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下列字组成词语填空。
鲸 吱 掠 技
1.( )从海面高高( )。
2.小鸟在枝头( )唱着歌,表演着它高超的( )。
2、下列词语中带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重荷(hè) 浙(zhé)江 沮(jǔ)丧 单(chán)于
B.吃荤(hūn) 倔(juè)强 卒(zú)业 欺侮(wǔ)
C.祈(qǐ)祷 蜿蜒(wán) 乾坤(qián) 折(zhé)断
D.剖(pōu)析 悲戚(qī) 嘹亮(liáo) 可恶(wù)
3、下列诗句的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B.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C.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D.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枪栓(suān) 发愣(lèng)
B.轮廓(guō) 沮丧(jǔ)
C.吧嗒(ba) 扭身(niǔ)
D.扒开(bā) 遗憾(hàn)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篱落疏(shū)疏一径(jīng)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B.姥姥家门外种着芍(sháo)药和鸡冠花,这些花儿朴(pǔ)素中带着几分华丽。
C.躺在船上,望着夜中无数闪烁(shuò)的星星,我很快就入眠(mín)了。
D.蝙(piān)蝠通常只在夜间出来觅(mì)食。
6、“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句话出自《三国演义》,在这里指的是谁?( )
A.刘备
B.关羽
C.袁术
D.张飞
7、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扩大 浅蓝 重荷 云霞
B.灿烂 奇观 光亮 金华
C.突兀 聚集 拥挤 仰卧
D.蜿蜒 梢微 撞破 漆黑
8、看拼音,写汉字。
窟long_____拂shì_____xī____盖 xiāng____边麦suì____
pì____如浓yù____huāng____张 派qiǎn____zhuài____住
9、课外阅读。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下列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立根:扎根。
B.破岩:破碎的石头。
C.千磨万击: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
D.任:任凭
【2】本诗表面上写________________ ,实际上写________________。
【3】首句中的“咬”字运用了_____修辞手法,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后两句中的“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指的是什么?进一步表现了竹子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竹石》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是( )
A.这是一首题画诗,同时也是一首咏物诗。
B.《竹石》与《墨梅》都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
C.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却又执着有力。
D.这首诗借描写竹子,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苦。
10、课内阅读。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 )谁怎么呼唤,它( )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 )谁说多少好话,它( )一声不出,连半朵小梅花也不肯印在稿纸上!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1】在选段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选段都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3】选段画线句子中的“小梅花”是指:___________。
【4】猫的尽职表现在哪儿?用“﹏﹏﹏”在选段中画出来。
【5】作者为什么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与理解。
麦子熟的时候,豆荚也长大了。麦子黄黄的,豆荚青青的,在五月的和风中娴静地微笑,空旷的田野里,洋溢着成熟的麦子和豆荚的清香。
那时候,麦子和豆荚诱惑着我们,我们变得忙碌起来。湿湿的、长长的田埂上,常常出现我们握着镰刀、挎着竹篮的身影。那些细细的、小小的身影像一只只青蚱蜢,不停地蹦着跳着。
五月的风暖暖的,赤脚走在软绵绵、油光光的泥土上,冷不丁有软泥从脚趾缝儿里冒出来,真舒服。折一根韧韧的柳条,削一节直直的竹管,柳条做鞭子,竹管做笛子。竹笛一吹,鞭子一挥,鸭子蹒跚地迈开步子,羊儿撇着欢儿向前跑去。
我们跟着鸭子、羊儿后面开步走。不知是谁想了个好办法,把竹篮挂在小山羊的角上,山羊走哇走,竹篮晃啊晃。我们看了真欢喜!我们把鸭子赶到刚翻过的地里去,那里的蚯蚓、螺蛳、青蛙最多;把羊儿牵到河边去,那里的青草地真大,草儿真嫩。
家里的兔子等着我们鲜嫩的青草呢。我们小心翼翼地从麦田的沟沿儿上、豆地里。扯上几把鲜嫩的青草,放进竹篮。想到日后剪兔毛的情景,我们禁不住咧开嘴巴笑了。
忙完了,肚子也开始咕咕咕地叫起来。别愁。我们自有办法。皮皮摘来嫩豆荚,小梅从自家的竹园里掰了几根竹笋。青青的家最近,他拿来铁锅和米。嘿,我们自己做饭吃!我和春芳插不上手,就去垄沟里捉泥鳅。捉住泥鳅,洗净了,丢进饭锅里。米饭还没煮好。我们已经被锅里的香味馋得直流口水了。
吃饱了,我们也乏了,随意往地上一躺,闭上眼睛。伸开四肢。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圆滚滚的肚子上画出漂亮的图案。一觉醒来,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麦地,一片片豆儿地,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儿……
【1】给短文选择一个合适的小标题。( )
A.初春的田野
B.麦子熟了
C.麦子熟的时候
【2】根据短文内容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词语。
______的田野 韧韧的______
娴静地______小心翼翼地______
【3】短文第1自然段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对初夏田野的______之情。
【4】写出短文第7自然段画“ ”的句子中表示“我们”的动作的词语,再仿写一个句子,用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连续动作。
词语:______ ______ ______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是怎么理解“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圆滚滚的肚子上画出漂亮的图案”这句话的意思的?
__________________
12、重点段落品析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他那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
【1】洞里的景物是什么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洞和内洞比较那个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石钟乳是怎么形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个难以置信的夜晚
安妮十岁了,所以即使在半醒的状态下,她也可以从卧室走到浴室。她的房门一
般会留个小缝,有一盏夜灯照得走廊够亮,让她可以经过电话桌,走到浴室。ǁ
一天晚上,她去浴室途中经过电话桌的时候,听到有点微弱的嘶嘶声,但是因为她半醒半睡,并没有真正地注意它,反正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的。直到回房间的路上,她才看到声音的来源。电话桌下有一堆旧报纸与杂志,现在开始移动了,声音就是从那里来的。
突然,这堆东西开始掉下来——前后左右的——掉得满地都是报纸与杂志。
安妮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竟然看到一只喷着气的鳄鱼从电话桌下冒出来。安妮僵立在原地。她的眼睛睁得像碟子那么大,看着鳄鱼从报纸中爬出来,悠闲地望着公寓的四周。它似乎刚从水中出来,因为它全身在滴水,踩到哪儿,地毯就湿到哪儿。鳄鱼的头左右摇摆,发出嘶嘶的声音。安妮用力地吞了吞口水,看着鳄鱼的鼻子和可怕的长排牙齿。它的尾巴慢慢地摇摆。安妮曾经在《动物杂志》中读过,鳄鱼怎么样用尾巴泼水来赶走或攻击敌人。ǁ
她的视线落在脚边旧报纸堆中掉下来的最近一期的《动物杂志》上。她又吓了一跳。之前,封面图片上有只大鳄鱼在河岸上。现在,河岸是空空的!
安妮弯下腰来捡起那本杂志。就在那一刹那,鳄鱼用力挥动尾巴,把地上插着向日葵的大花瓶砸破,向日葵掉了一地。安妮很快地一跳,跳进她的房间,把门关紧,抓住她的床,往门边推。她建立了一道保护自己的安全壁垒,松了一口气。ǁ
但接着,她犹豫了一下。要是那只野兽只是肚子饿呢?或许该给鳄鱼一点东西吃,才能让它走呢?
安妮再看那本杂志。假如鳄鱼能够从图中爬出来,或许其他动物也可以做得到。
安妮急忙翻看杂志,看到一群红鹤在热带森林的沼泽中的图片就停了下来。她想,正好,它们很像给鳄鱼的生日蛋糕。
突然,一声巨响,鳄鱼的尾尖穿过了破裂的门。
很快,安妮把红鹤的图片放在门的破洞上,用最大的声音喊:“出来!出来!飞出沼泽!”然后,她从破洞把杂志丢到走廊上,一边拍手,一边大喊。
她几乎不敢相信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突然间,整条走廊都是不停鸣叫的红鹤,狂野地拍打着翅膀,迈着瘦长的腿到处乱跑。
安妮看见一只红鹤叼着向日葵,另一只从挂钩上叼走了妈妈的帽子。她还看到一只红鹤在鳄鱼的口中消失,鳄鱼很快地咬它两口就吞下去,然后又抓住另一只,是叼着向日葵的那一只。
吃完两只红鹤,鳄鱼好像吃够了,在走廊中央很满足地躺着。安妮等到它闭上眼睛再也不动之后,轻轻打开房门溜到走廊上,把少了鳄鱼的杂志封面放在鳄鱼的鼻子前,轻声地说:“求求你,求求你回家去。”然后,她溜回房间,透过门上的洞看到鳄鱼回到了杂志的封面。
现在,她小心翼翼地走进客厅,有些红鹤聚集在沙发旁,有些站在电视上。安妮把杂志翻到空白图片的那一页,说:“谢谢,非常感谢。现在你们可以回到沼泽里了。”II
早上,她很难跟爸爸妈妈解释为什么地上湿了一大片,而且房间的门为什么破了一个洞。他们根本不相信鳄鱼的事情,即使妈妈的帽子再也找不到了。II
【1】发生不寻常的事情之前,第一个迹象是什么?( )
A.一堆报纸开始移动 B.安妮看到杂志的封面
C.她房间的门破了 D.安妮听到嘶嘶声
【2】鳄鱼是从哪里走出来的?( )
A.浴室 B.床底下 C.附近的河 D.杂志的封面
【3】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安妮很害怕?( )
A.僵立在原地 B.用力地吞了吞口水
C.松了一口气 D.听到有点微弱的嘶嘶声
【4】房间的门是怎样被弄破的?( )
A.鳄鱼的尾尖穿了过去 B.大花瓶摔了上去
C.被红鹤的尖嘴撞穿 D.床撞了上去
【5】在故事的结尾,安妮对红鹤有什么感觉?( )
A.罪恶感 B.小心 C.感激 D.烦恼
【6】为什么安妮把红鹤叫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出一两件安妮觉得很难向父母解释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短文用“II分成了五个部分,照样子给其他三个部分列出小标题。
①安妮走到浴室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⑤安妮无法向父母解释昨夜发生的事
【9】你从安妮所做的事中,了解到她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描述一下,并举出两个例子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拓展阅读。
继续往前走,我眼前一亮。啊,福海真美呀!湖水环绕着一个小岛,碧水又在群山之中。小岛的中央有不少的亭台楼阁,显得典雅美丽。湖水( ),像一块晶莹透亮的水晶石;湖水平静极了,像一面光亮的明镜;湖水青绿,又好似一块无瑕的翡翠。湖水映着蓝天,好像一条艳丽的蓝纱巾,映在水中的山、阁、桥、树就像纱巾的点点花纹。群山就像个大托盘,托着湖水这块美丽的翡翠。那小岛好像翡翠中间镶嵌着一颗( )的珍珠,群山上的青松好像是卫护托盘、翡翠、珍珠的钢铁战士。那一座座小桥就像一条条翡翠上的彩带,与群山相连,微风吹过,湖水泛起鱼鳞似的花纹,一闪一闪的。阳光照在上面,万点金光,( )。湖水映照着怪石丛林,鸟语花香。苍松挺立的群山环绕着赛过珍珠的湖光水岛。这里湖映山、山环水,一片湖光山色,真是( )。
1.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填入文中的括号内,再依次写在横线上。
美不胜收 清澈见底 光彩照人 灿烂夺目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
2.作者写福海公园的美,首先写了湖水的三个特点:( )、( )、( );接着写了映在湖水中的像蓝纱巾的( ),像点点花纹的( )、( )、( )、( );然后写了湖周围的( ),湖中小岛像( );最后写了阳光照在水面的景色,通过描写这些景物,抒发了作者( )。
3.用“像……像……又似……”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课文回答问题。
(1)放回大自然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放回大自然的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的语段。
在我做家庭作业时,被一道数学题难了,我想来想去反复思考,总是找不到思路。我忽然想起了老师说的画线段、列图表的方法,赶紧振作精神,动手做起来。原来,只有方法得当,难题就不难。
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这段话。
到了“六一”儿童节前,我们班的同学准备了精美的节目,打算在文艺联欢会上大显身手。许多同学累坏许多同学累坏了为了准备节目,还好有李老师的鼓动,大家才坚持下来。表演那天,同学们唱起了优美的歌和舞蹈,可开心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鸟类虽然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中生代时期,鸟儿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恐龙。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你了解乡村吗?你是亲身经历还是从其他地方中了解乡村的呢?请你选择对乡村最感兴趣的一点写一篇习作。可以写乡村的景色,也可以写乡村孩子的游戏。题目自拟,4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