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威尼斯的小艇》是( )的作品。
A.泰戈尔
B.安徒生
C.列夫·托尔斯泰
D.马克·吐温
2、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筹集(chóu) 木柄(bǐng) 恐吓(xià)
B.奢侈(chī) 裤裆(dǎng) 凶恶(wù)
C.矜持(jīn) 缝上(féng) 企望(qǐ)
D.金镯(zuó) 汗褂(guà) 被俘(fú)
3、把下面的句子插入语段中,应该放在( )
一阵风吹来,叶子发出哗哗的响声,拂去了人们脸上的汗珠。
①这是一条林荫大道,东起双龙路,西到花园村。②它宽十五米,可供四辆汽车并行驶过。大道两旁,清秀挺拔的树和美丽的花儿交错相映,真是景色宜人。③高大的梧桐树枝叶茂盛,整个树冠像撑起的一把大伞,为人们遮挡夏日骄阳。④大树下,美人蕉像美丽的小姑娘,亭亭玉立在大道两旁。⑤串串红像一个个小红灯笼,开得那么火红,那么热闹。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⑤之间
4、交流平台:
1.抓住人物的( )、( )、( ),体会人物的内心,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2.《军神》着力刻画了沃克医生的一系列变化,从“冷冷地问”,到“目光柔和下来”,再到“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神情”,我们能感受到他对刘伯承从( )到( )、( )的内心变化。
3.《军神》中: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这段话中,既可以感受到沃克医生被刘伯承的勇气深深地震撼了,又能感受到他( )的心情。
5、填空。
( )的高原 ( )的雨丝 ( )的空气
( )的高原 ( )的画卷 ( )的山峦
( )的湖水 ( )的菜花 ( )的涟漪
( )的湖水 ( )的眸子 ( )的晴空
6、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_____________。
7、填写近义词
商议——(___________) 推却——(___________) 紧急——(___________)
招待——(___________) 吩咐——(___________) 迟延——(___________)
8、填上两个一样的字,组成四字词语。
( )( )洒洒 ( )( )上升 小心( )( ) 生机( )( )
波光( )( ) ( )( )不绝 飘飘( )( )
9、课内阅读。
草船借箭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文中画横线的两句话既写出了诸葛亮的________,又写出曹操的________。
【2】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是______句,把_______比作___________。
【3】我会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诸葛亮先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后来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原因是( )
A.使船两面受箭
B.江中浪大,这样便于船在江中停住受箭
C.便于箭满后顺风顺水返回,省去调头时间。
【4】“漫”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____,用部首查字法查___部,“漫”字在字典的解释有:(1)水过满,漾出来;(2)满、遍;(3)没有限制。文中“大雾漫天”中的“漫”应选 ______。
【5】”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这句话说明了诸葛亮( )
A.诸葛亮胆子很大。
B.诸葛亮很喜欢喝酒。
C.诸葛亮推断事情正确,他很了解曹操的为人性格。
10、阅读短文,按后面要求做。(15%)
今天上午作文课,一打铃,老师就兴致勃勃地走上讲台,对我们一本正经地说:“老师昨天晚上在图书馆前的楼道里发现一个疯子。那个疯子把一把钞票向楼下的草坪里扔了下去。老师今天早上捡了两个五角钱,吃了一顿免费的早餐。” 老师说完微微一笑。
听了老师的话,我们都信以为真,真想去捡钱。我想:天上不会掉馅饼,要是捡不着的话,也能溜达一会儿,呼吸点儿新鲜空气。
我们争先恐后地冲出教室,去“捡金子”。刚出楼道口,我看见那一排泛绿的松树,就像看到了金子似的。我加速跑了过去,找来一根木棍,弯下腰,仔细地找着。心想:金子呀,金子呀,快快出来吧。我带着这样的心情继续寻找。我用木棍来回扒着树丛里的落叶,看看下面有没有钱。突然,我发现一个黄色的东西,仔细一看,原来是金穗穗纸,唉!空喜欢一场。我们怎么也找不到钱,失望地回了教室。
回到教室,只见老师在“幸灾乐祸”地笑。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五个“《愚人捡钱记”,笑着说:“好了,写作文吧。”我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上当了,今天是愚人节!哈哈……
今天的课很有意思。我们虽然被老师骗了,却写了一篇非常生动的作文。这节作文课我永远也忘不了。
①短文是按照( )顺序写的。用“//”将短文分成三部分在文中标出来。(6%)
②概括第二部分的段落大意。(2%)
③想一想,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写在横线上。(3%)
④.联系短文内容解释“兴致勃勃”的意思。(2%)
⑤给短文拟定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横线上。(2%)
11、阅读《“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一语未了(liǎo lē),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zēnɡ cénɡ)迎接远客。” 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 )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xì jì)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近来。这个人打扮与众不同( ):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 zhāo cháo)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1)请在括号里用“√”给本文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请为画横线的词语写一个近义词,将其填在旁边的括号里。
(3)本片段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_”画出描写王熙凤衣着的句子
(5)《“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个片段是节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_,文段通过________ 和_______两个方面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人物形象。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昆虫记(节选)
①两天过后,我开始搜索土层。卵粒呈稻草黄色,都是有两个终端的小圆柱体,长约三毫米。它们彼此不接触,竖埋在土里,点播的距离很近。种子数量多少,取决于一个连续产卵过程中的产卵次数。整个土层下都发现了卵粒,它们离土表层大约两厘米。用放大镜观察一堆土,是件很麻烦的事情,根据这样所能观察到的结果估计,每只雌蟋蟀的一个产卵过程,大约产出五六百粒卵。这等规模的家庭,肯定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接受大幅度裁员才行。
②每粒蟋蟀卵,本身都是绝妙的小小机械系统。卵壳就像一个白色的遮光套,顶部有一个很规则的圆孔:沿圆孔周边扣着一个拱形顶帽,成为一个封盖。封盖不是在新生儿盲目推顶或割划下被划开,而是沿一道特意准备的、质地极其脆弱的线纹自动开启。这奇妙的孵化过程,也应该了解一下。
③产卵后十五天左右,卵壳前端隐约看得见一对黑里透红的视觉器官的大圆点;之后,在圆柱体顶端,恰好显现出一个微型环状垫圈,这就是正在形成中的断裂线;不久,透过半透明的卵壳,可以看见里面那小动物身体的细小分节;再往后,就要加倍警觉,频频观察了,尤其是上午的时间里。
④好运气所偏爱的,是那些有耐心的人,它来报答我所付出的艰辛劳动。经过一种精妙绝伦的加工,微型垫圈已经变成一道强度甚低的条纹,就在这个时候,困在卵中的小生命额头一碰,卵盖便沿着自己的周边分离开去,被顶起来。随后落在一旁,其景状与注射剂细颈薄玻璃瓶的顶帽断落一样。蟋蟀从卵壳里出来,犹如从玩偶盒里弹出了一个小怪物。
【1】短文节选自《昆虫记》,作者是__国昆虫学家___。我们曾学过他写的一篇课文《_______》。
【2】短文是按___顺序记叙了蟋蟀出世的过程。细读第①③④自然段,请将蟋蟀出世的过程补充完整:母虫产卵点播→卵壳前端出现视觉器官的大圆点→___→卵壳里面小蟋蟀身体分节→____→小生命顶起卵盖,破卵而出。从法布尔观察产卵的过程可以看出他是个____的人。
【3】短文第①自然段大量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
A.打比方 B.列数字 C.作比较 D.打比方、举例子
【4】短文第②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 )。
A.介绍蟋蟀卵的孵化过程 B.详细介绍蟋蟀卵的外形结构
C.介绍蟋蟀卵拱形顶帽的作用 D.介绍蟋蟀卵顶部有一个规则的圆孔
13、课内阅读。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庄严的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结合语段内容将表格填写完整,再回答问题。
商人 | 坐小艇 | _____ |
_____ | 高声谈笑 | |
孩子 | _____ | |
_____ | 做祷告 |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威尼斯人们的生活与小艇____________。
【2】边读语段边想象画面,再填空。
白天小艇出动了,人们各自忙碌着,城市就________起来了,这是对威尼斯的______(动 静)态描写;夜晚,小艇停靠在码头,威尼斯变得________了,展现了威尼斯的______(动 静)态美。
【3】如果你生活在威尼斯,想象你一天生活的情景,并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草船借箭(节选)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量 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嘱托 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 ]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 预测)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 招呼)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在“[ ]”里填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
【2】用“/”把括号里运用不恰当的词语画去。
【3】见诸葛亮要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很高兴?
_____
【4】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一小节的主要意思。
_____
15、课外阅读。
元宵观灯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终于来到了,我和爸爸来到杭州的西湖,也加入了欢闹元宵的人流中。
马路上人山人海,整条马路都已变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见人流的末尾。那一盏盏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的花灯真是令人大饱眼福。有红彤彤的“五角星”,昂首挺胸的“小公鸡”,活泼可爱的“鲤鱼”……你看那雪白的“玉兔”,拿着红红的萝卜,正津津有味地吃着呢。突然,我的眼前出现了一条金黄色的巨龙,啊,真漂亮,真神气呀!直把我看得目瞪口呆。只见那只巨龙张着血盆似的大口,鼻子翘得老高,两只宝珠般的圆眼,放射出白光,金黄色的龙身上披满了片片金甲,像一位身披盔甲的将军。一位外国人对着巨龙,竖起大拇指,连声说:“好!好!”那金光闪闪的“金鱼”仿佛真的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它蠕动着身子,摆动着美丽的大尾巴,眼睛像滚动的球似的,不停地转,真是玲珑剔透,栩栩如生。
不一会儿,龙灯耍起来了。一个健壮的小伙子手里拿着彩球逗引巨龙,巨龙在十几个小伙子的舞动下,追逐着彩球,嬉戏着……围观的人们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
我们继续往前走,感到观灯的人越来越多。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奶奶在孙女的搀扶下指着口吐泡泡的“鲤鱼”不禁赞叹:“现在的灯真有趣。”孙女说:“这不算什么,还有的灯比这更有趣呢!”我们看着这五光十色的灯笼,感觉如同进入了仙境。
好一个热闹的元宵佳节。
【1】补充词语。
红彤彤的( ) 千姿百态的( )
昂首挺胸的( )活泼可爱的( )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有滋味,有趣味。(________)
(2)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_____)
【3】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4】作者写了哪些花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能想象一下还有哪些花灯吗?请你形象地描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指尖上的父爱
①我的父亲生于20世纪30年代,他做过整整40年乡村小学老师。父亲不仅是老师,还是家里几亩地的主劳力,平日里起早带晚干农活,他的双手因此磨得十分粗糙。
②我刚学会走路时,常是被父亲的手指牵着的。父亲只伸出一根手指让我抓住。抓着那指头,我总是感到很安全。父亲对我从不娇纵,即使是下雨天,泥路很滑,父亲依然是一根手指让我抓着。倘若我抓不紧滑倒了,再从泥水里爬起来时,等着我的还是那根手指,绝不会多出一根来。那时候我就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的事,不能全指望别人。
③小学五年级时,我听了父亲一年的语文课。父亲讲的课虽说扎实细致,却并不很生动,这和父亲严肃的性格有关。听过父亲讲课的学生都知道,父亲有个标志性的姿势。“你们给我听清楚这一点!”每当讲到关键的地方,父亲总是将沾着白色粉笔灰的右手食
指高高举过头顶,于是全班几十双眼睛就聚焦在那指尖上,而父亲强调的知识点就铭刻在我们的脑海里。父亲教书认真,对我尤其严格,因为我从小特别马虎,做事粗枝大叶。父亲批改我的作文时,常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去面批,我作文里一个标点符号的不当他都不会放过,他的手指点到作文本上,戳到我脑门上,让我紧张得直冒汗。当时我庆幸地想,好在父亲只教我一年,现在,我也庆幸地想,好在父亲教了我一年。
④上了初中以后,我仿佛走出了父亲指尖的影响,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一段时间我完全忘记了父亲的手指,直到那年我到县城参加高考。骄阳似火,父亲送我到考点,我知道父亲会和其他上千名家长一道,在校门外的树荫下一直等到我们走出来。走进校门十几步远,我越来越紧张,蓦然回头,校门口人头攒动,却有一根手指高高伸出,那是父亲的招牌动作!我心里立刻就踏实了,转过头自信地向考场走去。
⑤考上大学离家的那一天,父亲给我买了一双新皮鞋,那是我的第一双皮鞋。父亲说我的脚码已经和他的一般大了,他试过那双鞋,很合适。新鞋有点紧,我穿的时候,父亲用那粗大的右手食指当鞋拔,可是费了好大劲也不行。我笑笑说:“您的手指头在里面,我的脚后跟就只能在外面了。”父亲抚了抚有点疼的手指,也乐了
⑥大学的第一个寒假结柬,那天清早,寒风凛冽,呵气成霜。父亲送我到火车站。我挤上火车在靠窗的一个座位坐下,离家远行,心里不免有些空落落的。忽听到车窗上“笃。密笃”的声音,原来是父亲在窗外,用指尖敲着窗子。然后,他凑上前重重地哈了一口气,窗玻璃上立即朦胧了一小片。我看不见父亲那写着沧桑的脸,却看见了一个字—“信”那是父亲用指尖在窗外反过来写的。我明白,父亲是要我多往家里写信。我重重地点点头,却不知道他有没有看清楚。后来,母亲告诉我,父亲是怕我在千里之外心情落寞,有什么心事写信跟家里人说说会好些。
⑦那以后,在风雨人生中,每当感到孤独和迷惘,我总会想起父亲的手指,它曾经在泥泞的道路上牵引着我,曾经在浩瀚的学海里指点过我,曾经在大考前树立起我的信心曾经在旅途中敲响我的心窗
③后来我也做了父亲,当我的孩子开始抓住我的手指蹒跚学步时,我才体会到,我封给孩子的,绝不仅是一根手指的力量
【1】文章第③段作者两次写了自己“庆幸”,第一个“庆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第二个“庆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文章围绕“指尖上的父爱”回忆了五个生活场景:刚学会走路时,父亲用手指牵着“我”走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考时,父亲高高举起手指,让我”自信地走进考场;考上大学离家那一天,父亲帮“我”穿鞋,用手指当鞋拔;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⑦段在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说父亲给孩子的“绝不仅是一根手指的力量”,父亲给孩子的还有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完成题目
记忆中,贫穷落后的家乡有一座小山,人们都称它白头山。小时候并没有怎么在意?现在想来,真是名副其实。我从懂事时就记得,一年四季,无论春夏秋冬,它的山顶总是光秃秃的,尽是白石头。也许这就是它所以得名的原因吧!
30年过去了,我终于回到了久别的故乡。如果要问有什么感受,我只能用“天翻地覆”来形容了:过去连自行车都难得一见,如今摩托车在路上穿梭往来。有几家的门前还停着锃亮的“桑塔纳”呢!低矮的石房小屋也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漂亮的幢幢小楼……大概游子总爱追寻儿时的记忆吧!在家乡转了儿圈之后,我突然发现,白头山不见了。我好纳闷,忍不住和一位老乡谈起这件事。老乡哈哈一笑,说:“白头山还在呀! 可是它早就不叫白头山了。”“那它现在叫什么山?”“翠云山!”老乡用手往前一指说,“山还是原来的山,名却不是原来的名了。”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展目望去,只见眼前的这座小山上一片碧绿,有如翠云密布。松树、柏树以及其它一些叫不出名儿的树木,挺拔直立,茁壮成长,显得生机勃勃。我恍然大悟,禁不住赞道:“好名字!真是好名字!”
这样看来,小山“改名”也就不足为奇了。
【1】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前面横线上。
【2】从文中摘录4个成语,并选一个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描写白头山“名副其实”的词句。
【4】“白头山”为什么后来改名为“翠云山”?
__________________
【5】孩子听完老人最后一席话后是怎么想的?展开丰富想象,为短文加上结尾。
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
为他人开一朵花
你夹着公文包,去参加一个紧急会议,步履匆匆地奔向电梯,晚了一步,电梯门已经关闭。你低头看表,心里焦急万分,这里电梯里有人按了一下键,门轻轻地打开。你跨进电梯,刚刚站稳,听见有人问您上几楼。你微笑着说9楼,那双手又替你按了一次键。
你挤上公交车,怀里抱着送给母亲的生日礼物——一束粉百合。车开得时急时缓,怀里的花颤巍巍地打着晃悠。这时邻座的姑娘说把花给我,下车再还给你。你感激地把花递了过去,这一路上,她和你有了一种心灵的默契,小心翼翼地守护着那束花。下车后,你抽出一朵花递给姑娘,姑娘的脸红得如一朵粉百合。
你去店里吃早餐,点了豆浆、油条和酥油饼。吃饱后你把手伸进兜里,糟糕,忘了带钱,你的脸上露出尴尬的笑容。老板大手一挥,说:“改天再给,先上班去吧。”过后,你把这事给忘了,两天后想起此事,揣着钱来到店里。老板说没关系,我相信你早晚会给的。你舒心一笑——被人信任的感觉真好。
你看见有个女孩在练轮滑,像只笨拙的唐老鸭蹒跚挪步。台阶上坐着一位男孩,他不停地喊慢慢来,加油啊。有了位热心的观众,小姑娘信心陡增,摔倒、站起,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半个小时后,女孩能够轻松地滑行一段距离,男孩站起来转身离去,你愣住了——男孩左腿残疾,走起路来身体倾斜得厉害。他不能玩轮滑,但他可以为别人喝彩。
在这座城市里,每天都上演着类似的故事,那些美好的瞬间,似朵朵绽放的花——那是文明之花、智慧之花、诚信之花,善良之花。我想起了一首歌《我们都是一朵花》:“我们都是一朵花,有自己的芳香,拥有一样的阳光和一样的夜晚。我们都是一朵花,有自己的形状,看起来虽然都不太一样,但是都一样的需要温暖,那温暖,就在彼此身上。”
每个人都有一座心灵花园,你可否愿意为他人开一朵花?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句温暖的祝福,一个鼓励的眼神,__________________,……都是怒放的精神之花,能够为别人带来温暖与希望。“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为他人开花,是一种自然流露的恻隐之心,是一种朴实无华的人生境界。
愿我们的心灵之花常绽放,为他人送去一缕清香,让自己的生命更添华彩。
【1】模仿前面的句子,在文中“________”也写一句。
【2】第5自然段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天后想起此事”的“此事”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第4自然段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结合全文,说一说“为他人开一朵花”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溪水与石头》片段
一块石头顺着山势又蹦又跳地落到小溪里,挡住了溪水前进的路。那天然生成的棱角,像一把锋利的钢刀,保护着躯体,大有不可侵犯之势。
溪水唱着歌,由远而近。
石头说:“伙计,你还是绕道而行吧,不然,我会把你劈得落花流水。”
溪水说:“我前进的道路是不会改变的,宁可粉身碎骨!”说完挺身向前,后面的伙伴犹如千军万马,前赴后继。
不知过了多久 石头锋利的棱角变秃了 高傲的身躯变小了 溪水依然唱着歌儿 淙淙地流着
1、给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填入标点,恰当的一组是( )。
A.,,。,……B.,。,,……C.,;,。。D.,,;,。
2、写出文中表明溪水决不绕道的坚定态度的3个词语。
3、石头阻挡溪水,最后的结果是( )。(答案不超过13个字)
4、下面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选择正确的答案。( )
一块石头顺着山势又蹦又跳地落到小溪里,挡住了溪水前进的路。
A.比喻 B.夸张 C.拟人
20、按要求写句子。
(1)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大约三十个国家。(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根据句式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4)赏析“每个人都有个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为什么称故乡的月亮为“小月亮”?
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句子。
(1)难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改为陈述句)
(2)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为肯定句)
(3)她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改写成比喻句)
(4)楚国的大臣们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缩句)
22、按要求改写句子。(12分)
(1)蜻蜓飞得那么快,我哪里追得上?(改陈述句)
(2)《舟过安仁》的作者是杨万里写的。(修改病句)
(3)这个地方这么小,怎么开宴会?(改夸张句)
(4)枝头的画眉在不停地叫着。(改拟人句)
23、作文题目:《那件小事激励了我》
脑海中的往事像镜头倒转一样连续不断的上演,妈妈温暖的拥抱,爸爸坚定的目光,老师谆谆教导的话语以及困难时刻同学的陪伴,无一不是平平淡淡的小事,却温暖得让人忍不住落泪,鼓舞我们不断前行。那一段段美好的时光,静静流淌在心泉的最深处,他将永远温馨鲜活在遥远的记忆里,成为支持我继续努力的力量。
请以:“那件小事激励了我”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450字。
题目:那件小事激励了我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