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西安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宿”字的部首是“宀”,猜测一下带“宀”的字一般与什么有关(          

    A.宿舍

    B.房屋

    C.安宁

    D.洞穴

  • 2、读下面的句子,对原句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男士对司机说:麻烦你把车停到药店门口,等我一下。

    A.男士对司机说,麻烦他把车停到药店门口,等他一下。

    B.男士对司机说,麻烦司机把车停到药店门口,等他一下。

    C.男士对司机说,麻烦你把车停到药店门口,等我一下。

    D.男士对司机说:麻烦把车停到药店门口,等男士一下。

     

  • 3、下列各项中,与例句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他的脸蛋像红苹果似的。

    A.春姑娘翩翩起舞来到了人间。

    B.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C.雪沫儿像玉屑似的随风飘扬。

    D.我家的男子汉像一只馋嘴的猫。

  • 4、下列选项中,句子变化后意思不变的一项是(   

    A.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字典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B.母鸡把抢食的大鸡赶出老远。/抢食的大鸡被母鸡赶出老远。

    C.鸟类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鸟类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D.她觉得青花瓷不是一般地漂亮。/她觉得青花瓷一般是不漂亮的。

  • 5、下列句子表达的感情色彩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一张张红扑扑的脸就像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B.敌人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C.那歌声就像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D.我像鱼儿一样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自在地遨游。

  • 6、下列关于汉字书写笔顺,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遣”字的第六笔是“横折”。

    B.“迈”字的第一画是“点”。

    C.“卒”字共八画,第七画是“横”。

  • 7、关于《蜂》这首诗,下列选项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这是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寓理诗。

    B.作者希望自己不要像蜜蜂那么辛苦。

    C.这首诗赞美蜜蜂的辛勤,表达对劳动人的的赞美。

    D.作者借赞美蜜蜂的辛勤,表达对不劳而获者的讽刺。

二、填空题 (共1题,共 5分)
  • 8、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

    (1)句中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比较,生动形象地体现了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的__________特点。

    (2)用同样的写法来写一种事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

    《繁星》(一三一):颂大海

    大海啊!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仿照《繁星》(一三一),结合平时的观察体验,大胆想象、发问,写一写。

    _________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

    哪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有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 25分)
  • 10、语段阅读。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   )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   )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   )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   )绿绿的浓阴。几(   )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构成一(   )迷人的风景。

    【1】上面一段话用了很多量词来表现乡村的美丽,请把序号填入合适的位置。

    ①枝  ②株  ③道  ④派  ⑤片 ⑥场

    【2】找出语段中的一对反义词:____——____

    【3】这段话先描写了_____(什么地方)的花,然后介绍了______(什么地方)的竹,这样按_______顺序来描写景物,显得条理清楚

    【4】《乡下人家》描写了多处生活场景,如瓜藤攀檐图、鸡鸭觅食图,这段话中所写的两个场景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

    【5】用“﹏﹏﹏”画出语段中的拟人句,句中的 “  ”字写出了春笋的长势迅速。

    请写一个拟人句:

  • 11、课外阅读

    人体的“夜班工人”

    你是否想过,当你夜间进入梦乡时,在你自己的机体内还有大量器官在“值夜班”呢?

    “心脏在‘值夜班’”。”你一定会不假思索地回答。的确,据记载,心脏恐怕一分钟也不能停止跳动。不过这位“值班工人”也会忙里偷闲。心脏每一次跳动,都由一收一张两个动作完成。心脏收缩时在工作,舒张时在休息。在这一收一张中,维持着你的生命。

    “肺脏也在‘值夜班’”。”此语不假。人在夜间睡眼时,生命之火还在燃烧,肺脏不停地把富含氧气的空气吸入体内,把富含二氧化碳的废气排出体外。如果这台“鼓风机”停止工作5分钟,人就会“断气”。

    “值夜班”的除了肺脏,还有消化系统。研究表明,食物在胃内消化停留3.48小时,在小肠内吸收停留5小时,在结肠内停留16.24小时,经过21.2小时开始由“环卫部门”直肠排出,38.4小时后才排完。照此算来,人在睡眠时,消化系统的“夜班工人”还在对昨天早餐到今天晚的食物做一系列处理。

    在夜晚“值夜班”的还有思维的大脑。如果人们睡觉时,脸上会露出会心的微笑,那就是它在“上夜班”做梦呢!我们应该感谢这些“夜班工人”,它们使我们的生命能平稳地延续。

    1“忙里偷闲”指的是( )。

    A.心脏每一分钟也不能停止跳动。

    B.心脏每一次跳动由一收一张两个动作完成。

    C.心脏收缩时在工作,舒张时在休息

    2“鼓风机”指的是( )

    A.人在夜晚睡觉 B.肺脏 C.人会断气

    3本文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人体内的大量脏器在夜晚是如何工作的,同时也点明了这些脏器的重要性,暗示了我们要___________这些“夜班工人”。

    4用“﹏﹏﹏”画出文章的总起句。

    5文中介绍了人体内的哪些“夜班工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下面文段,并完成后面的问题。 

    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

    爷爷笑了   书是精神食粮嘛   既是食粮   怎么不可以煮呢   煮熟了   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就能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么多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呢?

    你可以从''语文书入手嘛。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儿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哩!

    1给第三自然段加标点。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并填在括号里。 

    ①指心里不明白,不相信。________

    ②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________

    ③一下子明白过来。________

    3从短文中找出带有不仅…………”的句子,读一读,再造句。

    不仅…………________

    4按要求填空。 

    ①使感到奇怪的问题是 ________

    认为煮书________,而爷爷说的煮书是指________

    煮书的好处是________

    5用自己的话写出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短文,你觉得怎样才能学好语文?

    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练习

    蜜蜂的赞美

    秦 牧

    全世界的昆虫,被人类赞美最多的,大概就是蚂蚁、蝴蝶、蜘蛛、蚕、蜜蜂这几样了。

    人们对蜜蜂的赞美,尤其充满哲理的情趣。在思想史、艺术史上,许许多多的人都歌颂过蜜蜂。这不仅仅因为蜜蜂能够酿蜜,还因为蜜蜂酿蜜的方法,给人以重要的启示。它能够博采,又能够提炼,终于,黄澄澄、香喷喷的蜜被酿造出来了。它的酿蜜可以说是一种卓越的创造。

    蜜蜂采蜜时的辛勤,可以从这么一个有趣的统计里面看出来:一只蜜蜂要酿造一千克蜂蜜,必须在一百万朵花上采集原料,假如蜜蜂采蜜的花丛与蜂房的距离平均是1.5千米,那么,蜜蜂采一千克蜜,就得飞45万千米,差不多等于绕地球赤道飞行11圈。

    看了这样的材料,尝过那味道浓郁的甜蜜,你怎能不对世界上这种神奇的小昆虫,感到由衷的赞美呢!

    16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讲了一个譬喻赞美过蜜蜂。他把盲目地堆集材料的求知方式称作蚂蚁的方式;把主观地随意创造体系的方式叫作蜘蛛的方式,而“真正的哲学家,则是像蜜蜂一样。它们从花园和田野里的花朵中采集材料,但是用它自己的一种力量来改变和消化这种材料”。几百年的时间像流水一样过去了,培根许许多多的话已经为人们所遗忘,但是他那句“知识就是力量”的警语,和这个有趣的譬喻却一直在各地广泛流传。

    鲁迅先生在他的书简里面,也曾告诉一个青年人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郭沫若同志也曾经以蜜蜂采花作为譬喻,来说明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异同。

    蜜蜂,这小小的昆虫,人们献给了它多少赞美之词!它那种酿蜜方式,使人想起了一切成功的学习、工作的经验。(有改动)

    1请将下列描写蜜蜂的诗句连一连。

    采得百花成蜜后       粘絮寻香似落星

    作蜜不忙采花忙   为谁辛苦为谁甜 

    穿花度柳飞如箭   蜜成犹带百花香

    2用“  ”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3蜜蜂酿蜜给人的启示是什么?用第2自然段中的三个词语来概括。

    _________

    4第3自然段引用有趣的统计数据是为了说明(  )

    A.蜜蜂有惊人的飞行能力。

    B.蜜蜂采蜜时的辛勤。

    C.蜜蜂为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

    D.蜜蜂酿蜜的经过。

  • 14、课外阅读,完成练习。

    蜜蜂的欢叫

    有一天,一个11岁的小女孩来到养蜂场玩,发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翅膀没有扇动,却仍然嗡嗡地叫个不停。她想起《十万个为什么》上关于蜜蜂发声的原理:蜜蜂的嗡嗡声来自翅膀的振动,每秒达200次,如果翅膀停止振动,声音也就停止了。可现在蜜蜂的翅膀并没有振动,却仍然嗡嗡地叫个不停。这声音到底是从哪里发出的呢?

    她去问老师,老师认为书上说的不会错。于是,她决定自己弄个明白。她把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出声音。她干脆用剪刀剪去它的翅膀,蜜蜂仍然嗡嗡直叫。就这样,两种方法交替进行了42次,每次用去48只蜜蜂,结果和书上的结论大相径庭。为了探求蜜蜂发声的秘密,她把蜜蜂粘在木板上,用放大镜仔细查找,观察了一个月,终于在蜜蜂双翅的根部发现了两粒比油菜子还小的小黑点。蜜蜂发声时,小黑点上下鼓动;她用大头针捅破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她又找来一些蜜蜂,不损伤它们的翅膀,只捅破小黑点,结果蜜蜂飞来飞去,居然没有一点儿声……

    一年以后,这个11岁的小女孩撰写了一篇科学论文《蜜蜂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并在第十八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荣获优秀科技项目银奖和高士其科普专项奖。她,就是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聂利。

    【1】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集合,凑在一起。______

    (2)探索追求。______

    (3)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______

    【2】读画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填空。

    (1)“两种方法”中的一种是_____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十万个为什么》一书上关于蜜蜂发声的原理:蜜蜂的嗡嗡声___________________

    【3】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聂利是怎样发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聂利最终获得实验成功,读了她的故事,你受到什么启发呢?请用几句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5、在学习中,如果你遇到不懂的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和同学们分享一下你的方法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3题,共 15分)
  • 16、修改下面这段话。

    鲁爷爷今年已经差不多八十多岁了,他身穿一件黑棉袄和一顶旧棉帽,仍然保持着艰苦朴素。在解放初期,他推着小车为前线送小米、小麦和粮食,不知走过多少城市和村庄。他经常对我们说:“我经历了两个新旧社会,深知今天的辛福生活来之不易,你们一定要爱惜它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修改病句。

    1.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甜美的乳汁,培养着故乡的儿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明学习很刻苦,因为成绩优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室里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只有小花在做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国庆节到了,大街小巷到处张贴了许多新的标语和口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妈妈经常教导我做事要武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修改病句。

    1.小明端正了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增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的词汇和句子都很通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的错别字大大降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带着锅、碗、瓢、盆、蔬菜等炊具到郊外去野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9、想一想,写一写。  

    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阶梯时,蜡烛熄灭了。请你结合文中最后一句话,想像一下线母子三人的心情和表现,试着在文章的最后续写几句。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95
题数 1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古诗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