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
(1)“四书”“五经”中,“四书”指《大学》《中庸》《_______》和《______》;“五经”包括《易经》《尚书》《_____》《礼记》《春秋》,这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_____家思想的核心载体。
(2)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中间_____,边缘_____,所以这种镜片又被称为_______。放大镜的作用是_______。
(3)清晨,我们能看到树叶或小草上有一滴滴的露珠,这是由__________造成。
(4)陕西的地戏的代表是___________。
2、按要求写近反义词。
(1)近义词
觉察—(______) 渐渐—(______) 吓唬—(______) 缥缈—(______) 欣喜若狂—(_______) 追悔莫及—(________)
(2)反义词
漫长—(______) 孤独—(______) 荒凉—(______) 聪明—(______)
3、画龙点睛。(给句子加上标点)
(1)荷花 蜻蜓 羊群 小鸭 小公鸡等 在宇宇的笔下栩栩如生 他真是名副其实的小画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巴金爷爷写了许多书 有 家 春 秋 寒夜 他写的书我 都爱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真有趣了 这本科幻小说我要买下来 刘莉高兴地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所学内容或语境填空。
(1)抗疫期间,爸爸对当志愿者的妈妈心疼而又埋怨地说:“你呀!一个小老百姓,为大家的事情瞎操什么心?”妈妈则引用南宋诗人陆游的话回他说:“是呀!我是小老百姓,可是我‘__________。’”
(2)又是一年中秋夜,爷爷总有诉不完的思念,他抬头望望天上的明月,想起海峡对岸的亲人,不禁吟诵起唐代诗人王建的诗句来:“______,______。”
(3)月色中,妈妈站在田间地头,看着翻滚的稻浪,闻着稻穗的芳香,听着热闹的蛙鸣,想到这又是一个丰收年,不禁喜上眉梢,词人辛弃疾的诗句:“_____,_____。”仿佛萦绕在耳际。
(4)中国古代四大名著,指的是《水浒传》、《_____》、《西游记》和《_____》。
(5)老师常用《荀子》中的“_______”这句话来鼓励我们努力学习,希望我们有朝一日都能超越她。
(6)毕业联欢会上,同学们纷纷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吹拉弹唱,精彩纷呈,真可谓是____啊!(填一句歇后语)
(7)听君一席话,______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匆匆》这篇课文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作者写到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_,被微风吹散了,如__________,被初阳__________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______,揭示了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不能__________的主题思想。
2.《那个星期天》一文采用倒叙的写法开头,以“________”为线索,讲述了“我”盼着母亲兑现星期天__________的承诺,从星期天的早晨到黄昏一直______________,最终却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6、阅读诗词,并完成练习。
春 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这首诗的作者是( ),诗的体裁是( )。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胜日: ,光景: ,等闲: 。
【3】用自己的话说下面的诗句的意思。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____________。
7、阅读诗文,完成练习。
(甲)七步诗
曹植①
煮豆持②作羹③,漉④菽⑤以为汁。
萁⑥在釜下燃,豆在釜⑦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乙)反七步诗
郭沫若⑧
煮豆燃豆萁,豆熟萁成灰。
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
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
(注释)①曹植:三国魏诗人,曹操之子,曹丕之弟。②持:用来。③羹:用肉或者菜做成的糊状食物。④漉:过滤。⑤菽:豆。⑥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⑦釜:锅。⑧郭沫若:中国现代诗人、学者、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1】(甲)诗中,曹植巧妙运用比喻,用“豆”比喻曹植,用“萁”比喻______。“同根生”指__________,“相煎”指_________。(乙)诗中的“豆”成了“_________”,“萁”成了“_________”。
【2】(甲)诗最后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诗最后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诗的写作角度不同,曹植写(甲)诗是希望_________;郭沫若写(乙)诗是歌颂_________。
8、完成下面练习。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_________________的神话传说,它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
【2】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泣涕零如雨——涕:眼泪
B.相去复几许——去:离开
C.终日不成章——章:文章
D.盈盈一水间——间:中间
【3】诗中描写两星相对的清冷环境,于景中寄寓离愁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抒发了什么感情?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鸟是人类的好朋友。鸟的羽毛颜色艳丽,体态活泼多姿,在树间飞舞,在高空中鸣叫,使我们周围的环境优美多彩,生机勃勃。绝大多数鸟是消灭害虫的能手,是树木的“医生”、农民的“助手”。在科学研究中,鸟还有很多用处。如:人们根据鸟的飞行原理发明了飞机,鸟还可以为研究污染等提供的资料。
【1】联系上下文解释:
①医生:________ ②助手:________
【2】找出这篇短文的中心句。________
【3】文章围绕中心句具体写了三个方面:
①鸟使我们的环境优美。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请客
旧时年关,有人在家设宴招待帮助过他的人,一共请了四位客人时近中午,还有一人未到。于是他自言自语:“该来的怎么还不来?”听到这话,其中一位客人心想:“该来的还不来,那么我是不该来了?”于是起身告辞而去。那人很后悔自己说错了话,说:“不该走的又走了。”另一位客人心想:“不该走的走了,看来我是该走的!”也告辞而去。主人见因自己言语不慎,把客人气走了,十分懊悔。妻子也埋怨他不会说话。于是他粹解道:“我说的不是他们。”最后一位客人一听这话,心想:“ ”于是叹了口气,也走了。
【1】联系短文内容,在文中横线上写出最后一位客人的想法。
【2】三位客人为什么相继离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购买上帝的男孩
①一个男孩捏着一美元硬币,沿街一家一家商店地询问:“请问您这儿有上帝卖吗?”店主 说没有,嫌他在捣乱。
②天快黑时,第二十九家商店店主(热情 热烈)地接待了男孩。老板是个六十多岁的慈眉善目的老头。他笑眯眯地问男孩:“告诉我,孩子,你买上帝干嘛?”男孩流着泪告诉老头,他叫邦迪,父母很早就去世了,是被叔叔帕特鲁普(培养 抚养)大的。叔叔是个建筑工人,前不久从脚手(架 驾)上摔了下来,至今不省(shěng xǐng)人事。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邦迪想,上帝一定是个奇妙的东西,我把上帝买回来,让叔叔吃了,伤就会好。
③老头眼圈湿润了,问:“你有多少钱?”“1美元。”“孩子,眼下上帝的价格正好是一美元。”老头接过硬币,拿了瓶“上帝之吻”牌饮料,“拿去吧,孩子,你叔叔喝了这瓶‘上帝’,就没事了。”邦迪喜出望外,将饮料抱在怀里,兴冲冲地回到医院。
④几天之后,一个由世界顶尖医学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来到了医院,对帕特鲁普进行会诊。他们采用世界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终于治好了帕特鲁普的伤。
⑤ 帕特鲁普伤好出院了, 当他看到医疗费账单那个天文数字时,差点吓昏过去。院方告诉他,有个老头帮他把钱全付了。那老头是个亿万富翁,从一家跨国公司董事长的位置退下来后,隐居在本市,开了家杂货铺。那个医疗小组就是他重金请来的。
⑥帕特鲁普激动不已,他立即和邦迪去感谢老头,可老头已经出国旅游去了。
⑦后来,帕特鲁普接到一封老头写来的信。信是6月20日写的,署名是“一个平凡的老人。”信中说:“……我很开心,近况很好……你能有邦迪这个侄儿,实在是太幸运了……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
【1】从短文第②自然段的括号中选择正确的读音、汉字和词语,打上“√”。
【2】从下面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不是……就是…… 不是……而是…… 不仅……而且…… 虽然……但是……
【3】读第②、③自然段,回答:
①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这话是什么意思?
②“男孩流着泪”是因为心情 ;“老头眼圈湿润了”是因为内心 。
③联系下文,想一想:老头为什么说“你叔叔喝了这瓶‘上帝’,就没事了?”
【4】填空。①从文中的“__________”一词,我们可以看出老头是一个不喜欢炫耀自己的人。
②根据老头的善行,你认为可以授予他一个怎样的荣誉称号:_______。
【5】按要求写话。
在一次以“感恩和爱心”为主题的十大人物评选活动中,邦迪和老头同时获奖,请你为他们各写几句颁(bān)奖词或评语,要求语言精练、句式工整,不少于20字。
邦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jiān jiàn)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pū pù)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打上对勾。
【2】本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
【3】本段从哪些角度写出了除夕的热闹_______我们生活的地方除夕有哪些习俗_______________。
【4】正月初一和除夕截然不同的是_________。写出两句关于春节的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_。
13、飘香的生命
突然,觉得办公室内流动着一股熟悉的香味,很熟悉,却一时想不起来是什么香味。开始,还以为是某个同事身上的香水味。可一个个挨着猛嗅了一番,却都不是。这时,有人提醒:“这是桂花香吧。”
这才恍然醒悟,这确实是桂花香啊!于是,赶到室外,走到立在人行道旁的桂树旁。果然,一股浓烈的幽香沁人心脾,激荡魂魄。再仔细瞧去,在那密密的树叶后面,那些米粒大小的嫩黄的花儿正如天空的星星闪烁,却又十分静谧,毫无张扬之意。
瞧着瞧着,我的眼睛就湿润了。这些惹人怜爱的小东西,竟在偷偷地飘香,飘香了还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静静地立在枝头,等着悄悄的凋零。我们如不仔细瞧,还不知道它已经到过这个世界,已经香过这个世界。这时,我的思绪触到一个最温柔的记忆,那是上中学时一个同学讲的故事。
当时,这个同学家里很穷,为了省电,他每天晚自习后十一点钟才回家,而那时,学校的大门也在他走后一段时间才缓缓地关上。他一直以为大门是要到那个时候才关的,因此春夏秋冬,他天天如此,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直到有一天,他被锁在校园内过了一夜,他才知道学校大门是十点钟就关的,而原来关门的老大爷生病住院了。直到那时他才明白,老大爷一直在默默地为他开着方便之门。当他流着泪买了一大堆礼品去看老大爷时,老大爷已经去世了……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为了那个默默行善的老人。我们的心湿漉漉的,因为在那一刻,我们才醒悟,其实我们每个人身旁都有那个开门的老人,在为我们开着方便之门,他们就像这小小的嫩黄的桂花,悄悄地释放着幽香,然后悄悄地凋零。
他们不张扬,是因为他们的生命本就是如此啊!
【1】“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和“我们的心湿漉漉的”,其原因分别是什么?
【2】《飘香的生命》写出了作者对生命的什么感悟?
14、课内阅读。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______,从我脚边______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______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______了。
【1】根据原文内容填空。
【2】用“__”画出文段中的排比句,这个排比句具体写出了时间_________的特点。
【3】“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对“茫茫然”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表现出不知道如何面对匆匆而去的时光。
B.时光匆匆而去,令人眼花缭乱。
C.与时代背景有关,说明在匆匆而去的时光中,看不到自己努力的方向。
【4】读了选文,你有什么感受?请用名言或诗句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邓稼先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群偌大的蝶蛾闯进孩子的房间。(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笑得用手指着风姐儿,却说不出话来。(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不得不另选一个职业,学上了驾驶飞机。(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照样子写句子。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___,如_____,被____________
(2)请根据“我走出校门”这一情境,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写几句话。
心情“好”:_________________
心情“不好”:_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改写句子,不要改变句子的意思。
例:我们怎么能忘记妈妈的爱呢?
我们不能忘记妈妈的爱。
我们怎么能向困难低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1. 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成感叹句)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成疑问句)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成反问句)
19、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赵王告诉蔺相如说:“你要带着宝玉到秦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我来主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她深有感触地说:“我小时侯总是羞羞答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乐园。
1.对于盲人来说,难道他们不渴望见到红花绿草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片片岛屿,留下了祖先生息繁衍的烟火。(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南沙群岛。(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风一吹,满山的茶树都开了五颜六色的花,像火一样红。(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是一张四十美元的罚单。(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小朋友们就要离开母校踏上新的人生旅途了,想像过二十年后的你、的母校、的母校老师、的同学……会是什么样吗?
假如你二十年后回母校……请以此为主要内容,写一篇作文。要求展开想像的翅膀,写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的习作。题目自拟,字数在400字左右。内容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