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运城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写四个中外童话故事名称,并写出其中一个主人翁的名字

    _________________

  • 2、根据语境和拼音写词语。

    (1)妈妈上夜班还没有回来,小红独自在窗前pái huái( ),jì mò( )qīn xí( )着她,使她内心jīnɡ huáng( )不安。

    (2)提到là bā zhōu( ),谁不是嘴里就生出tián nì( )的感觉,在那个年代,吃上一口,便使人彻底忘不了。

    (3)在科学史上,许多bù kě sī yì( )的发现发明都来自于sī   kōng   jiàn   ɡuàn( )的生活现象。科学家们见微知著,往往在偶然的机遇中就发现了伟大的科学zhēn lǐ( )

    (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tài shān( ),或轻于鸿毛。

  • 3、成语题。   

    (1)把成语补充完整。

    ________木求鱼     ________晚成     ________断丝连     ________眈眈

    (2)照样子,写成语。

    闪闪发光(AABC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生入死(含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在横线上填写诗句或者节日。

    1.春节: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________

    2.清明节:借问酒家何处有,________________

    3.______节: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4.______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5、查字典。

    1.的读音是 ,共有 画,的意思是开辟,扩充

    2.的读音是 ,共有 画,第十画是 ,我也能写出四个这种字形的字: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诗歌鉴赏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诗歌描写的情景有一个时间推移,第一、二句写______________,第三、四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转折。

    【2】诗歌第一句中的“无处不”可不可以改为“处处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第三、四句中的哪个字用得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知道寒食节有哪些习俗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诗人借助山、水、_______抒发了__________的感情。

    【2】翻译三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传说王安石为用好“绿”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请你赏析“绿”字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古诗阅读

    采薇(节选)

    昔我__________矣,杨柳依依。

    今我________思,雨雪霏霏。

    ______迟迟,栽渴载饥。

    我心______ ,莫知我哀!

    【1】补充诗句。

    【2】这首诗选自《 ____________》。诗的主人公是一位__________

    【3】选出下列字词在诗中的读音或意思,在括号里打“√”。

    雨:A.yǔ(       )B.yù(       

    迟迟:A.迟到(       )B.迟缓的样子(       

    载:A.zǎi(       )B.zài(       

    莫:A.不要(       )B.没有人(       

    【4】诗中与“昔”相对的字是“______”,由此呈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情景,分别是:①_______;② __________

    【5】从诗中可知,主人公现在所处的地点是_______,处境是_______。一个“_______ ”字体现了此时主人公内心无限的_______之情。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课文选段,做练习。

    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珍藏着一位老人美好的心灵。每天清晨,我还是早早地来到林子里,面对着这位老人,这位“耳聋”的音乐家,我唯一的听众,轻轻地调好弦(xián xuán)然后静静地拉起来。我感觉,我奏出了真正的音乐,那些美妙的音符从琴弦上缓缓流淌着,充满了整个林子,充满了整个心灵。我们没有交代过什么,只是在这美丽的早晨,一个人轻轻地拉,一个人静静地听。我看着这位老人(安静安祥)地靠在木椅上,微笑着,手指悄悄打着节拍。我全力以赴地演奏,想给老人带来快乐和幸福。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1该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_____,课文赞扬了___________,表达了“我”___________

    2在()里用“√”标示正确的读音或词语。

    3作者珍藏着一个秘密,指___________,“美好的心灵”指___________,文段中“耳聋”的音乐家”中“耳聋”加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的意思。全力以赴: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老人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段文字,你可能会想到关心帮助你的老师,请你写一段话,夸一夸这位老师。(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钱学森

    1955年10月1日清晨,广阔无垠的太平洋上,一艘巨轮正劈波斩浪驶往香港。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迈着稳健的步伐踏上甲板。阵阵海风不时掠过他宽大的前额。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他屈指一算,已经在海上航行15天了。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

    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赴美留学,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当时,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在隆隆的礼炮声中诞生了。这一年的中秋之夜,钱学森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们一边赏月,一边倾诉思乡情怀。年年中秋,今又中秋,在这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中秋节,他们谈论着祖国的美好前景,感到格外兴奋。

    此刻,钱学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他向留学生们袒露了心迹。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有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决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经过五年的漫长岁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1】按课文内容填空。

    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双引号表示_____________

  • 11、阅读下列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这是他们在经受了我数次“折磨”之后下的结论。在他们听来,我拉小夜曲就像在锯床腿。这些话使我感到十分沮丧,我不敢在家里练琴了。我发现了一个练琴的好地方,楼区后面的小山上有一片树林,地上铺满了落叶。

    一天早晨,我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心里充满了神圣感,仿佛要去干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我在一棵树下站好,   地架起小提琴,像举行一个   的仪式,拉响了第一支曲子。但我很快又沮丧起来,我觉得自己似乎又把锯子带到了树林里。

    我感觉到背后有人,转过身时,吓了一跳: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   地望着我。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林中的和谐,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正独享的  

    1请选择合适的词语,并将序号填入文段中横线上。

    A.平静    B.幽静    C.庄重    D.隆重

    ①我在一棵树下站好,______地架起小提琴,像举行一个______的仪式,拉响了第一支曲子。

    ②我感觉到背后有人,转过身时,吓了一跳: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______地望着我。

    ③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林中的和谐,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正独享的______

    2文段中的“我”喜欢拉琴吗?从文中哪一处描写可以看出?请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起初的“我”小提琴拉得好吗?联系文段,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文段的理解,以下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A.“我”发现老人坐在身后的木椅上,感觉很不好意思。

    B.“我”蹑手蹑脚走出家门到树林里练习,是因为家人不允许我在家拉琴。

    C.父亲和妹妹说“我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指的是“我”拉琴的技艺实在糟糕,毫无天分可言。

    D.文段中对树林的描写是为了衬托作者此刻的心情。

  • 12、   我家对面有一座山,山腰有一所小学。童年我就在这里上学。

    记得有一年冬天来得特别早,天气格外冷。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我早早就钻进了铺得软软的被窝。一觉醒来,我又习惯地向对面山腰望去,透过纷纷扬扬的雪花,张老师的窗口像以往一样闪烁着灯光,在这沉沉的雪夜,这灯光显得格外明亮耀眼。

    我猛然想起,张老师的木柴(chái  zhái)已经烧光了,这样冷的天,张老师拿什么取暖?我急忙翻身下床,悄悄地爬上小阁楼,把大哥留着大年三十炖猪头的好木柴背了一捆,向对面山腰跑去。赶到老师窗下,我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寒风夹着雪花,顺着窗棱(líng  léng)的缝隙不住往里落,年久夫修的窗户也在风中不住颤抖着。张老师手握着红笔,正在批改作业,她不停地跺脚,还不时放下笔。往手上哈着热气,灯光照着她疲惫的面庞和冻得发青的嘴唇……

    看着这一切,我的心里就像吞进了铅块,难受极了。我帖着窗户,轻轻地叫了声张老师。她吃惊地抬起头来,认出是我,便急忙打开了门……

    学校门前的桃花开了又落了;一批秕同学来了又走了。张老师窗上的灯光无论风霜雨雪,暑往寒来,每天都到深夜。她是在用青春和心血点燃着知识的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

    1在括号里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答“√”

    2   ”画出与“________”相照应的句子。

    31看着这一切中的这一切指什么?用   在文中画出。这一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方面的内容。

    2她是在用青春和心血点燃着知识的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这句话赞扬了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全文,你有什么触动吗?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在这沉沉的雪夜,这灯光显得格外明亮耀眼写灯光格外明亮最主要是衬托雪夜的黑沉沉。

    2)写年久失修的窗户主要是为了衬托张老师不畏严寒的精神。

    3)写我早早就钻进了铺得软软的被窝是为了反衬老师连夜忘我工作的辛劳。

    4)本文是一篇主要反映师生情谊的感人文章。

  •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爱水,所以我爱大海,爱长江,也爱小溪流。但是,我最爱的还是湖。 

     静静的湖,像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美丽的光泽。  

    我喜欢独自一个人坐在湖畔,看着平静的湖面幻想。我想湖中一定有一个明亮的水晶宫,那是鱼儿的家园,不然它们怎么整天那么欢乐?水晶宫里一定有一块巨大的、发光的翡翠,不然湖水为什么会绿得这么美?我凝视湖面,偶尔投一枚石子,让它激起一道道波纹;或是放一只纸船,让它随着湖波飘荡。  

    静静的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动人。  

    细丝般的雨丝飘下来,不停地织啊织,织出湖——这块绿色的“锦”。“锦”上无穷无尽的圆环,像美丽的姑娘绣出的朵朵鲜花。  

    雷雨到来时的湖真热闹。你看,天空中一道道亮光,那是开幕的礼花上了天。你听,“轰轰”,礼炮响了,大会就开始了。等大雨一落,联欢会立刻开始。你看到湖面上朵朵竞相开放的雨花了吗?那是正在翩翩起舞的金色姑娘头上的玉花。你想知道节目是否精彩吗?那“哗哗”的雷鸣般的“掌声”会把一切都告诉你。   

    湖是美的……

    1给短文加上题目,写在横线上。

    2“——”画出文中的过渡句。用“~~”画出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

    3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了雨中湖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礼花指的是                    ,“礼炮指的是                   ,“玉花指的是                  ,“掌声指的是                  

  • 14、课内阅读。

       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驻守在卢沟桥的中国官兵发现了敌情,便大声喝问:“谁?口令!”一个日本军官气势汹汹地说,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城内去“搜查”。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面对敌人的无理要求,守桥的中国士兵当即严词拒绝。

    日军恼羞成怒,首先向中国军队开起火来。“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中国守军立即开枪还击。但由于众寡悬殊,守桥部队伤亡较大,只得暂时退守大桥东头的宛平县城。

    【1】联系课文,理解词语。

    ①万籁俱寂:________

    ②恼羞成怒:________

    【2】“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偷偷地”一词告诉我们:________

    【3】从哪些地可以看出这是日军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用“________”画出有关句子。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改写句子,句意不变。

    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山川、田野和村庄。

    (1)变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变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变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变成设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变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四周围黑洞洞的,很容易碰壁。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下列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 )

    A.白雪覆盖了这座美丽的城市。(“被”字句)

    被白雪覆盖了的这座美丽的城市。

    B.桃花心木不是一种普通的树。(肯定句)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

    C.这场电影,我不能不去看。(反问句)

    这场电影,难道我去看吗?

    D.此刻,他的心情十分激动。(感叹句)

    此刻,他的心情激动吗?

  • 18、按要求改写“我们的民族是一个伟大、坚强的民族”这个句子。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妖魔被森林爷爷战胜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条大虫被蚂蚁吃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完成句子。

    (1)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张思德同志的死比泰山还要重。(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上的星星在闪烁。(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老师说:“看到你们的进步,我非常高兴。”(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避免不再发生交通事故,每个人都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修改病句,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在生活中,有许多人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你的身边,也许有许多刻骨铭心、难以忘记的事情,在茫茫的宇宙中,更有许多不明白,值得思考的问题……请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写一篇作文,要把自己想说的意思写具体、写清楚。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