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拼音写词语
rè qíng zì ào jiǎo zi wàn xiàng gēng xīn biān pào
( ) ( ) ( ) ( ) ( )
zhǎ yǎn tōng xiāo jiàn duàn wàn bù dé yǐ jié rán
( )( ) ( ) ( ) ( )
2、比一比,再组词。
诗(______) 膜(______) 沙(______) 何(______) 青(______)
持(______) 漠(______) 炒(______) 河(______) 请(______)
3、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总把新桃换旧符。
(3)但我深深地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
(4)守信是一项财宝,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 ,千朵万朵压枝低。
(6)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7)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____________________?
4、照猫画虎,填词语。
例:微笑对高兴正如流泪对悲伤。
(1)寒冷对冬天正如( )对夏天。
(2)勤劳对增产正如懒惰对( )。
(3)( )对坚强正如顺境对脆弱。
(4)白天对( )正如夜晚对静寂。
5、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融为(______) 威风(______) (______)如海 (______)寸泓
技术(______) 奋发(______) (______)希望 (______)竞秀
善良(______) 山水(______) (______)落魄 (______)开放
站立(______) 一衣(______) (______)南北 (______)蜿蜒
斑斑(______) 轻手(______) (______)指点 (______)雪化
6、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这是一首词,词牌名是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
【2】苏轼是著名的文学家。他与其_____及_____并称为“三苏”,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理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望着明月遥祝兄弟平安,现在人们也常常用来祝福亲友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有关“月”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下面的问题。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羇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C.第三联写得妙绝。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像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了。
D.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绿水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愁。
【2】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这首诗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 __________。
【2】“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意思是________,这个字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
【3】从瓜洲到诗人的家乡钟山,可以说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为什么诗人说是“一水”“只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江主席一路辛苦了!”“欢迎您来到我们自己的香港!”前来欢迎的代表频频向江主席问候。我走上前去,把一束鲜花献给了江主席。他望着热泪盈眶的我,微微地俯下身,爱抚地把我拥进他那宽大温暖的胸怀。我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重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顿时感到一股暖流流遍全身。我情不自禁地踮起脚,在他老人家的脸颊上吻了一下。江主席亲切地拍了拍我的肩膀。我依偎在领袖身旁,久久不愿离开。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热泪盈眶:________
情不自禁:________
【2】从“微微地”“爱抚地”“亲切地”等词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________
【3】从“我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重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中读懂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为什么热泪盈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语段1:在故乡的小屋里,从那扇向西的窗望去,是一带起伏的青山。从我幼时起,那山总是横漂在眼前,阴天时,山是灰蒙蒙的;晴天时,便是向西边无限延伸的浓绿。看着它,自己也像被映成青色的透明的了,还隐隐嗅到草香。在我心中,最秀的山便是窗前的西山,没有边的绿连着绿,隐隐地裹着薄雾,拥着西下的太阳,隐隐约约记得,在西山那个峰里,有一座古老的塔,离別故乡时,我探望了它。在凄婉的塔铃声中,我仰脸向上望,望着塔后汇集的金檀色的光环,心中默默地祝福我的故乡。
语段2:在故乡,最惬意的要属登八达岭的长城了。登上一阶又一阶的微带苔痕的石梯,立在烽火台上,任凭风吹乱头发,撩起衣襟。由近向远,一起一伏的青山负着长城,一直伸到天边去。此时,只感觉身边皆是绿,绿色的风吹着绿色的短笛,在山谷里悠悠地回荡。一杈杈树枝交错,抬出重重叠叠、不同深浅的绿来。城墙脚下,浓密的草铺在山坡上,一直凸凹到看不见为止,在春天,不单是一望无际的绿,还涂着大片大片的粉色、白色,零零星星点缀着红色、黄色……什么样的花都有,大的,小的,深的,浅的,聚的,散的,撒得漫山遍野。
【1】用小标题的方式概括两个语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回顾课文,完成思维导图
11、快乐阅读。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1】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1)司空见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追根求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自然段中的“?”指________________,“!”指______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中“发现问题”与“不断发问”的位置能不能互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说说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片段,回答问题。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她多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1】本文段选自课文__,作者是丹麦作家__,我还读过他的作品,例如__、__。
【2】“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
【3】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作者为什么写她“带着微笑死去呢?”选择正确的解释( )
A. 小女孩把死去认为是跟着她奶奶一起飞到天堂去,说明小女孩死前还这么天真、幼稚,这样渴求幸福。
B. 小女孩无知、迷信,不知道她的幻想会落空,说明她死得悲惨。
C. 小女孩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一点儿幸福、快乐,她只有把对幸福的追求寄托在死去的奶奶和根本不存在的天堂,她死得这样悲惨,这样令人同情。
【4】读了这则语段,你有什么体会,你想对小女孩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经典例题
有什么比捉迷藏更好玩
每天吃过午饭,总有孩子的(xī)闹欢笑声在隔壁院子里响起。那是我的新邻居索尼亚在同她的三个孩子玩捉迷藏的游戏。我有午休的习惯,他们欢呼的声音,每每将我从美梦中惊醒。有时,我也会好奇地将头伸出院墙观看。
索尼亚正在给其中大一点的女孩蒙眼睛,她一边系纱巾,一边喊:“杰瑞、迈克,你们都藏好了没有?”两个小男孩儿的声音就从院子的另一头传来:“我们都准备好了。”索尼亚又小声地叮嘱身边这个女孩:“琳达,你可不准偷看哦!”琳达脆生生地回答:“妈妈,我没偷看。”
“索尼亚将琳达轻轻地往前一推,说:“好了,你现在就去抓住那两个小家伙吧!”琳达小心地迈开了步子,抬起双手,摸索着一步一步地往前走。索尼亚则远远地站在后面进行指挥:“琳达,小心!那里是台阶。注意!你的左边是公路,右边是商场,再过去就是电影院了。前边左转,很好,你已经到学校了。现在,杰瑞站在公路边上,迈克蹲在商场附近。琳达,你只要往后一点就可以捉住他们了。”琳达转身,果然就捉住了迈克,很快又捉住了杰瑞。这时,院子里就会爆发出巨大的欢笑声。然后,索尼亚又用纱巾蒙住杰瑞的眼睛,让他去抓琳达和迈克。
我觉得吃惊,这样捉谜藏我还是头一次见到。要知道,那宽(chăng) 的院子里其实空无一物,而索尼亚所说的商场、公路、电影院和学校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出于好奇,也因为他们这样的玩闹实在是打搅了我的睡眠,我决定去拜访一下这位新邻居。我心里盘算着,如果她能答应每天中午都带孩子们去电影院,我很乐意为他们支付门票钱。
我敲开了索尼亚的院门,表达了想请孩子们去看电影的意愿。我的视线不经意间越过了索尼亚的肩膀,看到她身后院子里横七竖八画满了线条,三个孩子在线条构成的奇怪图形里玩得正起劲。
“哦,看电影?孩子们,你们知道吗?这是乔克叔叔,他说要请你们去看电影。”索尼亚向孩子们介绍我。尽管看上去索尼亚很热情,但她好像对我的邀请并不感兴趣。趁着孩子们玩得入迷,她向我眨眼睛,示意我随她走到一边说话。
她告诉我,这三个孩子是她从孤儿院里领出来的。由于担心邻居的孩子对他们不友好。也怕人们知道孩子的身世后对他们有偏见,她跟先生才决定迁居到此。“喏,在这里我们就你一个安静的邻居。”她对我笑得很友善。她说最近她正在以捉迷藏的方式,教孩子们如何在这个小区里生活,如何独自去上学。
这时我才恍然大悟,院子里画的原来就是这个小区的地图。
“不瞒你说,现在,琳达已经能够独自一人往返于海德学校了。”索尼亚说起来十分骄傲。
“海德?你的意思是……琳达她是盲童?”我非常吃惊,因为海德是附近一所有名的盲人学校。
索尼亚点了点头,补充说:“不仅是她,杰瑞与迈克也快要入学了。”她招呼着孩子们过来。三个孩子摸索着慢慢走到她身边,拽着她的手叽叽喳喳地问:“妈妈,妈妈,看电影有捉迷藏好玩吗?”索尼亚对我一笑,说:“这个,我们还是请你们的乔克叔叔来回答吧。”
我突然被一种不知所措的情绪感染,觉得自己很对不起这些孩子。我抚摸着他们的头,看着他们仰望着的无忧无虑的眼神,高声说:“当然没有,有什么能比捉迷藏更好玩呢?”
当我走出索尼亚家的院门时,我轻声对索尼亚说:“对不起,我不知道情况是这样的。但我还是想问一个问题:既然孩子们什么也看不见,在捉迷藏的时候,为什么还要给他们用纱巾蒙上眼睛呢?”
索尼亚认真地说:“ 。”
(选文有改动)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xī)______闹
②宽(chăng)_____
【2】文中运用第一人称表述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游戏时,索尼亚给琳达“蒙上眼睛”并叮嘱她“不许偷看”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明这篇文章的记叙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梦结束的地方
①有人做过统计,迄今为止,大约有500人成功地登上了珠穆朗玛峰顶,也大约有500人在攀登过程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无论这个数字属实与否,都不折不扣地表明:攀登珠峰生死系于一线,代价极其残酷。
②因攀登珠峰而遇难的勇士阎庚华去世后,笔者走进他独居的家,目睹的是一个痴迷的登山者的世界:墙上贴满了登山明星照、珠峰风景画,挂满了登山爪、登山靴、滑雪杆。他用13年的漫长岁月做准备,为此放弃了婚姻,离开了心爱的女儿,甚至不惜失去生命。
③无限风光,惟有触天者才领略得到吧!一位朋友成功地登上了海拔6400米的一座山峰。我问他,那种高处不胜寒的峰巅之感一定惊心动魄吧?如宝石般闪烁的繁星,广袤深邃的天宇,还有洁白无瑕的冰雪,一定让人的肺腑都透明了!朋友却一本正经地摇头道:“完全不是这样,冰天雪地的山头上能有什么吸引力?天幕、繁星、晶莹的冰雪,那是诗人塑造的仙境。当时的情形根本不浪漫,狂暴的风裹着彻骨严寒,满眼白茫茫的,就这些。”
④真就这么令人失望吗?答案如此肯定,那么,为什么还要登山呢?不要命似的登那么高的山,想证明什么?英雄气概?挑战极限的能力?我费解而焦急地望着朋友。朋友悠悠地说:“那一刻,我只觉得一颗心从喉咙里咯噔一下回到胸膛里去了,就像做了一个痛苦而漫长的梦,我终于可以释怀。”
⑤那是个梦结束的地方,高耸入云。这梦牵扯着生命的脚步,一路跋涉,万水千山,赴汤蹈火。( )那座山叫什么名字,在地壳上,在实验室中,( )在书本里,( )充满了诱惑。
⑥明白了吗?生命原来是梦想的一架梯子,可以一直延伸到梦想成真的那一刻,只要你永不放弃。
【1】“梦结束的地方”指的是什么?(根据理解,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第⑤段括号处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正确的是( )
A.因为 还是 都
B.即使 只要 就
C.如果 那么 就
D.无论 还是 都
【3】第④段中,朋友说“我终于可以释怀”,这里“释怀”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中,朋友说“当时的情形根本不浪漫”,这里的“浪漫”是指什么?他说“不浪漫”的原因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谈谈你对本章末段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5分)
(1)《每个人都是天才》一文,给了我很深的启示。
改成反问句:
(2)语文对我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了。
修改病句:
(3)“冬天来了,大雪下起来。”用上合适的修辞手法把这句话写得更生动。
(4)爷爷要去长城。
改为双重否定句:
(5)带走了 童年的 风筝 梦想 我
组成陈述句:
改为“把”字句:
改为“被”字句:
16、按照要求写句子。
闰土说:“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不算偷的。”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画线句子仿写句子,另选三个人物和三种品质。
我喜欢鲁滨逊,是因为他不畏艰难。我喜欢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____。
我喜欢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喜欢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用划线的关联词造句)
_______
(2)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大约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修改病句)
_______
(3)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个句子采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
19、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我爱听这表的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这么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改写句子。
(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实我有的是时间,工作麻烦一点儿又何必介意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总理对我说:“我今晚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汤姆躺在一张沙发上,身边围满了热烈的听众。(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面有两道习作题,请任选一题。注意把内容写具体,把语句写通顺,把字写工整。
①玩中有乐趣,玩中也有发现,玩也能玩出名堂。请以《玩耍中的乐趣》为题,写一个你玩耍的故事。注意把玩法、玩的过程写具体,写出玩的感觉和收获。
②我们居住在同一座城市——深圳,我们在这里生活、学习。不过,每个人看到的和感受到的是不一样的,你看到的深圳是什么样的呢?请以《我眼中的深圳》为题,写一篇习作,注意突出深圳的某一个特点。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