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济宁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感情色彩与其它句子不同的一项是(  )

    A.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妈妈怎么也抓不住他。

    B.白鹅大摇大摆地走过来,像极了被侍候得舒舒服服的鹅老爷

    C.我家的小黑就像我的小尾巴,我走到哪里,它跟到哪里。

    D.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 2、奇奇遇到了多音字“兴”,请你运用“以意定音”的方法帮他选出读音不同的一项(       

    以意定音识字法:意思为“兴趣,对事物喜爱的情绪”时,读“xìng”;意思为“流行,盛行”时,读“xīng”。

    A.办/夙夜寐

    B.会/高采烈

    C.杂/旺发达

    D.盛/师动众

  • 3、_____画出每组里不是同一类的词语。

    1、凤仙 芍药 鲜花 大理菊 鸡冠花

    2、丝瓜 苦瓜 地瓜 冬瓜 哈密瓜

    3、母鸡 老鹰 狗 猪 鹅

    4、燕子 螳螂 蝉 天牛 纺织娘

    5、彩云 红霞 乌云 白云 星星

    6、傍晚 晌午 时间 黄昏 夜晚

     

  • 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què   悲 息凝视bǐng

    B.jué   蹿cuānzhá   枝花落shé

    C.gǎn   脸xiá     引大叫háng

    D.   重pōu   养不周gōng

  • 5、选词填空。

    【1】耍起来,眼神都( )了,十分逗人。

    A.恍惚

    B.迷糊

    【2】两颗很大的泪珠在他光滑饱满的脸颊上( )下来。

    A.滑落

    B.滚落

    【3】去的那天早晨,他一声不响,很( )地四下打量着。

    A.沉静

    B.镇静

    【4】可是他明白了自己不得不去,也就( )地接受了这个现实,不作任何无效的挣扎。

    A.坦然

    B.默然

  • 6、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是哪一项?( )

    A.推侧

    B.杜娟花

    C.蔬菜

    D.汤园

  • 7、下面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得寸进尺 胆大忘为   打扰

    B. 莫名奇妙 一丝不苟   交淡

    C. 融为一体 仪态端庄   径自

二、填空题 (共1题,共 5分)
  • 8、说说下列句子运用到了什么描写手法:

    (1)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________

    (2)教夜课的是东庄学堂里的女老师,穿着青布裤褂,胖胖的,剪着短发。________

    (3)雨来说:“捡来的!”_______

    (4)雨来心理想:“淘什么呢?找刀子?鬼子生了气要挖小孩眼睛的!”________

三、古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专项训练。

    母亲的爱

    汪国真

    我们也爱母亲

    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

    我们的爱是溪流

    母亲的爱是海洋

    芨芨草上的露珠

    又圆又亮

    那是太阳给予的光芒

    四月的日子

    半是烂漫

    半是辉煌

    那是春风走过的地方

    我们的欢乐

    是母亲脸上的微笑

    我们的痛苦

    是母亲眼里深深的忧伤

    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

    却总也走不出

    母亲心灵的广场

     

    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语言美、节奏美。

    这首诗共________节,每节最后的一个字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以发现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的一个原因是押韵,此诗押________韵。

    2感受诗歌优美的语言。

    (1)“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这两句诗运用的写法是______

    A.对比  比喻   B.排比  夸张   C.对偶  拟人

    (2)诗中用“太阳”来比喻母亲,那么诗句“芨芨草上的露珠/又圆又亮”和“四月的日子/半是烂漫/半是辉煌”中的“又圆又亮”和“辉煌”是在形容______

    A.母亲的泪   B.儿女的成就

    (3)联系生活中的事例说说,“我们的欢乐”指的是_______________,“我们的痛苦”指的是____________

    3体会诗歌真挚的情感。

    1)这是一首饱含深情的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怎样理解“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这一小节诗歌?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 25分)
  • 10、阅读理解。

    可爱的家乡

    离学校不远有一座山。星期天,老师带我们到山上去玩儿。我们站在山顶上,眺望家乡的景色。

    往东看,是一座座高大的楼房,一条条宽阔的街道。

    往南看,是广阔的田野,田野里长着玉米、高梁、小麦、棉花,一条笔直的公路穿过田野,通向远方。

    往西看,是个美丽的果园。你瞧,山洼里那一片片柿树,红得那么好看,简直像一片火似的。还有那苹果树,满树累累的硕果,把树枝压成了弓形。这些苹果,有深红的、金黄的、翠绿的,品种有红玉、元帅、香蕉、金星等十几种。那山楂树上缀满了一颗颗玛瑙似的红果儿。葡萄呢,更加逗人喜爱。而那种叫“红玫瑰”的,则紫中带亮,或像一串串珍珠。

    往北看,是一条大河。河上架着铁桥,河里有帆船,还有小轮船。

    我们的家乡多么美好,多么可爱呀!

    1作者是站在_____欣赏家乡的景色的。他是按_______顺序观察的。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词语点明了观察顺序。

    2第4自然段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种景物。

    3写出文章中最能体现作者对家乡的情感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文章的两个比喻句写下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外阅读。

    家乡的小河

    在我家院子的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

    小河是娴静的,宛如明镜一般,倒映着红色的花、绿色的树;她又是活泼可爱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在舞蹈,舞姿优美得就像天空的七彩绸。

    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绚丽的晨曦()中,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着她周围的新鲜东西。这时水绿得像玉,霞红得似胭脂,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

    太阳爬上了树梢,把自己的身躯映在河水中,欣赏着火红的脸庞。一群白鹅开始了“曲项向天歌”“红掌拨清波”的嬉戏。鱼儿凑趣地跳跃着,翻起了一个个跟头,顿时河面上鳞光闪闪。

    夕阳西下,太阳把余辉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是红,那处是绿。又一阵风来,倒映着两岸和成排的桑树、桃树,都乱成灰暗的一片,像醉汉,可一会儿又站定了。

    小河的夜晚可静啦,喧闹了一天的小河带着倦意入睡了。她像凝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到空中,对着小河照镜子。这时,寒风任意地扫着河岸上的小草,发出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汪汪的狗叫声,此时的小河更静、更清。

    家乡的小河啊,你真美!

    1阅读中,不认识“娴静”的“娴”字,应该用_____查字法,先查_____部,再查_____画。“娴静”的近义词是______

    2“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比喻 B.拟人 C.比喻和拟人

    3短文三到六自然段是按照____________顺序写的,分别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时小河的景色。

    4短文表达了作者对小河_________的感情,短文中最能体现这种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四自然段中引用的诗句选自《______》,请把全诗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短文。

    一朵不结果的桃花

    春天桃花盛开。

    蜜蜂飞到花丛里,忙碌地采蜜授粉。

    许多桃花都热情地欢迎蜜蜂的光临。她们张着笑脸,把自己最好的花蜜送给蜜蜂,作为对他们授粉的感谢。

    只有一朵桃花非常自私,她舍不得给蜜蜂一点儿花蜜。当蜜蜂飞到她的花蕊中时,她便大骂大叫:“去!去!你们这些讨厌的家伙,别想从我这儿得到一点好处!”并且拼命地摇动花枝,把蜜蜂赶跑了。

    结果,其他的桃花都结出了硕大的桃子,只有这朵桃花可怜地凋谢了,没有结果

    1最后一段话中的第一个“结果”的意思是_______,第二个“结果”的意思是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应读出_________的语气。

    3文中的哪些句子反映出这朵桃花的自私?请用“____”画出来。

    4让蜜蜂采蜜的桃花,后来_________;不让蜜蜂采蜜的桃花,后来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内阅读。

    巨人的花园(节选)

    巨人看见这个情景,心也软了。他对自己说:“我多么自私啊!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到这儿来了。”他十分(   )自己先前的举动。

    他(   )地走下楼,静悄悄地打开前门,走进花园里。孩子看见他,非常( ),立刻逃走了,花园里又出现了冬天的景象。只有那个小男孩没有抛开,因为他的眼里充满了泪水,看不见巨人走过来。巨人悄悄地走到他后面,轻轻抱起他,放到树枝上。这棵树马上开花了,小鸟也飞来歌唱。小男孩伸手搂过巨人,亲吻着他的脸颊。别的孩子看见巨人不再像先前那样(   )了,也都跑了回来。春天也跟着一起回来了。巨人对他们说:“孩子们,花园现在是你们的了。”他拿出一把大斧子,拆除了围墙。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凶狠  轻轻  害怕  后悔

    2联系课文,想一想:巨人明白了“春天不肯到这儿来”的原因是:_________

    3这个童话故事告诉我们(  )

    A.巨人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深深的悔恨。

    B.快乐应该和大家一起分享。

    C.童心能让花园变成春天。

  • 14、阅读短文。

    智取礼物

    有一年春天,徐文长的伯父想考考孩子们的智力。他拿了两个装水的小木桶,把十几个年纪差不多的孩子领到一座又矮又小的竹桥旁边,说:“孩子们,谁要是能双脚不沾水,把两桶水提过桥去,我就送给他一包礼物。”

    “好!”孩子们欢呼雀跃,但看着这座桥,都不吭声了。原来,这座桥桥身很软,贴近水面,一个孩子只有拿不超过三五斤的东西才能勉强过桥,否则,桥身就会弯沉下去碰到水面。

    徐文长见大家一声不响,就走出来说:“我来试试吧!”

    他找来两根绳子,把它们分别系在装满水的木桶桶柄上,然后将木桶放到水里,双手牵着绳头,轻轻巧巧地走过竹桥,到了对岸。

    大家纷纷拍手叫好。伯父点头称赞,把礼物取出来。这礼物不是拿在手中,而是吊在一根长长的竹竿上面。伯父拿着竹竿,对徐文长说:“礼物就吊在上面,你要拿必须做到两个要求:第一,不能把竹竿横着放下来;第二,不能踩凳子拿。”

    徐文长想了想,从伯父手里接过竹竿,走到一口井旁边,然后将竹竿慢慢从井口竖下去。当竹竿放到跟他身子一样高时,他便笑嘻嘻地取下礼物。

    1短文写了两件事,请用小标题列出。

    (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填空:

    (1)短文中“形容十分快乐的样子”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

    (2)勉强的意思有:①能力不够,尽力去做;②不是心甘情愿地;③理由不充足;④将就;凑合。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填序号)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徐文长从伯父手里______竹竿,_____一口井旁边,将竹竿慢慢从井口____,当竹竿放到跟他身子一样高时,他就____礼物。

    我从徐文长取礼物的连串动作描写中体会到_________

    4徐文长为什么说“我来试试吧!”而不说“我能提着两桶水过桥!”呢?请把你的理解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5、读课文第1~9自然段,思考:本文中这个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这些条件的推测依据是什么

    形成条件

    推测依据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①思考:第6自然段似乎打断了故事的发展,可以删除吗?为什么?__________   

    ②第7段中的动词有__________   ,思考作者之所以能写出这样极具画面感的文字推测的依据是: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3题,共 15分)
  • 16、用修改符号改病句。

    班长建议周末去敬老院看望老人,我不约而同地说:“赞成!”

  • 17、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语段。(共4处错误)

    我做家庭作业时,被一道数学题难住了。我想来想去反复思考,总是找不到思路。我竟然想起了老师说的画线段、列图表。我赶紧不慌不忙振作精神,动起手来。

  • 18、修改下面的病句。

    ①《巨人的花园》这篇童话的作者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常年洋溢着孩子们的笑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差不多全部做完了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9、我们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了,可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仍然把我们看成小孩子,事事信不过我们,大家一定深有体会。这次习作就以“××,我已经长大了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②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95
题数 1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古诗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