珍珠。
A.水天相接 B.星罗棋布 C.井井有条 D.连绵起伏
⑷节日期间,超市里的商品降价促销!大门才打开,顾客们便 。
A.倾巢而出 B.鱼贯而出 C.鸡飞狗跳 D.群龙无首
⑸台湾的翠玉白菜是由 雕成的。
A.能工巧匠 B.巧夺天工 C.美轮美奂 D.流光溢彩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其他两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同一首歌不同的人演唱,就会有不同的味道。
B.新上市的蟠桃颜色鲜艳,味道香甜。
C.这本《中国寓言故事》越读越有味道。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衡役们困得很。 遇到困难我们不要灰心丧气。
B.顾客泄气了。 叛徒泄露了秘密。
C.车颠得厉害。 贼被颠得骨头架都快散了。
D.帽子戴在头上,又舒服又漂亮。 战士们打了一个漂亮仗,特别高兴。
5、读句子,完成练习。
当云彩变得又黑又重时,雨点就会噼噼啪啪地降落到大地上。
(1)上面的句子中描写雨点声音的词语是________。描写下雨的声音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等。
(2)请你用加点的词仿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写词语。
1.补充词语。
严(_______)以(_______) 暴(_______)如(_______) 刨(_______)问(_______)
庞(_______)大(_______) (_______)而(_______)畏 (_______)奇(_______)怪
2.写出三个带有“风”“雨”的词语。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7、照样子,仿写词语。
(1)乌黑: 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飘飘悠悠: 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气喘吁吁: 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hú li chèn shān fù zé qiān xū zhì huì
ōu zhōu jiǎn chá ǒu ěr chuàng jǔ nuò ruò
9、 花朵盛开的春天固然可爱,白雪飘飘的冬天也让人赞叹。瓜果遍地的秋色却更加使人欣喜。
瞧,西面山洼里的那一片柿树,红得多么好看,简直像是一片火似的。还有苹果,那驰名中外的红香蕉草果,也是那么红,那么鲜艳,那么逗人喜爱。东面的山坡上种满山楂树,树上缀(zhuì)满了一颗颗红玛瑙(nǎo)似的果子。南面平地上的葡萄,就更加色彩缤纷。那种叫水晶的,绿绿的,晶莹透明,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似的。而那种叫红玫瑰的,则紫中带亮,圆润可爱,活像一串串紫色的珍珠……
好一派迷人的秋色啊!因为它代表着成熟和繁荣,意味着欢乐和富强,所以我喜欢这绚丽多彩的秋色。
【1】给文章选一个恰当的题目( )
A. 迷人的秋色 B. 可爱的春天 C. 美丽的冬天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是围绕“好一派迷人的秋色啊”这句话来写的。
B. 文章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C. 作者喜欢秋色的原因是它代表着成熟和繁荣,意味着欢乐和富强。
【3】文中把山楂比作玛瑙,把葡萄比作珍珠,多美啊。请你也用上这种写法选择一种水果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课文,回答问题。
(1)蚂蚁是怎样救助同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觉得人类应该向蚂蚁学习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从本文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太阳》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
【1】改写下面的句子,不改变句子的意思。
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三段话分别写出了太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特点。
【3】“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这句话说明_______________
【4】“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这句话把_________比作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剃头大师》选段,完成练习。
“嗬!”小沙高兴了,“你真把头发剪下来了!”
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
很快,我就发现自己闯了祸。因为这样随意乱剪,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却短得不到一厘米。
【1】“闯了祸”是指____。
【2】选文中画“ ”的句子将____比喻成_____,这样写说明了_____。
13、课外阅读。
燕子
一对黑色的燕子,撞在我的玻璃上。我连忙把窗子打开,这一对小客人,却又突然不见了。窗外是一片绿色的春天……
我在窗口等着。等待着春天的使者,这幸福的使者。我的心也在发芽,也像迎着春风的嫩叶,在枝头上无穷地眺望。
燕子终于又回来了衔着泥草忙忙碌碌地飞来飞去在我的房角上造起一座白色的小房子一会儿它们又出去了又回来了并且吱吱地叫着仿佛它们在这新地方发现了工场找到了工作在向我报告它们的欢乐
接着,它们又出去了。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衔来了一条又肥又绿的虫子,它们就饱饱地吃了一顿。
吃完了,它们在窗外唱了一支歌,又到它们的工场去了。这中间也回来过一两次,不是衔着泥草,就是抬着树枝……
燕子、燕子,我知道你是在劳动中,才变得如此矫捷的!也知道你是在劳动中,吸取了太阳的光亮,才使黑色的羽毛变得如此闪亮的。甚至你那火红的嘴唇,也是涂上了太阳的颜色,才变得如此艳丽啊!你这春天的使者,劳动的使者啊……
【1】在下面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的燕子 ____的虫子 ____的嘴唇
【2】请给文中的第三自然段加标点。
【3】文中主要介绍了燕子的哪些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大雁和鸭子
大雁和鸭子本是亲兄弟,它俩都有一个理想:当旅行家。
春天,大雁对鸭子说:“兄弟,咱们出发吧。”鸭子望着那漫天烟雨,摇摇头说:“这是什么鬼天气呀,等找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再走吧。”大雁冒着风雨,上了征程。
夏天,大雁对鸭子说:“兄弟,咱们启程吧。”鸭子指着那天上的骄阳,摇摇头说:“哎,赤日炎炎,我怕流汗,等凉爽些再走也不迟。”大雁顶着烈日,上了蓝天。
秋天,大雁对鸭子说:“兄弟,这回总该启程了吧。”鸭子缩缩脖子说:“秋风起了,凉丝丝的,还不是太理想的日子。过些时候再说吧。”大雁鼓鼓翅膀,飞向前方。
冬天,大雁对鸭子说:“兄弟,应该立即出发了,一年就要过去啦!”鸭子望着那纷纷扬扬的大雪,把头摇得像拨浪鼓:“这么冷的天,你要去,自己去吧!”说完,颤动着两条短腿,躲到避风的墙根下去了。大雁迎风斗雪,飞向远方……
【1】在( )里填上适当的字。
漫、慢 篮、蓝 向、象 再、在 候、侯
( )天烟雨 ( )天 ( )前 ( )见 时( )
【2】把句子中画线的词改换成一个近义词填在( )里。
(1)大雁和鸭子是亲兄弟,它俩都有一个理想( ):当旅行家。
(2)冬天,大雁对鸭子说:“兄弟,应该立即( )出发了,一年就要过去啦!”
(3)哎,赤日炎炎( ),我怕流汗,等凉爽些再走也不迟。
【3】修改病句。
(1)冒着烈日,飞上了蓝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雁动摇着翅膀,飞向前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1)把短文中描写大雁和鸭子动作的词句划出来。(大雁的动作用“___”,鸭子的动作用“﹏﹏”)
(2)大雁和鸭子的结果是什么?(各用一句话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运用了_______的写法。文章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qì qiè)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hèng héng)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chuàng chuāng)举,_______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_______减轻了桥身的重(chóng zhòng)量,节省了石料。
【1】在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上打“√”。
【2】在文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
【3】介绍事物可以使用“下定义、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等方法,这段话主要采用了_______的说明方法来介绍赵州桥的。
【4】“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中“这种设计”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赵州桥的精巧设计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综合性学习。
传统节日已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学校将组织“亲近传统节日”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完成下面活动。
1.活动一:猜谜语。(打一节日)
(1)五月节里粽儿香,小朋友们把它抢。( )
(2)赏花灯,猜灯谜,欢天喜地闹元宵。( )
2.活动二:在传统节日里,都有丰富的民俗活动,请你列举一个传统节日,说说过节的时间,再写一写过节时都有哪些习俗。
节日:___________ 过节时间:____________
节日习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口语交际。
小强捉了一只青蛙当宠物。丽丽看见后,想劝说小强把青蛙放回大自然,她应该怎么说呢?注意语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宁波有一位“棉鞋奶奶”——李文清。几年来,她亲手制作了200多双棉鞋送给周边有需要的人。在她的带领下,街坊邻居也都加入到了这个队伍,为他人送上冬日里的温暖。如果你作为一名小记者去采访李奶奶,你最想提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仔细阅读下面的文段,将存在的问题改一改。
在一颗高大的大柳树旁,有一小片肥沃的土地,刺猬就在这里开发了一个约10厘米深、20厘米宽的洞。我马上只看了它一眼就喜欢上它了:它像睡着了一样,它的头朝腹部弯曲,身体缩成一团,翻来翻去愣是连眼睛都找不着。
________
20、修改下列病句。
(1)果园里到处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天到现场来的观众大约有200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估计他这道题肯定做错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我会填。(6分)
(1)亲身下河知深浅, 。
(2) ,鸟笼里飞不出雄鹰。
(3)日日行, ;常常做, 。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