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诗选自王昌龄的《凉州词》,主要写戍边将士的怀乡情
B.这句话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杨柳”是指塞外的杨柳树
C.这句话采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表面上是说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实则是指朝廷的恩泽到达不了这里,表达了作者对皇帝不体恤边塞士兵的抱怨之情
D.这两句话笔调苍凉悲壮,感情消极颓废
2、下列词语中的“坚”与“吾盾之坚”的“坚”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坚如磐石 B.披坚执锐 C.意志坚强 D.攻坚不畏难
3、呼兰河的不少盛举,是规定时间里做的。跳秧歌是在( )
A.正月十五
B.三月三
C.九月九日
4、理解词语,完成练习。
1.读句子,根据句子写出加点词语的含义。
(1)名曰傲来国。____________
(2)你如何不肯卖酒与我吃?_____________
(3)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便醉了。______________
(4)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现在的说法
榜文——__________ 印信——__________ 驿站——__________
郎中——__________ 客官——__________ 伙计——__________
5、我们平时读书、看报、写文章,都离不开汉字。你对汉字有哪些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看拼音,写词语。
zòng héng hǎi ōu chú tou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zūn guì juàn liàn mén zhěn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xiōng táng yīng tao
_______ _______
7、趣味字谜。
一天,唐伯虎在画廊里挂出一幅画,画面上是一个人牵着一只狗,在西湖边散步。人们围着画纷纷赞叹:“真是千金难买的好画啊!”唐伯虎听到赞扬声,心里不禁暗暗得意,马上宣布:“这是一幅字谜画,谁要是能猜出答案,这幅画就白送给他。”大家一听,都皱起眉头苦苦思考起来。
忽然,有一个年轻人跑上前,一下子趴在地上,大家正感到奇怪呢。唐伯虎却大笑起来,然后说:“你已经答对了。”并把画取下来,送给了年轻人。
请问,唐伯虎出的字谜答案到底是什么呢?(______)
8、品读句子,体会语言的风趣。
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
①这两句话描写的是_________。“养尊处优”通常指__________,用这个词来形容“他”的地位,非常形象。
②作者由“他”、无名指、食指的样子和他们之间的关系,联想到了《____________》中的关公、关平和周仓,手指和人物之间不但_________似,而且_________似,作比贴切,语言___________,表达很风趣。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材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人家有两个关节,他只有一个。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由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讨好生活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1】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句式,列举生活实例,说明其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文中描写大拇指姿态的句子,并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母亲
母爱是温柔的
温柔如一泓秋水
滋润儿女的心田
您是美丽的
美丽如幽兰暗香
心灵,更加晶莹剔透
您是坚强的,坚强如一块磐石
雷击不垮,雨打不烂
您是善良的
善良如纯洁的安琪儿
与人为善是您对我的谆谆教诲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一泓(hóng gōng) 剔透(tì tī)
磐石(pán bān ) 教诲(huì huǐ)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温柔——________ 美丽——________
坚强——________ 善良——________
【3】诗中说母亲“坚强如一块磐石”。母亲为什么会这样坚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用自己的诗句写出自己对母爱的感受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不能没有规则
约翰晚上出去,爸爸妈妈规定,必须10点前回家。但是有一天,约翰后半夜才回来。回家时怕父母发现,他就从后窗跳进屋子。第二天早上,爸爸见窗下有一个凳子,就把约翰叫起来,说:“你这样做是有危险的,( )怕你会摔伤,( )怕别人发现有人在跳窗,就有可能开枪。在美国,这是最危险的。”年老的祖父意味深长地说:“孩子像牛一样长得越来越大,需要的牧场也越来越大,但不管牧场大小,我们还是要用栅栏将牧场围起。”
生活不能没有规则。规则就是人生的红绿灯。这看起来是在限制,实质是在保护。红绿灯是城市交通的指挥官。( )没有控制,整座城市的交通( )将陷入一片混乱之中。人也一样,没有“红绿灯”的限制,将会无法无天,闯下大祸。
中国世贸组织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一次和几个朋友在瑞士公园里散步。上厕所时,他听到隔间“砰砰”地响,很是纳闷。这是怎么回事呢?出来后,一位女士着急地说,儿子进厕所十几分钟都没有出来,请他帮忙看一下。龙永图返回洗手间,推开那“砰砰”作响的隔间,见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正在弄抽水马桶,( )怎么也抽不出水来,累得满头大汗。你看,小孩也懂得上厕所不冲洗违反规定。尊重和遵守规则是一种教养、一种风度、一种文明,是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品格。没有这些,人便无法在社会上生存和立足。没有规则,社会也无法得到和谐与安定。
【1】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2】文中画线部分,前一个“红绿灯”具体指_____________,后一个“红绿灯”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说说把 比作
【4】“孩子像牛一样长得越来越大,需要的牧场也越来越大,但不管牧场大小,我们还是要用栅栏将牧场围起。”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先后列举两个实例说明道理,第一个是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是_____________,这正反两例都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密西西比河风光
①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旖旎。
②西岸,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浪一浪接一浪,在天际同蓝天连成一片。野牛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漫游。有时,一头年迈的野牛劈开波涛,游到河心小岛上,卧在高深的草丛里。看它头上的两弯新月,看它沾满淤(yū yǖ)泥的飘拂的长髯,你可能把它当成河神。它踟蹰满志,望着那壮阔的河流和繁茂而荒野的两岸。
③东岸的风光同西岸形成令人赞叹的对比。河边、山巅、岩石上、幽谷里,各种颜色、各种芳香的树木杂处一堂,茁壮生长;它们高耸入云,为目力所不及。野葡萄、 喇叭花、苦苹果在树下交错,在树枝上攀缘,一直爬到树的顶梢。它们从槭树伸延到鹅掌楸,从鹅掌楸伸延到蜀葵,形成无数洞穴、无数拱顶、无数柱廊。那些在树间攀缘的藤蔓常常迷失方向,它们越过小溪,在水面搭起花桥。木兰树在丛莽之中挺拔而起,耸立着它静止不动的锥形圆顶;它树顶开放的硕大的白花,俯瞰着整个丛林;除了在它身边摇着绿扇的棕榈,没有任何树木可以同它媲(bì pì)美。
④丛林中无数的动物给这个世界带来魅力和生气。在小径尽头,有几只因为吃饱了葡萄而醉态可掬的熊,他们在小榆树的枝丫上蹒跚;鹿群在湖中沐浴;黑松鼠在茂密的树林中嬉戏;麻雀般大小的弗吉尼亚鸽在树上飞下来,在长满红草莓的草地上徘徊(huí huái);黄嘴的绿鹦鹉、映照成红色的绿啄木鸟和火焰般的红雀在柏树顶上飞来飞去;蜂鸟在佛罗尼达茉莉上熠熠发光。而捕鸟为食的毒蛇倒挂在树枝交织而成的穹顶上,像藤蔓一样摇来摆去,同时发出阵阵嘶鸣。
⑤如果说河对岸的草原上万籁无声,河这边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鸟喙啄击橡树干的笃笃声,野兽穿越丛林的沙沙声,动物吞噬食物或咬碎果核的咂咂声;潺潺的流水、啁啾的小鸟、低哞的野牛和咕咕叫的斑鸠使这荒野的世界充满一种亲切而粗犷的和谐。可是,如果一阵微风吹进这深邃的丛林,摇动这些漂浮的物体,使白色、蓝色、绿色、玫瑰色的生物混杂交错,使所有的色调(diào tiáo)融合为浑然一体,使所有的声音汇成合唱,那是多么奇伟的声音,多么壮观的景象!可是,对于没有亲临其境的人,这一切我是无从描绘的。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打“√”。
【2】“临”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靠近;对着②来到;到达③.临近;临到(某一行为发生的时间),含有将要、快要的意思④照着字画模仿⑤姓。
下列词语的“信”应选哪个解释?请把最恰当解释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亲临其境( ) 居高临下( ) 临近毕业( ) 临摹( )
【3】“它们高耸入云,为目力所不及。”句中“为目力所不及”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4】第2自然段描写了西岸的动物是__________,它“头上有两弯新月”是指______________。
【5】选择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将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A.对比 B.拟人 C.比喻
(1)它踟蹰满志,望着那壮阔的河流和繁茂而荒野的两岸。 (____)
(2)如果说河对岸的草原上万籁无声,河这边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 (____)
(3)黄嘴的绿鹦鹉、映照成红色的绿啄木鸟和火焰般的红雀在柏树顶上飞来飞去。(____)
【6】密西西比河两岸的风光各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高贵的生命不卑微
他是黑人,1963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贫民区。对于未来,他看不到什么希望。
十三岁的那一年,有一天,父亲突然递给他一件旧衣服:“这件衣服能值多少钱?”“大概一美元。”他回答。“你能将它卖到两美元吗?”父亲用探询的目光看着他。“傻子才会买!”他赌着气说。父亲的目光真诚又透着渴求:“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要是你卖掉了,也算帮了我和你的妈妈。”他这才点了点头:“我可以试一试,但是不一定能卖掉。”他很小心地把衣服洗干净,没有熨斗,他就用刷子把衣服刷平,铺在一块平板上阴干。第二天,他带着这件衣服来到一个人流密集的地铁站,经过六个多小时的叫卖,他终于卖出了这件衣服。
过了十多天,父亲突然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想想,这件衣服怎样才能卖到二十美元?”怎么可能?这么一件旧衣服怎么能卖到二十美元,他最多只值两美元。“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父亲启发他,“好好想想,总会有办法的。”终于,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请自己学画画的表哥在衣服上画了一只可爱的唐老鸭与一只顽皮的米老鼠。他选择在一个贵族子弟学校的门口叫卖。不一会儿,一个开车接少爷放学的管家为他的小少爷买下了这件衣服。那个十来岁的孩子十分喜爱衣服上的图案,一高兴,又给了他五美元的小费。二十五美元,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回到家后,父亲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能把他卖到两百美元吗?”父亲目光深邃,像一口老井幽幽地闪着光。这一回,他没有犹疑,他沉静地接过了衣服,开始了思索。
两个月后,机会终于来了。当红电影《霹雳娇娃》的女主演拉佛西来到了纽约宣传。记者招待会结束后,他猛地推开身边的保安,扑到了拉佛西身边,举着旧衣服请她签个名。拉佛西先是一愣,但是马上就笑了。没有人会拒绝一个纯真的孩子。拉佛西流畅地签完名。
他笑了,黝黑的面庞,洁白的牙齿:“拉佛西女士,我能把这件衣服卖掉吗?”“当然,这是你的衣服,怎么处理完全是你的自由!”他“哈”的一声欢呼起来:“拉佛西小姐亲笔签名的运动衫,售价两百美元!”经过现场竞价,一名石油商人以一千两百美元的高价收购了这件运动衫。
回到家里,他和父亲,还有一大家人陷入了狂欢。父亲感动得泪水横流,不断地亲吻着他的额头:“我原本打算,你要是卖不掉,我就派人买下这件衣服。没想到你真的做到了!你真棒!我的孩子,你真的很棒……”父亲接着说道,“我只是想告诉你,一件只值一美元的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起来。何况我们这些活生生的人呢?我们有什么理由对生活丧失信心呢?我们只不过黑一点穷一点,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就在这一刹那间,他的心中,有一轮灿烂的太阳升了起来,照亮了他的全身和眼前的世界。“连一件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我还有什么理由妄自菲薄呢?”
从此,他开始努力地学习,刻苦地锻炼,时刻对未来充满着希望!二十年后,他的名字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的名字叫——迈克尔·乔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探询:_____
妄自菲薄:_____
【2】找出文中的任意一个反问句抄写下来,并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___”画出与文中第1段画线句子相照应的句子。
【4】父亲让“我”卖了_____次旧衣服。第一次在_____以_____美元卖掉,第二次在_____以_____美元卖掉,第三次在_____以_____美元卖掉。
【5】这篇文章的题目为“高贵的生命不卑微”,请谈谈自己的理解。
_____
14、阅读课内片段,回答问题。
人物措写一组(节选)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仲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①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男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②赵氏慌忙措擋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中的一个人物。这个片段写了严监生______的特点。
【2】我能用成语“_____”来形容严监生的病情。
【3】写出画“ ”的句①和句②所用的描写方法。
句①______________ 句②_______________
【4】严监生对大侄子、二侄子、奶妈的询问与判断都播了头:第一次“摇”表示_________,第二次“摇”得狠是因为__________,第三次“摇”时把眼闭着表明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严监生当时还能说话,他可能会说:“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字的敬畏
乔传藻
中国的汉字,只要你用得巧妙,就是在字里行间的空白处,你也觉得有味,中国人发明的字终究像中国人:含蓄。有时,表面上淡淡数语,内里却有含藏不尽的意蕴。方块字这种言简意赅的特点,确实与集成电路板相似,面积小,所包含的信息量却是惊人的。譬如一提到“翠”字,我们就有一种玉石的感觉,润润的;一提到“风”字,我们仿佛见到了飘飞的柳絮;一提到“雨”字,我们又见到了江南水乡的朦胧。这些分开的字,要是请一位书法高手写下来,可以悬挂起来当作名画欣赏。可要是再把这些字叠连在一起,又会是什么景象?一位诗人曾在西湖留下过这样的楹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章节有快有慢,大声念出来,也像大声唱出来一样愉快。作者所使用的也就是十个字,它所渲染出来的,却是一幅气象万千的图画。方块字的空间调度能力,在此展示给了我们。(有删改)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言语或文字不多,而意思却很完备。________
【2】照样子连一连。
一提到“翠”字 朦胧的江南水乡
一提到“风”字 润润的玉石
一提到“雨”字 飘飞的柳絮
【3】中国的汉字和中国人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方块字与集成电路板相似?请把相关的句子画上“____”。
【5】“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这副楹联好在哪里?请把相关的句子画上“﹏﹏﹏”
16、课外阅读。
居里夫人的故事
1903年,居里夫人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镭,这一发现(震动震惊)了全世界。居里夫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从此,她享有盛誉,博得了人们的敬仰,可她对她过去的老师仍然十分尊敬。
居里夫人的法语老师最大的(希望 愿望)是重游她的出生地——法国北部的第厄普,可是,她付不起由波兰到法国的一大笔旅费,回乡的(希望 愿望)总是那么渺茫。居里夫人当时正好住在法国,她非常理解老师的心情,不但代付了老师的全部旅费, 还邀请老师到家里做客。居里夫人的热情接待使老师感到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
1932年5月,华沙镭研究所建成,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参加开幕典礼。许多著名人物都簇拥在她的周围。典礼将要开始的时候,居里夫人忽然从主席台上跑下来,穿过捧着鲜花的人群,来到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年妇女面前,深情地亲吻了她的双颊,亲自推着她走上了主席台。这位老年妇女就是居里夫人小时的老师。在场的人都被这动人的情景所(感激 感动),(热情 热烈)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热泪。居里夫人就是这样,当她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之后,仍旧没有忘记曾经(传授 传播)给她知识的老师。
【1】用“/”划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簇拥: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这动人的情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人流下了热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画上“ ”。
【5】短文主要是围绕 来写的,一共写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 ;第二件事是 。
【6】读完短文和你学过的课文,你心目中的居里夫人是个什么样的 人,请谈谈你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蜀后主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为实现统一大业,发动了一场北伐曹魏的战争。
诸葛亮任命参军马谡为前锋,镇守战略要地街亭。临行前,诸葛亮再三嘱咐马谡:“街亭虽小,关系重大。它是通往汉中的咽喉。如果失掉街亭,我军必败。”并给出了具体的指示,让马谡“靠山近水,安营扎寨,谨慎小心,不得有误”。
马谡到达街亭后,并没有按诸葛亮的指令依山傍水部署兵力,而是骄傲轻敌,自作主张地准备将大军部署在远离水源的街亭山上。当时,副将王平提出:“街亭一无水源,二无粮道,若魏军围困街亭,切断水源,断绝粮道,蜀军则不战自溃。请主将遵令履法,依山傍水,巧布精兵。”马谡不但不听劝阻,反而自信地说:“我马谡通晓兵法,世人皆知,连丞相有时也得请教于我,而你王平生长戎旅,手不能书,知何兵法?”接着又扬扬自得地说:“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置之死地而后生,这是兵家常识,我将大军布于山上,使之绝无反顾,这正是制胜之秘诀。”王平再次谏阻:“如此布兵危险。”马谡见王平不服,便火冒三丈说:“丞相委任我为主将,部队指挥由我全权负责。如若兵败,我甘愿革职斩首,绝不怨怒于你。”王平再次义正词严:“我对主将负责,对丞相负责,对后主负责,对蜀国百姓负责。最后恳请你遵循丞相指令,依山傍水布兵。”马谡仍固执己见,将大军布于山上。
魏明帝得知蜀将马谡占领街亭,侦察到马谡舍水上山,心中大喜,立即挥兵切断水源,掐断粮道,将马谡的部队围困于山上,然后纵火烧山。蜀军饥渴难忍,军心涣散,最终马谡失守街亭,战局骤变,迫使诸葛亮退回汉中。
诸葛亮总结此战失利的教训,痛心地说:“用马谡错矣。”为了严肃军纪,诸葛亮下令将马谡斩首示众。临刑前,马谡上书诸葛亮。诸葛亮看罢,百感交集,老泪纵横,要斩掉自己曾经十分器重和赏识的将领,心若刀绞;但若违背军法,免他一死,又将失去众人之心,无法实现统一天下的宏愿。于是,他强忍悲痛,让马谡放心去,自己将其儿收为义子。而后,全军将士无不为之震惊。
【1】找出本文中你最喜欢的四个成语,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画横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这个故事,你觉得马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相信你能答好下面的问题。
吃西瓜
前几天,爸爸买了两个又大又圆的西瓜。晚上,天气闷热,爸爸招呼我和弟弟一起吃西瓜。
我和弟弟看着这两个西瓜,就仿佛看见里面鲜红的瓜瓤。爸爸切开了第一个瓜,啊,是个生的,黄里微微泛有白色,瓜籽也是白嫩的,我和弟弟好失望。可是,爸爸一声不吭,若无其事地切开了第二个,啊,鲜红的瓜瓤,又黑又饱满的瓜籽,诱人的瓜汁往外渗着,渗着。
“吃吧,吃吧。”爸爸把两片瓜推到我和弟弟面前,笑着说。弟弟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我刚要吃,突然发现爸爸拿起了一片生西瓜,咬了一口,嚼了几下,眉头一皱,硬咽下去了。这时,他发现我正盯着他,脸上立即露出了笑容:“你吃你的吧,这生瓜也很好吃呀!”这时,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手中小小的一片西瓜突然变重了许多。我又低头咬了一口,可怎么也咽不下去。于是,我放下了手中的熟瓜,拿起一片生瓜咬了一大口,清淡无味,但我还是把它吃下去了。
这件事过去很多天了,但我的心还是甜甜的。我觉得在这件小事中,我得到了一种宝贵的东西。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闷热——( ) 饱满——( ) 清淡——( )
【2】解释下列词语
若无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淡无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爸爸吃瓜的动词有__、__、__、__。
【4】“我得到了一种宝贵的东西”,这种东西是(在正确的后面写“是”).
(1)西瓜的营养( ) (2)父子的情谊( )
(3)父亲的疼爱( ) (4)团结的力量( )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与理解。
跳 水(节选)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用小标题概括这两段文字的大意:_____。
【2】文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
【3】如果孩子没有跳水,父亲会不会开枪?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多选)( )
A.临危不惧
B.急中生智
C.急躁独断
D.当机立断
【5】此时此刻,你想对船长的儿子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仿写)你从第一个盲盒中开出了三个字,要求你从中选择一个,仿照下面的例句进行造句。
甜 静 辣
例句:冷——雪后的天多冷啊,蛇冷得身体僵硬,猫冷得躲在窝里不愿出来,鸟冷得不知如何是好。
造句: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句子。(5分)
(1)这个笑容恰像你所看到的维苏威火山边上那些小块平地上凝固起来的波状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民代表走进人民大会堂。(扩句,提示:来自哪的?怎样走进?什么样的大会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黛玉连忙起身接见。(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把墙刷得又白又匀很不容易。(改成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只蜘蛛在墙角荡来荡去。(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作文 :一本珍贵的书(26分)
要求:语句通顺,字数不少于4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