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屏东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写出下面四字词的反义词

    名副其实——__________ 雪中送炭——__________ 

    歪歪斜斜——__________ 风平浪静——__________

  • 2、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3、猜谜语。

    1、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打一艺术品) 谜底是:___________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打一自然现象)谜底是:___________

    3、似鸟不是鸟,爱在高枝唱。夸口都知道,其实全不晓。(打一动物) 谜底是:___________

    4、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它,此花开尽更无花。(打一花名) 谜底是:___________

    5、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打一动物) 谜底是:___________

  • 4、解释下列词语。

    1.不值:_______________

    2.屐:_______________

    3.小扣:_______________

    4.扉:_______________

  • 5、根据意思写词语

    1.缩小机构,精简人员。________

    2.指全国各地。________

    3.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古诗阅读。

    古诗一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古诗二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古诗一中体现早春的景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二中体现早春的景物是_______________

    2古诗一中描写诗人想象的诗句是________,古诗二中描写早春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

    3这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的喜悦和赞美之情,古诗一中诗人赞美的是_______,古诗二中诗人赞美的是____________

    4古诗二中把_______比作______,形象地写出了景色的特点。

  • 7、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山行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1】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品味首句中“弄”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

  • 8、课外阅读我能行。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这首元曲的曲牌名是______,题目是__

    【2】下列诗句与本曲描写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3】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

    【4】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以“孤村”领起,渲染秋日黄昏的冷寂,表现秋的荒凉、萧瑟,表达了诗人落寞、忧愁的心情。

    B.青、绿、白、红、黄五色,多层次地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

    C.“一点飞鸿影下”,描写“雁影”是为了以静衬动,赋予秋日生机之感,造成曲子情感由悲到喜的转变。

    D.“青山绿水”是广大的图景,“白草红叶黄花”是细微的图景,这样交错写使原本寂寞、萧瑟的秋景变得多姿多彩。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外阅读。

    迟到以后

    我离教室越来越近了。传达室的挂钟告诉我,我竟迟到了30分钟!每走近一步,我的心就跳得格外剧烈。“谁叫你起得这么晚呢?你看还有10分钟,第一节课就要下课了!”我暗暗责备自己,担心老师会严厉地批评我,同学们会投来责备的目光……

    走到教室门口,我更慌张了。是进,还是退?我犹豫不决。但是,我忽然想到,在这关键时刻,后退一步,就是容忍自己的错误,就是向自己的弱点退让;前进一步,就是克服缺点的开始,就能多学点儿知识。想到这里,我毅然地抬脚跨进教室。

    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报告!”我刚喊出口,几十双眼睛刷地一下盯在我身上,我赶快低下头,只感到脸上发烫。这时,老师走了过来,严肃而又亲切地询问我:“李文同学,今天怎么来得这么晚呢?”我轻轻地回答:“我……我……”

    昨晚看电视看得太晚了,今天睡过了头。我的头更低了。老师看出了我的心情,亲切地叫我坐下,诚恳地说:“珍惜这短短的几分钟!”我偷偷地看了一下周围,同学们的目光也是和善的……

    亲切的教诲,善意的目光,使我忐忑不安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我暗下决心,要把损失的时间补回来。我坐好后,迅速拿出书和笔记本,带着悔恨和决心,认真地记下了这宝贵的几分钟内学到的知识。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犹豫不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神贯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了“我”的悔悟。

    B.运用心理描写表现了“我”内心的忐忑。

    C.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了“我”的无奈和尴尬。

    4“我”迟到以后,老师是怎样对待“我”的?(用文中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阅读。

    成功的起点

    法国科学家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

      这种毛毛虫有一种“跟随者的习性,总是盲目地跟随着前面的毛毛虫走。科学家把若干个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连,围成一个圈,并在花盆周围不到6寸的地方 [ ] 上一些毛毛虫爱吃的松叶。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一圈一圈地走。一分钟过去了,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又一天过去了,毛毛虫还是夜以继日地团团转 [zhuǎn  zhuàn] 。一连七天七夜,它们饥渴难忍,终于精疲力竭,相继而亡。

      科学家总结实验时,在实验笔记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在那么多毛毛虫当中,其实只要有一只稍与众不同,去走另外一条路,不就会避免死亡的命运 [? ]

      在西撒哈拉沙漠中有一个小村庄比塞尔,它靠在一块15平方公里的绿洲旁,从这里走出沙漠一般需要三昼夜的时间。然而,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的人们没有一个走出过沙漠。他们 [虽然 不是] 不想离开那儿,[但是 而是]尝试了多次都失败了。肯莱文对此表示难以置信,于是他亲自做了个实验。他从比塞尔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这使得比塞尔人惊悟:原来他们中根本没有人向北走过,每一个试图走出沙漠的人都是沿着他前面那个人走过的路线走的,从来没有人想过另辟蹊径。

      如今的比塞尔已经成了一个旅游胜地。每一个到过比塞尔的人都会发现一座纪念碑——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生活中,我们太习 [ ] 于走别人走过的路,偏执地认为走大多数人走过的路不会错。但是,我们不会想到,当我们这么想的时候,忽略 [lüè nüè]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往往更容易成功。人能走多远首先取决于你站在哪儿,更重要的是选准方向,持久稳健地走下去。

    1划去短文[ ]里不正确的字、拼音和标点。

    2根据意思选摘文中词语。

    ①经得起人们仔细体会。_________

    ②精神、力气消耗已尽。_________

    ③表示另开一条路或另创一种方法。_________

    ④事情出乎意料,让人难以相信。__________

    3按要求画句子。

    ①用“  ____  ”画出具体描写毛毛虫具有跟随者习性的语句。

    ②用~~~~画出解释比塞尔人走不出沙漠原因的语句。

    4下面与原文意思一致的语句是______

      ①人能走多远首先取决于你站在哪儿,其次选准方向,关键是持久稳健地走下去。

      ②人能走多远首先取决于你站在哪儿,更关键的是选准方向,持久稳健地走下去。

      ③人能走多远关键取决于你站在哪儿,有时也考虑选准方向,持久稳健地走下去。

    5选用一个词语概括毛毛虫、比塞尔人和肯莱文的行走特点。

     毛毛虫 比塞尔人: __________

    ②肯莱文:______________

    6为了告诉我们成功的起点是什么,短文列举了两个方面的事例:

    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成功的起点是什么?请联系短文和自身实际,简要写出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惋)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怜怜、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过了。

    1给开头画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词。

    3“太阳他有脚啊”这句话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对“我掩面叹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叹息时间过得太快。

    B.叹息自己没有珍惜时间。

    C.叹息自己不知该干什么。

    5“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这个句子中的“闪”字能换成“溜”字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

    花边饺子里的爱(节选)

    肖复兴

    ①小时候,家里生活拮据,吃饺子当然只能挨到年节;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包上一顿饺子,自然就成了全家的节日。这时候,妈妈威风凛凛,最为得意。一个人又和面,又调馅儿,馅儿调得又香又绵,面和得软硬适度,最后盆手两净,不粘一点儿面粉。然后妈妈指挥爸爸、弟弟和我,看火的看火,擀皮的擀皮,送皮的送皮,颇似沙场点兵。

    ②一般,妈妈总要包两种馅儿的饺子,一种荤的,一种素的。这时候,圆圆的盖帘儿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儿的饺子,像是两军对阵,隔着楚河汉界。我和弟弟常捣乱,把饺子弄混。妈妈只好茄子葫芦一起煮。妈妈不生气,用手指捅捅我和弟弟的脑瓜儿说:“来,妈教你们包花边饺!”妈妈把包好的饺子沿着边儿用手轻轻地一捏一捏,便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儿,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圈花环。我们却不知道妈妈是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她把肉馅儿的饺子都捏上了花边儿,让我和弟弟连吃带玩儿地吞进肚里,自己和爸爸吃那些素馅儿的饺子。

    ③妈妈的花边饺,给了我们难忘的记忆。但是,这些记忆,都是到了自己做父亲的时候,才开始清晰起来,仿佛它一直沉睡着,需要我们必须用经历的代价才能把它唤醒。

    【1】文中画线的句子是个___句,作者分别把______写成了________

    【2】妈妈把肉馅儿的饺子都捏上花边儿的目的是(       )(多选)

    A.花边儿饺子好看。

    B.让“我”和弟弟连吃带玩儿地把肉馅儿的饺子吃掉。

    C.容易区分两种馅儿的饺子。

    D.让“我”和弟弟知道哪些是肉馅儿的。

    【3】作者为什么忘不了妈妈包的花边饺子?

    _________

  • 13、课内阅读《北京的春节》(15分)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看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基本是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的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搀合成的。孩子们喜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1)这个片断主要写   。(2分)

    (2)请在片断中找出一个谚语是: ,这个谚语说明了 。(2分)

    (3)为什么说这不是粥,而是小型农业展览会呢?(1分)

    答:

    (4)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腊八蒜的做法是这样的:  

    。(1分)

    (5)色味双美的意思是颜色和顺道都很好。说明腊八蒜色味双美的句子是: 。(1分)

    (6)孩子们准备过年,有哪几件事是喜欢做的呢?(3分)

    答:(1) (2)  

    (3)

    (7)零七八碎儿在文中具体指什么?(2分)

     

    (8)找出一个过渡句   (1分)

    (9)哪句话说明了大人们也忙乱   (2分)

     

  • 1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作者是   西江月 我还知道的词牌名有:  

    这首诗表明的时间   ,地点是 别枝惊鹊的意思是  

    上阕描写了

    最后一句的意思是: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

    ⑥“七八个”“两三点在文中是   它所表达的意思是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1. 写一条与长江有关的古诗句。

     

    2.例: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仿写)

    你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用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次考试同学们普遍的成绩提高了。(修改病句)

     

     

  • 16、把下面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例:你这样做怎么能行呢?我不是跟你说过多次了吗?

    你这样做不行,我跟你说过多次了。

    1、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

    1你们看见过这么劳苦这么简朴的总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京是我国的四大直辖市(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改成字句

    马的后蹄踏着一只飞燕。

    ____________________

  • 20、句子大舞台。(12分)

    (1)藏戏是戴着面具演出。(改为反问句)

       

    (2)爸爸说:我今天很忙,就不接你回家了。(改为转述句)

     

    (3)维吾尔的姑娘漂亮。维吾尔的姑娘能歌善舞。(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4)就这样,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

    缩句:  

    (5)竹楼藏在竹林中。(扩句)

       

    (6)天真冷呀,孩子们穿着棉衣和手套在街上燃放鞭炮。

    修改病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我们在生活中,在与亲朋好友的接触中,有许许多多的感动,也有许许多多的话语需要倾诉,请以___________,我想对你说为题,完成一篇习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