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和谐(xié) 蹲着(dūn) 鸡冠花(guàn) B.踏步(tà) 慰藉(jiè) 霸气十足(bà)
C.敏锐(ruì) 应和(hé) 猫头鹰(yīng) D.绮丽(qí) 璀璨(càn) 炊烟袅袅(niǎo)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率”第六笔是撇折 B.“掐”第九笔是横
C.“肃”第六笔是竖 D.“奥”第三笔是横折钩
3、车轮状血球里最珍奇的一种食料是( )
A.血色素
B.白细胞。
C.红细胞
4、范成大所写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一诗中有( )的身影。
A.蜻蜓 菜花
B.蜻蜓 蝴蝶
5、“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选自( )这首诗。
A.《宿新市徐公店》
B.《蜂》
C.《四时田园杂兴》
D.《清平乐·村居》
6、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剥夺(bō) 俯仰(fǔ) 锄头(chú) 朴素(pǔ)
B.火焰(xiàn) 倘若(táng) 闪烁(shuò) 和谐(xié)
C.应和(hé) 慰藉(jiè) 稀疏(sū) 捣衣(dǎo)
7、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博学多通(通晓)
B.太白感其意,还卒业(还是)
C.最喜小儿亡赖(不务正业)
D.树头新绿未成阴(阴天)
8、诗句积累。
(1)________________,近水远山皆有情。
(2)梅子金黄杏子肥,______________。
(3)大儿_______,中儿________。最喜小儿亡赖,_________。
(4)已是悬崖____________,犹有____________。
(5)________,为谁辛苦为谁甜?
9、课外阅读。
四季的路
春对种子说:
刚抽芽你就笑了,
你还没有一把绿伞呢,
怎么度过炎热的夏天?
夏对绿苗说:
刚举起小绿伞你就乐了,
你还没有果实呢,
可不能空手走向秋天。
秋对稻穗说:
结果不是终点,
这一站有成熟的喜悦,
下一站是严寒的考验。
冬对稻谷说:
进仓不是让你休眠,
你要为下一代,
孕育蓬勃的童年。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_________)绿伞 (_________)的童年 (_________)的夏天 (_________)的考验
【2】诗中“这一站”指的是(__________),“下一站”指的是(___________)。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3】种子是怎样走完“四季的路”的?
春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想对种子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一句描写季节景物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小古文练习。
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zuò)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注释】:①程颐:宋代著名理学家,上门求学之人每天络绎不绝②盖:大概。③瞑坐:打瞌睡。④游酢zuò:杨时的同学。
【1】整体感知:给这则小古文加标题,下面最合适的是哪个( )
A.囊萤映雪
B.尊师重道
C.程门立雪
D.雪中送炭
【2】字词理解:对照译文,照样子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时与游酢侍立不去( ) (2)颐既觉( )
【3】迁移运用:你从杨时的行为中感受到了什么?像这样的成语故事你还知道哪些?试着再写出三个。
____________
【4】划线句子的意思:_______
11、课外阅读。(12分)
秘 密
三月,文明礼貌月。
中午,旦旦约了几个小朋友偷偷帮花匠爷爷除草,这可是他们唯一能找到又能做的一件好事了。
可是花圃门锁着,怎么办呢?突然,旦旦看见花匠爷爷的小狗从一个不大不小的墙洞钻了出来。对,我们从这里进去!但洞太小,旦旦又敲掉几块砖,孩子们爬进去了!不一会儿,孩子们又一个个弓着腰从洞里爬了出来,脸上都挂着胜利的微笑。“这是秘密。”孩子们拉着钩说。
下午,花匠爷爷去花圃,发现了这个大了许多的洞。哪个调皮蛋干的?花匠爷爷报告了校长。
事情并不复杂,很快就查到旦旦的班级。
“今天中午哪几个小朋友去花圃了?”校长面带笑容。
沉默。这是秘密。
“是谁呀?”校长仍耐心地看着孩子们。
还是沉默。
“做了坏事不承认,就不是好孩子!那洞是谁捅大的?”
这是好事呀,怎么一转眼成了坏事?孩子们摸不着头脑了。
“校长,是我干的。”旦旦红着脸站了起来。“是我!”“是我!”许多小朋友都站了起来。“花匠爷爷除草很累,我们想帮助他,可花圃进不去,就……”
“噢!原来……”
校长笑了,花匠爷爷笑了,孩子们也笑了。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2分)
调皮(tiáo diào) 摸不着(zháo zhe)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胜利——( ) 承认——( )
(3)文中两个省略号各省略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找出文中孩子们“脸上都挂着胜利的微笑”的原因,在括号里画“√”。(2分)
A.孩子们对挖开墙洞,并能弓腰往返,感到好奇和好玩。( )
B.孩子们对挖开墙洞,并能弓腰往返,感到胜利和自豪。( )
C.孩子们秘密地做了一件好事,实现了做无名英雄的愿望。( )
(5)结尾处,为什么“校长笑了,花匠爷爷笑了,孩子们也笑了”?(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未来的塑料
塑料的发明和使用,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食品袋、饮料瓶及各种包装都是塑料制品。然而,废弃的塑料垃圾却越积越多,人们面对堆积如山的塑料垃圾无能为力。这些塑料在三四百年内都不会腐烂掉,是一种“不会消失的垃圾”。那么,可不可以焚烧塑料?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焚烧塑料垃圾会产生各种有强烈致癌作用的物质。为此,科学家纷纷研制各种新型的可分解塑料。现在已经研制出来的主要是生物降解和光降解塑料两种。
许多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初,就着手研制生物降解塑料,迄今为止,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常规塑料与天然高聚物混合,特别是淀粉系生物降解塑料比较盛行,已出现专门生产淀粉基料的厂家;第二种是直接利用天然高分子,如以用豌豆制成的改性淀粉与天然物系添加剂制成生物降解塑料,材质透明而柔软,可注塑、挤压成型,用过后埋入土中,数日后即可分解。光降解塑料吸收光以后,在空气作用下氧化,最后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科学家还设想利用新颖的基因技术,培养出能制造塑料的植物来。将来,塑料用完扔掉后,就会在一定时间内自动“消失”,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1】摘抄文中表示“塑料垃圾多”的词语,再另写两个你积累的表示数量多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废弃的塑料垃圾会对环境造成怎样的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科学家们研制出了哪些新型的可分解的塑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想发明怎样的未来塑料,让它既实用又环保?请你用一段话来介绍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本题13分)阅读说明文,完成15—17小题。
(二)小爬虫的启示
①那天我正伏案写作,“叮”的一声,一枚绿豆大小的圆形物从天而降,落在桌面。
②我停下笔,正要伸手掂量那枚“小绿豆”,不料它却突然伸展成椭圆形状。它的十几只白色的小足在空中快速地挥舞着—一这分明是一只小爬虫呀!小爬虫仰躺在书枭上,一个劲儿朝空中乱踢着。我一时童心大起,拿过尺子一量:五毫米。我用尺子轻轻一拨,希望将它弄近一点,谁知刚碰到它的背壳,它立刻缩成一团。我好奇地看着它小心地展开身体。它那小足不断地蹬着,聚集着力量使自己庞大的身躯翻转过来,但不知是用力不当还是别的原因,它只能平躺或是侧向某一边,却无法使整个身体翻转站立。虽然每次总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它毫不气馁(něi)。一阵激烈的努力过后,稍稍停歇几分钟,它便又开始使出浑身解(xiè)数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③我揉了揉眼睛,如此脆弱的生命却具有如此强大的恒心是我始料不及的。我站起来,打开窗户看看外面的蓝天白云,对这只小爬虫能够翻身站起来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我返回书桌,令我惊奇的是,这只原来还仰躺在枭面上奋战的小爬虫居然已经翻身站起,并在书枭上快速地爬着。
④我好奇地把它的身体又一次翻过来,看它怎样“东山再起”。小爬虫努力地挥动着小足。慢慢地,它挪近了那把尺子,十几只小足一拥而上,紧紧抓住尺子的边沿,接下来自然得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似的,沿着尺子快速地爬开去。
⑤我将尺子翻转过来,那小虫居然也背朝下贴着尺面爬行着……
⑥把尺子、一张薄纸、一片树叶,甚至平面上的一个折点都可能给它提供成功的机会。为了生存,它正是这样永不懈怠(dài)地奋斗着!
【1】(本题2分)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事情发展的结果,不是自己所预料的。(__________)
②一下子都围上去。(__________)
【2】(本题5分)提取信息,填写表格。
小爬虫经历哪些困难 | 它做了哪些努力 | 结果如何 |
从天而降,落在桌上 | ① | ② |
③ | ④ | 沿着尺子快速地爬开去 |
我将尺子翻转过来 | ⑤ |
【3】(本题6分)“它那小足不断地蹬着,聚集着力量使自己庞大的身躯翻转过来。”小爬虫只有五毫米,作者却用“庞大”一词来形容它的身躯。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小爬虫最终把身躯翻转过米,是因为它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阅读文章,感受并学习文中的爱国情怀。弄清文章叙述事件的顺序,揣摩语言描写中的精彩句子,学会给文章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热爱祖国的宋庆龄
1908年,宋庆龄15岁。这一年,她被父母送到美国留学,进了佐治亚州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
宋庆龄是个文静爱沉思的女孩子,她学习非常勤奋。||
有一次,班里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民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
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了起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温和 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地沉睡下去。总会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 振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在进行着(艰 坚)苦卓绝的斗争!”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记中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1】文章已用“||”划分为三部分,请写出各段的段意。
第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划去文中括号里错误的字或词。
【3】文章主要通过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情,反映出宋庆龄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4】“我不能忘记中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这句话表达了宋庆龄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15、照样子,介绍一种事物。
(1)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退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一种叫做“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这段话,请修改好的句子写在向下面的横线上。
一天晚上。方方和亮亮迫不急待地打开电视机看小品和音乐。演员的精致表演,使他俩不禁忍不住笑出声来。他对他说这个节目演的正好!”亮亮听了,点头表示同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这段话(有4处)。
李娟同学学习很可苦,常常收到老师的表扬和夸奖。在“六一”庆祝大会上,她被评为“十佳少年”的光荣称号。
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他聚精会神地坐在那里专心地听老师讲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文写好以后,我们要学会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的一双手几乎完全冻僵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写作
让我们到自然界中走一走,看一看,选一处景物,仔细观察,再把观察到的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注意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写通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