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和成语“一丝不苟”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一声不吭 B.纹丝不动 C.尽心竭力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愚不可及 ( )
A. 笨、傻 B. 欺骗 C. 谦辞,用于称跟自己有关的
【2】鱼贯而出 ( )
A. 钱串子 B. 连贯 C. 穿过、连通
【3】争先恐后 ( )
A. 害怕、惊惧 B. 使害怕 C. 表示担心或推测
3、对下面的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他说:“我有许多美丽的花,可孩子们却是最美丽的花。”(《巨人的花园》)
A.巨人这样说,是因为孩子们带给了他很多快乐
B.这句话体现了巨人的反思,为过去所做的事感到愧疚、自责
C.这句话说明巨人明白真正使花园变得美丽的是孩子们的纯真和活力
D.这句话说明了巨人的内心回归仁善,以慈爱对待孩童,学会了欣赏生命之花
4、下面句子中的画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华深情地奢望着花朵,多么漂亮的花儿呀!
B.同学们迫切地想知道自己的成绩。
C.小池塘睁着眼睛,凝望着这美好的天色。
D.她美丽的长发已经不在风中飘动。
5、课文主要写了哪两种情况下的日出( )
A.天气晴朗和天边有黑云
B.雾霾天
C.天空下雨
D.阴天
6、(《夏洛的网》)夏洛第二次为威尔伯织的字是( )
A.了不起
B.天下无敌
C.真历害
D.第一名
7、下列不属于童话特点的一项是( )
A.主人公大多是神仙精灵、山魔水怪、鸟兽虫鱼,它们往往有超常的魔力,还能像人一样说话。
B.想象丰富,故事都很有趣。
C.既引人入胜,又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D.故事多带有讽刺性或劝诫性。
8、比一比,再组词(5分)
遵( ) 例( ) 喉( ) 瘦( ) 酷( )
尊( ) 列( ) 候( ) 搜( ) 配( )
9、阅读天地。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根据诗歌内容填空。
首句中__________点明了诗人送别辛渐的季节是在__________。
【2】请说说第二句中“孤”字好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一片冰心在玉壶”一句,说说“洛阳亲友如相问”最有可能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角。
程门立雪
杨时是宋朝学者。他年轻时很爱学习,非常尊敬老师。有一次,他和一位同学在读书时为一个问题争论起来。为了尽快找到答案,他们冒着鹅毛大雪,一起去请教大学问家程颐。
他们走到程颐家门口,守门的童子说,先生正在睡午觉。杨时悄悄地对同学说:“咱们就在这儿等一会儿吧!”他俩一声不响地站在门口,静静地等着。雪花在天空中飘舞,不一会儿地上便积满了雪。凛冽的寒风吹得他们直打哆嗦,可是他们没有拂一拂身上的积雪,也没有踩一踩冻僵了的脚。
过了很久,程颐醒来了。当他知道门外雪地里有两个学生在等着,就急忙出去把他们拉进屋里。程颐见他们全身是雪,心疼地说:“外边雪这么大,为什么不早进屋呢?”杨时望着程颐慈祥的面容,说:“老师,您在休息,我们怎能惊动您呢?”
程颐被他们尊师好学的精神感动了,详细地解答了他们的问题。
【1】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写成陈述句。
【2】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用波浪线画出来。
【3】再写2个与古人读书求学故事有关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
11、回顾课文,完成练习。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1】“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2】“两个小东西”指的是____________,它们“好好地躺着”说明了__________。
【3】选文中有“可以看见”“可以想象”“可以推测”和“可以知道”这些词组,仔细想一想,它们之间有着什么的关系?( )
A.条件
B.转折
C.递进
D.因果
【4】从那块琥珀中,我们可以知道它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文中对儿童的描写表达了冰心怎样的思想感情?
13、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到屋里来呀!”跟着木板窗的关闭,孩子们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1】辨一辨,再组词。
藉( ) 厉( ) 撇( )
籍( ) 历( ) 瞥( )
【2】照样子,写词语。
(1)闪闪烁烁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卜落卜落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划线句子属于_______描写,“跑跳”“仰着脸看”等写出了孩子们的_________。“然而”“偏就不许”写出了孩子们不能在雨里玩耍的_____、_______与_______。
【4】找出文中的过渡句,用“ ”画出来。我知道这句话的作用是:
【5】第二段运用了_______和_______的修辞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剑客庄子
战国时期,赵国的惠文王爱看击剑,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他的王宫内供养着三千多名剑客,日夜搏击不停,忙得他根本没有时间去管朝堂上的事,这时周围的各个诸侯国可就蠢蠢欲动了。
赵国太子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劝谏父王,便专程去拜访庄子。
庄子听闻太子来意,说:“这件事弄不好会招来杀身之祸,我本想明哲保身,但事关江山社稷,我愿冒险一试。”
太子一听,非常高兴,但转念一想,不免又忧心忡忡起来:“大王平时只接见剑客,您怎么才能见到大王呢?”
庄子淡淡地回答说:“我会使剑。”
太子疑惑地说:“我看见父亲找来的那些剑客都蓬头垢面的,样子很吓人。只会动不动就发火打架,连句正经话都不会说,只有这样的剑客父王才认为是豪侠。您穿着宽袍儒服,恐怕不行。”
庄子笑着说:“那就麻烦您给我准备好剑客的衣服吧。”
三天后,庄子穿上太子准备好的服装,在太子的引见下,去拜见赵王。
赵王早已拔出宝剑在殿上等候,一见面就问道:“你会击剑?本领如何?”
庄子桀骜不驯地说:“说起我的剑法,不出十步便能击杀一人,奔走千里锐不可当。”
赵王一听非常高兴:“这岂不是天下无敌?好!我这就派人和你一比高下,若真如你所说,必有重赏。”不一会儿,赵王就选好了剑客,并问庄子:“你要用什么样的剑呢?”庄子答道:“长剑、短剑我都在行。我这里就有三种剑,可以献给大王使用,不知大王喜欢哪种剑?”
赵王一听来了兴致:“是哪三种剑?”庄子回答说 我的三种剑分别是天子之剑 诸侯之剑 庶人之剑
赵王不解地问道:“什么是天子之剑?”
庄子说:“天子之剑是用燕国的石城作为剑尖,齐国的泰山作为剑刃,韩魏作为剑把,晋卫作为剑脊,它依据五行的道理来支配天和地,直刺一往无前,高举冲破云霄……启用此剑,可以镇抚诸侯,征服天下。”
赵王听了若有所思地问:“那诸侯之剑又是什么呢?”
庄子神态悠然地说:“诸侯之剑是用英勇之士作为剑锋,用廉洁之士作为剑刃,贤良之士作为剑脊,忠圣之士作为剑环,豪杰之士作为剑把。这把剑也是把好剑,它所向无敌,能顺应四时节气的变化,完成百姓的心愿。若用此剑,那么诸侯各自相安无事,天下太平。”
赵王沉吟片刻,又问:“那庶人之剑呢?”
庄子冷冷地回答道:“庶人之剑便是蓬头垢面,鬓发张扬,只会搏杀,和斗鸡类似,是对国家没有多大用处的剑。现在,大王身处天子之位,不用天子之剑,却用庶人之剑,有些不当啊。”
赵王听完,半晌没有作声。他走到庄子跟前,深施一礼。此后,赵王专心于朝政,再也不请剑客舞剑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忧心忡忡:__________________
蓬头垢面:________________
【2】为文章中画线的句子填上合适的标点。
【3】选择填空
A.一方百姓 B.天下万民 C.于国事毫无用途
(1)天子之剑关注(______) (2)诸侯之剑关注(______) (3)庶人之剑则(______)
【4】读过本文,你认为庄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写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实践交际活动。
如果你打算报名参加电视台“我是小歌手”节目,请试着向导演做一下自我介绍吧。
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一段话。
《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的中华美食文化一部纪录片。不少人都在每晚10点准时守在电视机前享受“夜宴”。烹饪师的加工制作,使观众看到诱人的画面和声音。本片的魅力在于它将“饮食文化”这个洪大的主题,浓缩在短短的几集纪录片里。不少观众表示,纪录片引发了他们食欲和思乡情感的双重共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这段话。
为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展示舞台,在“六一”儿童节举行文艺会演。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节目五彩缤纷:唱歌、舞蹈、大合唱、童话剧、诗朗诵、器乐演奏、武术 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大家强烈的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修改5处即得满分)
到了“六一”儿童节前,我们班的同学准备了精美的节目,打算在文艺联欢会上大显身手。许多同学累坏了为了准备节目,还好有李老师的鼓动,大家才坚持下来。表演那天,同学们唱起了优美的歌和舞蹈,可开心啦。
19、想象小女孩捡洋槐树籽的情景,写下来。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