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周口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词语中的“信”与“诚实守信”中的“信”意思相同的一项(   )

    A.书信 B.信息 C.言而有信 D.信口开河

  • 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那种不放弃的顽强意志让人不由肃然起敬

    B.护士阿姨扎针的手法真熟练,一针见血

    C.听了李明的解释,王刚才恍然大悟

    D.这场百年不遇的大水灾,迫使人们不得不背井离乡

  • 3、选择关联词填空。

    既然…………   与其……不如……

    如果…………   尽管……还是……   宁可……也不……

    1老师常常告诉我们,(   )考试前加班加点搞突击,(   )平时刻苦学习。

    2我们(   )不努力学习,将来(   )不能为建设四化贡献力量。

    3凡卡(   )回到乡下爷爷那里去,(   )愿在城里受罪。

    4你(   )答应和我一起去看电影,(   )不应该自己先走。

    5   )痛得满头大汗,他(   )一声不吭.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查字典,填空

    (1)“衷字按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__画。按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_____,组词______

    (2)“劣字按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_____,一共________画。按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___,再查音节______,组两个词______)(______

  • 5、我会把词语补充完整,还会用其中的一个词造句。(8分)

    )( )忘食 )( 一息   美( )美(

    )色( )流   )如( )掌 )尽( )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课内外积累。

    1.这学期,我们领略了不少伟大的人物,有__的诸葛亮,__的刘伯承,______的刷子李,____的杨氏之子……

    2.《手指》是我国著名作家、画家__________先生写的一篇散文。

    3.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____________,是_________四大家之一。

    4.____________是古埃及最具代表性的建筑。

  • 7、根据具体的语境填词语。

    (1)一接到团市委“志愿者在行动”的通知,大队部就迅速zhào jí( )少先队干部,共同shāng yì( )活动实施计划。辅导员yǔn nuò( )活动结束后给大家颁发“雏鹰章”。大队长婉言jù jué( )了,她认为这是 “志愿者”应该做的。大家yuē dìng( )不要荣誉,全心全力把工作做好。

    (2)这座建筑在夕阳的衬托下显得特别huī huáng( ),特别qì pài( ),我看见一艘xiǎo tǐng( )停泊在码头上,邻居家的bǎo mǔ( )坐在chuán cāng( )里指着这座建筑给孩子看。

  • 8、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  ___)(___如生    美______ 

    崇山___)(___  五彩___)(___    银___)(___ 

    ______  ___)(___   ___水车___ 

    ___)(___  ______    ___料不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片独特的叶子

    ①我知道,救小孩子,要多鼓励。但面对天性活泼的三年级学生,”像是面对一群吵闹的小麻雀,让人束手无策。以李东为代表的一部分同学最为大胆,上课从不认真听讲,也不按要求完成作业,坐相,每堂课都是东倒西歪。我对他们说了无数次“你真棒!”“你真乖!”“你真聪明!”他们夸奖照收,课堂照闹。

    ②一次,我在走廊行走,突然看到墙上挂着的学校办学理念:“人人向上,个个出彩”“你就是那片最独特的叶子”……我眼睛一亮,有了。

    ③第二天上课,我给全班同学分享了“人人向上,个个出彩”的理念。我说:“向上,就是每天都有进步,用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出彩,就是每天都在变化,向好的方向改变。班级是一棵火树,如果你能成为一片出彩的叶子,我就奖励你一本诗集《心灵的散章》。”教室里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像平静的湖面投进了一块石子,泛起了阵阵涟漪。

    ④效果真的很好,很多同学马上态度就转变了,连平时最调皮的那几个孩子作业也认真了。班级的大树上长出越来越多独特的叶子。当然,我也说话算话。对那些向上了、出彩了的同学都奖励了散文诗集。课间十分,我看着孩子们举着诗集在同学间炫耀,真的很自豪。很多孩子不停地抚摸着书本精致的线装,不停地问:“老师,我出彩了吗?能得到您的奖励吗?”

    ⑤唯独李东,让我很恍心。他像是一片睡着了的叶子,书不会背,听写仍然错一大片。最大的变化就是每天听班级三分钟的阅读分享时,他坐姿端正,听得很认真。虽然他一直在努力跟着,但我从来没有让他上过讲台,谁敢说他没有一点点进步呢?我心里不禁有些惭愧了。从此,我慢慢给李东加分,希望他能得到我的奖励。

    ⑥六月,骄阳似火。教室里像个蒸笼,闷得透不过气。课堂上,我口干舌燥,汗流浃背地上课,同学们正听得津津有味,突然有一只小手悄悄地举了起来。“什么事?李东。”“老师,我要上厕所。”“又是他。”同学们叹气道。“好,你去吧。”我不耐烦地说。同学们正在回答问题。“报告!”“进来!”“呀,怎么端着一杯水,你不是上厕所吗?”全班同学一下子用惊奇的目光盯着他。

    ⑦李东涨红着脸,小心翼翼地端着水杯走进教室。“老师, 您讲课声音都嘶哑了,我知道您口渴了,请假出去铪您倒杯热水润润喉咙。”他说完腰弓成90度,两手笔直地伸出,礼貌地把水递给我。我看着水杯,热气在空中缭绕,慢慢向上、向上。我的眼睛湿润了,同学们看李东的目光也不觉有了改变。我放下课本,眼里流露出赞赏的目光,接过热水喝了一口。真甜啊!

    ⑧一直看着我的李东,露出天真的笑容,怯怯地问我:“老师,我出彩了吗?”

    ⑨我心里一颤,心弦仿佛被拨动了。每个人都是一片独特的叶子啊!我激动地伸手从讲台上拿出一本《心灵的散章》,“孩子, 你出彩了,你比任何人都出彩。因为你懂得……”

    ⑩我铿锵的声音突然嘶哑,教室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作者 潘银璋 摘自《散文选刊》,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束手无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章情节,在表格内将相关内容补充完整。

    情节

    “我”的心情变化

    李东不爱学习

    忧心

    李东听阅读分享很认真,但“我”从没让他上台分享

    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

    【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③段画直线的句子。

    教室里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像平静的湖面投进了一块石子,泛起了阵阵涟漪。

    ________________

    【4】默读第⑦段,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用不同的批注符号批画下面句子中的关键词句,并在横线上进行赏析。

    李东涨红着脸,小心翼翼地端着水杯走进教室。“老师, 您讲课声音都嘶哑了,我知道您口渴了,请假出去给您倒杯热水润润喉咙。”他说完腰弓成90度,两手笔直地伸出,礼貌地把水递给我。

    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全文,理解文末第⑨段的含义,表达了我此时什么样的情感。

    我心里一颤,心弦仿佛被拨动了,每个人都是一片独特的叶子啊!我激动地伸手从讲台上拿出一本《心灵的散章》,“孩子,你出彩了,你比任何人都出彩。因为你懂得……”

    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挑战

    字字皆辛苦

    唐朝诗人李绅的写作态度很认真,他每写完一首诗,都要十几遍甚至几十遍地诵读、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其中《悯农》就是经过这样的千锤百炼才写成的。

    李绅从小和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亲眼看到农民冒着酷暑,顶着烈日锄草,很是辛苦。于是他决心写一首诗,来表达他对农民的同情。他写《悯农》时,正值盛夏酷暑,天气闷热,蚊蝇叮人。人们都摇扇乘凉,唯有李绅坐在蒸笼似的小屋里埋头写作。他脸上、身上满是汗水,衣衫全湿透了。然而,他把这一切全置之度外!想啊,改啊,他苦苦思索了三四天,经过十几次的修改,《悯农》一诗终于写成了。其中一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短小精练,通俗易懂,很快就流传开了。人们赞美这首诗的同时,对李绅刻苦认真写作的态度更是赞叹不已,说他写诗“字字皆辛苦”。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闷热_____  湿透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炼(带数字)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用“______”画出短文第二自然段中表示“字字皆辛苦”的句子。

    4由《悯农》这首诗我们会想到宋代诗人范成大写的《___________》,这两首诗都是写____________的情景。

    5唐朝诗人李绅的写作态度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外阅读。

    元宵观灯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终于来到了,我和爸爸来到杭州的西湖,也加入了欢闹元宵的人流中。

      马路上人山人海,整条马路都已变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见人流的末尾。那一盏盏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的花灯真是令人大饱眼福。有红彤彤的五角星,昂首挺胸的小公鸡,活泼可爱的鲤鱼”……你看那雪白的玉兔,拿着红红的萝卜,正津津有味地吃着呢。突然,我的眼前出现了一条金黄色的巨龙,啊,真漂亮,真神气呀!直把我看得目瞪口呆。只见那只巨龙张着血盆似的大口,鼻子翘得老高,两只宝珠般的圆眼,放射出白光,金黄色的龙身上披满了片片金甲,像一位身披盔甲的将军。一位外国人对着巨龙,竖起大拇指,连声说:!!”那金光闪闪的金鱼仿佛真的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它蠕动着身子,摆动着美丽的大尾巴,眼睛像滚动的球似的,不停地转,真是玲珑剔透,栩栩如生。

    不一会儿,龙灯耍起来了。一个健壮的小伙子手里拿着彩球逗引巨龙,巨龙在十几个小伙子的舞动下,追逐着彩球,嬉戏着……围观的人们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

    我们继续往前走,感到观灯的人越来越多。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奶奶在孙女的搀扶下指着口吐泡泡的鲤鱼不禁赞叹:现在的灯真有趣。孙女说:这不算什么,还有的灯比这更有趣呢!”我们看着这五光十色的灯笼,感觉如同进入了仙境。

    好一个热闹的元宵佳节。

    1补充词语。

    红彤彤的(            千姿百态的(             

    昂首挺胸的(        )活泼可爱的(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有滋味,有趣味。________

    2)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_____

    3“——”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4作者写了哪些花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能想象一下还有哪些花灯吗?请你形象地描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外阅读。

    那日,朋友生病住院,我买了一束鲜花去探望。病房里,除了朋友外,还有个小女孩正躺在床上默读英语。

    从朋友口中知道:这小女孩是个初三的学生,中考前夕病倒了,一直躺到现在。但她很坚强,一边积极配合治疗,一边自学各门功课,每天还主动帮助工作人员打扫病房,给其他病人端茶送水……多可爱的小姑娘!我突然萌生了也送她一束鲜花的念头

    第二天,我特地买了一束鲜花。走进病房时,女孩正躺在病床上看书。我悄悄走近她,把那束鲜花举到她的床前,“来,送你一束花。”“啊!”小女孩显得有些惊愕,但随即紧紧地抱住鲜花,“太美啦!”一个个粉红的、淡黄的生命在女孩的手上轻轻颤动。嗅着花香,小女孩笑意盈盈地看着我,表情里充满了谢意。

    我正要走出病房时,忽听小女孩喊道:“叔叔,谢谢您!”我心头顿时一热。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也曾有人在我需要关爱、需要鼓励时给我送过鲜花。正是那些代表友爱的鲜花,让我体味到了生命的愉悦和满足,( )想起我曾拥有的那份鲜艳和芬芳,( )会从心底深处泛起一种异样的温暖来。

    朋友,请您记住,送人鲜花,手有余香,无论什么时候!

    【1】请为本文加上一个恰当的题目,填在文前的横线上。

    【2】在文中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将画横线的句子缩句: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填空。(填序号)

    (1)文中写花在女孩的手上“轻轻颤动”,意在表现:______

    A.小女孩显得有些惊愕。 B.小女孩内心的激动。

    (2)文中画“﹏﹏﹏”的句子主要表达的意思是:______

    A.朋友也曾送“我”鲜花。 B.朋友的关爱让“我”觉得温暖。

    C.花的鲜艳与芬芳令“我”愉悦、满足。

    【5】这个小女孩有哪些品质让作者觉得“可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送人鲜花,手有余香”,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外阅读。

    画香气

    宋朝时,有一次画院考试,画题是一句:“踏花归去马蹄香。”这句诗句的意思很明白:人们在春天骑马赏花,游玩归去,由于踩着了飘落在地上的花瓣,使马的蹄儿也变香了。

    考生们想:游人、落花、马蹄都是有形的,好画,但“香”呢,只能闻得到,却看不见、摸不着,真不好画;而这句诗最有意境的,就是一个“香”字,非画出来不可。有的考生画出的,无非是满地落花,游人骑在马上,马蹄踩着花瓣,却把那个“香”字丢了。

    考生们一个个急得抓耳挠腮。难啊难!怎么办呢?

    终于,有个考生灵机一动,画了一幅。画面上遍地开放着鲜花,游人骑在马上,马儿轻快地扬起一只后蹄,两只蝴蝶追逐着马蹄飞舞。众人一看,都连连称好。

    1考生们一个个急得抓耳挠腮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大家对其中一个考生的画连连称好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让你来画,你会用什么来表现马蹄香呢?请写出一个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写两个描写香气的词语。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14、课外阅读。

    泥人张(节选)

    但是不一会儿,就听海张五那边议论起他来。有个细嗓门儿的说:“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跟着就是海张五的大粗嗓门儿说:“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在裤裆里捏吧!”随后一阵笑,拿泥人张找乐子。

    这些话天庆馆里的人全都听见了。人们等着瞧艺高胆大的泥人张怎么“回报”海张五。一个泥团儿砍过去?

    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手还灵巧。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截,起身去柜台结账。

    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张真捏绝了!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着正走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但天津卫的事没有这样完的——

    第二天,北门外估衣街的几个小杂货摊上,摆出来一排排海张五这个泥像,还加了个身子,大模大样坐在那里。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产,足有一二百个。摊上还都贴着个白纸条,上边使墨笔写着:贱卖海张五。

    估衣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谁看谁乐。乐完找熟人来看,再一块乐。

    三天后,海张五派人花了大价钱,才把这些泥人全买走,据说连泥模子也买走了。泥人是没了,可“贱卖海张五”这事却传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儿个。

    1在体现泥人张的技艺高超的句子后“√”。

    (1)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  )

    (2)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

    (3)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  )

    (4)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手还灵巧。(  )

    2泥人张是用哪两件事来“回报”海张五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抓住文中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描写,突出了泥人张艺高胆大的特点。

    4请分别简要评价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

    泥人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张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二维码是在一维条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维码是一种黑白相间的图形,是用特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二维码能够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编码”成一个图像,当用特定软件扫描这些图像时,二维码内包含的信息就会显示出来。

    二维码在生活中非常实用。民警查户口时,用智能手机扫描门牌上的二维码,即可准确获取住户的信息;公交车引入二维码后,乘客只需用手机扫描一下,便可获知你要乘坐的公交车离站点还有多远;有人把传统名片和二维码结合起来,既美观,又方便,无须交换名片,只要用手机一扫,相关信息就进入了他人手机中。另外,一些艺术品展览也引入二维码管理系统,当游客参观展品时,只需用智能手机扫一下展品上的二维码。经过解码后,就能听到人工语音介绍……

    【材料二】 二维码相对于一维码的优势:

    使用一维码时,碰到条码受损(如污染、脱墨等)时,识读设备就无法读取信息,这就需要操作人员通过键盘手动输入条形码号;二维码引入了错误纠正机制,如果局部有损坏,依旧可以正确识读。

    【1】关于二维码,下列选项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要想显示二维码内包含的信息,需要用特定的软件来扫描这些图像。

    B.二维码能够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编码”成一个图像。

    C.人们在一维码的基础上发展了二维码,二维码已经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D.二维码是一种用普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

    【2】刘华要介绍二维码在生活中的应用,下列材料不可选用的一项是(  )。

    A.二维码能够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编码”成一个图像。

    B.扫一扫公交站相关的二维码,可获知你要乘坐的公交车离站点还有多远。

    C.去参观秦始皇兵马俑时,我们可以通过扫指定二维码听关于兵马俑的讲解。

    D.第一次见面,用手机扫一下对方名片上的二维码,个人信息就可进入手机中。

    【3】二维码相对一维码有什么优势?请分条目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语段阅读

    但在五指中,大拇指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由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叫他揿电铃。

    1这段话的结构是(  )

    A.分总 B.总分 C.总分总

    2这段话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描写的。

    3根据提示仿写句子。

    空中的白云千姿百态,变化多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拓展阅读。

    小城三月

    这时城里的街巷,又装满了春天。

    暖和的太阳,又转回来了。街上有提着筐子卖蒲公英的了,也有卖小蒜苗的了。更有些孩子,他们按着时节去折了那刚发芽的柳条,正好可以拧成哨子,就放在嘴里满街地吹,声音有高有低,因为那哨子有粗有细。

    大街小巷到处的呜呜呜,呜呜呜,好像春天是从他们的手里招呼回来的。但是这为期甚短。一转眼,吹哨子的不见了。

    接着杨花飞起来了,榆钱飘满了一地。

    在我的家乡那里,春天是快的。五天不出屋,树发芽了;再过五天不看树,树长叶了;再过五天,这树就绿得使人不认识它了。使人想,这棵树,还是前天的那棵树吗?自己回答自己:当然是的。春天就是跑得那么快。春天从者远的地方跑来了,跑到这个地方,只向人的耳朵吹一句小小的声音:“我来了啊”,而后很快地就跑过去了。

    春,好像它不知道多么忙碌,好像什么地方都在招呼它。假若它晚到一刻,阳光会变色的,大地会干成石头,尤其是树木,那好像真是再多一刻功夫也不能忍耐。假若春天稍稍在什么地方流连了一下,就会误了不少的生命。

    春天为什么它不早一点 来,来到我们这城里多住一些日子,而后再慢慢地到另外一个城里去,在另外一个城里也多住一些日子?

    【1】多音字组词

    折zhé_______shé__________

    转 zhuǎn______________zhuàn______________

    假jiǎ______________jià______________

    【2】声音有高有低,因为哨子有粗有细。(改写成原因在前面的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主要写的春天的景色有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之情。全文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

    【4】用“ ”画出第5自然段的中心句。

    【5】从哪里可以看出城里的街巷又装满了春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主题阅读拓展。

    童年趣事

    在我小的时候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最使我难忘的是捉蝈蝈。

    在一个秋日的下午,爸爸带我去捉蝈蝈。后山上草丛中、灌木丛里的蝈蝈可真多,它们“吱吱吱”的叫声,撩得我心里痒痒的。爸爸很快就捉了好几只。可我却一只也没捉到。正当我要打退堂鼓的时候,忽然看见一只碧绿的大蝈蝈在一根矮树枝上抖动着翅膀“吱吱吱”地叫着。我高兴极了,什么也没想,一下子扑了过去。谁知,蝈蝈一下子蹦得无影无踪。我反而趴在地上“捉”了一手泥巴,弄得我真是哭笑不得。

    这时,我听到后面有人哈哈大笑,回头一看,是爸爸在笑我哩!我生气地说:“笑什么,我这是第一次捉嘛。”爸爸却笑着说:“我不是笑你,告诉你吧,捉蝈蝈也要有技巧,不想想办法就去捉,哪能捉得到?记住要眼明手快,悄悄接近,看准了要快速捉,知道吗?”我说:“知道了。”

    这时候,我又发现一只蝈蝈在矮树的叶子上叫。我把眼睛瞪得大大的,慢慢地走了过去。可我刚要伸手,机灵的蝈蝈又跳走了,一边跳还一边“吱吱吱”地叫,好像在说:“你捉不着我,你捉不着我。”我不灰心,一直盯着它。最后,它停在小草上。我慢慢张开双手,蹑手蹑脚地走过去,慢慢蹲下身子。蝈蝈没看见我,仍在叫,但马上又停了。我想不能再犹豫了,就对准蝈蝈双手猛罩过去。我马上感觉到蝈蝈在咬我的手心,有点儿疼,可我还是喊:“我捉到了,我捉到了!”

    后来,我用这个方法连续捉了好几只蝈蝈。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无论干什么,都要先动脑筋。这样,做起事来就简单多了。 (有删改)

    【1】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哭也不是,笑也不是, 形容处境尴尬,不知如何是好。

    ________

    (2)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________

    (3)古代官吏退堂时打鼓,现比喻做事中途退缩。 ________

    (4)没有一点踪影。 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告诉你吧,捉蝈蝈也要有技巧,不想想办法就去捉,哪能捉得到?

    ________________

    【3】“我”第一次是怎样捉蝈蝈的?结果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第二次是怎样捉蝈蝈的?请找出有关句子画上“_____”。

    【5】读完文章说说捉蝈蝈的技巧是什么。请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本文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阅读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来商议军事。他对诸葛亮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的是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10万枝。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10万枝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10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要交战,10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3天。周瑜说:军营里可不能开玩笑。请葛亮说:我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3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500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在文中找出反义词。

    奖赏________          接受________

    2把下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我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

    改陈述句: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判断句子的意思。

    ①周瑜问: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这是周瑜明知故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周瑜问:“10天造得好吗?这句看出周瑜并不想为难诸葛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

    ①周瑜很高兴,他高兴的原因是________

    ②从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500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可以看出诸葛亮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句子乐园。  

    1)黄道婆学会了一整套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 

    改成字句:________

    改成字句:________

    2)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要有梅花的秉性。(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总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难道你不为他具有像梅花那样的美好品质而自豪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修改病句。 

    ①陈羽在学校里始终一贯表现得很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自然老师带我们到野外采用了许多植物标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按要求写句子。

    (1)傻事我不会再做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校操场扩张了不少。(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把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1.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作文。

    提示:一个个形象鲜明的人物,总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她)的一颦一笑都会在你心中挥之不去。请你从中选一位写一写。要求:运用本单元所学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去写;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注意把字写工整,卷面要整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