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湘西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

    (1)这是一幅图书广告宣传画,观察画面回答:

    这则广告介绍的书名:________________

    出版这套书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

    100%精品说明这套书__________________

    75%价格说明这套书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意思用一个成语概括是____________

     

  • 2、根据课文及相关内容填空。

    (1)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____________,我的日子滴在_______的流里,没有_______也没有___________。我______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2)散文《匆匆》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________,课文紧紧围绕_____一词,细腻地刻画了_________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____________

    (3)回顾《那个星期天》,体会作者的心情在一天里经历的变化:妈妈说等一会再走,“我”藏在大门后____________→妈妈出去买菜,“我”挨时光__________________→妈妈翻箱倒柜,“我”追在妈妈腿底下________→妈妈洗衣服,“我”蹲在洗衣盆旁哭了____________

  • 3、积累背诵。

    1、风,是美景——“湖光秋月两相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是心境——“相见时难别亦难,____________。”风,是气魄——“_______________,威加海内兮归故乡。”风,是情怀——“_________________,润物细无声。”

    2、“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宋朝诗人________所作的诗句,他是四川_______人,他还擅长作词,是词坛豪放派代表作家,“乱石穿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他豪放词作的名句。

  • 4、朋友辞行可用诗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根据课文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父亲______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______再也离不开它。

    (2)这组关联词语的使用突出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朗读古诗《泊船瓜洲》,完成练习。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请在正确的读音后打“√”

    京口瓜洲一水间(jiàn jiān),

    钟山只隔数(shù shǔ)重(chónɡzhònɡ)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huán hái)。

    2《泊船瓜洲》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写的。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洲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_________,想到离京口并不是很远的__________,不禁勾起了浓浓的___________之情。

    其中绿的意思是___________,还的意思是___________

    3选择正确的解释。

    1)诗中"一水"指的是:_______

      A、珠江;B大运河;C黄河;D长江。

    2)诗人"还乡"所经过的方向、路线是:______

      A、从北到南,先经京口,再到瓜洲。

      B、从南到北,先经瓜洲,再到京口。

      C、从北到南,先经瓜洲,再到京口。

      D、从南到北,先经南京,再到北京。

    4我能用自己的话讲出《泊船瓜洲》的诗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并理解句子。

    1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可以换成哪些字?诗中用绿字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下面的语句,你各想到了那一个成语?

    山一程,水一程_________________

    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______

    3)写几句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样借月亮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还有很多。请把下列与月亮有关的诗句连一连。

    举头望明月 清泉石上流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明月松间照 低头思故乡

  • 7、古诗阅读

    城南

    (北宋)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

    1这首诗的前两句是一幅“春雨山水图”,请你发挥想象把它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

  • 8、宁宁在朗通叶赛宁的《夜》时,遇到一些困难,请你帮她解决。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1请用“/”给下面的诗句标出两处停顿。

    幽 暗  的  松  林 失 去 喧   响。

     

    2朗通这一诗节,应采用的语调是( )

    A.舒缓 B.欢快 C.激昂 D.深沉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

    人们都赞美荷花,而我却更爱荷叶。‖

    荷叶不艳不媚,不像荷花那样惹人注目。然而,有它(赔陪)伴着荷花,会使荷花显得更美丽动人。

    烈日当空,荷叶撑起翠伞,用自己的光合作用,让荷花长得更富有生气。风雨袭来,荷叶们紧(蜜密)团结,连成一片,忘我地保护着那些幼小的花蕾。

    荷叶不仅把自己奉献给荷花,还奉献给人类。它作为药材,能为病人清热去火;它作为包装材料,不怕水(侵浸)油污;它作为食物煮粥,更是清爽可口。

    荷叶给予别人的甚多,而自己却无所求。当人们欣赏荷花,赞美荷花的时候,它从不计较,不争名,不求利,只是默默地工作。‖

    我爱荷叶,爱它的朴实淳厚,更爱它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1给短文加一个适当的标题,写在文前的括号中。

    2划去文中括号里不合适的字。

    3写出“保护”的两个近义词:___________

  • 10、短文

    真实的尴尬

    到学校开讲座。 一个学生站起来直率地问我:你从工人当上作家,最明显的感觉是什么?我随口答道:最明显的感觉是坐在家里不用去工厂上班了, 特别是刮风或下雨的倒霉天气,我往往就情不自禁地想,哈,我终于混到不用上班了!台下的学生听到我的回答,不仅哄堂大笑,有的还为我能这样真实地回答而鼓掌。由于我很坦率,讲座一下子就掀起了高潮,有些学生就故意想方设法来难为我。他们问:你看见地上有一元钱,会捡起来揣进自己的腰包吗?我毫不犹豫地回答:一元钱太少了点儿吧?凭我这么个大块头,弯下腰来捡一元饯,那我也太不值钱了! 不过,要是一百元钱,我会欢天喜地地弯下腰去,问题是,还没等我弯下腰,早就有比我灵巧的人,抢在我的前面扑过去了!这下子学生们更是狂热,一个个提问得更踊跃起来,我当然也就更坦率、更真实地回答他们。讲座完后,学生们纷纷拥过来称赞我,说他们过去听报告都是套话、假话和废话。正当我被同学们表扬得乐不可支时,却有一个老师走上,表情严肃地对我说:你怎么好这样回答学生们的回答呢?你就是真的感到当作家不用上班,真的看到地上有钱弯下腰去捡,也不能这样回答呀!我问他,那应该怎样回答。他说:你应该说你握惯了锤子的手,突然开始握笔,有些不适应,但想到无论拿锤子还是拿笔,都是为国家作贡献……你应该说拾金不昧……”那个老师说了很多,也很动听,最后他说。你要是像我这样回答,才是有水平的作家,而且还有教育意义。我只得尴尬地点着头。

    还有一次,我乘公共汽车,不知不觉有一个人挤到我眼前,像看珍奇动物一样地看我,我抬头一瞧,原来这个人和我很熟,便向他打招呼。谁知他竟怯生生地问了我一句:你是邓刚吗?我说你开什么玩笑,我不是邓刚还能是谁。他还是认真地看了我一阵子,才说:你是邓刚,怎么还乘公共汽车?

    我说乘公共汽车便宜呀。他一听大吃一惊,忙说:你小声点儿,别让旁边人听见了笑话你。然后他就非常亲切地在我耳边开导我说:你完全可以说你是为了体验生活,或是你本来要乘出租车,但一下子来了公共汽车,偶然坐那么一次……”下车后,他还叮嘱我:你是个作家,说话得讲究点儿!我含含糊糊地点着头,感谢他的好意,心里却悲哀地想:我们这个世界虚假的时间太长了,要想真实一下还挺艰难的。

    还是乘公共汽车,我听到一段母子的对话,母亲问孩子:你昨天没去参加劳动,是怎么对老师说的?孩子回答:我对老师说,昨天跟妈妈、爸爸看电影去了。母亲一下子火了:你这个傻蛋!  你怎么能这么说呢?孩子瞪着大眼睛,不解地问:你们昨天不是带我去看电影了吗?母亲气急败坏地呵斥道:说你是个傻蛋你还真是个傻蛋。因为去看电影就不去劳动,老师能高兴吗?你要对老师说你昨天生病了!孩子吓得不敢吱声。我想,如此教育下来,这个孩子将来肯定不会成为傻蛋,但会不会成为坏蛋呢?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打“√”

    乐不可:①撑;②伸出,竖起;③支持;④调度,指使。

    败坏:①想要马上达到某种目的而激动不安,着急;

    ②容易发怒,急躁;

    ③急迫,紧急;④对大家的事或别人的困难,赶快帮助。

    2当虚假的东西弥漫着整个社会时,真实的声音反而让人听起来感到尴尬,文章共写了三件尴尬的事,第一件事是第_________自然段,第二件事是第__________自然段,第三件事是第_________自然段。

    3先填空,再比较一下邓刚的回答和那位老师所认为的答案有什么不同。

    1)学生问:你从工人当上作家,最明显的感觉是什么?

    邓刚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位老师认为应该这样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问:你看见地上有一元钱,会捡起来揣进自己的腰包吗?

    邓刚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位老师认为应该这样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生们为什么对的报告那么狂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套话”“假话”“废话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有,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你必须有一样是出色的

    很久以前,德国一家电视台推出高薪征集“10秒钟惊险镜头”活动。在诸多的参赛作品中,一个名叫“卧倒”的镜头以绝对的优势夺得了冠军。

    拍摄这10秒钟镜头的作者是一个名不见经传刚刚踏入工作岗位的年轻人,而其他参赛选手多是一些在圈内很有名气的大家。所以这个10秒钟镜头一时引起轰动。几个星期以后,获奖作品在电视的强档栏目中播出。那天晚上,大部分人都坐在电视前边观看了这组镜头,10秒钟后,每一双眼睛里都是泪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德国在那10秒钟后足足肃静了10分钟。

    镜头是这样的:在一个小火车站,一个扳道工正走向自己的岗位,去为一列徐徐而来的火车扳动道岔。这时在轨铁的另一头,还有一列火车从相反的方向驶近小站。假如他不及时扳道岔,两列火车必定相撞,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时,他无意中回过头一看,发现自己的儿子正在铁轨那一端玩耍,而那列开始进站的火车就行驶在这条铁轨上。

    抢救儿子或避免一场灾难——他可以选择的时间太少了。那一刻,他威严地朝儿子喊了一声:“卧倒!”同时,冲过去扳动了道岔。

    一眨眼的工夫,这列火车进入了预定的轨道。

    那一边,火车也呼啸而过。车上的旅客丝毫不知道,他们的生命曾经千钧一发,他们也丝毫不知道,一个小生命卧倒在铁轨边上——火车轰鸣着驶过铁轨边上,丝毫无伤。那一幕刚好被一个从此经过的记者摄入镜头中。

    人们猜测,那个扳道工一定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后来,人们才渐渐知道,那个扳道工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许多记者在进一步的采访中了解到,他惟一的优点就是忠于职守,从没迟到、早退、旷工或误工过一秒钟。

    这个消息几乎震住了每一个人,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儿子是一个弱智儿童。他告诉记者,他曾一遍一遍地告诫儿子说:“你长大后能干的工作太少了,你必须有一样是出色的。”儿子听不懂父亲的话,依然傻乎乎的,但在生命攸关的那一秒钟,他却“卧倒”了——这是他在跟父亲玩打仗游戏时惟一听懂并做得最出色的动作。

    【1】在正面认识扳道工父子之前,“卧倒”镜头能以绝对优势夺得冠军,你认为“它具有哪些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文,为什么说“10秒钟后,每一双眼睛里都是泪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德国在那10秒钟后足足肃静了10分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卧倒”故事的情节可分为四部分,请概括写出。

    开端:_______________

    发展:_______________

    高潮:_______________

    结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8)段说“那个扳道工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你认为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就文中父亲教育儿子的观点和方法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阅读展示。

    如果你到傣家做客,走进竹篱,登上梯子,便来到屋外的走廊。进门, 是一间宽大的堂屋,中间铺着一大块竹席,这是全家人活动的中心,也是招待客人的地方。两侧是用木板或竹篾隔成的卧室,外人是不能入内的。傣家竹楼建筑结构一般比较简单,但十分宽敞,别致美观。室内通风也很好,坐在室内, 只觉清风徐来,花果飘香。

    建造竹楼,是傣家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按照传统习俗,先要选好地方, 打好地基,再立柱架梁。一幢竹楼最主要的是中柱。中柱一般是 8 根。选择中柱是件严肃而隆重的事情。中柱从山上运进村寨时,大家都前去迎接,并泼水祝福。傣族还有个风俗:一家盖房,全村帮忙。新楼落成时,还要举行架竹楼仪式。这时候,全寨子的人蜂拥而至,喜气洋洋,像过节一般热闹。同时还要请赞哈贺新房的曲子,据说这样才能吉祥、平安,家道兴旺。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别致﹣﹣_____   祝福﹣﹣_____

    2堂屋的在_____,是_____的地方。

    3傣家竹楼的特点是什么?

    4建造竹楼有哪些风俗?

    _____

    5从建造竹楼的风俗中,你感受到傣家族是一个怎样的民族?( )

    A. 互帮互助,团结友爱。

    B. 热情好客,多才多艺。

  •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难忘的启蒙(节选)

    那时我还小,不大懂得这件事可能带来的后果。后来,当我知道日本侵略者是怎样残忍地虐杀中国的爱国者的时候,我对于老师们的勇敢,不能不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冯先生教国语,也教音乐。她爱穿青竹布的旗袍,有时套一件黑色的马甲,挺精神。小学的校歌就是她教的。校歌的词和调都很美。开头的几句是:“竺山屏于东,湖水环流永无穷。莘莘学子乐融融。术学不尚虚荣,为的是经世致用。……” 大概是为了让学生真正学得“经世致用”的本事吧,老师们对我们的要求是很严格的,严格到有点近乎严厉。那时还没有废止体罚,弄不好,老师会用戒尺打你的手心。

    我虚岁六岁就上学了,年纪小,上课时总很规矩地坐在前排,老师们都是蛮喜欢我的。他们无疑说过不少表扬我的话,只是这些我已经无从记忆了;可我还是免不了受到批评乃至惩戒,这方面的情景我倒是至今未曾忘却。

    在班上,作文和写大字算是我的“强项”了,然而就是在这两门课上,我也受到过申斥。有一次作文,题目是记秋游。在文章的开头,我说:星期天的早晨,我和几个同学在西街外的草场上玩,忽然闻得一阵桂花香,我们就一起到棠下村摘桂花去了。陈先生阅后在末尾批了“嗅觉特长”四个字。我不明白这批语的涵义,就去问。先生板着面孔对我说:“棠下离这儿有三里路,那里的桂花香你们也闻得见,难道是长着狗鼻子吗?”这话有点刺伤我,不过我还是感到羞愧,因为我确实没有闻到桂花香,开头那几句是凭想象编造出来的。有一次上大字课,老师在发本子时把我叫到讲台前,严肃地对我说:“你这次的成绩是丙,丙就是及格了,可对你来说,这是不及格,因为你本该得甲的。以后再这样,就要打手心了。”当着全班的面这样说我,我感到有点难堪,不过我在心里还是服气的,因为那节大字课的前半堂我尽和临座的同学说悄悄话了,字确实写得很不尽心。

    在我的印象里,只有对一门课,老师们的态度特别宽容,那就是翻译官上的日语。( )逃课,老师们( )是不管的。而从这种宽严之间,我们这些小学生似乎也领悟到了老师们没有明说的某种道理。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选段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两件事。

    【3】从文中画线的句子,你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种宽严之间,我们这些小学生也领悟了老师们没有明说的某些道理。”这里“老师们没有明说的某些道理”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理解

    (猛然、突然),小女孩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么大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镇静)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1划去括号里使用不当的词。

    2照样子写词。

    瞧了瞧: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

    3娇声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杰奎琳娇声对司令官说话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杰奎琳的举动中,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练习。  

    1)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保持句意不变。

    ①同学们推荐她。她参加普通话比赛。

    ______________

    ②老师要求大家。大家发表意见。

    ______________

    2)把一句话改写成两句话,保持句意不变。 

    ①我请妈妈给我买文具盒。

    ______________

    ②我请张晓明天到公园去玩。

    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报告这个喜讯的人把消息告诉了她的丈夫。(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低声说:“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愿意告诉你。”(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分析加点词的特点,仿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天夜里,村里的大钟忽然突然当啷当啷地大响起来。(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 17、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把”字句。

    (1)敌人杀害了李大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做好了八宝粥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读完了那本故事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

    1.睡梦中的小芳被一阵清脆的铃声惊醒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 他用微弱的声音告诉艾迪,他梦见200亿年前的宇宙。(改成直接对话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三天后,德诺静静地躺在了长满青草的地下,双手抱着艾迪 穿过的那双球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艾迪抽泣地说:我很难过,没能给德诺找到治病的药。” (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1. 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成感叹句)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成疑问句)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成反问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规则是有关部门制定的,人们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大家都遵守交通规则,人与车各行其道才会安全有序;同学和老师都遵守教学规则,教学活动才会有条不……总之,人人遵守规则,社会才会井然有序;背离了规则,社会将是一片混乱。请同学们想一想在生活中遇到的与规则有关的事,并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