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摔跤 搂住 打仗 B.长鞭 期负 抓挠
C.扳手腕 剃头 伤疤 D.监视 喉咙 难堪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虽然雷锋叔叔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前进。
B.汉字不是绘画,而是文字符号。
C.只有在祖父的园子里,我才能找到童年的快乐。
D.她不是我们的老师,就是我们的大朋友。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臀部(tún) 蜿蜒(wān)
B.繁衍(yán) 栖息(xī)
C.渗透(shèn) 劫难(jié)
D.遗憾(hàn) 恭敬(ɡōnɡ)
4、填上合适的歇后语。
(1)陈亮很调皮,上课总是不认真听讲,老师已经和他谈过好几次话了,可他还是__________,一点儿没改。
(2)今天的运气真不好,和朋友玩游戏,都是______________,一次都没有赢。
(3)出去玩之前,爸爸对我说:“我可___________,出去后你要听从我的安排,决不能一个人到处乱跑。”
(4)别看我们语文老师在学校好像很普通的样子,他可是获得过省级书法比赛的一等奖,那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呢!
5、把词语补充完整,然后完成练习。
抓( )( )腮 顺( )顺( ) ( )( )跄跄
( )不( )胜 神( )( )算 半夜( )( )
自言( )( ) 瞑( )蹲( ) ( )郊野( )
(1)上述词语中, AABB式的词语是___________ ,我还能写出这样的词语:_________:ABAC式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能写出两个这样的词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2)“高兴得不能控制自己”可以用____________这个词语来概括。
(3)诸葛亮_____________ ,巧“借”东风打了胜仗。(选词填空)
6、主题积累
在括号里填上《三国演义》中的两个字的人物名字,使前四个字和后四个字各组成一个词语。
1.千疮百(________)目张胆
2.咬紧牙(________)扇纶巾
3.纲举目(________)针走线
4.信口雌(________)心耿耿
7、口语交际。
吃过晚饭,一家人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爸爸玩手机,妈妈看电视,小明觉得太无聊了,站起身面向爸爸妈妈讲道:“_________________。”把爸爸妈妈逗得捧腹大笑。
8、按课文内容填空。
长江发怒,洪水肆虐,让我们看看眼前发生的这一切吧!
(________)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__________),疯狂地(________)。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灾情就是(________),灾区就是(__________)。
文中的省略号省略了(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40分)
六月,火把花在我们这座小小的山村,这座要走许多路才能到的遥远的小山村里开了!
花儿开在村前的小塘边,开在青石板铺的小路边,开在水流湍急的磨房前,开在潮湿的长满黑绿色的青苔的卵石垒砌的墙角里,开在我们山村小学的校门口,开在操场上跳远的沙坑旁。艳红的火把花啊,你开得多么热烈啊!
一个雨后的早晨,我去上学。薄薄的晨雾里,有雀鸟的叫声;有牛犊的叮当声……突然 我看见我们的老师 我们的老师在校门口的火把树下 火把花明艳夺人地映照着 她在打扫校园 轻轻地扫着被雨打落的花瓣 啊 我们的老师不就是那举着火把的仙女吗 她从城里来到我们小小的山村 走过了多少弯弯的小路啊 她教我们唱歌 教我们识字 教我们画画 啊 她就是举着火把的仙女 她手中举着知识和智慧的火把
啊,我爱你——火把花!你满树的红花如同燃烧的火把照亮了我们小小的山结,照亮我们——山村里的小学生!
(1)给短文加一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分)
(2)给第三自然段加标点符号。(8分)
(3)这则短文的主要内容是写(5分);
(4)短文先写了火把花开在我们这个遥远的小山村;接着写 ;然后重点写 ;最后写 ,点明了主题。(6分)
(5)课文内容我知道:山村是 ;小路边是 ;磨房前 ,青苔是 ;墙角是 ;火把花是 ;晨雾 。(7分)
(6)我来概括本文的写作特点:①
② 。(4分)
(7)本文采用了几组比喻的说法,把满树的红花比作 ;把老师比作 。(2分)
(8)为什么说我们的老师“就是举着火把的仙女” ?(6分)
10、阅读《汉字赞》选段,回答问题。
篆书隶书,古色古香。行书流畅,正楷端庄。狂草奔放,凤舞龙翔。对联形式,汉字独创。
【1】观察/辨别字体,根据文段内容选择正确答案。(将序号)
A.楷书 B.草书 C.小篆 D.甲骨文 E.行书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2】你能猜出这个用繁体字书写的词语是什么吗?写在括号内。
愛國——(_____)(_____)
【3】用“____”画出生活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商场:轻仓处理( ) 全场八拆( ) 饭店:供应早歺( ) 稀饭曼头( )
11、金钱的魔力
他微笑着接了过去,那种笑容是遍布满脸的,里面还有折纹,还有皱纹,还有螺旋纹,就像你往池塘里抛了一块砖那个样子;当他向那张钞票瞟了一眼的时候,这个笑容就马上牢牢地凝结起来了,变得毫无光彩,恰象你所看到的维苏威火山边上那些小块平地上凝固起来的波状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
【1】作者细致地描写了托德的________次笑。第一次笑是因为________,他笑得_________,表现出了他___________;第二次笑容是因为__________,反映了他_____________。这种描写人物的主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2】读读文中的两个比喻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笑有各种样子。在你的身边,谁的笑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试着写写他(她)笑的样子,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名著故事,完成练习。
①第二天,周瑜召集诸将议事,孔明也在座。周瑜说道:“曹军有一百万,不是一朝一夕能打败的。众将各领三个月粮草,准备长期御敌。”话音未落,黄盖说道:“恐怕即使三十个月也不能打败曹操。依我之见,这个月能打败曹军最好,如果不能,不如听从张昭的主张,尽早投降曹操。”周瑜脸色大变,怒道:“我奉主公之命与曹操决战,谁再敢提投降,定斩不饶!”黄盖也大怒,骂道:“我纵横江东多少年,三代主公谁不知道我?你是从哪里冒出来的!竟敢教训我!”周瑜怒不可遏(è),喝道:“黄盖惑乱军心,不罚不能服众,推出去斩首!”甘宁见状,急忙出列为黄盖求情,周瑜喝道:“你竟敢扰乱军法!”喝令军士将甘宁乱棍打出军帐。众将纷纷跪下求情,希望能宽恕黄盖。周瑜指着黄盖骂道:“如果不看众将情面,今天非斩你不可!”说罢,令军士现打黄盖一百脊杖以示惩戒。打到五十脊杖时,众将见黄盖皮开肉绽,鲜血直流,已经昏死过去,再次苦苦哀求,周瑜才说道:“看在众将的情面上,先记下这五十脊杖,再敢小觑本都督,定斩不饶!”
②众将将黄盖扶回营寨,围着黄盖叹息不已。鲁肃从黄盖营中出来,径直来见诸葛亮,说道:“我们都是都督的手下,不敢劝他。先生是座上宾,怎么不劝一劝?”诸葛亮笑道:“先生不知道周都督责打黄盖是苦肉计?既然如此,我又何必劝解?”鲁肃这才恍然大悟。诸葛亮又说道:“子敬见到周都督时,千万不要说我识破了他的计谋。”鲁肃点头答应,转头去见周瑜,问道:“都督为什么责打黄盖?”周瑜说道:“责打黄盖是苦肉计,为了瞒住曹操,再派黄盖诈降,就势放火烧曹营。”接着又问道:“诸葛亮有何看法?”鲁肃回答道:“他也埋怨都督不讲人情。”周瑜哈哈大笑,说道:“终于瞒过他了!”鲁肃听了,低头不语。(根据《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改编)
【1】下面关于第①段内容的概括,表述最正确的一项是( )
A.周瑜召集众将议事,黄盖主张及早投降,周瑜依照军法责打黄盖。
B.黄盖提出如果三十日打不败曹操,不如及早投降,以求保全。
C.周瑜召集众将议事,黄盖故意出言不逊,周瑜依计下令责打黄盖。
D.周瑜责打黄盖,众将苦苦哀求,才让黄盖少挨五十脊杖。
【2】第①段最主要的描写方法是( )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D.外貌描写
【3】第②段中众将“叹息不已”是因为( )
A.怨恨周瑜不该如此残暴地对待黄盖。
B.未能及时阻止周瑜责打黄盖而感到后悔。
C.黄盖是江东老将,受此重刑,让人心疼。
D.抱怨诸葛亮不该眼见黄盖被打而袖手旁观。
【4】第②段中鲁肃“低头不语”是因为( )
A.诸葛亮没有识破周瑜的苦肉计。
B.诸葛亮识破了周瑜的苦肉计,周瑜却以为瞒过了诸葛亮。
C.鲁肃被周瑜的智谋折服。
D.鲁肃不相信苦肉计能够成功。
【5】诸葛亮明明识破了周瑜的苦肉计,为什么还要让鲁肃帮他隐瞒?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发挥想象,推测一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精彩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的,一直开到六月。
花朵和酱油碟那么大。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招来了很多的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着。
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脱下来用帽兜子盛着。在摘那花的时候,有两种恐惧,一种是怕蜂子刺人,另一种是怕玫瑰的刺刺手。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摘完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忽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在干什么。我把他的草帽给他插了一圈的花,红彤彤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今天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我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
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不晓得。他还照样地拔着垄上的草。我跑得很远地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所以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
那满头红彤彤的花朵,一进来就被祖母看见了。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
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的缘故,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
他把帽子放下,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过一会想起来,又笑了。
祖父刚有点忘记了,我就在旁边提前说:“爷爷……今年春天雨水大呀……”
一提起,祖父的笑就来了。于是我又在炕上打起滚来。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刮了风,下了雨,祖父不知怎样,在我却是非常寂寞的了。去没去处,玩没玩的,觉得这一天不知有多少日子那么长。
【1】解释词语。
异想天开: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缘故________ 茂盛________ 捉弄________恐惧________ 照样________
【3】文中多处写到了“笑”,使人感到了主人公的快乐。你能写出几个表示笑的词语吗?
_________________
【4】“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回答问题。
文段一:《草船借箭》(节选)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招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曾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文段二:《空城计》(节选)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塵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
【1】这两个文段都选自古典名著《______》,请分别用一个四字词语形容文段中的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一中画“﹏﹏﹏”的句子属于_________描写,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 ”在文段二中画出司马懿认为应该退兵的理由。
【4】下列歇后语与选段有关的是( )
A.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B.半夜里弹琴——暗中作乐
C.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D.诸葛亮焚香弹琴——故弄玄虚
【5】有人评价诸葛亮“神鬼莫测”,文段中诸葛亮的“神鬼莫测”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么,电脑和多媒体有什么关系呢?人的耳朵能接收声音的信息,眼睛能接收图像的信息,鼻子能接收气味的信息。这些信息由神经系统传到大脑,由大脑统一处理。因此,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多媒体信息处理系统,这个系统的“司令部”就是大脑。同样,要建造一个多媒体信息处理系统,也必须在系统内设一个“司令部”,这个“司令部”就是“电脑”。
如今,具有多媒体功能的电脑设备已经走进寻常百姓家。人们可以用它看电视,听广播,打电话,发传真,听CD,看VCD,唱卡拉0K……要是你的多媒体计算机连接上了贯通全球的“信息高速公路”,还可以在家获取来自世界各地的最新信息。那才真叫“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呢!
(1)短文介绍了电脑和多媒体的关系是________,电脑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_,多媒体系统传递信息的设备相当于________。
(2)电脑的作用有________。
(3)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
(4)文中引用了一个谚语是“________”它的意思是:________。
16、阅读下列文章,完成练习。
外婆你好吗
外婆去世以后,每年春天我都乘火车或者轮船去看她。
去看的是一个墓。外婆的墓在她的家乡。
她在我出生时候,从家乡来到我的身边,四十多年一瞬间过去了。那时候我睡在摇篮里,是个伸手伸脚的婴儿,外婆放下包袱就说:“我的毛毛怎么这么好玩啊!”
她把我领大。她还把我的女儿领大。然后是我送她回家。
人生就是这样,总要分别,在一起的时候真没有好好珍惜啊。
我送她是乘船的。小时候,外婆带我去乡下,也常常乘船。外婆叫它大轮。我们在十六铺码头上船,经过南通、镇江、南京、马鞍山,到芜湖下。
外婆领我乘四等舱,也乘过三等舱。外婆坐在舱里,我满船地走着玩。从上走到下,从头走到尾。看江里的流水,看岸上的景色。无穷无尽的旅途乐趣和感觉,都因为有外婆带着而无忧无虑,尤其在今天想起来,那是最温馨的童年记忆和诗画了,也会让我恍惚和伤感。
可现在外婆已不在。我送的是一个很小的盒子,用红的布包着的。我捧着盒子走上大轮。小的时候,外婆抱着我上船,背着我上船,搀着我上船。这是多么不同的两种情景,当中隔着的是时间。我把它放在床头。
坐船的感觉依旧,江水的声音依旧,岸上的景色也是依旧的,但是我的外婆不在了。我没有任何的心情,只是坐在外婆的盒子旁边,想陪陪她,自从长大以后,奔进了外面的世界,坐在外婆身边的时间就很少,但是现在来不及了。下船后,外婆的盒子将被放进地下,那更是真正永远的分开了……
外婆的墓在长江边上。我离开她是夕阳西下的时候。夕阳照在墓群照在她的墓上。
我说外婆我走了,我泪水涟涟,趴在她的碑下。
离开的时间是那么难啊,我把外婆留在这里,我却要走了。我说外婆我走了哦,我走了哦……
我走几步,就回一下头。每年都这样。
【1】“我的毛毛怎么这么好玩啊!”,从“好玩”一词可以看出( )
A.自打婴儿起,外婆就很喜欢“我”。
B.“我”从小就很乖。
C.因为“我”是个女孩,外婆就特别粘我,喜欢我。
D.外婆夸“我”是个好孩子。
【2】下列不属于“最温馨的童年记忆和诗画”的是( )
A.看江里的流水,看岩上的景色。
B.我捧着红的布包着的盒子。
C.有外婆带着“我”的童年生活无忧无虑。
D.走上大轮满船地走着玩,从上走到下,从头走到尾。
【3】这篇文章,作者最想表达的是( )
A.童年生活无忧无虑。
B.童年生活也有恍惚和伤感。
C.要珍惜和亲人在一起的时光。
D.外婆对“我”疼爱和“我”对外婆的感激、思念。
【4】“这是多么不同的两种情景”,“这两种情景”分别指什么?你读后感受到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一种是____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___
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外婆去世以后,每年春天我都乘火车或者轮船去看她。”为什么“我”在文中要这样多次提到“船”?请结合文本内容写一写自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说外婆我走了”在文中重复出现两次,是否啰嗦?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园。
祖父的园子(节选)
①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②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③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④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⑤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⑥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⑦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⑧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⑨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⑩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⑪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⑫太阳也不知道。
【1】对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园子里的植物和动物都成活了,长得非常好。
B.园子里的一切植物和动物都十分自由。
C.这个园子没有人管理,任凭园子里的植物和动物自生自灭。
【2】这段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3】第4、5句与6到12句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
张大力
冯骥才
张大力,原名叫张金璧,津门一员赳赵武夫,身强力蛮,力大没边,故称大力。津门的老少爷们喜欢他,佩服他,夸他。但天津人有自己夸人的方法。张大力就有这么一件事,当时无人不晓,现在没人知道,因此写在下边——
侯家后一家卖石材的店铺,叫聚合成。大门口放一把死沉死沉的青石大锁,锁把也是石头的。锁上刻着一行字:
凡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
聚合成设这石锁,无非为了证明它的石料都是(坚实 老实)耐用的好料。
可是,打石锁撂在这儿,没人举起过,(甚至 至少)没人能叫它稍稍动一动,您说它有多重?好赛它跟地壳连着,除非把地面也举到头上去!
一天,张大力来到侯家后,看见这把石锁,也看见上边的字,便俯下身子,使手问一问,轻轻一撼,竟然摇动起来,而且赛摇一个竹篮子,这就招了许多人围上来看。只见他手握锁把,腰一挺劲,大石锁被他(容易轻易)地举到空中。胳膊笔直不弯,脸上笑容满面,好赛举着一大把花儿!
众人叫好呼好喊好,张大力举着石锁,也不撂下来,直等着聚合成的伙计老板全出来,看清楚了,才将石锁放回原地。老板上来笑嘻嘻说:
“原来张老师来了,快请到里头坐坐,喝杯茶!”
张大力听了,正色说:“老板,您别跟我弄这套!您的石锁上写着嘛,谁举起它,赏银百两,您就快把钱拿来,我还忙着哪!”
谁料聚合成的老板并不理会张大力的话。待张大力说完,他不紧不慢地说道:“张老师,您只瞧见石锁上边的字了,可石锁底下还有一行字,您瞧见了吗?”
张大力怔了。刚才(只想 只顾)高兴,根本没瞧见锁下边还有字。不单他没瞧见,旁人也都没瞧见。张大力脑筋一转,心想别是老板唬他,不想给钱,以为他使过一次劲,二次再举不起来了,于是上去一把又将石锁高高举到头顶上。可抬眼一看,石锁下边还真有一行字,竟然写着:
惟张大力举起来不算
把这石锁上边和下边的字连起来,就是:
凡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惟张大力举起来不算
众人见了,都笑起来。原来人家早知道惟有他能举起这家伙。而这行字也是人家佩服自己,夸赞自己——张大力当然明白。
他扔了石锁,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1】用“√”选出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2】短文中说“天津人有自己夸人的方法”,在张大力举石锁这件事上,这“方法”具体指__________。
【3】“胳膊笔直不弯,脸上笑容满面,好赛举着一大把花儿!”这句话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张大力没有得到钱也哈哈大笑?用“——”画出相关句子。
【5】“张大力脑筋一转,心想别是老板唬他,不想给钱”,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张大力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南极
南极风光
①地球上的南极是一个白茫茫的冰雪世界。在那里,没在奔腾的江河和潺潺的溪流,没在茂盛的树木和青葱的小草,更没在长满各种庄稼的田野。
②冰雪的表面相当粗糙,这是大自然的雕塑家——风耍的把戏。狂暴的风吹起沙子般的雪粒,又把它堆积起来,形成一条条雪浪。有的地方,风还把雪堆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像隧道,有的像悬崖,有的像宫殿,晶莹剔透,巧夺天工。
③南极有十分罕见了景象,那就是南极光。黑暗的长空里,突然升起一团团殷红的霞光。它变幻无穷,瞬间幻化成紫色,一会儿又变成蓝色、绿色、黄色、白色……如长空垂幕,折叠生辉;或薄如雪纱,光彩夺目;或成流星飞剑状,划裂天穹;或如瀑布倒挂,流光四溢……在这寂寞荒凉的世界里,这些奇异万变的光焰到处摇曳、飞驰、翻滚、升腾,使人眼花缭乱。
④南极的严寒、狂风、冰雪是极为不利的自然条件,但它却是一块“宝地”。这里有十分丰富的地下宝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沉睡千年的南极大陆已被人们唤醒,许多国家在这里建起了科学考察实验站。我国的五星红旗也在这里的长城站、中山站迎风飘扬。
南极洲简介
南极洲是什么
南极洲是位于地球正南面的一片大陆。大部分位于南极圈内,濒临三大洋。它占地球表面的十分之一,上面覆盖着一层可能厚达1500米的冰。
南极洲是全世界最寒冷,也是最干燥、最高和风最强的大陆。很少有人整年住在那里。科学家会在那里短期逗留,住在特别建造的研究站里。
南极洲的夏天是10月至第二年3月。这段时间,太阳日夜不停地照射。4月至9月是冬季,情形刚好相反,南极洲会陷入一片漆黑,达六个月。
南极洲的天气
南极洲冷得让你不能想象,就算夏天也一样。1月是南极洲的盛夏,那时的平均气温是零下28摄氏度。南极在4月至9月的冬季,平均温度可以低到零下89摄氏度。把一杯煮沸了的水,泼向空中,在它落到冰地之前,就已经结冰了。有时候,科学家还要用冰箱帮样本保暖呢!
南极洲的企鹅
南极洲的企鹅,不会飞,但会用翅膀游泳,是游泳健将。在地面上,它们挺着身子摇摇摆摆地走,或一小步一小步地跳动。企鹅有很多相互重叠的羽毛,再加上绒毛和厚脂肪层,能抵挡寒风、水和冷空气。
【1】第一篇短文《南极风光》围绕南极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
【2】《南极风光》第③自然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描写(a.动态描写 b.静态描写),从中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
【3】南极洲不与下列哪个大洋相临( )
A.印度洋
B.太平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4】科学考察队员大约每年会在什么时候去南极?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想去南极洲旅游吗?请你利用《南极风光》和《南极洲简介》的内容,说明你想去或不想去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俺家的酒是村酒。 俺家的酒比得上老酒的滋味。
__________________
21、句子练习
1.难道我们不应该这样做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鲤鱼消失在水中。(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座公园真美丽。(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写句子。
(1)难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改为陈述句)
(2)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为肯定句)
(3)她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改写成比喻句)
(4)楚国的大臣们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缩句)
23、题目:我最喜欢的______________
要求:1.请补充完整题目,如可以填电视栏目、一本书、一个人、一个景点、一种动物或植物等。2.突出自己喜欢的原因,感情真挚,条理清晰。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