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 ”画出下面词语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3分)
呼吁(yù xū )动弹(tán dàn ) 削好(xiāo xiè)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恭敬(gōng) 练囊(láng)
B.勤奋(qíng) 博学(bó)
C.贫穷(pín) 心不在焉(yān)
D.车胤(yìng) 相逢(féng)
3、下列句子无语病的一项是( )
A.我迈着轻快的步子和愉快的心情走进了学校。
B.《猫》的作者是老舍写的。
C.在“六一”表彰会上,我获得了“优秀少先队员”的荣誉称号。
4、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能不忆江南?”这是一个( )。
A.疑问句 B.反问句 C.设问句
5、选择加点字的正确意思。
【1】日益熟练( )
A.好处 B.增加 C.更加
【2】风靡全国( )
A.倒下 B.浪费 C.无,没有
【3】不约而同( )
A.提出或商量 B.约定的事 C.俭省
6、下面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倔强(jiànɡ)
B.徽章(wēi)
C.沮丧(jǔ)
D.—声不吭(kēnɡ)
7、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蜻蜓 稀疏 描绘 慰藉 蝙蝠 笔墨纸砚
B.测试 健康 朦胧 遭殃 敏捷 供不应求
C.灿烂 镶嵌 杜鹃 胳膊 丝稠 锦绣河山
D.芙蓉 博学 乾坤 增添 窟窿 忠心耿耿
8、读拼音,写词语。
ɡē bo huānɡ mánɡ jié nàn kànɡ yán qiānɡ shuān
(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9、课内阅读我最棒。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
到处是绿的……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1】仿照诗中画线句写一写下面的颜色。(每种颜色不少于四个)
蓝色_________
红色_________
【2】诗人为什么说“刮的风、下的雨、流的水、阳光”都是绿色的?
______________
【3】读完这首小诗,你有什么感受?试着写一写。
__________
10、阅读。
啄破硬壳
①我们都见过鸡蛋,但很少有人亲眼见过小鸡从蛋壳里钻出来的场面。那天,妈妈领着我外出游玩,路过一个偏远小村,到老乡家里讨水喝的时候,刚好遇见老乡家的老母鸡孵的小鸡正在一个个地钻出蛋壳。
②那是一只芦花色的母鸡,正趴在一个大草筐黑的鸡蛋上倾注着自己全部的母爱。对我们的到来,它并不表示哪怕一点点的欢迎,只见它瞪着通红的眼睛警惕地看着我们,尖尖的嘴里发出咕咕的叫声。我们不敢靠近,只能保持着一定距离观看。
③鸡蛋挺多,我们能听到小鸡在蛋壳里面用力啄壳的声音,“嗒嗒,嗒嗒嗒…”那声音虽弱小却震撼人心,这是小鸡用自己的生命撞击着铜墙铁壁似的硬壳。过了好久,一个湿乎乎的小脑袋才艰难地从里面钻了出来。
④“多么不容易呀!”妈妈小声说,“母鸡孵小鸡需要 21 天时间。这期间,老母鸡几乎是不吃不喝,成天趴在鸡蛋上,这都是为了后代呀!你看,这只母鸡都瘦成什么样子了…”
⑤我的目光被一个啄壳声响了好长一段时间的鸡蛋所吸引,那鸡蛋壳的上端已经露出米粒大小的孔,从那个小孔里能着见小鸡用力啄壳的硬嘴。“嗒,嗒嗒……”几分钟过去了,那小孔还是米粒大小,似乎没有变化。我真同情这只小鸡。我不顾老母鸡威胁的叫声,伸出手来要帮那个小鸡把硬壳剥掉。这时,站在一旁没吭声的老大娘看出了我的心思。伸手拦住了我,说:“孩子,别去碰它,这小鸡只有靠自己啄破硬壳才能活。”
⑥从大娘家出来,我一直回味着这句话。我忽然觉得这句治意味深长。
【1】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我”和妈妈在农村遇见_______,看到一只小鸡_______,“我”忍不住_______,受到了大娘的_______,从大娘说的话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2】“对我们的到来,它并不表示哪怕一点点的欢迎,它瞪着通红的眼睛警惕地看着我们,尖尖的嘴里发出咕咕的叫声”,从老母鸡的眼神和叫声中,我们可以看出_______。
【3】“这是小鸡在用自己的生命撞击着铜墙铁壁似的硬壳”,这句话中将_______比作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
【4】“孩子,别去碰它,这小鸡只有靠自己啄破硬壳才能活。”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
A.小鸡啄壳不喜欢被人打扰。
B.小鸡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啄破蛋壳才能活下来。
C.成功更重要的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奋斗。
D.小鸡只有经历21天后才能从蛋壳里出来。
11、阅读。
家乡的小山岗
我的家乡是豫东平原上的一个美丽的乡村,村庄东头有一个小山岗。小山岗南北绵延几公里,就像一条长龙,匍匐在家乡的原野上。
山岗上栽满了杏树,每到初夏杏子成熟的时候,满树黄澄澄的杏子,总会吸引来很多小朋友。大一点儿的爬到树上摘杏子吃,小一点儿的待在树下,看着树上的小朋友吃得津津有味,馋得直流口水,他们便会朝树上的小朋友大声地喊:“给我摘一个,给我摘一个。”而树上的小朋友却总是故意刁难树下的小朋友,边吃边说:“就是不给你摘,就是不给你吃。”气得树下的小朋友直跺脚,嘴里直嘟囔:“你真坏,你真坏。”
到了暑假,山岗上就更热闹了!孩子们吃过晚饭,在父母的带领下,一只手拿着瓶子,一只手拿着手电筒,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兴高采烈地去捉爬蚱。你看吧,树林里,到处是人影,到处是灯光;你听吧,人影处,到处是笑声,到处是孩子们的叫喊声。你总能听到:“妈妈,我捉到一个!”“爸爸,这里有一个爬蚱!”
家乡的小山岗,虽然很平凡,但它却是孩子们的乐园。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喜欢上了这个小山岗吧!
【1】“气得树下的小朋友直跺脚,嘴里直嘟囔:‘你真坏,你真坏。’”句中“嘟囔”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与它意思相近的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___”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的乡村生活。
【4】乡村生活趣事很多,给了“我”许多欢乐,文中主要写了哪些趣事?请你概括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16分)
(1)这样的水 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弥蒙,山间 ,江上
,让你感到像似走进了 ,真是“ ,
。”用这诗句结尾,即画龙点睛地 ,又与文章的首句
相呼应。(4分)
(2) 虽然生命暂短,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 。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 ,决不让它 ,使自己活得 。
这段话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认识,懂得 。(3分)
(3)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 ,靠的不是 ,
它是 。科学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科学家模仿
蝙蝠探路的方法,发明了 。(2分)
(4)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精神。
(1)这段话选自课文《 》。(1分)
(2)比一比,再组词。(3分)
建( ) 采( ) 烂( )
健( ) 彩( ) 拦( )
(3)用“ ”勾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填空。(3分)
文中把( )比作( )、( )和( )。
这句话还是一个( )句。
1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并学习作者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以及过渡句在行文中的巧妙运用,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船过三峡
从重庆乘船到武汉,我游览了世界闻名的长江三峡。
三峡的山好奇啊。夔门像刀砍剑劈,笔直陡峭,群山起伏高耸,云雾缭绕,有的像蘑菇,有的像骆驼,有的像仙女,真是一个山峰一个模样!
三峡的水好急啊。长江像野马奔腾,嘶鸣吼叫。江水在山丛中七弯八拐,东闯西撞。它撕咬崖缝,拍打岩石,涛声哗哗响。
三峡的船好险啊。江水翻卷,漩涡连漩涡,波浪推波浪,大轮船像摇篮,又像竹叶,随着浪花飘。有时像要碰着壁,有时山岩又好像要掉下来……
啊,百里三峡,好一幅百里山水画!
我更喜欢三峡中的神女峰。
那是一块细长的直立在山巅的岩石,它像个仙女,头上插簪子,身上拖绿色长裙,美极了!这一带,还流传着这样一个神奇的故事。
从前,有个渔民在江中捕鱼,一天,天昏地暗,风雨交加,渔民迷失了方向,不幸被波涛卷入江中,一个好心的姑娘站在山顶上,日日夜夜盼他回家。一天天过去了,渔民没有回来,姑娘却化作了一块岩石。从此,她从早到晚,不怕雨淋日晒,为过往船只当航标。
多美的神女峰,多善良的姑娘!我们的大轮船顺江而下,平安无事,原来是她在为我们指引航向哩!
【1】这篇短文第____、____、____自然段的结构是相同的,都采用了__________的结构方式,写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______;二是______;三是______。
【2】文中画 的句子是一个_______句,它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画横线的句子,用加点的词语说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文描写了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三峡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14、课外阅读。
无声的尊重
①一个冬日的傍晚,我如往常一样加入候车队伍。候车的有五六个人,有序而安静。此时,一个人牵着一只狗,从远处走来。
②渐行渐近,只见年轻男子高大魁梧,腰板挺直,紧贴着他的德国牧羊犬配有专业的拉杆——这是导盲犬的标准装备。哦,是一位盲人。
③没有人招呼那盲人男子,我也犹豫着是否上前领他过来,却见候车队伍中为首的中年男子,瞬间收起手中正在阅读的书籍,已然大跨步走到盲人男子身后,其他侯车人也陆续紧随其后,没有一丝骚动。我身旁一个火红短发打扮成朋克风格的女孩,瞥了一眼导盲犬,想必是怕烟味影响到它的嗅觉,稍作迟疑后指灭了刚刚点燃的烟,跟了过去。
④一个新的候车队伍,在一人一狗的身后排开。陌生的人们在无声之中达成的默契,令我惊异。
⑤沉默依旧,直到公交车到来。“您稍等一下,我这就……”司机刚要离开驾驶座准备搀扶盲人男子上车,却被他谢绝了:“谢谢,不用。”盲人男子执意在导盲犬的引领下,自行上车。正值下班高峰,车上已满是乘客。然而,自那名男子上车后,人们迅速向后部集中,在狭促的车厢里为他腾出了一小块空间。
⑥紧挨着司机身后,坐着一位六七岁的小男孩,站在旁边的妈妈猛地拉起小男孩,让出了座位。虽然妈妈举动突然,但乖巧的小男孩没有流露出一丝不悦。导盲犬抬头看了一眼,便将主人引领到空座上,然后静静地趴在一旁。
⑦“您好,您要去哪里?”“您好!我要去莫尔大街。”“好的,陛下!”司机诙谐的回答惹得车内一阵欢笑。汽车载着欢乐的人们继续前行……
⑧车上,人们都在默默地打量着憨态可掬的导盲犬。与平日里对待宠物狗的情形不同,没有人试图靠近去抚摸它,或是用手机拍照。
⑨小城不大,男子很快到站了,跟司机简短道别后,与导盲犬下了车。公交车内沉默依旧。而此时的我,在沉默中体会到了无声的关爱、深沉的尊重。
⑩窗外,寒风习习;心里,暖意融融……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默契:__________________
(2)憨态可掬: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车站上,当大家看到那个带着导盲犬的盲人来乘车时,表现不同的是:候车队伍中为首的中年男子______;打扮成朋克风格的女孩_______。相同的是_______。
(2)短文中两次出现了“沉默依旧”,第一次大家沉默是因为___;第二次大家沉默是因为_____。
【3】画波浪线句子中的“谢绝”能否换成“拒绝”?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窗外,寒风习习;心里,暖意融融?”此时,作者的心里为什么会“暖意融融”?
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太阳把黑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把画线部分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怎样小的小船?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没法再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仿写句子)
怎样广阔的大海呢?______________,是这样广阔的大海。
16、修改病句。
1.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高兴得手舞足蹈。
_______________
2.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增加。
________________
3.他在海洋生物馆里观赏了红剑鱼、六间鱼、黑魔鬼鱼、海豚等各种形态各异的鱼类。
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练习。
雾越来越浓了,轮船驶出南安普敦河后,来到茫茫大海上,距离埃居伊山脉估计大概有十五海里。(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8、病句门诊。
【1】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所以不会受到伤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记金华的双龙洞》的作者是叶圣陶先生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句子语言不得体的是( )。
A.我自信,我出色;我拼搏,我成功。(学校标语)
B.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安全标语)
C.欢迎各界人士光临本院。(医院门口标语)
D.实践“八荣八辱”,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街道标语)
19、我会写。
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如果用上“夏天、太阳、海水、游戏、知了、绿色”你可以写一首小小的儿童诗吗?(最少用上其中两个词语)(请按照本学期第四单元的书写提示把字认真写好)。
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