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是( )
A.我好像不记得你是谁了。
B.山间的炊烟轻轻的飘荡着,像是在呼唤我。
C.我仿佛被带进了一个神话般的世界。
D.潮水犹如千军万马向岸边涌来。
2、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 )
A.“贴”字可以换成“挨”字,因为它们的意思相近。
B.“贴”字比“挨”字更能形象地表达出作者是紧紧地挨着船底的,反映出孔隙的狭小。
3、《短诗三首》中,下列不是写作者想象之景的一项是( )
A.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B.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C.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D.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4、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矢车菊(shǐ)
B.抚摸(fǔ)
C.昵称(ní)
D.恰好(qià)
5、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是哪一项?( )
一个人无论多么聪明,都要踏实勤奋,这样才能成为行业中的 。
A.领头羊
B.老黄牛
C.纸老虎
D.千里马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常听妈妈说,他从小生活在高楼林立的农家小院里。
B.小强是我们班的纸老虎,每次都能带着我们出色地完成任务。
C.双龙洞里的石钟乳和右笋,形状变化多端,值得游人观赏。
D.爸爸装了一袋烟,咕咚咕咚地抽着。
7、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毛毡(zān zhān) 牲畜(chú chù)
公爵(jüé jué) 吆喝(hē he)
8、写出加点词的反义词。
1.妈妈不让雨来耍水,怕出危险,这也是为了他的________着想。
2.做错事了不要撒谎,要________。
3.日本鬼子的眼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和之前的________面孔截然不同。
4.弟弟在老师面前一声不吭,完全没了在家时____________的样子。
9、课内阅读。
卜算子·咏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飞雪迎春到。
已是____________________,犹有______________。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在丛中笑。
【1】将这首词的内容补充完整。
【2】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词牌名,________是词的题目。
【3】作者歌颂梅花的高尚品格,为什么要多次提到春天?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春到”交代了梅花开放的时间,也表明作者对未来充满信心。
B.作者相信“春天”就要到来了,表现出作者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
C.通过写春天里的烂漫山花衬托出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崇高品格。
D.是为了以梅花的高尚反衬春天的美好。
【4】词的最后两句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梅花___________,体现出作者________的态度。
10、课内阅读。
白鹅(节选)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们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 )吃一口冷饭,( )喝一口水,
( )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1】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表示先后顺序的词。
【2】从上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在文中用“ ”画出来。
【3】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对鹅的( )之情。
A.喜爱
B.讨厌
C.尊敬
D.留恋
【4】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选文的语言很有特色,生动幽默,而且富有童趣。( )
(2)白鹅的种种举动在作者看来非常可笑,不值一提。( )
(3)作者写白鹅吃饭时的迂腐,表现的是它个性张扬,质朴率真。( )
11、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当他们的车子拐入一个小山谷时,发现那儿停着许多车辆。原来这儿是一个无人看管的葡萄园,你只要在路旁的箱子里投入5法郎就可以摘一篮葡萄上路。据说这是一位老太太的葡萄园,她因年迈无力料理而想出这个办法。起初她还担心这种办法是否能卖出葡萄,谁知在这绵延上百里的葡萄产区,总是她的葡萄最先卖完。她这种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使大师深受启发,他下车摘了一篮葡萄,就让司机调转车头,立即返回巴黎了。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启迪( ) 看守( ) 听说( )
【2】老太太怎样卖葡萄?结果怎样?她的方法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格罗培斯关于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之所以被评为_________________ ,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乡下人家(节选)
①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 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阴。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②鸡,乡下人家(A)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B)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③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阴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C)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D)从不吃惊。
【1】“捣衣”的“捣”字的音序是_________,偏旁是__________ ,除部首外有__________ 画。
【2】在第一段中找出一对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原文将空白处补充完整。A: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C:___________ D:___________
【4】文中的哪句话你最喜欢?请端端正正地抄下来并简要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雨中母子情
今天早上,细雨霏霏,我坐在爸爸的摩托车后去上学,车子拐进上海路,正好看见也是一位妈妈送儿子学。
这位母亲蹬着自行车,后座上带着与我差不多同龄的男孩子,正吃力地上坡。
( )雨下得不大,( )就像把沥青路洗了一遍,抹了一层油一样,黑亮亮的。路上的自行车从慢道上穿梭过去。有匆忙赶着上班的,也有送子女上学去的。我注意到妈妈可能很疼爱孩子,每天早晨都忙忙碌碌,又是准备早点,又是帮儿子整理书包。做完这些杂事又该送他上学了。骑车骑到那个大坡子上,她要再加一把劲儿才能骑上去,母亲的两鬓在滴水,也不知是汗水还是雨水,正侧着头温柔地说着什么。
而那个男孩,也领受了妈妈的爱心,懂得体贴妈妈。此时,他不由分说己从车上跳下来,迈开“弓子步”,两手握着货架在后面帮助妈妈推车子。这下自行车骑起来就轻巧多了。现在,细雨中的他们俩又说又笑。我猜,妈妈也许在夸他懂事,孩子也许在说这是自己应该做的……仿佛这天上飘的不是雨,而是一滴滴母子情。
细雨中,这浓浓的母子情飘呀飘,飘到这一片天,飘到这一片地,也飘到我的心里。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温柔(róu yóu) 穿梭(suō shuō)
2.给第二自然段中一空白处填空填上关联词语。
3.“这浓浓的母子情飘到我心里。”这句话什么意思?
4.展开想象,想想第四自然段省略号中妈妈和孩子能说些什么?设计两句对话。
14、课内阅读。
燕子(节选)
①在微风中,在阳光下,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的一声,已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柳树下了;还有几只横线掠过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②几对小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休息。在蓝天的映衬下,电线杆之间连着的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哇。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春天的歌。
【1】“掠”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掠”在词典中有三种意思:①掠夺;②轻轻擦过或拂过;③用棍子或鞭子打。在“掠过”中“掠”应选第 种解释。
【2】原文的第①段写出了燕子的 (动 静)态美,第②段写出了燕子的 (动 静)态美。文中的 、 、 等这些动词将燕子飞行时 的特点十分传神地写了出来。
【3】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其中把 比作 ,把 比作 。
【4】想一想,文中的“几痕细线”改为“几根细线”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这一千根弦背后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盲人琴师明白了。读了短文,你想明白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段。
今天我读了一篇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的作者是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的安徒生写的。小女孩的命运实在是太悲伤了。读了童话以后,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
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的病句。
①《巨人的花园》这篇童话的作者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常年洋溢着孩子们的笑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差不多全部做完了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一段话。
《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的中华美食文化一部纪录片。不少人都在每晚10点准时守在电视机前享受“夜宴”。烹饪师的加工制作,使观众看到诱人的画面和声音。本片的魅力在于它将“饮食文化”这个洪大的主题,浓缩在短短的几集纪录片里。不少观众表示,纪录片引发了他们食欲和思乡情感的双重共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班上新转来了一位同学,为了使他能更快地认识全班同学,现请各位同学以“我的‘自画像’”为题,向这位新同学进行自我介绍。
注意:语句通顺,通过具体事例写出自己的特点。不少于4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