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神农架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读拼音写词语。

    zūn  jìnɡ    méi   ɡuī      jī chǔ

    _____ _____ _____

    kuì  jiù    chōu tì   wānɡ yánɡ

    _____ _____ _____

  • 2、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相应汉字。

    2020年,一场百年不遇的次zāi   nàn( )突然降临在武汉,并迅速向全国màn   yán( ),人民遭受着严重疫情wēi   xié( ),无数白衣天使shùn   jiān( )化身钢铁战士,冲向疫情最前线,用血肉之躯为亿万民众的健康筑起了一道安全pínɡ   zhànɡ( )。举国人民也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很快打赢了这场没有xiāo   yān( )的战争。

  • 3、写出多音字的读音,并组词。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

  • 4、根据诗句猜事物。

    1.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_______

    2.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_______

    3.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_______

    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_______

    5.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_______

  • 5、根据课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

    1、“ ,沉醉不知归路中词人不知归路的原因是   。《如梦令》

    2、“   ,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不须的意思是   。《渔歌子》

    3、你用甘甜的乳汁, ;你用   ,挽起   。《长江之歌》

    4、“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   从作者乘船的感受体会出   。《记金华的双龙洞》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关键字词概括全诗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__________不住,________出墙来。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题目中的“值”的意思是________,整个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和柴扉久不开。

    2“怜”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猜想“小扣柴扉久不开”的原因是( )

    A.主人没有在家

    B.叩击柴门的声音太小,主人没听见

    C.主人担心自己的本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

    4补充诗句。______________关不住,________________出墙来。这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这两句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如果说前两句是在写冷清,那么这两句就是在写繁华。

    B.因为没有受到主人的接待,所以诗人想象出一片繁华自我宽慰。

    C.作者景中寓理,告诉人们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

    D.诗人觉得虽然柴扉久不开,但是能领略到美景也不虚此行。

  • 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寒食

    [唐]韩翊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1这是一首______诗。寒食节禁火,然而受宠的宦官们,却得到皇帝特赐的火烛,享有特权。

    2诗歌前两句用      两字点明仲春景色;后两句用      点明享受特权的对象。

    3简单分析诗歌暗寓讽喻的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天人们用此诗中的____________渲染春天的美丽景色。

    5诗歌首联当中“无处不”可不可以改为“处处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外阅读。

    藏在拐杖里的爱

    父亲是一个粗线条的人,脾气有些暴躁;母亲则是一个细致入微的人,性格又很固执。这祥的两个人在一起,总有吵不完的架。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父亲在一起意外事故中摔伤了腿。

    事故并不是很严重,但父亲却有一段时间不能行动自如,必须拄着拐杖走路。我看见他在一瞬间消沉下去,苍老了许多,脾气也收敛了一些。而母亲也变了,从没看见她照顾一个人如此细心:每天给父亲端茶送水,陪父亲聊天;天气晴朗的时候,还会搀扶着拄拐杖的父亲到屋外散散步。母亲用她温柔执著的耐心一点点化解了父亲心中的失意。对于父母前所未有的和平状态,我看在眼里感到颇为惊讶。心想,或许因为父亲是 整个家庭的支柱,他不能倒下的原因吧。

    医生曾说,一个月之后父亲就可以离开拐杖的支撑了。可是一个多月过去,父亲的腿似乎仍不见好转,离开拐杖他就无法走路。母亲着急了,怕是伤口恶化,非要带父亲去医院检查。父亲这才悠悠地说:“拄拐杖的这一个多月,我好像又回到了年轻时与你相处的岁月。真希望每天在你的搀扶下在黄昏的夕阳中散步,跟你平静地说说话。其实腿早好了,只是害怕丢掉拐杖就失去了你的搀扶。”我看见母亲的眼圈红了,我的心也湿润了。原以为吵了几十年的夫妻之间哪还有爱情可言,它原来就深深地藏在父亲的拐杖里。

    第二天,母亲精心地收藏好那支弥补了裂痕的拐杖,在温馨美好的夕阳中,又和父亲走在了屋外那条小路上。父亲步伐稳健,面带笑容,而母亲的手,正搀在父亲的臂弯里。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固执:__________________

    失意: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说“从没看见她照顾一个人如此细心”中“如此细心”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的结尾为什么说那是“弥补了裂痕的拐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拐杖”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是阿富汗古老的冬日风俗。

    A. 看电影 B. 斗风筝比赛 C. 诗歌比赛 D. 玩扑克

  •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腊八粥

    冰心

    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粥。

    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母亲说:“我的母亲是腊八这一天逝世的,那时我只有十四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193017日逝世的,正巧那天也是农历腊八!那时我已有了自己的家,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八粥。虽然我凑不上十八种干果,但是孩子们也还是爱吃的。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10年,我们几乎连个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

    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围在桌旁边,在洗红枣,剥花生,看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妈妈说这腊八粥可好吃啦。您从前是每年都煮的。我笑了,心想这些孩子们真馋。我说:“那是你们妈妈小时候的事情了,在抗战的时候,难得吃到一点甜食,吃腊八粥就成了大典。现在为什么还找这个麻烦?

    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低下头去,一个孩子轻轻地说:“妈妈和姨妈说,您母亲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她每年煮腊八粥,您为了纪念您的母亲,也每年煮腊八粥。现在我们为纪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爷爷,我们也要每年煮腊八粥!这些红枣、花生、栗子和我们能凑来的各种豆子,不是代表十八罗汉,而是象征着我们这一代准备走上各条战线的中国少年,大家紧紧地、融洽地、甜甜蜜蜜地团结在一起……”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在197618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他把这张小纸送到我眼前说:“您看,这是妈妈保留下来的。周爷爷的忌辰,就是腊八!

    我没有说什么,只泫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

    (选自《冰心七十年代文选》,有删改)

    【1】这篇文章的内容共涉及“我”家几代人?写到了煮腊八粥的哪些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文章通过这条线索把哪三件事串联在了一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能力。

    纪念白求恩(节选)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热忱——______      纯粹——______

    2把画“  ”的句子改成肯定句,并与原句比较,说说哪个更好。 

    改写: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  ”句子中的“这种人”指的是哪种人?用“  ”在文中画出来。

    4下列对短文的主要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前线回来的人都被白求恩的精神所感动。

    B.指出不少自私自利的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真正的共产党员。

    C.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D.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 1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奶奶家的院子

    奶奶家的院子很朴素,但是,它在我的心里比繁花似锦的花园更加美丽。

    阳春三月,院子里开满了迎春花,那嫩黄色的花瓣像一只只美丽的黄蝴蝶。草地上,小草睁开惺忪的双眼,从泥土中探出头来。枣树也抽出新的枝条,蜜蜂在花        。嫩绿的树芽从树枝上钻了出来,呼吸新鲜的空气。

    夏天,烈日炎炎,枣树的叶子都卷了起来,知了在树上叫着,像是在说:“热死了,热死了!”大黄狗也趴在地上,吐着舌头,直喘粗气,一动也不动。只有高大的香椿树不怕热,我们都跑到树下去乘凉。

    凉爽的秋风吹走了夏天的炎热,带来了秋天的气息。秋天来了,大雁排成“一”字形,飞回南方去了。树上的叶子落了下来,像一只只金黄色的小鸟。小草都枯黄了,可是明年它们还会更加翠绿的,因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苹果树和橘子树都长出了甜美的果实,报答爷爷奶奶辛勤的劳动。

    冬天,院子里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白雪,地上,树上,房顶上,一片皑皑白雪。花坛里的雪就像是给小草铺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所有的花都凋谢了,只有腊梅顶着刺骨的寒风,在冰天雪地中绽放出鲜艳的花朵。我们兴高采烈地跑到院子里,玩堆雪人、打雪仗……院子里一片欢声笑语。

    我爱奶奶家的院子,它伴我走过了快乐的童年,我相信,明天的它,将会更美丽!

    【1】请在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中增加文字,使句子改写为拟人句,并说说改写为拟人句有什么作用。

                  

  • 14、阅读理解

    《翻越大雪山》

    山上云雾缭绕,山风(juǎn  juàn)着雪花迎面扑来,单薄的军衣抵挡不住风雪的吹打,脸上、身上像被无数把尖刀割着。战士们冻得浑身哆嗦,牙齿打战,有的(   )着被子,有的(   )着毯子,有的(   )着老羊皮,可都不顶用。越往上爬,空气越( ),人们头昏脑(zhǎng  zhàng)、呼吸困难。体弱的人,走一步站一会儿,喘一阵。这时候,谁要是停步坐下来歇歇,就会再也起不来了。因此,大家都拼(jìng  jìn)全身力气,互相搀扶着,艰难地一步一步前进。

    1把这段话补充完整。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像被无数把尖刀割着”“浑身哆嗦”“牙齿打战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头昏脑胀,呼吸困难说明红军将士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拼尽一词还可以换成“________________”,从拼尽可以体会红军将士向_________大雪山________发出挑战,前进的道路_________不可挡_________。

    5画线句子用了_________比喻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你也来请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这段文中,我们知道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把下列句子改成反问句和双重否定句。

    1.我有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避免暴露,他们决定暂时中断通讯联系。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听说他为了帮助一位盲人,昨天很晚才回家。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把下列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1)不阅读,不观察,连日记也写不好,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滨逊在孤岛上过着寂寞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我军猛烈的炮火攻击下,所有敌人都投降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写句子。

    1.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没剩些什么。(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播下的种子有什么理由不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都认为《宝葫芦的秘密》这部动画片最好看。(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川、田野和村庄被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仿照例句,根据所给的词语发挥想象写句子。

    例:(欣喜)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气愤)____________________

  • 19、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缓缓到来。(仿照句子写一句表现景物变化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在我军猛烈的炮火攻击下,敌人投降了。(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表达

    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在这六年的生活中,我们一天天在长大,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感恩他人,懂得了珍惜幸福……请你以“懂得”为话题,回顾六年来记忆最深刻的那件事、那个人,用文字记录下你从中懂得的那个生活道理,人生启示。

    要求:题目自拟,字迹端正,没有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少于400字;文通字顺,内容具体,表达真情实感,不出现学校、人物的真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