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不管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瞻前顾后,不能草率。
B.黄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
C.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打到了无所不为的程度。
D.刘伯伯虽然知识渊博,著述很多,可仍然虚怀若谷,平易近人。
2、下面词语的古今说法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榜文——公告 客官——顾客
B.郎中——医生 印信——书信
C.伙计——服务员 货郎——商贩
D.店家——店主 客舍——旅店
3、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篝火(gōu) 平沙无垠(yíng)
B.秉性(bǐn) 旖旎(nǐ)
C.玷污(diàn) 燕园胜地(yān)
D.倭瓜(wē) 澄澈(chéng)
4、比一比,组词语。
瓢( ) 瑞( ) 垠( ) 秉( )
飘( ) 端( ) 银( ) 乘( )
5、读拼音,写词语。
lí ba pān pá shuài lǐng
(_____) (_____) (_____)
suì dào jiàn kāng méng lóng
(_____) (_____) (_____)
tí jiào mǐn jié pì rú
(_____) (_____) (_____)
6、把描写书法的词语补充完整。
( )飞( )舞 笔走( )( ) 行( )流( ) 入木( )( )
临( )学( ) 活( )活( ) 一气( )( ) 笔( )纸( )
7、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草船借箭》选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8、认真听监考老师朗读两遍短文,然后完成下面问题。
1.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的三条途径是______(多选)
A.吸入污染空气 B.表面皮肤接触污染空气
C.食入含大气污染物的食物 D.喝被污染的地下水
2.人类________和________,对大气造成的污染极为严重。
9、快乐读书吧。
故 乡
只因为我在故乡度过了人生最初的十几个年头,因而从离开它的那一刻起,思乡便成为一种病:无从治愈,无法自己。
每当深夜,皎洁的月光洒上床头,抑或昏黄的路灯将摇曳的树影投上天花板,我总要想起故乡的一切。在如泻如瀑的月光下,小伙伴们应该都已经甜甜入睡,屋子里只有轻轻的鼻息,衬托起夜晚的宁静;而我的老屋里却空无一人,月光银练般流过窗格,悄然落向闲置的床帷;田野上的小路寂无行人,只有庄稼在微风中长大的阔叶;远处的河堤依稀可辨,桦树林传来遥远的叶动声;更遥远处,不眠人似有似无的歌声飘忽不定……
我是那样地思念故乡,它与我少年的彷徨、青春的无奈共存着。多少个无眠的夜晚,我为它写过无数首思念的诗歌,因为它是我永远的恋人。
故乡,抽象成一种情绪在心头,就像天空里轻纱薄翼般的白云,久久地漂浮着,衬托着天空那种忧郁的蔚蓝。久久地,直到我长大。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摇动—( )空闲—( ) 忧愁—( ) 悄悄—( )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无法自已:__________________
(2)轻纱薄翼:__________________
【3】画横线的句子中,“它”指的是__________。
【4】用“____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5】“明月千里寄乡思”,短文中作者除了写明月外,还通过描述家乡的________等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
10、非连续性文本(共5分)
新叶村位于浙江省建德市,几百年来,叶氏家族在这里建起了大片住宅,至今仍完好地保存16座古祠堂、古大厅、古塔、古寺和200多幢古民居建筑,像总祠堂——有序堂、祖庙——西山祠堂,都是其中的典范。因此,新叶村也被人们誉为“中国明清建筑露天博物馆”。在村口有一组特别的建筑,抟云塔、文昌阁和土地祠,三者紧紧相邻,反映了叶氏家族”耕读传家“的理想和追求。其中,抟云塔是新叶村的标志性建筑,代表了新叶人读书的志向。每年农历三月三,当地的百姓都会聚集在一起,举行祭祀大典。庆典的压轴大戏就是上百位书法能人挥毫泼墨写楹联,写得最好的楹联将留存于有序堂,缅怀先祖,启迪后代。
【1】图文对照,从总祠堂出发,去参观文昌阁内的书院,下列路线正确的一项是( )。 (1分)
A.有序堂—是亦居—种德堂—崇仁堂 B.西山祠堂—抟云塔—牌坊—是亦居
C.有序堂—进士第—牌坊—抟云塔 D.西山祠堂—双美堂—永锡堂—有序堂
【2】三月三,人们在祭祀大典上写楹联,如果上联是“耕可致富”,那下联最贴切的应为( ) 。 (1分)
A.读能聪明 B.读可发家 C.读能富强 D.读能荣身
【3】看图读文,你发现新叶村是一个 _________ 、 _________ 的村落。(用四字词语概括)(1分)
【4】新叶村建筑群被誉为“中国明清建筑露天博物馆”,文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进行介绍?(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不要拧乱自己身上的“钟”
①你想节省时间有效率地学习吗?那就请你无论如何都不要拧乱自己身上的“钟”!
②“生物钟”这个谜是现代生物学中最诱人的一个课题。你倘若观察一下大自然,就能发现一切安排得多么井井有条!每天黎明,小鸟就唱起婉转的歌,随着日落,歌声又消失了;到人们上床睡觉的时候,猫儿却待不住了,猫头鹰也开始觅食;小小的蜘蛛一般在晚上织网。看来它们的身上有着极其精确的“钟”。
③人身上有没有“生物钟”呢?回答是肯定的。例如在正常的情况下,心跳和呼吸并不受人的意识支配,每分钟心跳大约七十次,呼吸大约二十次。一般情况下,人的体温在清晨最低,黄昏最高。夜晚,大脑皮层已经进入休眠状态,你如果马上上床睡觉很快便能入睡,第二天早上不用人叫,也会准时醒来。可是你如果强打精神,半夜还在灯下复习功课,就会给大脑皮层带来很大负担。长此以往,不仅会降低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拧乱了身上的“钟”,还会导致大脑皮层病理性变化,诱发神经衰弱等神经官能症。再如,吃饭也是受“生物钟”控制的。有些人以为自己身体好,早吃晚吃没关系,所以不按时吃饭。岂不知,到了该吃饭的时候,人身上的“生物钟”已把消化液准备好了,并对胃肠壁的细胞起到刺激作用。人如果长期不正常进食,饱一顿饿一顿,就会得胃病。
④科学家研究认为,“生物钟”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就某种意义来说,是生物体内化学和物理变化的结果。但“生物钟”究竟是怎样起作用的,至今还是一个未揭开的谜。你如果有志去揭开它,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在向科学进军的征途上,需要强健的体魄,所以,你必须注意,千万不要拧乱自己身上的“钟”。
(有删改)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复习功课时可以熬夜到很晚,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B.人们上床睡觉的时候,猫头鹰开始觅食,这是动物身上存在“生物钟”的表现。
C.不按时吃饭,人身上的“生物钟”会对胃肠壁的细胞起到刺激作用。
D.科学家认为,“生物钟”只是生物体内化学变化的结果。
【2】( )是在晚上开始觅食的。
A.小鸟
B.猫头鹰
C.蜘蛛
D.壁虎
【3】结合短文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小英爸爸说:“我的身体非常好,可以不按时吃饭。”
小英爸爸的说法是________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期末考试快到了,小英复习很刻苦,每天都要复习到夜里十一二点,请你结合短文内容劝劝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16分
________________
禹强读小学的时候,最怕写文章,费了好大劲,写出来的作文,老师总是说内容枯燥,词汇贫乏,她心里非常着急。
她的爷爷徐特立知道以后,对她说:“禹强,要想写好文章,就要多读多写。多读,就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这样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又可以学习别人写文章的经验。多写,就是要练习自己的笔头,肯于(克、刻)苦实践。”
于是,禹强就下工夫多读。不管是报纸、杂志、小说,也不管是短篇、中篇、长篇,( )能找到的,( )拿来读。可是,提起笔来写作文,进步却不大。徐老看到孙女这种学习方法,摇着头对她说:“你读书的方法不对,读书应该慢慢地读,一边读,一边动脑筋想一想:这本书讲了哪些道理,是怎样讲清楚这些道理的;书上有哪些好的语言、好的描写,也要想一想。严格地说:有些好的段落,光读光想还不够,你们小孩子要能够背诵才行。另外,还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做摘抄,记提要,也要写心得,记体会,这就是我常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
从那以后,禹强看书的时候,身边总带着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一边想一边记。而且,又勤练习写作,不久,她的作文成绩(居然、果然)提高了。
(1)用简短的几句话概括这篇短文讲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用“——”线划出具体说“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语句。(1分)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缺乏——( ) 清晰——( )
(4)细读短文,在( )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并画去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
(5)根据徐特立老爷爷的话,我们可以知道,要写好文章必须达到两个条件:( ) 和( ),其中( )必须要做到“动笔墨”。
(6)请结合你自己的写作经验,写写你对徐特立老爷爷的话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 _______ ”上。(2分)
13、阅读直通车。
和 氏 璧
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山上得到一块玉璞(pú,含玉的石头,或没有雕过的玉石),拿去献给楚厉王。厉王叫玉匠来看,玉匠看了说:“这是一块石子呀,哪里是玉石!”
厉王认为和氏欺骗他,把他治了罪,截去了他的左脚。
厉王死后,武王继了位。和氏又拿玉璞去献给武王。
武王仍叫玉匠来,把玉璞辨认了一番。玉匠仍然说:“是块石子,谁说是玉石?”
武王( )恼怒和氏胆敢欺骗他,( )把他的右脚也截去了。
武王不久也死了,文王继位。和氏捧着那块玉璞,坐在山脚下哭泣,一连哭了三天三夜,把眼泪都流尽了。
文王听到这事 叫人去问他 你是罪有应得 截了脚的人也多得很 你为什么哭个不停
和氏回答说:“我( )为了截去两只脚悲伤,( )为有人把宝玉当作石头,把忠诚说成欺骗而痛心!”
文王叫玉匠剖开这块玉璞,发现这( )是一块真宝玉,( )质地特别好。后来,文王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
1.给第七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把下列三组关联词语分别填在原文的括号里。
不仅……而且…… 不是……而是…… 因为……所以……
3.用“//”把短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三部分的部分意是什么?
。
4.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
14、下面是阿司匹林泡腾片的使用说明书,请仔细阅读并完成下列问题。
(药品名称)通用名:阿司匹林泡腾片(西药名)。
(成分)本品每片含主要成分阿司匹林0.5g。
(作用类别)本品为解热镇痛类非处方药品。
(适应症)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痛经及关节痛等。
(用法用量)温开水溶解后口服。成人一次1片,若发热或疼痛持续不缓解,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一次。24小时内不超过4片。
(禁忌)
①本品易于通过胎盘屏障,并可由乳汁分泌,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禁用。
②哮喘、鼻息肉综合征、对阿司匹林及其他解热镇痛药过敏者禁用。
③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溃疡病活动期的患者禁用。
④服用本品期间禁止饮酒。
(药物的相互作用)不应与含有本品的同类制剂及其他解热镇痛药合用。
(贮藏)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有效期)2年。
(批准文号)苏卫药准字(1985)第343401号。
【1】该药品是( )
A.中药 B.西药
【2】该药品的保存要求是_______和________。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否则画“×”。
(1)该药品为处方药品。(__________)
(2)哺乳期的妇女如果发热,不可以服用本品。(__________)
(3)在服药期间禁止饮酒。(__________)
【4】2019年4月,小红发热了。她从家里找到了一盒2016年1月生产的阿司匹林泡腾片。请问这盒药小红还能服用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草船借箭(片段)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文中“大雾漫天”中的“漫”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用部首查字法查___部。“漫”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水过满,溢出。来;②满、遍;③没有限制。文中“漫”字应选____
【2】诸葛亮料定曹操一定不敢出兵,是因为( )
A.曹操的兵力少,而东吴和蜀汉联手,兵力非常多。
B.曹操生性胆小怕事,面对诸葛亮他心里充满畏惧。
C.曹操生性多疑,在大雾天气而且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他绝对不会贸然出兵。
【3】片段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这也暗示诸葛亮借箭能够成功。
【4】诸葛亮为什么下令把船一字摆开,后来还要掉头?(多选)( )
A.船一字摆开,可以增加受箭面积,确保箭的数量多。
B.为了让曹军看清楚东吴军队的阵势之大,以产生畏惧之心。
C.掉头可以让船的两面都受箭,以增加箭的数量,利于保持船的平稳,也为借箭成功后离开节约了时间。
【5】请简要概括诸葛亮的人物形象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内阅读。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 )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 )不动摇。”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1】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文中画线的句子是( )。
A. 外貌描写 B. 神态描写 C. 动作描写
【3】爸爸的话中体现出白杨树的哪三个外在特点?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表白”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己的心”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我和老师有个秘密
①10岁的时候,我才开始读小学一年级。
②母亲为我的15块学杂费和书本费整整准备了三年,此时,我的一个哥哥和两个姐姐都已经在念中学了,其实他们学杂费的零头都要比我一年的学费还要高,但母亲为了不让我的哥哥姐姐们耽误学业,她只好一年又一年地将我的入学时间往后推。好不容易攒够了15块钱,不料,三年后,也就是在我10岁那年,小学一年级的学杂费和书本费已经比三年前翻了一番,达到了30块钱。得到这个消息后,母亲整整哭了一夜。
③就在母亲打算让我彻底放弃上学的时候,村里唯一的一位公办教师江老师找到了正在地里干活的我的母亲……也就是在那一天,我被江老师领到了学校,开始了我的读书生涯。事后我才知道江老师答应母亲愿意为我交那15块钱学费的。
④上学后,母亲仅仅给我买了一个练习本。然而对于一个初学写字的小学生来说,这一个本子怎么能够应付那么多的家庭作业呢?仅仅两天的时间,我的练习本就再也写不下一个字了。之后,我就再也没办法交上作业了。
⑤两天后,我被江老师叫到了他的办公室。看起来他很生气,可是当他得知我不交作业的原因后,江老师沉默了,半晌,他抬起头来,对我说道:“孩子,我这还有一个备课本,你先拿去用,以后你的作业我就用铅笔改,你用完之后,就可以拿橡皮擦掉,这样不就还可以再用了吗?对了,还有,假如每次你的作业能全部做对,我就不在上面写字,那就表示你的作业得的是优。你看这样行吗?”此时的我除了感动还能说些什么呢?我在心中暗暗发誓:我一定要把作业全部做对,一定要得优,不让老师写字。临走时,江老师又把我拉住了:“这是我们两个的秘密,你一定要保密呀!”
⑥许多年后的今天,已经快大学毕业的我还保持着用铅笔写字的习惯,总有人问我为什么?我不为别的,只为了心中的那份纪念。
【1】短文通过江老师 和 两件事,刻画了一位 的江老师,表达了我对江老师的 之情。
【2】第⑤自然段中“他很生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后来又“沉默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划线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1)“我”和江老师两个之间的秘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江老师要求我一定要保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最后一句“我不为别的,只为了心中的那份纪念,你知道作者心中纪念的是什么吗?请选择最为合适的答案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
A. 是曾经的苦难生活,这是作者人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
B. 是用铅笔写字的习惯,时刻提醒自己不忘本。
C. 是母亲曾经为这个家庭所付出的一切艰辛。
D. 用铅笔写字是为了永远铭记江老师的恩情。
18、 握住母亲的脚
(1)一位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到一家颇具实力的公司应聘面试,主考官只对这位才华横溢的大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你抱过你母亲的脚吗?”
(2)年轻大学生被主考官的提问弄愣了,满脸绯红。主考官接着又说:“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一个条件,你必须抱抱你母亲的脚。”
(3)青年红着脸走了。他闹不明白主考官的用意,但无论如何,自己也要按照主考官的要求抱抱母亲的脚。
(4)青年大学生早年丧父,贫寒的家里只有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靠替人做佣人才供他读完大学。青年大学生其实是理解母亲的,也很爱他的母亲。但他压根儿没艳过母亲的脚,他不知抱母亲脚时心头会是有种什么样的滋味。
(5)青年回到家里,母亲还没有归来。他想,母亲长年在外奔波,那双脚一定很疲乏,今晚,我一定要替她洗洗脚,然后轻轻按摩一番。
(6)母亲很晚了才回来。青年请母亲坐下,然后端来一盆热水,右手拿毛巾,左手握母亲的脚。陡然间,他发现母亲的脚竟然像木棒一样坚硬。青年大学生顿时潸然泪下,紧紧将那双脚拥在怀里,久久地不肯松开。
(7)那晚,青年大学生终于理解了母亲。
(8)第二天,青年如约去那家公司, 对主考官说:“我现在才真正明白,做人是那么不容易,成才又是何等的艰难,您让我明白了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一个人只有理解了母亲,他才可能善待自己!”
(9)主考官这时笑了,点点头说:“你明天来公司上班吧!”
(10)主考官旨在考验年轻大学生的悟性,岂料却让一个人的灵魂获得了升华。
(11)年轻大学生从此铭记着母亲的艰辛,也一刻不忘自己肩负的责任。没几年,他便成长起来,而且做了一家大公司的老板。
(12)许多年以来,当他坐在偌大的教室里给那些虔诚地崇拜者谈成功之道的时候,他就告诉他们:一个人要想读懂人生真谛,不妨回去握握母亲的脚,那是一部比任何经典教材都具震撼力的巨著,读懂了它,你就读懂了整个人生。
(13)握母亲的脚在手,其实握着的是自己一生的命运。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绯(______)红 按摩(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潸然泪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依为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八自然段空格处填入一个适当的词。
【4】从记叙的顺序来看,第四段的第一个句子属于 ,其作用是交代青年人的 为下文给母亲洗脚而终于真正地理解母爱 。
【5】体会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青年大学生顿时潸然泪下,紧紧将那双脚拥在怀里,久久也不肯松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个人只有理解了母亲,他才可能理解生活,明白自己的责任!”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一写。
母亲的脚, 踩出了儿女的前程, 却送走了自己的青春;
母亲的脚, 站立成一棵大树 , ;
母亲的脚, , ……。
19、涩涩的香布袋
一个普通小女孩的形象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虽然事隔多年,但抹也抹不去。
那是“十一”长假的第三天,我们旅游的景点是林州市石板岩村的王相岩。在下山的路上,导游阿姨告诉我们:“这儿的孩子正在放秋假,他们所谓的秋假其实就是回家帮助家长干活。”同时,她也向我们介绍了这里的三大特产--花椒、山楂、核桃。因此,我们特别留心石梯两旁的杂货。
突然,我的眼前一亮,一个卖香布袋的小女孩吸引了我。她穿着一件大红色外套,脑后随意地扎着一个辫儿,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过往的行人。她见我们走了过去,就对我们说: “买一个香布袋吧,能驱邪气,保平安。”妈妈摸了摸香布袋,问她:“这是你妈妈缝好,让你来卖的?”“妈妈没让我做,这是我自己做的。”“那你这香布袋里面装的是什么?”她说:“是我上山采来的治腰酸背痛的中药。”“你看这孩子的手多巧啊!”妈妈一边点头一边称赞到。我问她:“你也在放秋假吧!”她摇摇头 说:“我没有上学。”“没上学?”我追问道:“你今年多大了?”“9岁了。”我急着问:“那你怎么还没上学?”她怯怯地说:“我家里没钱。”原来,她是一个因家里穷而上不起学的失学儿童,与她同龄的孩子已经是小学三年级学生了。看着她亲手缝制的五颜六色的香布袋,我和妈妈挑选了一个。她卖5角钱一个,妈妈掏了5元钱递给她,她说:“太多了,我找不开。”妈妈一边拉我离开,一边说:“不用找了,不用找了。”我回头向她招手说:“再见!”同时心里默默地祝福她,祝她早日跨入学校大门。
回到家,我仔细地端详着香布袋,才发现上面绣的“桃花洞纪念”5个字中,有两个字的笔画都少了一笔。我想:一定是哪个上过学的小伙伴帮她写的字,她在绣字时,因不识字而漏绣了。看着这香布袋,我的心情有些沉重,也有些苦涩。我把它挂在书桌前,让它来激励我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建造更多的希望小学,让全国像她一样的孩子都能坐在宽敞的教室里读书。
鉴赏感悟:
这篇文章是写人物的,通过一件事来刻画人物的形象,小姑娘商量、勤劳但也可怜,在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小姑娘不能读书的深深遗憾,从而一个美好的愿望随机生成,那就是要让更多的孩子能够读到书,能够学习到知识。
文章以回忆性的文字展开叙述,在叙述中阐述了深刻的印象,让人读来深受感动。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沉重——(________) 宽敞——(_________)
【2】为什么“看着这香布袋,我的心情有些沉重,也有些苦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让你对小女孩说几句话,你想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花园
1.我承认自己佩服骆驼的沉稳性格。(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身体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盘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看骆驼咀嚼。(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改进了自己的缺点。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湖面上溅起了涟漪。(扩句)
2、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改为陈述句)
22、句子加工厂。
1.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缩句)
_____________
2.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
3.师父问阿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
4.开学之初,学校大队部通过并讨论了队员们提出的合理建议。(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
23、从下面题目中,选择一个内容,进行习作,题目自拟。
题目1:五彩斑斓的世界里,既有让我们引以为荣的祖国的锦绣河山,优秀的中华文化,也有美丽的外国风光,异域文化。在你的旅行生活中,是否去过高原,雪山,草原,戈壁,游览过名胜古迹,欣赏过自然风光。选择一个内容,运用优美的语言,写写景物、风情的特点。
题目2:读了《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我们不仅感受到鲁智深这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还学习到一些写人的方法。请你运用这些方法,写一个特点鲜明的小伙伴。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