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海西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快乐王子请求小燕子陪他(  )个晚上。

    A. 3   B. 4   C. 2   D. 5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绿衣黄

    A.xià   shang

    B.hè   cháng

    C.xià   cháng

    D.hè shang

  • 3、《西游记》中最具叛逆性格的人物是( )

    A.猪八戒

    B.牛魔王

    C.唐僧

    D.孙悟空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把词语补充完整。

        wěi    wèi   wèi

      )一     (   )藉     ( )蓝

      měng   jī   rè

      )     (   )     ( )

     

     

  • 5、根据意思写词语(4分)

    (1)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

    (2)形容斗争十分艰苦超出寻常(   )

    (3)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

    (4)形容气息十分微弱(   )

     

  • 6、读句子,给画线部分换一个意思相同的词

    1、狂风卷着沙土袭来时,天和地都呈黄色,好像一个整体____

    2、你不用对人解释说明自己的意思,大家也会理解你。____

    3、老师在我的头上用手轻轻地按着并来回移动时,我总觉得那是妈妈的手。____

    4、戈壁滩上的一行白杨树高耸直立,清秀美丽,非常引人注意。_____

  • 7、用带的字填空。

    月儿挂树____  话语声渐____ 日出照____

    山花多娇____  孩子吹口____  来把口信_____

  • 8、辨字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将相和》选段,回答问题 

    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话传到了蔺相如的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___诸位请想一想___廉将军和秦王比___谁厉害___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请在“____”上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一定要细心考虑哟!

    2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部。

    3你认为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按要求在文中找句子。

    1)廉颇负荆请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____”划出具体写廉颇负荆请罪的句子。

    5请把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这个句子换一种表达方式而不改变其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细读文中带点的句子,说说你从这些句子中体会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理解。

    秘密

    ①有一天,一个当小学老师的朋友讲了一个小男孩的故事。

    ②他7岁,上小学二年级。他有一双非常水灵的大眼睛,乌黑的、不谙(ān)世事的、清澈的眼睛。凝视他的眼睛的时候,老师常常会有一种错觉,以为那里面正含着眼泪,像一潭水似的,晃动着,但不涌出来。

    ③他是一个可怜的孩子,跟着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只有菲薄fěi bó)退休费,祖孙两人有了吃的就没有穿的,总有一样要凑合。“这个孩子特别懂事一个小男孩呀,你们不能想象他有多么细腻的内心世界。”

    ④朋友感慨着举了一个例子:小学生的作业本通常都是用得很快的,用不了多久就要买新的。没有一个同学对这件事有疑义。有一次,是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吧,所有的同学都在操场上玩,只有他,嗫(niè)嚅()着走到讲台旁,仰着小小的脸,伸出小小的手,递给老师一支铅笔。他说:“老师,我想让您以后用铅笔给我判作业。这样,作业本用完了,我用橡皮一擦,就像新的一样了。”

    ⑤当老师的朋友对我说:当时我注视着这个孩子的眼睛,他的脸特别圣洁。你知道吗?那种天使一样的小孩子,充满了对世界的悲悯(mǐn)和谅解。我看着他,看着看着就要掉眼泪。我拿过了那支铅笔,我说,这是我们两个人之间的秘密,我一定用只有我们俩能看清楚的符号来批改你的作业。孩子特别开心,跑出教室,冲进同学当中。此后,有好几个星期的时间,老师真的用铅笔给他改作业,而且悄悄地告诉他:“如果你都做对了,老师只写上“优秀”两个字,擦的时候也好擦了。”这样,孩子一直保持了优秀的成绩,老师和他一直共有着这个秘密。

    ⑥过了几个月,孩子的生日到了,老师买了整整100个小学生常用的作业本给他。老师说,这是对他作业一直优秀的奖励。

    【1】联系上下文给加点词语选择恰当解释。(在序号前面画“√”)

    菲薄:(1)微薄(指数量少、质量次) (2)瞧不起

    【2】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全体同学对这件事都有疑义

    B.全体同学对这件事都没有疑义

    C.只有一个同学对这件事有疑义

    【3】短文第______和第______段围绕“秘密”具体写了一件事。

    【4】短文写谁与谁之间的秘密?“秘密”的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中的小男孩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6】想象小男孩长大以后又见到这位老师,他会说什么?(不少于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外阅读《加了一句话》  (17分)

    一天中午,在人来人往的街头,一位著名诗人看见了一个老妇人木然地站着。她佝偻着腰,衣衫褴褛,苍白的头发在风中飘荡。在她身旁,立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这是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在街上乞讨。诗人走到老人跟前,俯下身子问道:老人家,今天给你的钱多吗?听到有人询问,老人先是一愣,接着长叹一声,说:……今天什么也没有得到。诗人听了,拿出笔,悄悄地在木牌的那行字前面写了一句话春天到了。他把身上带的钱全给了老妇人,说:这够你吃一顿饭了。

    晚上,这位诗人又经过这条街。他看到来往的行人经过这块木牌时,大都停了下来。无论是衣着华丽的绅士、贵妇,还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少男少女,都掏出一枚枚铜币送到老人的手里,就连衣着寒酸的小职员,也摸出一枚铜币交给老人。诗人远远地看着,脸上露出欣慰的神情。

    春天到了 我什么也看不见 诗人仅仅在原来那句话的前门加了四个字   竟产生了这么大的魔力 是啊,春天多么美好。但是,对于双目失明的人来说,仍然是一片漆黑。何况这是一位贫困交加、风烛残年的老妇人呢!诗人的语言,用美好衬托出不幸的人更加不幸。这位盲妇人,一生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看不到,谁能不产生同情之心呢?

    (1)给文中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2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3分)

    褴褛( 木然( 漆黑(

    (3)文章描写街头,用了人来人往这个词,你还能写出两个形容人多的词语: 。  (2分)

    (4)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2分)

    内心满意并感到宽慰。 (   )

    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 )

    (5)请将文中最后一句话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子的原意。(2分)

     

    (6)诗人只是在那几个字前加了一句话,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魔力?请谈谈你的理解。 (3分)

    (7)加了一句话,就使事情有了这么大的变化,语言的魔力真大!在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类似的例子呢?请写出一个。  (3分)

     

  • 12、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

    我家门前有一片红云杉林,我们全家都很喜欢它。

    奶奶喜欢红云杉的秀丽。她说,这是来自蓬莱仙境的女儿。她的比喻很贴切。你看,红云杉的树干是红色的,远远望去,仿佛是鲤鱼仙子红光闪闪的长裙,伞状的树冠绿莹莹的,如同仙子头上璀璨的翡翠装饰。鲜花盛开的夏季,晨雾在林间缓缓流动,缠绕着每一株红云杉,看上去恰似仙子身上长长的飘带。每当果实成熟,奶奶就带着我,将红红的果子采下,嗑出紫红色的小种子,一把一把向林间空地撒去,让空地上长出更多的红云杉。

    爷爷对红云杉更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每逢万木落叶,大雪封山,千山万岭银装素裹时,唯有红云杉勇敢地挺着红干绿冠的身躯,爷爷抖动着长长的银须,伸出那双林业工人有力的大手,连声赞叹:“好样的,好样的!”

    一次我和爷爷去护林 爷爷指着一片白色的沙地对我说 这是一块多灾而又贫瘠的土地 那红云杉为什么长得这么好

    “因为它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这土地是生养它们的母亲啊!”

    爷爷这番深情的话扣动着我的心扉,是啊,母亲无论多么贫穷,忠实的儿女都不会嫌弃她。

    哦,红云杉,你是家乡坚强勇敢的卫士,你是大地母亲忠实优秀的儿女!

    【1】给短文拟个标题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

    【2】给文中缺标点处加上标点。

    【3】本文采用的叙述方法是( )

    A.先总述,后分述,最后再总述。

    B.先分述,最后总述。

    C.先总述,然后分述。

    D.逐次分述。

    【4】文章画“ ”部分是________说的话;本文结尾一句话是_____发出的赞叹。

  • 13、《白杨》片段(17分)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   ),那么(   ),不( ),也不(   )。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1)按课文内容填空。(4分)

    (2)写出反义词。(3分)

    坚强     粗壮     动摇  

    (3)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4)从爸爸介绍白杨的话里可以看出白杨有哪些特点?(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5)他也借白杨表白着自己的心说明爸爸在借 ______  勉励自己 _______________ ,这种写法叫 ________ 2分)

    (6) 不管……不管……总是……”写一句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理解

    零分之约

    曾经,我是一个让老师感到头疼的学生,调皮、厌学,每次考试,成绩都是雷打不动的“C”,教过我的老师都无计可施。直到卡尔森老师来教我们班后,这一切才发生了改变。

    第一天上课,她冲我(  )地笑了笑,说:“你就是整天梦想当个赛车手的斯蒂文弗吗?”“是的。”我感觉她的话里有一些鄙夷的成分,声音不禁高亢起来,富有挑衅地说:“舒马赫是我的偶像,他像我这么大还考过零分呢,现在不一样当了世界顶尖级赛车手?”卡尔森老师爽朗地笑了起来,说:“但你从来没有考过零分啊!”她竟然笑话我没考过零分!我控制住心头的怒火,气冲冲地说:“哼,下次我考零分给你看!”

    她仿佛一下子抓住了我的“小辫子”,说:“好啊,咱们做一个约定,你要是考了零分,在班级里一切自便;可你一天没考零分,就要好好学习!不过,考试时必须把试卷答完整。”这还不简单!我(  )地答道:“没问题!”

    很快迎来了考试。发下试卷后,我开始答卷,我故意把知道的写错,可在做后面的题时,由于不知道哪个是正确答案,只得硬着头皮做,像以往那样乱蒙一通。

    走出考场,我忽然发现,手心里竟然出了汗。我第一次感觉,考零分竟然跟考满分一样难!我的心情沮丧极了。考试成绩又是“C”,卡尔森老师走过来,狡黠(xiá)地提醒道:“加油!向零分冲刺!”我低下头,既羞愧,又暗骂自己不争气。

    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我一次又一次地向零分冲刺。我发奋学习,慢慢发现自己有把握做错的题越来越多,换句话说,     

    一年后,我终于成功地考了第一个零分!卡尔森老师大声地宣布:“斯蒂文弗,祝贺你考到了零分!”我脸红如枣,羞愧难当。“按照我们的约定,你可以在班级内做你想做的事情了。”

    泪水突然涌出我的眼眶,我哽咽着说:“谢谢您,老师,在我没有成为世界一流赛车手之前,我想成为一名出色的学生……”

    1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文中括号里(  )

    A.意味深长 不慌不忙 B.郑重其事 意味深长

    C.意味深长  不假思索 D.不慌不忙  不假思索

    2联系上下文,分析“换句话说”后面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与零分的距离会越来越远

    B.我必须要细心,唯有细心才能与零分无缘

    C.有把握把题目全部做错,得零分就会有希望

    D.我只有战胜自己的虚荣心,才会获得零分

    3“一年后,我终于成功地考了第一个零分!”从“终于”你体会到了什么?(  )

    A.考零分真是太容易了!

    B.考零分真是志在必得。

    C.考零分极其艰难,付出的努力真多!

    D.那一刻“我”的心里十分难受。

    4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卡尔森是一个循循善诱、教育方法得当的老师。

    B.要想取得成功,哪怕是实现零分的愿望,也是要付出艰辛的努力的。

    C.以“零分之约”为题,设下了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D.“我”最后留下激动地泪水是因为我终于得到了零分。

  • 15、课内语段精读。

    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喻派来搬箭的五百个军士已经等在江边了。每条船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1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

    (1)算好天气:____________

    (2)算好受箭方法:________

    (3)算好鲁肃:____________

    (4)算好周瑜:____________

    (5)算好曹操:____________

    2画线的句子是文章最后一句话,它与课文开头有什么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表面的结果是_______,实际上是_______

    A.诸葛亮神机妙算,周瑜自叹不如

    B.诸葛亮如期交箭

  •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我读到一篇英国课文,讲的是蚂蚁。

    ②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③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④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í jǐ)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⑤没有抱成团的智慧,( )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 )会全军覆灭。

    ⑥生命的微小、体力的单薄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卑微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⑦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衣,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⑧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 )体积,( )精神。千里之堤(tī dī),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1】选择括号内正确读音。

    【2】在⑤、⑧自然段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将“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改为不含问号的句子,但意思不变。________

    【4】读④、⑤自然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第④自然段中“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这句话与前文“________ ”这一句相照应。

    ②第⑤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蚂蚁“抱成团”做法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表现了蚂蚁具有的什么精神?

    答:________

    【5】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

    【6】我们刚刚经历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战疫”,读了这篇文章,你想起了相关的哪些人、哪些事?用简要的语言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忧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煕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1用“   ”画出这段文字中描写王熙凤的肖像的句子,其描写作用是(   )

    A.表现王熙凤的姿容俏丽。   B.表现王熙凤的性格特征。

    C.表现王熙凤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征。   D.表现王熙凤服饰的高雅华贵。

    2下列对人物语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未写其形,先使闻声”,王熙凤放诞无礼、先声夺人的出场是一种“宣告”:各位听着,我凤姐来了;也是一种道歉:老祖宗,我迟到了。

    B.“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表面上是称赞了林黛玉的风姿,实际上却是在阿谀贾母,又不忘安慰迎春等那些嫡亲的孙女儿,真是圆滑之至。

    C.“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王熙凤一心都在贾母身上,其虚伪和机变逢迎的性格暴露得淋漓尽致。

    D.“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体现出凤姐对黛玉无微不至的真诚关怀,也显示了凤姐在贾府中的特殊地位和威仪。

    3王熙凤初见黛玉时的表情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贾母以“凤辣子”介绍王熙凤,流露出贾母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 18、阅读。

    家乡的小河

    我家院子的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她是娴静的,宛如明镜一般,倒映着红色的花,绿色的树;她又是活泼可爱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在舞蹈,舞姿优美得就像天空的七彩绸。

    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绚丽的晨曦中,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她周围的新鲜东西。这时水绿得像玉,霞红得似胭脂,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

    太阳爬上了树梢,把自己的身躯映在河水中,欣赏着火红的脸庞。一群白鹅开始了“曲项向天歌”“红掌拨清波”的嬉戏。鱼儿凑趣地跳跃着,翻起了一个个跟头,顿时河面上鳞光闪闪。中午的小河真是活泼极了。

    傍晚的小河真可爱。夕阳西下,太阳把余晖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是红,那处是绿。又一阵风吹来,倒映着两岸和成排的桑树、桃树,都乱成灰暗的一片,像醉汉,可一会儿又站定了。

    小河的夜晚可静啦,喧闹了一天的小河带着倦意入睡了。她像凝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到空中,对着小河照镜子。这时,寒风任意地扫着河岸上的小草,发出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汪汪的狗叫声,此时的小河更静,更清。

    家乡的小河啊,你真美!

    【1】联系上下文,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解释。

    (1)凝:①结实,牢固;②坚硬;③坚决地。(______)

    (2)轻:①遮盖;②关;③乘人不备。(______)

    【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认真读第一自然段,用“  ”画出描写小河静态的部分;用“  ”画出描写小河动态的部分。这样动静结合的描写,让我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自然段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表达上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作者把夕阳西下时的小河比作醉汉?“站定”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多处用了_______和_______的修辞手法,哪句话让你印象深刻?请写下来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阅读文本,完成练习。

    枇杷和琵琶

    明朝的时候,有个姓袁的县官,特别喜欢吃枇杷。有位财主为了巴结他,特意叫人买了一筐上等的枇杷,又亲自写了一张礼单,派人给县官送去。

    县官接过礼单一看,只见上面写着:“琵琶一筐,敬请笑纳。”他有些纳闷:“我又不会弹琵琶,他怎么送这种乐器?再说,琵琶怎么用筐装啊?”他打开筐,这才明白原来财主把“枇杷”写成了“琵琶”。于是,他提笔写了一张回帖,叫人连同这筐枇杷一起退了 回去。回帖上写着:

    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枇杷是一种水果,琵琶是一种乐器,意思完全不同。这样的字词我们会经常遇到,大 家只有认真区分,才不会闹出财主写礼单这样的笑话。

    【1】填空。

    “枇杷”一词是由两个“木”部的字组成的,请再写两个类似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琵琶是一种乐器,你还知道哪些乐器?(至少写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讨好______ 刻意______ 不解______ 仔细______

    【3】“琵琶”“枇杷”音同义不同,写出像这样的词语。(至少写三组)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齐威王对田忌说:“难道你还不服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的聪明和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以“八月,天多热啊!”作为开头,再写一句话,至少采用一种修辞手法。

    八月,天多热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原意。 

    瑞恩被人们称为加拿大的灵魂人们称瑞恩为加拿大的灵魂

    ①他被孩子们簇拥着,来到一口井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妈妈的一位朋友被瑞恩的执着感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30分)

    题目:我总想着那件事    

    要求:内容具体,有中心,有条理,有真情实感,注意前后照应,不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