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含有赞美之意的是( )
A.应声虫 B.纸老虎 C.变色龙 D.千里马
2、下列诗句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B.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
C.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D.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3、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反问)
B.到了下蛋的时候,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夸张)
C.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拟人)
D.她仿佛感到自己的身体正在一点点地化为泡沫。(比喻)
4、选择正确读音。
震撼gǎn( )hàn( )
玷污zhān( )diàn( )
家雀qiǎo( )què( )
5、下列诗句对应的作者正确的选项是( )
①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②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③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④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A.刘禹锡 韩愈 杜甫 龚自珍
B.刘禹锡 杜甫 孟浩然 龚自珍
C.刘禹锡 韩愈 孟浩然 龚自珍
D.陶渊明 韩愈 孟浩然 范仲淹
6、金亦鸣对金铃的教育主张是( )
A. 尽力让金铃最好 B. 任其自然发展
7、下面的破折号与其他用法不同的是( )。
A. 球不见了——掉进了小洞里。
B. 反正我们已经累了,现在休息——正好!
C. 小胖这一大脚——把球射进自家球门。
8、根据课文填空。
1.今天栽下绿色的______,明天长成______的大树。
2.二三月间,微风轻轻地_____着,毛毛细雨从天上_____下来。千万条柔柳了鹅黄色的嫩叶。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_____聚拢来,形成了_____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____。
3.《春日偶成》是__(朝代)诗人_____的作品,抒发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请写出诗中写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4.真知,它像_______,深藏在岩芯,它像_______,奔涌在地底。
5.刘备听了__________,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9、补充古诗,完成练习。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 。
相看两不厌, 。
【1】补充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两不厌”中的“两”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体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心情。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窗前的树(节选)
①我的窗前有一棵树。
②那是一棵高大的洋槐。树冠差不多可达六层的楼顶。粗壮的树干与三层的阳台相齐,碧绿而茂密的树叶部分正对着我的四楼的窗户。
③洋槐在春天,似乎比其它的树都沉稳些。杨与柳都已翠叶青青,它才爆出米粒般大的嫩芽,只星星点点的一层隐绿,悄悄然绝不喧哗。又过了些日子,忽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当它张开翅膀跃跃欲飞时,薄薄的羽翼在春日温和的云朵下染织成一片耀眼的银色。清晨你会被一阵来自梦中的花香唤醒,那香味甘甜淡雅、撩人心脾却又若有若无。走上阳台,你的精神为之一振,你的眼前为之一亮: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
④夏日的洋槐,郁郁葱葱,生机勃发。骄阳下如华盖蔽日,烈焰下送来阵阵清风。夏日常有雨,暴雨如注时,它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歪西倒,满树的绿叶呼号,犹如一头发怒的雄狮,它翻滚,它旋转,它颤栗,它呻吟。曾有好几次我以为它会被风暴折断,闪电与雷鸣照亮黑暗的瞬间,却窥见它的树干始终岿然。大雨过后,它轻轻抖落身上的水珠,那一片片细碎光滑的叶子被雨水洗得发亮,饱含着水分,安详而平静。
⑤洋槐给我一春一夏的绿色,到秋天,艳阳在树顶涂出一抹金黄,不几日,窗前已被装点得金碧辉煌。秋风乍起,金色的槐树叶如雨纷纷飘落,我的思路便常常被树叶的沙沙声打断。我明白那是一种告别的方式。它们从不缠缠绵绵凄凄切切,它们只是痛痛快快利利索索地向我挥挥手,连头也不回。它们离开了槐树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是一个必然,一种整合,一次更新。它们一日日稀疏凋零,安然地沉入泥土,把自己还原给自己。我知道它们明年还会再回来。
【1】选文第③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写出了春天槐花的______和______。
【2】如果用一个词语概括春天洋槐的特点,下列词语中最恰当的是( )。
A.隐绿 B.沉稳 C.甘甜淡雅 D.绝不喧哗
【3】作者写夏日的洋槐时,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暴风雨中的洋槐,目的是_____________。
【4】对画波浪线的句子的理解,下列说法最恰当的是( )
A.槐树叶老了,就应该抛弃。
B.槐树落叶是一种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
C.槐树落叶腐烂之后,可以为槐树的生长提供养分。
D.槐树落叶是一种自然规律,腐烂之后可以为槐树提供生长所需的养分,同时还预示着新生命的开始。
【5】读了这篇文章,你从洋槐身上获得了怎样的生活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麦哨》
前几天,田野里还是鹅黄嫩绿,芽苞初放。转眼间,到处都是浓荫。金黄的油菜花开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新装。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湖边的草又肥又嫩 只消用手拉拉 竹篮很快就装满了 男孩子跑到铺满青草的土坡上面 翻跟头 竖蜻蜓 还有摔跤比赛 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就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
(1)给文章中空白的地方加上适当的标点。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嫩荚 ( )的萝卜花 ( )的穗儿
( )的新装 ( )的油菜花 ( )的音符
(3)我会照样子写词语。
齐刷刷
又肥又嫩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丰满( ) 雪白( ) 柔软( )
(5)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 、 、
、 、 。
(6)找出第一自然段中的比喻句,用“ ”画出来,并说说分别把 比作 ,把 比作 。
(7)我会用“犹如”写一个生动的句子。
(8)找出文中的排比句,用“ ”画出来。
(9)“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就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这句话写得真生动,我知道它运用了 、 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草地 的特点。
12、阅读下面文段,并完成后面的问题。
《“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
爷爷笑了 书是精神食粮嘛 既是食粮 怎么不可以煮呢 煮熟了 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就能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么多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嘛。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儿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哩!
【1】给第三自然段加标点。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并填在括号里。
①指心里不明白,不相信。________
②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________
③一下子明白过来。________
【3】从短文中找出带有“不仅……还……”的句子,读一读,再造句。
不仅……还……________
【4】按要求填空。
①使“我”感到奇怪的问题是 ________
②“我”认为“煮书”是________,而爷爷说的“煮书”是指________
③“煮书”的好处是________
【5】用自己的话写出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短文,你觉得怎样才能学好语文?
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桂林山水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1】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1)“桂林山水甲天下”中的“甲”的意思是______。
A.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 B.围在人体或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
C.古代科举考试成绩名次的分类。 D.居于第一位的,超过所有其它的。
(2)文中描写桂林山“险”的词语有______。
A.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B.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C.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D.云雾迷蒙,绿树红花
(3)“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
A.总领全文 B.总结全文 C.承上启下 D.点明主题
【2】仿照例句,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例: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1)今晚的月亮真亮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室打扫得真干净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认真阅读文章,填空。
(1)漓江的水的特点是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桂林的山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险。
(2)第2、3自然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修辞手法。
(3)给每个自然段拟一个小标题,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杨利伟的成长故事
姐姐说:弟弟有股执著的韧性
刻苦学习,生活俭朴,这是杨利伟留给姐姐杨丽君的整体印象。说起弟弟,杨丽君笑着侃侃而谈:“利伟上学时肯学习,很有韧性,小时候深得爸妈的喜欢,邻居们也常常夸他。”她记得最清楚的是杨利伟上初三那年的一件事。那天放学回家,杨利伟手里拿着几张卷子,一声不吭地径直走进了自己的小屋。杨丽君见了,觉得弟弟不对劲,便追进屋里问其原因。原来杨利伟数学考试的一道几何难题没做出来,丢了12分,心里很不好受。于是姐姐劝道:“不就一道题嘛,下次认真就行了,先吃饭吧。”杨利伟却说:“这次难题没做出来,下次再有难题咋办呢?”说完,饭也不吃,就伏在桌上埋头演算起来。姐姐知道弟弟决定的事情一定要做,再劝也没用,只好笑着退出了他的小屋。1个多小时后,杨利伟终于把这道几何题解了出来,仿佛打了一场胜仗,脸上一扫刚才的愁容,露出了笑意。姐姐看到,杨利伟在纸上写下这样一句话:“攻克难题是我最大的快乐。”
弟弟说:哥哥是生活中的老师
32岁的杨俊伟显得比哥哥杨利伟瘦弱。说起哥哥,杨俊伟有一份难以平静的激动。他说哥哥是他生活中的老师,总是以行动教育自己,他很敬佩哥哥。其中,儿时的一件小事,杨俊伟至今记忆犹新。那时杨俊伟上小学一年级,他刚刚加入少先队不久,崭新的红领巾系在脖子上。一天,正在操场玩耍的杨俊伟不慎摔倒,膝盖上立刻流出很多血来。俊伟也不知怎样才好,随手扯下红领巾包扎住伤口。晚上放学回家,红领巾仍然绑在小俊伟的腿上。杨利伟看见了,忙帮弟弟把红领巾解开,拿出土霉素敷在伤口上,一边敷一边对弟弟说:“你能系上红领巾多光荣啊!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我们应该爱护它才对啊!”随后又和杨俊伟一起把红领巾洗得干干净净。杨俊伟说哥哥教给了自己很多做人的道理,这让他在以后的生活中受益匪浅。即使现在自己已长大成人上班了,哥哥仍不时在电话中嘱咐他要注意学习,多看报纸,争做知识型的国家工作人员。
【1】解释“侃侃而谈”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简练的话概括杨利伟小时候的优秀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对杨利伟说几句话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她于是跳起舞来,飞快地旋转着,就像被追逐着的燕子那样。(使用同样的修辞手法再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公主出现在面前的时候,她不得不承认,她还从来没有见过比这更美的容貌。(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想下面的句子是怎样描写冬天的,照样子从不同角度写一写春天。
例:A.冬天是个魔术师。他呼地一吹,湖面很快就变成了大玻璃。那些红色的、黄色的叶子,都冻在玻璃里了。
B.冬天,紫貂和黑熊不得不躲进各自的洞里。紫貂捕到一只野兔当美餐,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一段话中的错误。(两处错别字,三处病句,一处标点符号)
初夏,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坏着高兴的心情,和摘草莓的工具去郊区摘草莓。我们有的题着盒子,有的挎着篮子,有的拎着袋子……大家争先恐后你争我抢地忙开了。不一会儿,盒子,篮子和袋子都装得满满的了。喜滋滋地满载而归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列句子。
(1)我爱看《灰尘的旅行》、《穿过地平线》、《小学生学习报》等课外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要我们注意安全,防止不发生事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这段话(有4处)。
李娟同学学习很可苦,常常收到老师的表扬和夸奖。在“六一”庆祝大会上,她被评为“十佳少年”的光荣称号。
______________
19、作文。
梦想是人类的翅膀,有了它,人才能飞翔。亲爱的同学,你有梦想吗?为了实现它,你在进行着怎么样的努力呢?请围绕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 400 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