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六安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A.比喻

    B.排比

    C.拟人

  • 2、下列带点字的解释错误的是( )

    A.却看妻子愁何在(妻子和儿女)

    B.草满池塘水满(山坡)

    C.君子喻于(道义)

    D.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没有)

  • 3、下列歇后语中,不正确的是(   

    A.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B.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C.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D.竹篮子打水——七上八下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大显身手。

    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并获得智能锻炼和人格培养,会终生受益。让经典浸润我们的生命,滋养我们的语文课堂。相信下面的题目一定难不倒爱读书的你。

    (1)请列举出我国古代的四大名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四大古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把搭配不当的词语改正过来。(4分)

    悦耳的电影( 提高工作(

    精美的动物(  整理垃圾(

     

  • 6、写出下面这些词语现在的说法。

    钱铺——______ 印信——______

    榜文——______ 客官——______

    官府——______ 客舍——______

    郎中——______ 伙计——______

    掌柜——______ 驿站——______

  • 7、古诗词专题。

    1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万物萌发,百花争艳,春天是多么美好!南宋诗人_________在游园时,惊喜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杨万里在_________这首诗中描写儿童活动的情景同样令人神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阳春三月,大诗人李白久久地伫立江边,望着远去的朋友,禁不住吟诵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唐诗、宋_________,元_________和明清_________都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通过学习积累,我知道了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用“然”字组词填空。

    1.猴子________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2.猴子________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

    3.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________就可以转败为胜。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写人叙事类阅读

    一记耳光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记耳光,忘不了那个月色如水的夜晚。

    那一年我九岁,一向反对棍棒教育、脾气好且极少发火的父亲,第一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在我的脸颊上落下了重重的一巴掌。

    起因十分简单。我去游泳,回来时饥肠辘辘,便用准备坐车的钱买了两碗小米粥。车仍然坐了,下车时我藏在大人的身后,躲过了售票员的眼睛。到家后,当我眉飞色舞地把逃票的经历讲给父亲听时,我本来期待一两句褒奖,不想却挨了一记耳光,猝不及防,没有任何铺垫。

    我很委屈,那一晚我没有吃饭。我甚至在内心发誓,(  )我有能力自立,(  )离家出走。(  )父亲病了,(  )不再回来看他,我要让他为这一记耳光付出代价。

    父亲似乎看透了我的心事,呆了许久。

    就是在那个月色如水的夜晚,我第一次听到一个曾经流传久远、震撼人心的故事。在很久以前,有一对母子相依为命。母亲很疼爱自己的儿子,一直对他百般呵护纵容。有一次,儿子偷了邻居的东西拿回来。母亲不但不责备,还夸奖他聪明能干。于是,儿子一发不可收拾,最后竟然成了一名江洋大盗。后来他被逮捕归案,判了死刑。临刑前,痛不欲生的母亲来看儿子,没想到儿子疯狂地咬伤了母亲,并指责她说:“你生养了我,就应该教育我。如果当初偷了邻居家东西时,你(  )夸奖我,(  )责备我,让我明辨是非,我怎么会有今天的下场,我好恨你呀!”

    讲完这个故事,父亲拿了一块湿毛巾擦去我脸上的泪痕说:“我当后勤财会部主任十几年了,经手的钱财成千上万,但我从没有拿过一分一厘。我虽清贫,却问心无愧。我今天之所以打你,就是因为坐车不买票和偷拿人家的东西在本质上没什么两样,都是一个字——贪!蚁穴虽小可溃千里长堤呀!”说着,父亲站起身,从衣架的西装口袋里取出钱包,掏出钱放在桌子上,严肃地叮嘱我:“你再去游泳,还坐原来的那辆公交车,要多买一张票,向售票员说明情况,能做到吗?”

    我点点头,泪水再一次溢出眼眶。我虽然还不能完完全全地懂得父亲话中蕴含的深奥道理,但是凭直觉我感觉到了父亲的舐犊之情。

    从那以后,每逢生活中遇到金钱的诱惑,我总会想起那一记耳光,想起那个月色如水的夜晚……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猝不及防:________

    (2)问心无愧:________

    【2】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不是……而是……  如果……就……  即使……也……

    【3】认真阅读短文第3到4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我”挨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被父亲打了一耳光后,感到非常__________ 

    【4】能把第5自然段中的“呆”换成“站”吗?为什么?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可以,“呆”和“站”意思相近。

    B.不能,“呆”可以是坐着或者站着,而“站”就是站着。

    C.不能,因为“呆”表示父亲当时可能也没想到自己会打儿子,会让儿子这么恨自己,所以一时间也愣住了,不知所措。

    【5】父亲给“我”讲这个故事是为了告诉我一个道理,这个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6】下面对短文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短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B.父亲给“我”讲这个故事是为了让我以后不恨他,能回来看他。

    C.短文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那个月色如水的夜晚”,做到了首尾呼应,让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D.“我”听完父亲的故事后理解了父亲这么做的原因,并且在以后的生活中抵制住了金钱的诱惑。

    【7】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样的感悟呢?请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理解。

    巧改对联

    从前,有个老进士,他的儿子也中了进士,于是他十分得意,准备第二天大宴宾客,进行庆祝。他亲自写了一副对联贴在大门上,上联是:“父进士,子进士,父子进士”,下联是“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夫人”。

    由于这老进士平时为富不仁,仗着自家有财有势,经常欺男霸女,鱼肉乡里,百姓对他无不恨之入骨。正巧,有个秀才见了这幅对联,顿时计上心来,决定要捉弄一下老进士以出心中恶气。于是,他趁黑夜把这副对联的“士”字下面一横加长,给“夫”字添了一撇,“人”字加了两横。第二天,老进士请的宾客都来了,大家一见这副对联都交头接耳,偷偷发笑。老进士闻讯出来一看,不由得大叫一声,昏了过去。百姓们则拍手称快。

    【1】联系上下文,以下词语不能和其他三个归为一类的是( )

    A.为富不仁

    B.有财有势

    C.欺男霸女

    D.鱼肉乡里

    【2】文中哪句是对秀才“计上心来”中“计”的具体解释?请用“ ”画出来。

    【3】秀才巧改对联,那么,对联被改成了什么样?请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事出总有因,对于老百姓拍称快这一举动的原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老进士昏了过去,大家都着急地拍着手,喊着快救他。

    B.老进士在众人面前出了丑,丢了脸,大家高兴。

    C.秀才巧改对联,诅咒了老进士父子,出了大家心中恶气。

    D.老进士平时为富不仁,经常欺男霸女,鱼肉乡里,百姓对他恨之入骨。

  • 11、阅读。

    剥豆

    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豌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推。

    看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

    “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可这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刚开始。”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在他碗里。

    “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速度。”

    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

    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

    “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如是想,手不知不觉就慢了下来,俯拾豆的机会稍停一下。

    “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豆的速度分明快了。

    小儿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中来回穿梭(suō)。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的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剥豆的动作不觉中又缓了下来。

    “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

    一大袋豌豆很快剥光。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了,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新拿来了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

    “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

    “我少,我就是输。”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和我争。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

    细想起来,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多余了。

    1文中划线句说“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作者“喜”的是:_______________

    2文中母亲剥豆的速度时快时慢,请用自己的话分别说明母亲剥豆速度快与慢的原因(每条不超过18个字)。

    答:①慢下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②快起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刻画人物采用的主要描写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儿子的性格特征表现得十分鲜明,其中最突出的两点是:________________

    5文末加点的“瞻前顾后”一词能否换成“优柔寡断”?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的主旨可从多角度去领悟,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不超过20字)。

    答:本文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外阅读。

    但愿有个梦

    在我一生中,大概那一年是最值得怀念的了。

    当院子里的柳树刚刚吐出新芽的时候,那间不大的院子里便传出了欢乐的笑声。

    “姥姥,等我长大了,好高好高,就到村旁的树上,摘一朵白云,给你做衣裳!”“傻孩子,那白云咋能做衣服呢?”于是,欢乐的笑容,同时呈现在一老一少的脸上。春天,我最爱云,它像姥姥那银白色的头发在风中飘动;又像一团团棉花,要是铺在姥姥的床上,一定特别舒服……

    春天,是白云的季节。或许因为姥姥,我对白云有那样的感情;而因为白云,我对村头的小山、溪流有那样深刻的印象。

    当炎热伴着烦人的蝉鸣声降临的时候,在葡萄架下和姥姥一起编席子的我,却比任何时候都更感到时光的美好。姥姥灵巧的手指,把一缕缕稻草捆在席中,似乎也把我对她和她对我的爱一丝丝地卷了进去。于是,这草席也就变得非同寻常了。

    夏夜,枕着木凳,睡着草席,望着月亮,听姥姥唱起那古老的歌谣。我闭上眼睛,似乎觉得月亮、星星、小草、树木都和我一起睡着了。

    我最盼望的季节——秋天,终于来了。桑椹还青着的时候,我就站在高高的桑树下,舔着嘴唇发愣了。这时,面对着高高大大的树木,我忽然感到自己的渺小。等到桑椹像一串串宝石一样挂满全树的时候,瘦小的姥姥便拿着长长的竹竿到我身边,用枯干的手举着竹竿在树上轻轻敲打着,_______________,被我捡进绿色的小碗。

    当许多邻居的小孩馋得流口水的时候,姥姥便把他们叫来,挑最大最饱满的给他们吃。以后,我吃东西的时候,总记得给别人留一份。

    可谁能料到,这最美好的秋天后面还有一个寒冷的冬天。

    那是一个白雪纷飞的日子,姥姥穿一身黑色的衣服,躺在一个黑色的棺材里,我总觉得她那身黑棉衣里,应该絮上我摘的白云……

    天是白的,地是白的,树是白的,房子是白的,天地之间,似乎只有我面前这一片黑色。那黑色,直铺到我心里去……

    我愣愣的,不说话,也没有流泪,只是机械地蹲下来,握紧她的手,那双灵巧的、编过草席和打过桑椹的枯干的手,这时凉凉的,没有一丝血色。我把它放在我的心上,希望那双手再重新温暖起来。

    我被人拉开了。这时,两行热泪滑过我的脸,落在雪地上,砸出两个浅浅的小坑,我只看见,一团黑色,从我眼前缓缓地降下去了。

    眨眼,两年过去了。再去姥姥家,小山变成了盆地,桑树也连根拔掉了。秋天,我爱靠在土墙旁,望着蓝蓝的天,舔着嘴唇,像幼时那样等待着,等待着那个瘦小的身影,从那扇小门走出来……

    那段美好的时光,现在只能称做“回忆”了。我仍然期待着有一天,我能在梦中和姥姥一起重新享受过去的欢乐。

    【1】题目“但愿有个梦”,对全文所起的作用是(   )。

    A.概括全文记叙的中心事件

    B.引起对全文内容的回忆

    C.含蓄地点明全文的主旨

    D.表明全文记叙的线索

    【2】根据本文的行文顺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与姥姥之间的几件难忘的往事。

    春天_______________ 夏天_______________

    秋天_______________ 冬天_______________

    【3】为文中空白处选择最有表现力的句子,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

    A.桑椹就一个个掉下来

    B.桑椹就一个个跳下来

    C.桑椹就一个个落下来

    D.桑椹就一个个飘下来

    【4】作者为什么能够做到“我吃东西的时候,总记得给别人留一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愣愣的,不说话,也没有流泪,只是机械地蹲下来,握紧她的手”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本文的中心意思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

    A.回忆姥姥一生的经历,赞美姥姥的勤劳、朴素、大方。

    B.回忆“我”小时候和姥姥在一起的几件事,表达了“我”希望再回到童年的想法。

    C.回忆“我”的童年时光,表现了“我”的天真无邪。

    D.回忆“我”与姥姥在一起生活的日子,表达了“我”对姥姥的深切怀念。

  •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磁疗表带的问世

    日本东京都中野区,住着一个( )的知识分子——田中正一,他没有职业,一文不名,却整天关着门在家里研制一种“铁酸盐磁铁”,被邻居看成是"怪人"。

    当时他患上了“神经性头痛”的毛病,病一发作折腾的他( ),怎么治也治不好。那时候,每逢星期四他都要带着许多制好的磁石,到大井都工业试验所去测试。时间一长,一个偶然的现象出现了:每逢星期四,他的神经痛就得到缓解。田中正一是一个探究心很强的人,他感到十分好奇,于是就找来一条橡皮膏,在上面均匀地粘上五粒小磁石贴在自己手腕上做试验。

    很快,他发现这玩艺对治神经痛很灵,就立即申请了专利。田中正一认为:“将磁石的南极、北极相互交错排列,让磁力线作用于人体,由于人体内有纵横交错的血管,血液流过磁场时,便能感生出微电流,这种电流能达到治病强身的效果。”

    取得专利权后,田中正一模仿表带的式样,制造四周镶有六粒小磁石的磁疗带,向市场推出。产品上市后,果然( ),在全日本出现了人人争购、趋之若鹜的现象。工厂三班制生产也( )。在销售最好的时期,仅一周销售额达两亿日元。

    就这样,转眼之间 ,一个穷汉就变成了大富翁!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选项。

    A.不同凡响

    B.痛不欲生

    C.穷困潦倒

    D.供不应求

    【2】根据原文内容判断对错。

    (1)田中正一因为有“神经性头痛”,因此被称为“怪人” 。________

    (2)磁石能够治疗田中正一所有的头痛问题。________

    (3)田中正一模仿项链的样式做了磁疗带,推向市场。________

    【3】磁石治疗神经痛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田中正一的成功完全是因为他幸运,对此,你认同吗?你认为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现代文阅读

    此时探春的也取了来了,丫头们在那山坡上已放起来。宝琴叫丫头放起一个大蝙蝠来宝钗也放起个一连七个大雁来,独有宝玉的美人儿,再放不起来。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就落下来,急的头上的汗都出来了。众人都笑他,他便恨的摔在地下,指着风筝说道:“要不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稀烂!”黛玉笑道:“那是顶线不好。拿去叫人换好了,就好放了。再取一个来放罢。

    【1】画横线的句子是对宝玉的______________描写,表现了他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2】宝玉把风筝摔在地下的原因是:_________

    【3】选段体现了众人在放风筝时的_________心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___________之情。

    【4】从选段中可以看出黛玉是一个(   )的人。

    A.心思细腻

    B.城府很深

    C.活泼可爱

    【5】体会选段中加点部分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

  • 15、课外阅读。

    老师的腰围

    我在一所小学听数学课。老师是个女的,40来岁,胖胖的。讲完厘米、分米和米的概念后,她让学生们测量桌子、铅笔和手臂的长度。两分钟后,被点名的同学报出答案,都得到了表扬,老师说,我们再找找别的东西测量一下。老师的话刚完,一个男孩“噌”地站起来:“老师,我想测测你的腰围。

    教室里一下静了。老师低头看了一下自己的腰,然后笑道“好哇,你来量吧!”小男孩拿着尺子,飞快地跑到老师前面,随后他说出了一个答案:“87厘米。”“不错,答案比较接近。其他同学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测得准确一些?”她的话音刚落,一个胖乎乎的女孩站起来说:“老师,我有,我用手。我一掌是11厘来,我看是几掌就知道了。”老师笑了。小女孩的手在老师的腰上爬了一圏之后,报出了答案:“89厘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笑容在老师的脸上绽放。片刻之后,前排的一个小孩站起来:“老师,你把腰带解下来,我们一量就知道了。”

    我没想到这个小小的孩子会想到这种聪明的办法。老师肯定也没想到,老师一边笑,一边真的解下了腰带。小同学量出的是90厘米,这当然是最准确的一个答案。老实说,那位老师并不算漂亮,但这节课却是我听过的最漂亮的一节课。

    1短文介绍了哪几种测量腰围的方法?

    _____________

    2短文中多次描写到老师的一个神态,那就是_______,这个神态表现了老师_______的特点。

    3画横线的两个句子都是对老师的__________描写,从中可以看出___________

    4仔细阅读短文中的这句话,按要求回答问题。

    老实说,那位老师并不算漂亮,但这节课却是我听过的最漂亮的一节课。

    (1)联系上文和自己的理解可知,第一个“漂亮”的意思是____,第二个“漂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2)写出你认为这是“最漂亮的一节课”的几个理由?(至少2个)

    __________________

  • 16、阅读美文,完成练习。

    泥人张(节选)

    一听这喊话,吃饭的人都停住嘴巴,甚至放下筷子瞧瞧这位大名鼎鼎的张五爷。当下,城里城外气最冲的要算这位靠着贩盐赚下金山的张锦文。他当年由于为盛京将军海仁卖过命,被海大人收为义子,排行老五。所以又有“海张五”一称。但人家当面叫他张五爷,背后叫他海张五。天津卫是做买卖的地界儿,谁有钱谁横,官儿也怵三分。可是手艺人除外。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故此,泥人张只管饮酒,吃菜,西瞧东看,全然没把海张五当个人物。

    但是不会儿,就听海张五那边议论起他来。有个细嗓门的说:“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跟着就是海张五的大粗嗓门说:“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在裤裆里捏吧!”随后一阵笑,拿泥人张找乐子。

    这些话天庆馆里的人全都听见了。人们等着瞧艺高人胆大的泥人张怎么“回报”海张五。一个泥团儿砍过去?

    只见人家泥人张听也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的手还灵巧。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帐。

    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真捏绝了!这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着正走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

    1读一读,体会下面动词的妙处。

    只见人家泥人张听也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下下一块泥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泥人张在什么情况下捏海张五的样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泥人张捏得逼真的句子。

    4泥人张捏的样儿很逼真,你会想到哪些成语呢?请写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下列两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海张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泥人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课外阅读。

    掩耳盗铃

    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人家大门上挂着一个铃铛,想把它偷走。

    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可是他想:“(     )把耳朵掩住,响声不(     )听不见了吗?”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没想到手刚碰到铃铛,他就被人发觉了。的蠢人。

    【1】这是一则________故事,讽刺那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哪句话写出了“掩耳盗铃”的意思?用“﹏﹏﹏”画出来。

    【3】在文中的括号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4】把画线句子换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 18、我的研究小报告。

    下图是盘州市某某小学五年级(4)班汉字书写情况统计图,请你仔细研读此统计图,解决下列问题。

    盘州市某某小学五年级(4)班汉字书写情况统计图

    【1】通过此图可以看出,五年级(4)班在汉字书写中存在最突出的问题是( )

    A.错别字较多

    B.书写姿势不规范

    C.字迹不工整

    D.间架结构不合理

    【2】针对以上情况,你认为最合适的研究小报告标题是( )。

    A.关于有趣汉字的研究报告

    B.关于汉字文化的研究报告

    C.关于规范书写汉字的研究报告

    D.关于小学生汉字书写不规范问题的研究报告

    【3】你觉得下列哪个研究方法与此次研究报告的撰写无关?( )

    A.查阅书籍、报刊或网络,了解、搜集汉字字谜和歇后语。

    B.让部分同学按所整理搜集的方法技巧去学习与训练,观察记录这部分同学的学习情况,总结方法和经验。

    C.查阅书籍、报刊或网络,了解、搜集小学生汉字书写的方法技巧。

    D.组织班上的同学学习汉字书写技巧的专题讲座或邀请老师给予指导。

  • 19、阅读下面的语段,然后回答问题。

    我在故乡只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   )的瑞士莱蒙湖上,在(   )的非洲大沙漠中,在(   )的大海中,在(   )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1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离乡背井: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妙绝伦: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填序号)

    A.巍峨雄奇   B.碧波万顷   C.风光旖旎   D.平沙无垠

    3这段文字中,作者写了自己见过瑞士莱蒙湖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的月亮,但作者最爱的还是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抒情方式,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一阵风吹断了风筝线。(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那风筝都飘飘飖飖随风而去。一时只有鸡蛋大,一展眼只剩一点黑星儿,一会儿就不见了。

    (1)“飘飘飖飖”是什么意思?它的近义词有哪些?把这个词语换成“别的近义词好不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鸡蛋”“黑星儿”描写了什么?风筝为什么由“鸡蛋”变成了“黑星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中描写时间变化的词语有哪些?从这些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谈自己对句子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把下面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不好好学习,不能取得好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都是你自已找的,我帮不了你的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别人能办到的事,我们就能办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耕耘没有收获,不学习没有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冬天来了,春天不会远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展示台。

    题目:与名著中的人物聊聊天

    提示:走进名著,用心阅读名著,放飞想象,穿越时空,和书中的人物聊聊天,或聊聊自己的梦想,或谈谈未来的打算,或讨论社会热点问题……作文应围绕某一话题,内容要具体,条理要清楚,语句要通顺,情感要真实。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