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横线给黑体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达格尼(ní nī) 菩提(pú pū)
咆哮(pāo páo) 枞果(cóng cōng)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A.多读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B.下课铃响了,争先恐后的同学们来到操场。
C.班级成员讨论并听取了李校长的报告。
D.孩子犯了错误,做父母的不应袒护他,而应该对他进行批评教育。
3、给下面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绝活”中“绝”的意思是( )
A.尽,穷尽。 B.独一无二的,无人能及的。
C.断。 D.一定,无论如何。
【2】“半信半疑”的意思是( )
A.又信又不信,对事情的真假不敢肯定。
B.比喻事物没有一点儿破绽。
C.比喻做事没有主意。
D.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了主意。
4、在( )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审视(______) 尊重(______) 慰问(______)
(______)的审视 (______)的尊重 (______)的慰问
5、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1)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 )( )
(2)“岸英!岸英!”毛主席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 )
(3)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 ( )( )
6、大儿 __________,中儿 __________。最喜小儿亡赖,______________ 。
7、巧辨双胞胎。(比一比,组成词语。)
侮 (_______) 啸 (________)
悔 (_______) 肃 (________)
赔 (_______) 准 (________)
倍 (_______) 淮 (________)
份 (_______) 矩 (________)
吩 (_______) 距 (________)
8、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根据句意选词填空。(填序号)
①神______妙______ ②______然起______
③胸有____________ ④______忙______乱
1.参观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后,这些英雄的事迹让我们______。
2.因为准备充分,李明在这次比赛中显得______。
3.上台演出之前要把服装道具都准备好,免得到时候______的。
9、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儿童诗
黑白
我一直认定乡村老家六岁的女孩子毛豆是一位诗人。我记得是在秋天,毛豆妈妈在簸稻谷,妈妈簸啊簸啊,毛豆就在一边看。在掀动的簸箕里,好稻谷和秕(bǐ)稻谷分得一清二楚。好稻谷沉甸甸地往后聚,秕稻谷则轻飘飘地从簸箕口跌落下来,在那里形成了一个秕稻谷的瀑布。毛豆凑得很近,突然对她妈妈说:“妈,你簸一簸人吧,这样就分得清好人与坏人了。”
又一次,毛豆和我女儿在外面疯玩了一整天,晚上我罚女儿在家做作业,毛豆在一边看,她没有做作业的概念,看着姐姐痛苦的样子她也非常着急,盼望这个漫长的夜晚快快过去。见她妈妈在一边缝衣服,她这样说:“白天那么短,肯定是妈妈用剪刀剪的;晚上又那么长,是妈妈把好几个晚上用针线缝在一块儿了。”
毛豆发表这样的口头诗歌是经常的、随意的。昨天我刚刚起床,毛豆就和我女儿在开满繁花的桃树下跳起了花房子,这是我童年最常玩的一种乡间游戏。她们用木块在地上画起了大方格子,乡下女孩子灵巧的脚就这样带着小木块在画满花朵的方格里跳跃。女儿在城市里从来没有玩过这种游戏,她就在一旁看毛豆熟练地安排,毛豆一边画一边自言自语:“一格里画上桃花,一格里画上雪花,我们两个人,就用木块跳花房;你把木块踢到雪花上,我把木块踢到桃花上,你一脚跳出了冬天,我一脚跳进了春天。”
我就站在窗口听着感受到纯净的诗意像春风捎着桃花吹进来,一直吹上我心头。
【1】根据短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填空。
看着妈妈簸稻谷,毛豆请求“______________”,那是孩子心中的“真”;心疼姐姐写作业,毛豆感慨“________________”,那是孩子心中的“善”;和姐姐玩跳花房子,毛豆解释“_____________”,那是孩子心中的“美”……毛豆用丰富的想象力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纯真世界。
【2】用“____”在短文中画出直接表达作者对毛豆的赞许之情的句子。
【3】下列对画“﹏﹏”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透过毛豆的语言,“我”感受到毛豆对生活的热爱她那灵动的语言就是口头的诗歌。
B.听着毛豆的语言,“我”感受到毛豆说话语调的轻柔,带给人一种舒服的内心感受。
C.听着毛豆的语言,“我”感受到毛豆拥有一颗诗意的童心,而这样的童心可以点亮和温暖人生。
【4】美好的诗意根植于生活,请你仿照短文中毛豆的语言特点写一句诗歌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军神(节选)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 爆)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 斩)新的白床单(居然 果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 忠)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词,并画“√”。
【2】照样子写词语。
汗珠滚滚(ABCC式)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3】选文的第二自然段是对刘伯承的_______描写,我从中感受到了_____;此时刘伯承可能在想:______。
【4】画“___ ”句子是对沃克医生的_______描写,句中的“你”指______,沃克医生将他称为“军神”是因为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①刷子李干活还有一个规矩。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会儿,杨一袋烟,满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①此刻,曹小三借看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拿目光仔细搜刷子李的全身。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她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肢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②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眼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转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侧去。他怕师父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要扫一眼。
③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小三,你眼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傻小子,你再仔细瞧瞧吧——”
④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 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奇了!他凑上脸用神再服,那白点原来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造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
⑤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好好学本事吧!”
⑥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感怕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明白呢。
批注 |
【1】(阅读要素)文中的句子①,抓住了曹小三的_______进行描写,可以想象,曹小三此时心里想的是:__________句子②抓住了曹小三的__________进行描写,可以想象,曹小三此时心里想的是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曹小三,最关心的是师傅身上有没有白点。找到相关句子,理清事情的顺序,体会曹小三的内心变化。
一个白点都没有→______→_______
(崇敬) ( ) ( )
【3】本文的主人公是剧子李,却用大量的笔墨描写曹小三的表现,其目的是运用____描写的方法衬托___________。
【4】对于选文最后一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请你会试在文中的枢内作批注。
___________
1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变色龙”在生活中常被用来形容那些政治上易变的人物。在自然界中,变色龙是一种极善于根据环境情况迅速改变自己身体颜色,以求得自身隐蔽的小动物。变色龙在热带的丛林中生活,一般是不易被人们发现的。如果你把变色龙从绿色树枝上移到大树干的黄褐色树皮上,你就会发现:转眼之间变色龙的体色就由绿色变成与树皮一样的黄褐色,与周围环境完全融为一体。
变色龙缘何有这么高超的伪装术?动物学家们经研究才弄清楚,原来在变色龙颗粒状表皮上的真皮中,有着许多特殊的色素细胞,它们在变色龙神经的支配下,可以伸长或缩短来改变颜色,从而使身体与环境协调。变色龙改变体色的机能启发科学家们深入地研究它。人们希望有一天也能模仿变色龙,制造出一种可以随环境改变色彩的涂料。如果真能成功的话,那这种东西在国防上必将会成为出奇制胜的法宝。
(1)文中加点的“它”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本文内容看,变色龙这种动物之所以具备变色的本领,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需要。
(3)“变色龙缘何有这么高超的伪装术?”一句中“高超的伪装术”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与理解。
牧场之国(节选)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 平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寂静 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用“√”标出恰当的词语。
【2】用“____”画出短文中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
【3】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
①这句话描写了牧场傍晚时分的景色,表现了景物的_____(A.静态美 B.动态美)。
②写远处的汽笛声的作用是_____。(A.以动衬静 B.以静衬动)
③请运用这样的手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段描写的是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14、阅读理解。
泥活
①冯兰瑞老头,坐在厚重的桑木案前,腰板挺直,脖筋绷紧,眼神像锥子似的注视着案子上新捏好的泥活。他手持竹刀,这里抹一抹,那里抹一抹。对这么精巧生动的“武松打虎”,你还有什么可挑剔的?武松左膝镇住大虫的花背,倾全身之力向大虫身上压,右手揪住大虫的耳朵,左手抡拳,那大虫拱起半条身子,悬口吊牙,眼眶眦裂。这会儿冯兰瑞双眉挤在一起,只见他那窄细的瞳仁中有两个香火头般的亮点闪动着,直视自己的这件作品,摇了摇头。片刻之后,他似有所悟,重新拿起床上的竹刀,挑一点紫泥,朝着武松的拳背上三剔两刮,顿时,那拳背上便鼓起几条弯曲的虬筋。于此,冯兰瑞的花白胡子里才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放下竹刀,搓着两手,轻轻地从案边站起来。
②孙子冯大刚正好赶集回来。这个矮墩墩的小伙子进了屋,便从大竹篮里提出一瓶通州大曲、一包用荷叶托着的热驴肉。他用手甩了一把流到额上的汗说:“爷爷,这酒这肉你就敞开吃!今儿头一天到集上去开张,你猜怎么着?这宗买卖别提多么快!”
③“怎么个快法呢?”冯兰瑞问。
④“我刚把‘芮庄泥人冯’的布幌子打出来,篮子里的各色泥人才摆到地摊上,眨眼之间,赶集的人就围了个里外不透风,嗬,五十件泥人一下子就卖个精光。好些人都说,泥人冯的手艺二十多年没见了!”
⑤“哈哈哈哈!”冯兰瑞老头开怀地笑起来。
⑥冯大刚一眼瞄见桑木案上的“武松”,忙奔过去,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直起来,反反复复看了又看,乐得眼泪都流出来:“爷爷!爷爷!这是怎么捏出来的!我压根儿没见过这么好的泥活!”他拉着爷爷两只粗糙的大手,说:“爷爷,下回赶集,我得把这个也带去。”
⑦“带去吧!”冯兰瑞答应了,“摆到地摊上,先让大伙看个够,收摊时随便卖掉就成。”
⑧“爷!武松’难道不肯帮咱一个忙? ”冯大刚忙神秘地靠近爷爷的耳朵说,“今儿个,管理市场的胖老刘蹲到地摊旁,捧起这个瞧瞧,抓起那个看看,爱得简直没治! 我把‘武松打虎’带到集上送给他,说不定他能让咱把泥活的价往高里提!”
⑨冯兰瑞眼里一闪一闪的亮光熄灭了。他走到桑木案前,用木滞的眼睛盯着孙子冯大刚,张开粗糙的巴掌放到“武松打虎”上面,狠狠向下压去。
【1】第①段文字中,用了两个比喻句写冯兰瑞老人的眼睛,请用“______”画出来。
【2】读文中画“ ”的句子,从加点的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画“___”的句子,说说这句话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写出了冯大刚什么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技艺高超外,你认为冯兰瑞老人还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活着的手艺(节选)
他是一个木匠,是木匠里的天才。
很小的时候,他便对木工活感兴趣。曾经,他用一把小小的凿子把一段丑陋不堪的木头掏成一个精致的木碗。他就用这木碗吃饭。他会对着一棵树说,这棵树能打一个衣柜、一张桌子。面子要多大,腿要多高,他都说了尺寸。过了一年,树的主人真的要用这棵树了,说要打一个衣柜、张桌子。他就站起来说,那是我去年说的,今年这棵树打了衣柜桌子,还够打两把椅子。结果,这棵树真的打了一个衣柜、一张桌子,还有两把椅子,木料不多不少。他的眼力就这样厉害。
长大了他学了木匠。他的手艺很快超过了师傅。他锯木头,从来不用弹线。木工必用的墨斗,他没有。他加的榫子,就是不用油漆,你也看不出痕迹。他的雕刻最能显出他木匠的天才。他的雕刻能将木料上的瑕疵变为点睛之笔,一道裂纹让他修饰为鲤鱼划出的水波或是蝴蝶的触须、一个节疤让他修饰为蝴蝶翅膀上的斑纹或是鲤鱼的眼睛。他雕的蝴蝶、鲤鱼,让那要出嫁的女孩看得目不转睛,真害怕那蝴蝶飞了,那鲤鱼游走了。树死了,木匠又让它以另一种形式活了。
我在老家的时候,常爱看他做木工活。他疾速起落的斧子砍掉那些无用的枝杈,直击那厚实坚硬的树皮;他的锯子有力而不屈地穿梭,木屑纷落;他的刻刀细致而委婉地游弋……他给爱好写作的我以启示:我的语言要像他的斧子,越过浮华和滞涩,直击那“木头”的要害;我要细致而完美地再现我想象的艺术境界……多年努力,我未臻此境。
【1】文章主要借其他人之口,从侧面介绍了文中木匠这些年的经历,既节约了文章篇幅,又巧妙地展示了木匠的__________。
【2】文章是怎样突出他的高超技艺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对木匠的介绍给你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你对文章题目“活着的手艺”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读《威尼斯的小艇》选段,完成练习。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形容速度快的四字词语有______和______。
【2】用“ ”画出选文第2自然段的中心句。作者围绕中心句从哪些方面来进行描述?
【3】用一句话归纳选文第1自然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说画线句子与船夫的驾驶技术没有关系,可以删去。你认为这样的观点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晏子使楚》选段,完成练习。
晏子使楚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话传给了楚王。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1】选文中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楚王吩咐打开城门,迎接晏子是因为( )
A. 楚王不敢得罪晏子,怕齐国派兵来攻打楚国。
B. 晏子的话迫使楚王必须打开城门,否则就承认了楚国是“狗国”。
【3】选文第二自然段写楚王刚见到晏子时的表情时,用的词是“ ”,体现了他 。写晏子的表情时,用的词是“ ”,体现了他 。
【4】选文第二自然段中晏子的话妙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阅读。
等他们确知在我身上搜不出什么的时候,也就停手不搜了;又在我藏躲的地方周围,低头注目搜寻了一番,也毫无所得。他们是多么失望啊!那个持弹欲放的兵士,也将拉着的引线,仍旧塞进榴弹的木柄里,转(zhuǎn zhuàn)过来抢夺我的表和水笔。后来彼此说定表和笔卖出钱来平分,才算无话。他们用怀疑而又惊异的目光,对我自上而下地望了几遍,就同声命令:“走吧!”
是不是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请等一下,让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有的有的,但不算多。去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féng fèng)上底的线袜,已交给我的妻放在深山坞(wū wù)里保藏着——怕国军进攻时,被人抢了去,准备今年暑天拿出来再穿;那些就算是我唯一的财产了。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yǐ qǐ)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1】用“/”划去选文中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2】兵士在“我”身上搜寻的结果是什么?他们的心情怎么样?找出选文中的关键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画线的句子是什么描写?你从这个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传世宝”的意思,并说说选文中的“传世宝”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专项训练。
及刘焉发榜招军时,玄德年已二十八岁矣。当日见了榜文,慨然长叹。随后一人厉声言曰:“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玄德回视其人:( )。玄德见他形貌异常,问其姓名。其人曰:“某姓张,名飞,字翼德。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恰才见公看榜而叹,故此相问。”玄德曰:“我本汉室宗亲,姓刘,名备。今闻黄巾倡乱,有志欲破贼安民,恨力不能,故长叹耳”飞曰:“吾颇有资财,当招募乡勇,与公同举大事,如何?”玄德甚喜,遂与同入村店中饮酒。
正饮间,见一大汉,推着一辆车子,到店门首歇了;入店坐下,便唤酒保:“快斟酒来吃,我待赶入城去投军。”玄德看其人:( )。玄德就邀他同坐,叩其姓名。
其人曰:“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今闻此处招军破贼,特来应募。”玄德遂以己志告之。云长大喜。同到张飞庄上,共议大事。
飞曰:“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次日,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1】选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三豪杰”指的是①____、②____和③____。以下回目分别与其中的哪位有关?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张翼德大闹长坂桥(______)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______) 皇叔败走投袁绍(______)
【2】阅读选文,梳理故事脉络。
起因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 、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下列对句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叩其姓名(询问他的名字) B.遂以己志告之(把自己复兴汉室的志向告诉关羽)
C.特来应募(特地来响应招募) D.与公同举大事(和您一起做大事业)
【4】将以下两处外貌描写填入文中合适的位置。
①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②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5】三豪杰结义的共同目标是____________。由本故事引申出的成语是“________”。
20、句式变换。(6分)
(1)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改为反问句)
(2)只要大鸟在笼子里生气地大叫一声,它就立即飞回笼里去(改为双重否定句)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生物节律是相当稳定的。(改写成反问句)
2.虽然天山这里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改写成陈述句)
3.小鱼在游。(改写成拟人句)
4.长江大桥横卧在长江上。(改写成比喻句)
22、按要求写句子。
1、难道我能说:“指导员,我把同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了困难出来啦?”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风的时候,湖面非常平静。(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晏子的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晏子的巧妙回击维护了国家的尊严。(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年轻的女教师一本正经板起面孔讲人的起源。(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续编故事。
一天又过去了,几个花园来客依然在谈论着,试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发挥你的想象,续编故事,给它一个合理的结局。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