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词语朋友送回家。
辨别 辨认
(1)照片已模糊不清,无法( )。
(2)母亲让我仔细( )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
道谢 感谢
(3)一位阿姨替奶奶开门,奶奶向她( )。
(4)他们连一句( )的话也不说就吃起来。
保持 维持
(5)我和小明的友谊( )了多年。
(6)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 )生计。
2、给下面句中加点的字选择最恰当的解释。
【1】妈妈知道他又去耍水了,把脸一沉,叫他过来。( )
A.玩弄;戏弄 B.玩、玩耍。 C.施展,表现出来
【2】我们对鬼子怀有刻骨的仇恨。( )
A.思念 B.胸前 C.心胸 D.心里存有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近年来发现的大量化石________: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2)辽西的发现向世人______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
(3)科学家们希望能够全面______恐龙飞向蓝天,演化出今天的鸟类大家族的历史进程。
A.显示 展示 揭示
B.展示 揭示 显示
C.揭示 展示 显示
4、下面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向晚 方向
B.抵抗抗争
C.表达谢意 花开花谢
5、下列关于《十万个为什么》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它的作者是英国作家米·伊林。
B.作者在这本书中,带着我们进行了一次屋内旅行。
C.这本书向读者提出了十万个问题。
D.这是一本内容有趣、语言生动的小说。
6、下列关于经典诵读和“广阅读”书目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笠翁对韵》中与“月明山寺远”相对的一句是“风细水亭虚”。
B.《中国神话传说》中天帝的十个儿子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太阳”。
C.《世界经典神话与传说故事》中的宙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王。
D.《中国神话传说》中嫦娥吞下的长生不老药是从太上老君那儿得来的。
7、这篇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
A.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
B.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8、填空。
(1)_______是绿的,_______是绿的,_______是绿的,_______也是绿的。
(2)所有的绿_______,_______一起,_______在一起,________在一起。
(3)突然一阵风,好像__________,所有的绿就___________……
(4)大雪压青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咬定青山不放松,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9、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了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1】这首诗歌的第一句话用“_____”和“_______”这两个词语写出桦树______的特点。
【2】画横线的句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
【3】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一个“披”字把桦树拟人化了,表现出对桦树一身洁白的喜爱
B.白桦“涂上银霜”是指冬天冷,人们给白桦树刷了一层石灰水来保暖
C.“玉立”写出了白桦的挺拔,表现了它的气质高尚
10、课内阅读。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支枝)竹,绿的叶,青的(竿 杆),投下一片绿绿的浓(阴 荫)。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1】用“/”画掉括号里用得不恰当的字。
【2】用横线画出这段话中的一个拟人句,由这句话我想到了一个成语 。
【3】这段话是按照____的顺序写的,突出了乡村春天____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____的热爱。
11、课外阅读。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为了做起重机,我得把二十八号的漆包线绕到一个木轴儿上面去,又要绕得紧,又要绕得齐。假如让女孩儿来做这样的工作,那就再合适不过了。而我呢,恰巧不是个女孩儿。问题就在这里。
可是苏鸣凤简直看不到这个问题。你瞧,人家做得非常费劲,闹得汗珠儿都打鼻尖上冒出来了,苏鸣凤可还一个劲儿提意见,不是这样就是那样。
我动了火:“这么做也不行,那么做也不行——你做!”
苏鸣凤说:“好,我来绕。你去做绞盘上的摇柄吧。”
这个绞盘上的摇柄——可再重要不过了。只有等我把摇柄做好安上去之后,你才能转动绞盘,使起重臂举起来。要不然,就不能算是一个起重机,所以我也很乐意做。我很愿意对这整个工程有这么重要的贡献。
可是忽然——苏鸣凤嚷了起来:“不对,王葆!你把它弄成“之”字形了,这两处都得折成直角才成。”
等到我把它一矫正,苏鸣凤又来了:“这成了钝角了,不行!”
□怎么又不行□
□这么着没有用处□摇不起来□
“你怎么知道它摇不起来?”
有人插嘴:“这实在不像个摇柄,倒像一个人——站在游泳池边刚要往下跳的姿势。”
这真有点儿像。大家笑了起来。我把东西往地下一扔:“哼,还兴讽刺人呢!我不干了,我退出!”
我狠狠地把地上的东西顺脚一踢,就往外跑。
……
【1】王葆从小就听奶奶讲_______的故事,他一直希望能得到一个无所不能的_______。
【2】根据句子的意思,在文中找到合适的词语。
①用了很多力气_____
②把歪斜的或者错误的地方弄好_____
【3】给划横线的句子选择合适的标点符号( )
A.“ ? ” “ , 。 ”
B.“ , ” “ , , ”
C.“ ! ” “ 。 ? ”
【4】这段文字主要讲了什么事,正确的选项是( )(选序号)
A.王葆做好了一台起重机。
B.王葆怎样往木轴上面绕漆包线。
C.王葆和同学一起做起重机,分给他的任务都没有做好。
【5】把二十八号的漆包线绕到木轴上,要做到( )(选序号)
A.既要绕得紧,又要绕得齐。
B.得折成直角。
C.得折成钝角。
【6】关于故事中的王葆,说法正确的是( )(选序号)
A.为了做好起重机,王葆想做贡献,但是没有耐心、不愿意多出力。
B.王葆根本不想做这些事。
C.王葆虚心好学,做什么像什么。
12、【推荐拓展资料】妙妙想在文化墙上放一篇文章,请你阅读,看是否合适。
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
刘兴诗
①你问我喜欢河边的卵石吗?那些光滑滚圆的小石子,有的红红的像玛瑙,有的带着一条条水波似的浅绿条纹,有的纯净得像精盐一样雪白。它们浸在清浅的水浪里是多么玲珑可爱,怎能叫人不喜欢?
②每一颗小石子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必须用特殊的语言才能读出来。请听,这是它们所说的第一句话:
③“我们是从西边流来的,我们还要和江水一同到东方去。”小石子们斜躺在沙滩上,把翘起的身子指着东方的下游,用无声的语言向我们默默地诉说着。它们像屋顶的瓦片似的,层层叠叠地一块斜靠着一块,把身子倾斜的一面朝向上游,而把翘起的一头指着下游。在古代干涸的河谷里,人们就是根据这种排列,来确定河流的方向的。
④“我们的母亲是花岗岩大山。”这是几块花岗岩小卵石齐声所说的。它们的身上嵌着石英、长石、云母和其他一些小小的黑色矿物颗粒,看起来和别的圆石子大不相同。只要仔细瞧瞧它们的面孔,谁都会相信这些孪生兄弟是从同一个母亲身上“诞生”——碎裂下来的。
⑤“我的妈妈是铁矿,只要挨着咱们的兄弟一个个找去,就能在上游找到她。”另外一块黑色的铁矿石躲在石头缝隙里向我们说道。
⑥它说得对,人们有时候正是用这种方法来寻找矿产的。这条由卵石组成的锁链,在河谷中断的地方,也往往就是矿藏真正分布的地方。
⑦我们也能从卵石的形状知道它们到底走了多远的路程。那些像鸡蛋一样滚圆的石子总是来自最远的地方,它们顺着水流到处流浪,沿途不断和泥沙摩擦着,把自己的身体磨得又光又圆。可是那些走得不远的石块就不这样了,它们的外表非常粗糙,到处带着棱角,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它们是土生土长、初出茅庐的小石块。
⑧最后,卵石的大小排列还能告诉我们,在水流急的地方,细小的颗粒大部分都被冲走了,只有大块的卵石才能沉积下来。有时候在水流突然变缓的大石块缝隙里,也堆积着一些小石子,看起来粗细大小排列得很不均匀。可是,在水流缓和的地方,卵石就细小得多,大小也比较均匀。
⑨河边的卵石,正是这样日日夜夜不停地向我们讲着自己的历史,总是这样娓娓动听地在水流声里讲述着它们奇妙的遭遇。
【1】阅读文章,从说话的卵石角度梳理内容,完成思维导图。
【2】本文的语言生动易懂,请你仿照示例,再找一句,并分析其语言特点。
示例:它们像屋顶的瓦片似的,层层叠叠地一块斜靠着一块,把身子倾斜的一面朝向上游,而把翘起的一头指着下游。
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小石子比作屋顶的瓦片,写出小石子层层叠叠堆积的样子,“身子倾斜”是将小石子当作人来写,语言活泼有趣。
句子: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读完文章后,大家提出了两个问题,请你查看问题清单并回答问题。(语文要素: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问题清单 问题一:这篇文章采用了什么结构? 问题二:第⑨段中的“娓娓动听”是什么意思? |
(1)请你写出问题一的答案:_______。
(2)问题二是针对文章内容提出的,我打算用_________的方法回答问题,词语意思是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一刹那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夺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__”画出文中描写太阳的拟人句。
【3】这段文字描写的是( )。
A.日出前的景象 B.日出时的景象 C.日出后的景象
14、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游松山
去年秋天,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我们一家人到松山去游玩。
我们沿着石铺小路,向山上爬去。小路两旁种着许多果树。最先看到的是石榴树,树上红红的石榴个个都笑破了肚皮。接着是山楂树,棵棵树上缀满了红玛瑙似的果子。还有柿子树呢,你瞧,黄澄澄的柿子把树技都压弯了,说吃,就是看看也叫人喜欢。
我们一钻进山沟,到处怪石嶙峋,其中属“大象石”最显眼。“大象石”可真像大象。它的子向上翘着,尾巴向里勾着,尤其是它的眼睛,像月牙一样弯。看,它还朝我笑呢!
大约又走了一刻钟,我们来到一条小溪旁边。小溪的水又清又凉,在阳光的照下闪闪发光。水底长着绿色的柔软的水草,就像是绿色的地毯铺在小溪底下。溪里的小鱼来回游动,好不快活。小溪周围也有许多巨石,其中一块很像一只猛虎,我就给它取名为“老虎石”。只见它伏在溪旁,一条长长的尾巴拖在身后,嘴唇刚好没入水中,那气势好像要饮尽百川似的。
沿着潺潺的流水向上,我们来到半山腰。忽然,随着一般清风,传来“轰轰”的流水声。抬头望去,一挂白而发亮的瀑布从山顶飞流而下。近看,温布从巨石上跌落下来,便飞花溅玉般地进洒开了。溅起来的水花像一个个降落伞,微风吹起来时,这些小降落企随风飘浮,像在蔚蓝色的天空中旅行。瀑布下面有一泓清水,倒映着蓝天上雪白的云,像是开在绿潭里的荷花,煞是好看。
不知什么时候,火红的夕阳染红了天边,我们便下山了。
【1】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极;很。 ②不要;不必。
甭说吃______ 煞是好看______
【2】作者游松山的顺序是怎样的?请把下面的路线图补充完整。
小路——______——______——______——下山
【3】第4自然段中,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呢?请在文中圈出来。
【4】短文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语句描写游览时看到的景物,选一个句子摘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第5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请概括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3、4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作者把形态各异的石头写得栩栩如生,请细细品读。天上的云朵也时常现各种不同的形态,你也来仿照文中划线的句子,写一写你看到的云朵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一读短文画双横线的语句,想象自己置身其中,你此时有什么感受?把你的感受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被这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对我说:“我明天找你去公园玩。”(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月亮从乌云后面出来。(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不得不独自完成这项挑战。(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采得百花成蜜后,_____________________?(按原文填空)
16、修改病句。
1.我们必须讲究卫生的习惯。
2.不管天气十分炎热,大家还是坚持锻炼身体。
3.《海的女儿》的作者是安徒生写的。
4.他身穿军装和军帽,显得很威武。
5.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兴致勃勃、兴高采烈地去买菜。我和妈妈买了嫩嫩的黄瓜、红红的番茄和许多新鲜的蔬菜。我还和妈妈一起做午饭。爸爸夸耀我是个勤奋的孩子,我开心极了!(共4处错误)
6.我的妹妹天真活泼:聪明可爱已经上四年级了。由于她学习态度明确,又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并且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加上克苦学习的精神,因为,她学习成绩很好。(共4处错误)
17、修改下面这段话。(1处重复,1处搭配不当,2处错别字。)
阅览室的书架上陈列着一排排崭新的新书,桌子上还摆放着《少年文艺》《西游记》和《中国少年报》等杂志。许多读者以经坐在里面津津有味的看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高兴得手舞足蹈。
_______________
2.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增加。
________________
3.他在海洋生物馆里观赏了红剑鱼、六间鱼、黑魔鬼鱼、海豚等各种形态各异的鱼类。
________________
19、读写——创新升华
题目:我的奇思妙想
要求:你想发明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功能?把它写出来介绍给大家。45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