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难怪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②在作者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短礼服,小麻雀像婴儿般哭闹。
③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
④多么可爱的小生灵!
⑤《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
A.③②④⑤① B.④②①⑤③ C.⑤③②④① D.②④③⑤①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实验利用火箭上天的是中国人。
B.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C.在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后,中国科学家又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
D.“神州五号”成功升空后,宣告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下列和“慰藉”一词意思最相近的一项是( )
A.慰问 B.安慰 C.快慰 D.慰劳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挣扎(zhá) 稀疏(sū) 闪烁(shuò)
B.金晖(huī) 鸡冠花(guān) 港口(gǎng)
C.脸颊(jiá) 徜徉(xiáng) 负荷(hè)
D.隧道(suì) 单于(dān) 一刹那(chà)
5、在篮球比赛中,身材高大的队员多半( )
A.破天荒
B.开绿灯
C.栽跟头
D.占上风
6、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绮丽(qǐ) 不懈(jiě) 渗透(shèn) 栖息(xī)
B.开辟(pì) 杀菌(jūn) 胆怯(qiè) 刹那(chà)
C.率领(lǜ) 绽放(zhàn) 奢侈(shī) 蜿蜒(wān)
7、给下面“拜”字选择正确解释,把字母填在括号里。(4分)
⑴鲁班上山拜师学艺。( )
⑵每逢春节,我都去爷爷家拜年。( )
⑶小明去拜见他的启蒙老师。 ( )
⑷请你帮忙照看我孩子,拜托了。( )
8、结合课文内容和积累填空。
(1)________________,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
(2)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才了蚕桑又插田。
(4)月光皎洁的秋夜,站在水平如镜的湖边,我不禁吟诵起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
(5)与人交往要讲信用,这句话用《论语》中的句子来表达是“______________。”
(6)我会看动物识天气,如“________________。”(填写谚语)
(7)________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
(8)小明的字写得这样好,那可是长期练字的结果,这真是__________。(填写一句歇后语)
(9)爱因斯坦说:“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__________。”
9、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1】给下列黑体字加拼音。
鳜鱼(_________) 箬笠(________)
【2】下面是对以上诗歌的分析,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
A. 诗作描绘了春江水涨,烟雨迷濛、鸟飞鱼肥,悠然垂钓的图景。
B. 青山,白鹭、红花、流水,景物色彩鲜明,再现了桃花汛期南国特有的色彩。
C. “青箬笠,绿蓑衣”用借代手法勾画出一幅剪影式垂钓图,表现了隐者恬然安适的情趣。
D. “斜风细雨不须归”表现诗人敢于迎击风雨、不怕困难、决不屈服的斗争精神。
10、课外阅读。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到敌人隐蔽的桥形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说完,他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他左腿负伤,但仍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形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牺牲时年仅19 岁。
【1】文中画“——”的语句是对董存瑞的_____、_____描写,表现了他______的精神品质。
【2】还能从哪里看出董存瑞所具有的精神品质呢?请你用“﹏﹏﹏”画出一处,这句话属于 描写。
【3】“牺牲时年仅 19 岁”这句话中哪个字让你最为触动?请你把这个字写下来,并说一说为什么这个字最触动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
鲜活的莫高窟(节选)
跨进96号石窟,我们就被眼前的情景所征服。这座约莫有九层楼高的弥勒佛像,在微弱的灯光照射下神态自若,他的双眼微启,鼻翼高耸,嘴唇紧闭,显得威严而又不失慈祥。那微微翘起的手指好似在轻轻敲打着法帽。其鲜活的情境,就像一个巨人坐在我们的面前,和蔼可亲地与我们交流。据陪同者说:“参观了坐着和躺着的佛像,就能洞悉佛像雕塑艺术的真谛,你们也就不虚此行了。”带着十分期盼的心理,我们步入了第158号石窟。听介绍,这座石窟是中盛唐时创作的,是按特大棺材式样打造,这躺着的佛像实则是佛陀的“涅槃”像。那侧卧着的佛陀,显得十分宁静、慈祥和怡然,特别是那双微闭的双眼在宁静中露出生气,从那衣纹有规律起伏中,我们似乎能感受到佛陀一起一伏的呼吸。这哪里是涅槃的佛陀?分明是一尊处于睡梦中的佛陀,他是那样的自然,那样的超凡入圣……
行走在莫高窟的石窟里,我们久久地陶醉在这厚积着的艺术氛围之中,过去我一直纳闷为什么那么多人不远万里风餐露宿跑来?如今我懂了,是这里的壁画雕像艺术深深地吸引和感染着他们;因为莫高窟不仅是中国文明的奇迹,更是世界文明的奇迹。这里的每一幅壁画,每一尊雕像,可以让人触得到他们肌肤的弹性,听得到他们脉搏的跳动,他们让到这里参观的每一个人,既能感受到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又能感悟出中国和世界现代艺术的源流;既让人走入古代的神话,又让人贴近今天的现实。他们距我们那么远,又那么近。莫高窟,历久弥兴的一幅幅鲜活的壁画、一尊尊鲜活的雕像,让到这里的人能够品尝到真正的人类文明的盛宴。
【1】作者写96号石窟中的佛像时,运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的好处是:____________。
【2】作者为什么说莫高窟是“鲜活”的?
___________________
【3】对短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莫高窟第158号石窟内躺着的佛像是中唐时期的艺术品,是佛陀的“涅槃”像。
B.莫高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文明的奇迹,因此与世界文明毫不相干。
C.引用陪同者的话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进一步突出了躺着的佛像的艺术价值。
【4】请你为莫高窟写一两句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①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②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____________;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___________;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______________,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
【1】把文中的划线处补充完整。
【2】第一自然段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比作_______,突出了三月的桃花水___________。
【3】为了突出三月的桃花水的特点,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
【4】你是如何理解“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这句话的?想象一下,水里还会呈现哪些景物的倒影?
__________________
13、学习了《太阳》,你们对太阳有了了解,请同学们读一读下面的文章,你会对月亮也有所了解。
月亮的自述
我是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古往今来,地球上的人们还给我起了很多好听的名字,诸( )如:玉盘、冰镜、蟾( )宫、玉兔、婵( )娟等。这说明人类对我有着深厚的感情。
我比地球小得多,直径3476公里,体积只有地球的四十九分之一,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38万多公里。
我本身并不发光,但我总是把阳光反射给地球,使地球上的长夜有一个天然光源。
我这儿没有空气,没有水,而且也没有风、云、雨、雪;声音不能传播;热量无法对流。白天,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中午温度高达127摄氏度;夜间则降到零下183摄氏度。
我这儿有山脉、高原、平原、低地和坑穴,最高的山峰达9000米,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我那明亮的部分,就是我的山脉和高原,而黑暗部分则是平原和低地。1969年7月,“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首次载人到我这儿做客。之后,人们发现我这里有近60种矿产,其中5种在地球上至今还未发现。
中国人特别喜欢我。常有人说:“月到中秋分外明”,那是因为秋高气爽,地球大气层的透明度特别高,使我反射到地面的阳光更强了。“月是故乡明”表达了中国游子对故土的思念。
我——人类宇宙航行的第一站,正翘首盼望着中国的来客!
(1) 查字典。把第1自然段中加线字的正确读音写在括号里。
(2) 认真读文,填空。
①短文中介绍了月亮的3个特点,你能找到吗?请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月亮的地形特点是______________,其中亮的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暗的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月到中秋分外明”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本文作者在介绍月亮时用了什么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你对月亮还有哪些了解?(至少写一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金秋的田野
①在金秋的阳光里,我不知不觉走向那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
②进入田野,嗬,好肥的野菜,遍地是。一棵紧挨着一棵,密密麻麻地滚作一团,铺成一地,肥嫩宽硕的叶片像一面面绿色的旗子飘展在空中。菜中见不到一棵杂草,简直是在举办盛大的聚会。我看在眼里,爱在心上,真想一棵棵摘回去,美美地享受一顿。可是我还是小心地绕过它们而去,因为我担心轻轻一触那叶片,它们便会像女儿一样,哗哗地淌出伤心的眼泪。
③来到田边地头,各样杂草就映入眼帘,像进入了充满活力的百草园。高的抚摸着你的胸脯、腰臂,矮的也可盖住你的脚踝,将地下铺得满满当当、厚厚实实。有的“儿孙满堂”,将那饱满的籽儿或是挑在枝头,或是全副武装、横钩竖刺;或是打扮得仙女一般,只等一阵风过,便飘飘悠悠飞向远方。
④盛开的野花虽谈不上姹紫嫣红,却也争奇斗艳。这里一丛,那里一簇,一连就是一大片。红的像燃烧的晚霞,像高举的火炬;白的则像一群挤在一起熟睡的茸兔,像天空落下的一朵纤云;还有那粉的、黄的、杂色的、叫不上颜色的,都散在草丛中,像绿翡翠上的点点色斑,自然又和谐。
⑤信步往田地里走去,粮食更是惹人喜爱。玉米紧紧排在一起,毫不相让地伸出长长的玉米穗。这哪里是玉米,分明是一队队训练有素的老兵,穿着绿军装,戴着威武的黄金盔,等待着时间的检阅。一个个棒槌般的玉米棒子,多像新生的婴儿在襁褓中茁壮成长!黄豆给一米多宽的玉米行铺上了厚厚的地毯,不过想走这样的地毯却并不容易,得小心绊你个前仰后合、人仰马翻,到那时呀,可只有藏在肥大的豆叶下的黄豆荚儿偷笑个肚皮溜圆!
⑥直到天渐渐黑了,我才恋恋不舍地离开。金秋的田野真是一幅绝妙的大自然的风景画!
【1】我们可以抓住关键语句读懂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本文的关键话句是哪句?读了这句话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出作者观赏田野的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离开田野
【3】默读短文,想象画面。如果让你为本文②③段分别配一幅画,你想给这两幅画取什么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白的则像一群挤在一起熟睡的茸兔,像天空落下的一朵纤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到那时呀,可只有藏在肥大的豆叶下的黄豆荚儿偷笑个肚皮溜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① 金鱼在水中快乐地跳舞。(照样子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这是有趣的一本童话书。(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规范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
到了“六一”儿童节前,我们班的同学准备了精美的节目,准备在文艺联欢会上大显身手。许多同学累坏了为了准备节目,还好有李老师的鼓动,大家才坚持下来。表演那天,同学们唱起了优美的歌和舞蹈,观众的掌声经久不息。
17、修改下面一段话中的错误。(两处错别字,三处病句,一处标点符号)
初夏,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坏着高兴的心情,和摘草莓的工具去郊区摘草莓。我们有的题着盒子,有的挎着篮子,有的拎着袋子……大家争先恐后你争我抢地忙开了。不一会儿,盒子,篮子和袋子都装得满满的了。喜滋滋地满载而归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列句子正确的打“√” ,是病句的在原句上改正。
1.我估计这道题他一定不会做。 ( )
2.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满天的繁星眨着眼睛。 ( )
3.王老师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 ( )
19、习作(30分)
写一件自己受委屈或者使别人受委屈的事。写出自己当时的感受,题目自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