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崇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精益求精。(下面成语中的重叠词表示什么)

    大腹便便:便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才济济:济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忧心忡忡:忡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忠心耿耿:耿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__同 悬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有 万__________ __________

  • 3、按查字典的方法填空。

    “寝不安席”的“寝”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字母__,再查音节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部,第六笔的笔画名称是__,根据这个词语中“寝”字的意思,写出一个也含有“寝”字该意思的成语:____

  • 4、补充词语,并按要求选词填空。

    能歌( )舞  ( )心所欲   无( )于事

    ( )意扬扬       垂头( )       头晕目( )

    (1)找出里面的一对反义词。( )——( )

    (2)不久,她就感觉_________,在沙发上躺了一会儿也___________

  • 5、课文在线

    1.《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儿辩论一天中太阳大小的变化,一个从______角度出发,一个从______角度出发,故得出相反的结论。说明了____________的道理,表现出了他们有敢于______的可贵的精神。

    2.《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主要用______论述了只要______,不断发问,不断__________________地追根求源,就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泥融飞燕子,

    【1】把古诗补充完整。这首诗的题目是 ,作者是 代诗人 ,描写的是 (季节)的景色。

    【2】诗的前两句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景物,描绘了 __________ (填季节) 的美景。

    【3】后两句中的动词“________”和“_____ ”分别表现了燕子的_____和鸳鸯的_________

    【4】读了这首诗,我想到了这两个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对比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练习。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这两首诗都是描写__________(季节)的,却各有特色。《钱塘湖春行》看似白描,实则重点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春夜洛城闻笛》中触发诗人故园之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诗句回答)。

    2对比这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表格。

     

    《春夜洛城闻笛》

    《钱塘湖春行》

    诗的体裁不同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表达的情感不同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给人的感受不同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钱塘湖春行》这首诗,诗人巧用“乱”“迷”“没”等字,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姹紫嫣红、草长莺飞的西湖美丽的景象。

    B.《钱塘湖春行》结尾两句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感叹。

    C.《春夜洛城闻笛》首句中“暗飞声”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从何处而来的意思,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D.《春夜洛城闻笛》着重以诗人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

  • 8、完成下面练习。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_________________的神话传说,它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

    2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零如雨——涕:眼泪

    B.复几许——去:离开

    C.终日不成——章:文章

    D.盈盈一水——间:中间

    3诗中描写两星相对的清冷环境,于景中寄寓离愁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抒发了什么感情?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恰恰就在这一瞬间,雄鹅学会了怎样téng  tēng)空而起。他来不及抖掉男孩就飞向了天空。

    雄鹅飞得那么快,男孩都感到头晕目xuàn  huàn)了。等他想到应该放开雄鹅的脖子时,已经到了高空。如果他现在一松手,肯走会掉到地上摔死。

    要想舒服一点儿,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设法爬到鹅背上去。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爬了上去。然而要在翅膀中间光滑的脊背上坐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翅膀还在不停地扇动。为了不滑下来,他不得不用两只手狠狠地抓住雄鹅的羽毛。

    1用“√”选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根据意思找出文中的词语。

    (1)九头牛和两只老虎的力气。比喻非常大的力气。______

    (2)平滑、不粗糙。______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困难______)   粗糙______)   难受______

    4他为什么要爬到鹅背上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恰恰就在这一瞬间”中的“恰恰”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一双旧军鞋

    这是个彩霞似火的傍晚。一位公安干警来到街上的一家修鞋店,问道:“师傅,上个星期是不是有位高个子的干警来这儿修过鞋?”

    鞋匠端(祥    详)着眼前的这位干警,迟疑了一下说:“莫非你是替他取鞋的?”

    “是的,我是他的所长,请问要付多少钱?”

    鞋匠漫不经心地从柜台最下层取出那双已修好的旧军鞋。他随口说道:“你就付三元钱吧。”

    所长付过钱,当他要接过鞋匠递给他的那双鞋时,双手不住地颤抖。

    “你……你怎么啦?”鞋匠吃惊地问道。

    “一位多好的干警啊!”所长沉痛地说,“上个星期,在一次执行‘严打’任务时,几个歹徒被我们公安干警围困在一间(仑 仓)库里,他奋不顾身地带头冲了进去,与歹徒展开了(搏    博)斗。就在这时,一个丧心病狂的歹徒引(暴    爆)了一捆炸药,他不幸失去了双脚……

     “啊——”鞋匠张大嘴巴,呆住了。

    所长用低沉的声音接着说:“这双鞋他已经用不着了,他特意让我把钱付给你,谢谢了。”说完,所长大步走了。

    鞋匠望着这双旧军鞋,俯下身子,拿出鞋油把它擦得乌黑发亮。鞋匠恭恭敬敬地把这双旧军鞋放在柜台的最上层。他久久地凝视着,觉得只有这双鞋,才是世界上最珍贵的。

    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字。

    2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注视——________    犹豫——________

    3鞋匠漫不经心地从柜台最下层取出那双已修好的旧军鞋相照应的句子是哪一句?

    4鞋匠恭恭敬敬地把这双旧军鞋放在柜台的最上层。他久久地凝视着……”此时鞋匠可能会想些什么呢?

    5短文中哪些地方的描写最让你感动?多读几遍,再说说你的体会。

    6读完这篇短文后,你对公安干警会产生怎样的感情呢?为什么?

  • 11、阅读课文片段,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7527月的一天,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富兰克林在儿子的帮助下,把一只风筝(zhēn zhēng)放在高高的天空。风筝上拴(shuān shān)了一根细铁丝,用来吸收云中的天电。放风筝的线是用麻绳做的,绳子下端结上一段丝带,在麻绳和丝带的接头处,系(jì xì)着一把铜钥匙,富兰克林站在房子里攥(cuàn zuàn)住丝带。风筝越飞越高,远远望去,犹如云海里的一叶小舟,颠簸着,摇晃着。一片乌云掠过风筝上方,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的纤(xiān qiān)维怒发冲冠般地竖了起来。这是麻绳带电的信号!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字,接着一个炸雷,大雨倾盆而下。麻绳淋湿后 就成了能使电流通过导体。这时,富兰克林用手指靠近铜钥匙(shi shí的一声,聚然闪现一道蓝色的火花,他的手臂一阵发麻。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抓住天电了!

    1填空。

    富兰克林用来做实验的工具是一只拴了________的风筝,线是用________做的,下端结上了一段________,在它们的接头处还有一把________

    2请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这一段的大意:________

    3读完本段内容,你最大的感受是:________

    4选择合适的读音。

    风筝(zhēn zhēng________ 栓(shuān shān________ 

    系(jì xì________ 攥(cuàn zuàn________ 

    纤(xiān qiān)维________ 钥匙(shi shí________

  • 12、阅读。

    三顾茅庐

    ①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国家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②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③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④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⑤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1】“顾”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回头看;②拜访;③照管或注意;④前来购物。“三顾茅庐”中“顾”字的解释应为:____________

    【2】用“ ”画出刘备求才心诚,对诸葛亮尊重的句子。

    【3】简述刘备三顾茅庐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知道这篇文章选自哪部著作吗?你还知道哪些这部著作中的人物?

    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元常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湖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材料二)

    中国的年画色解艳,文化内函キ富,具有极高的艺本价值。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在门上张贴年画,借此寄托人们对风调雨顺、家和人顺的新盼。

    (材料三)

    风等是中国人发明的。相传墨程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这是人类最早的风筝。后来,其学生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等材质,演进成今日的多线风争。当今我国的放风筝活动,在发展旅游事业、对外文化交流、加强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材料四)

    剪纸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它题材广泛,造型生动活波,是中国民间艺术百花圆中的一朵奇葩。剪纸往往选择福禄寿诞、五谷丰登等题材,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材料五)

    戏曲是中国传統的戏剧形式,历史悠久。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戏曲种类,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比较流行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刷等五十多个,龙以京剧流行最广,適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是材料一的前三句话的中心词,你认为最不合适的一项是( )

    A.元宵上市 张灯结彩 几百盏灯 B.春节高潮  红火美丽 各形各色

    C.元宵上市 张灯结彩  各形各色 D.春节高潮  办喜事 彩绘故事

    3画波浪线的句子里有四个词语意思相似,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二、三、四、五分别介绍了中国的年画、风筝_____________

    5将上面五则材料作为板报的内容,要取一个好的标题,下面哪个最合适?(   )

    A.元灯市寓意多 B.民间艺术在元宵 C.中国老玩意儿得传承

    6在一场以“民间艺术该不该保留”为主题的辩论赛中,你作为观点为“民间艺术该保留”的正方,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段词。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理解

    另起一行

    当搬运工搬完最后一把椅子,我环视了一下空空的屋子,关上了门,也结束了我熟悉的生活。

      坐在北去的列车上,车上旅客很多,大都是些小商贩,浑身脏乎乎的,说话声音像吵架。我厌恶地把脸转向车窗外。如果说现在还有什么比没钱更不幸的话,那就是曾经有钱。

      坐了一夜的车,没想到我居然顺顺当当地熬过来了。下了车,正要往外走,不知从哪儿冒出个人:“你是王老师的孩子吧?”我说:“我要去王家村的王文利家”。他忙说:“我就是,我就是。”

      大表哥推出一辆自行车,把我的包挂在车把上,一抬脚骑上车,等我坐好他就骑得飞快了。骑了将近一个小时,车子拐进一片散落的房子,他停下来说:到了。虽说才早晨5点多钟,可大嫂已经做好了饭。我进屋洗洗手,上了炕,学着他们的样子也盘腿坐在桌前,窗外不停地传来鸡叫声,我的乡村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吃了饭,我换了条牛仔裤,跟着大哥去田里干活。走在乡村小路上,一身轻装,没有电话、传呼机,也没带钱,这些现代人的生命线在这里派不上用场。乡村的空气甜丝丝的,道边的小草挂着露珠。我抬头望望远处的山峦碧绿的田野,深深地吸口气:这是一个真正的早晨!在城市已经享受不到早晨了,城市只有夜晚。带着满身的疲备和心痛的感觉来到这个偏远的乡村,好像到了世界的边原。仿佛就在昨天,我还陶醉在自己的梦里,为自己就要登上成功的顶锋而兴奋不已。却不知一脚迈进了山谷。

      我坐在田埂上,大表哥把鞋扔在一边,卷起裤子下到田里插秧苗。他左手提一大把苗,右手一次拿几棵往田里一甩,那苗就稳稳地立在田里,没多一会儿就插到田那头。一行苗插完了,他又从头开始插第二行。田里的苗像用尺子量过似的,整整齐齐,高矮、距离均等。我为大表哥感到一丝悲(āi):生活的艰辛使他过早地苍老了。正在胡思乱想,大表哥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插完了一片田,在我旁边坐下,拿起旱烟袋吧嗒吧嗒抽了几口,闷闷地说:“你的事老师在信上说了,你的那个什么公司倒了。想开点,人这辈子不如意的事多着呢,哪能都顺心?”

      我看看大表哥,想说什么,可又想他一个乡下人能明白什么?就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下去。

      “大道理我不懂,我只知道咱老百姓过日子,靠的是这整片田,不能指望哪一株、哪一行苗哇!可插的时候却要一株株、一行行仔细来插。这苗插的时候都一样,可越长越不一样。不是所有的苗都能活,所以隔几天就要修补,多余的拔掉,没活的补上。赶上虫灾什么的可能一行都不能活,就得丢掉它们,另起一行重插。你呀,就当遇到虫害了,你这么年轻,守着田还怕没饭吃?另起一行重新干!”

      大表哥本来不善言谈,他一口气说出这么多话,就不再言语了。我开始心不在焉地听,可听着听着忽然觉得眼前一亮:“另起一行”——一句简单的话就像一串钥匙,帮我打开了挡住我的那扇门。

      我骑着大表哥的自行车,一路风行跑到县城给妈妈打电话,我在电话里冲着妈妈大喊:妈妈,谢谢你让我来这里,等我学会了插秧就回去!

    1找出第五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找出一个反问句,把它改为陈述句。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画出描写乡村风光的片段,谈谈逃遁到乡村的,是否洗去了身心的创伤与疲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为大表哥感到一丝悲哀:生活的艰辛使他过早地苍老了。你认为这样想对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在第八段中,大表哥所说的话的含义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1)缩句:过草地的时候,战士们随身带的干粮都快吃光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成双重否定句:我只有用劳动来解决饥饿的威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成拟人句:高粱红了,稻子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成不用问号的句子:你怎么能说这都是他的错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以此时此刻教室里真安静啊!为开头写3—5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把间接引语改成直接引语。

    1.妈妈严厉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她对我的一片期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对我说,星期天他要去郊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军对陈赓说,他还要等他的同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写句子

    (1)应该发挥广大干警的充分的作用。(修改病句)

    (2)孔明说:周瑜让我三日之内把箭造完,一点都不难。(改为直接引语为间接引语。)

       

    (3) 别人 退路 堵塞 自己 意味 生路。 (连词成句)

     

    (4) 狼气急败坏地堵上那个小洞。(改为把字句)

       

     

  • 18、按要求写句子。  

    1)爱心是一片冬日的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套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四百多年的大型编钟,至今音乐性能良好。(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必须赶回家去。(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叔叔握着小汤姆的手说:我会永远照顾你的。(改为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她喜欢唱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孩子们都喜欢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完成练习。

    院子里各个角落和暗洞你不是都很熟悉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展示

    同学们,你一定阅读过《童年》这本书,请为这本书写一下梗概。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