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通晓,明白)
B.欲将轻骑逐。(骑兵)
C.平明送客楚山孤。(天刚亮)
D.过是溪。(跟“非”相对)
2、“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写出了猫( )的特点。
A.胆小 B.贪玩 C.勇猛 D.尽职
3、选择。
《大学》中“德者,本也;_________,末也。”空缺处应为( )
A.财者
B.民者
C.君者
4、字填空。
的 地 得 着 了 过
(1)他们又来到( )靠近湖边( )那条曲折( )小路。
(2)红军走( )最难过( )草地后,都轻轻( )舒( )一口气。
(3)他高兴( )跳( )起来。
5、下列选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博学多通(通晓) B.胤恭勤不倦(恭贺)
C.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完成) D.悬梁刺股(大腿)
6、午饭是盒饭,有( )
A.山的味道。
B.海的味道。
C.山的味道,海的味道。
7、下列选项与《嘭嘭嘭》书中内容不和符的一项是( )
A.宝宝树说只要交出“嘭嘭嘭”,就变成了隐形人。
B.宝宝树在之前一直不知道“嘭嘭嘭”就是“爱”,以为“嘭嘭嘭”就是“恨”呢!
C.童喜喜变成隐形人之后,尝到了“嘭嘭嘭”的厉害。
D.童喜喜知道“嘭嘭嘭”就是“爱”后,还想再做隐形人。
8、解释下列成语。
南辕北辙:________________
南腔北调:________________
南来北往: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 ;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 。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下面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说明母爱是人生的避难所。
B.“天上的风雨”指的是一种自然现象。
C.“心中的风雨”指的是精神上受到的打击、挫折。
D.这首诗表达了对妈妈的赞美之情。
【3】读了这首诗,你有怎样的感受?请简单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看不见的爱
夏季的一个傍晚,天色很好。我出去散步,在一片空地上,看见一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和一位妇女。那孩子正用一只做得很粗糙的弹弓打一只立在地上、离他有七八米远的玻璃瓶。
那孩子有时能把弹丸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我便站在他身后不远,看他打那瓶子,因为我还没有见过打弹弓打得这么差的孩子。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儿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那孩子便把石子儿放在皮套里,打出去,然后再接过一颗。从那妇女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是那孩子的母亲。
那孩子很认真,屏住气,瞄很久,才打出一弹,但我站在旁边都可以看出他这一弹一定打不中,可是他还是不停地打。
我走上前去,对那母亲说:“让我教他怎样打好吗?”男孩停住了,但还是看着瓶子的方向。他母亲对我笑了一笑,“谢谢,不用了。”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我怔住了。半晌,我喃喃地说:“噢……怎么能打中呢?”“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我沉默了。
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移一点儿,打一弹,再移一点儿,然后再慢慢移回来。他只知道大致方向啊!
夜风轻轻袭来,蛐蛐在草丛中轻唱起来,天幕上已有了疏朗的星星。那由皮条发出的“噼啪”声和石子儿蹦在地上的“砰砰”声仍在单调地重复着。对于那孩子来说,黑夜和白天并没有什么区别。
又过了很久,夜色笼罩下来,我已看不清那瓶子的轮廓了。
“看来今天他打不中了。”我想。犹豫了一下,对他们说声“再见”,便转身往回走去。走出不远,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的碎裂声。
【1】第2自然段中,作者站在小男孩身后不远的地方,以下选项中不是他看到的情景是( )
A.小男孩弹弓打得很差。
B.有位妇女不停地给男孩递石子儿。
C.小男孩不停地打弹弓。
D.小男孩打中了瓶子。
【2】为什么作者认为那位妇女是孩子的母亲?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她坐在孩子的身旁。 B.她给孩子递石子儿。
C.她不断地提醒孩子。 D.她的眼神中满含着慈爱之情。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环境描写,下列对其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点明时间已近傍晚。
B.美妙的傍晚景色暗示成功即将到来。
C.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明蛐蛐的歌声十分动听。
D.表明小男孩在母亲的陪伴下练习的时间之长。
【4】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母亲说:“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关键是他做了没有。”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家乡的小河
在我家院子的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它是宁静的,宛如明镜一般,倒映着红色的花,绿色的树;她又是活泼可爱的,层层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在舞,舞姿优美得就像天空的七彩绸。
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绚丽的晨曦中,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她周围的新东西。这时水绿得像玉,霞红得似胭脂,袅袅上升的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
太阳爬上了树梢,把自己的身躯映在河水中,欣赏着火红的脸庞。一群白鹅开始了“曲项向天歌”“红掌拨清波”的嬉戏。鱼儿凑趣地跳跃着,翻起了一个个跟头,顿时河面上鳞光闪闪。中午的小河真是活泼极了。
傍晚小河真可爱。夕阳西下,太阳把余晖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红,那处绿。又一阵风来,倒映着的河岸和成排的桑树、桃树,都乱成灰暗的一片,像醉汉,可一会儿又站定了。
小河的夜晚可静啦。喧闹了一天的小河带着倦意入睡了,她像凝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不动。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到空中,对着小河照镜子。这时,寒风任意地扫着河岸上的小草,发出阵窸窸宰窣的声响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汪汪的狗叫声,此时的小河显得更静、更清。
家多的小河啊,你真美!
【1】家乡的小河,作者主要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时间段,抓住小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四个特点,写出了小河的美。
【2】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和拟人句,请分别摘抄一句。说说比喻句的作用,并选出看出是拟人的词语。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哪一项理解是正确的?( )
A.短文反映了作者对家乡小河、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B.短义是按先概括写再具体写的结构来写的,写出作者对家乡小河的喜爱。
C.短义是按先概括写再具体写最后概括的结构写的,写出作者对家乡小河、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文中第二自然段,作者先概括写早晨小河是迷人的,然后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抓住水的绿、霞的红、小河的羞涩具体写出了小河的迷人之美。这样的描写方法你学会了吗?请你也来写一写校园的早晨。
校园的早晨是迷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爬虫的启示
那天我正伏案写作,“叮”的一声,一枚绿豆大小的圆形物从天而降,落在桌面上。
我停下笔,正要伸手掂量那枚“小绿豆”,不料它却突然伸展成椭圆形状。它的十几只白色的小足在空中快速地挥舞着——这分明是一只小爬虫呀!
小爬虫仰躺在书桌上,一个劲儿朝空中乱踢着。我一时童心大起,拿过尺子一量:五毫米。我用尺子轻轻一拨,希望将它弄近一点,谁知刚碰到它的背壳,它立刻缩成一团。
我好奇地看着它小心地展开身体。它那小足不断地蹬着,聚集着力量使自己庞大的身躯翻转过来,但不知是用力不当还是别的原因,它只能平躺或是侧向某一边,却无法使整个身体翻转站立。虽然每次总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它毫不气馁(něi)。一阵激烈的努力过后,稍稍停歇几分钟,它便又开始使出浑身解(xiè)数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我揉了揉眼睛,如此脆弱的生命却具有如此强大的恒心是我始料不及的。我站起来,打开窗户看看外面的蓝天白云,对这只小爬虫能够翻身站起来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我返回书桌,令我惊奇的是,这只原来还仰躺在桌面上奋战的小爬虫居然已经翻身站起,并在书桌上快速地爬着。
我好奇地把它的身体又一次翻过来,看它怎样“东山再起”。小爬虫努力地挥动着小足。慢慢地,它挪近了那把尺子,十几只小足一拥而上,紧紧抓住尺子的边沿,接下来自然得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似的,沿着尺子快速地爬开去。
我将尺子翻转过来,那小虫居然也背朝下贴着尺面爬行着……
一把尺子□一张薄纸□一片树叶□甚至平面上的一个折点都可能给它提供成功的机会□为了生存□它正是这样永不懈怠(dài)地奋斗着□
【1】给短文最后一段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事情发展的结果,不是自己所预料的。______
(2)一下子都围上去。______
【3】提取信息,填写表格。
小爬虫经受哪些困难 | 它做了哪些努力 | 结果如何 |
从天而降,落在桌上 | _______ | ________ |
____ | ______ | 沿着尺子快速地爬开去 |
我将尺子翻转过来 |
| ________ |
【4】“它那小足不断地蹬着,聚集着力量使自己庞大的身躯翻转过来。”小爬虫只有五毫米,作者却用“庞大”一词来形容它的身躯。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小爬虫最终把身躯翻转过来,是因为它_________和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从初夏到深秋,花儿 。一幅锦缎,始终保持着 的色彩,因为太阳花特别喜爱 ,特别能够经受住 。地夏日酷烈的阳光下,牵牛花 ,美人蕉 。富贵的牡丹也早已失去神采。只有太阳花,阳光越是 ,它开得越加热情,越加茂盛。
【1】按原文填空。
【2】理解内容填空。
(1)“经久不衰”是指太阳花 ,“一幅锦缎”是指 。
(2)这段话是用比较的方法写的,通过太阳花与 、 、 的对比,突出了太阳花 的特点。
【3】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从前,有一个秀才,靠着祖传的家业维持生计。因为他根本不(懂 董)发家致富之道,所以渐渐坐吃山空,后来竟到了一(贫 平)如洗的境地。
秀才总想改变这种贫穷的状况,整日忧心忡忡,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来,后来竟胡思乱想起来。一天,他看见院子当中长着棵根深叶茂的槐树,若有所悟;四四方方的一个院子,里面长着一棵树,这不是困难的“困”字吗?心想,噢!难怪我这么穷!
【1】从选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汉字,并画“ ”。
【2】请你写出2个形容贫穷的四字词语
如:一贫如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忧心忡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坐吃山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秀才要砍树是因为( )
A. 这棵树长在院长里不美观。
B. 院子里的这棵树和四四方方的院子正好和汉字的“困”一样。
C. 秀才认为他家里现在很穷,是因为这棵树造成的。
15、你能将下面的通知准确地转告给你的家长吗?
通知 明天下午两点,在本班教室召开家长会,交流家庭阅读情况,请家长带好纸、笔准时参加。 ××小学四年级(3)班 3月21日 |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句子。
(1)《绿》这首诗的作者是艾青写的。
_________________
(2)这里有很多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等。
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①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可以从中有所发觉,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谢皮罗进行了许许多多次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一段话。
有一天上课时。我忽然觉得肚子痛得直不起腰。老师问明了情况,背我立即到医院;晚上,老师又冒雨敢到我家来关怀我。我怕当误了学习,急得哭了。老师又亲切地安慰我,“别着急,等你身体好了,我会给你补上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文园地
想起这事我就
生活中你学会了做什么事情?学习过程中你明白了什么?每每想起这段经历你的心情如何?把它写成一篇习作与大家分享。
要求:
1.在横线上填上表示心情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
2.按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3.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