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南阳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面加点的词与“辛夷楣兮药房”中的“辛夷”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眇眇兮愁予 B.洞庭兮木叶下 C.合百草兮 D.出师一表真

  • 2、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区?(  

    A.黄山

    B.峨眉山

    C.天姥山

    D.庐山

  •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旅   参差   差遣   隔三

    B.销   经传   传真   阿Q正

    C.冠   冠盖   军   冕堂皇

    D.予   供给   给养   自自足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人口学家及经济学家们认为,放宽生育政策后,新生人口的增加在当下对刺激消费、增加就业岗位不无裨益。

    B.学生倘若身陷题海无暇读书,我们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朝气蓬勃的孩子变成刻板僵化的应试机器,不但失掉创新的能力,更可能拙于理性表达。

    C.教育改革必须是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利于基础教育、有利于大学发展的系统改革。因此,高考改革定会借助更多专家的力量,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才出台。

    D.苏轼历经仕途坎坷,却始终能以旷达之心消解现实痛苦,他丰富而又精彩的人生经历,正是那句流传甚广的话“生活予我以苦痛,我却报之以歌”的真实写照。

  •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禄(gān) 宿(sù)   装作样(mú)  安毋躁(shāo)

    B. (chuáng) (ào)   学相长(jiāo)   级而上(shè)

    C. 米(jīng)   面(bó)   呼天地(qiāng)  掌而谈(zhǐ)

    D. 邪(bì)    职(gōng) 词夺理(qiǎng)  不边际(zhuó)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校本教材,选修课,国画、京剧、武术……近年来,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校园活动遍地开花。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然而,传统文化进校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轰轰烈烈的活动之后,不少学校发现,师资缺、涵养浅,碎片化、不系统,兴趣淡、重知识,课时紧、难安排,有活动、不持久,家校分、不整合……成为实践中几乎所有学校都要面对的问题。

    弘扬传统文化,学校是最现场,课堂是主阵地,教师是基础。“教师本身的素养、人文价值,学术专业水平和教书育人的精神非常重要。仅从这三个方面来说,我们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仍很欠缺。”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袁济喜看来,教师数量不足、内涵不够使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难以展开。

    “当前,传统文化进校园以一种嵌入式、掺沙子式的模式开展,是对现有教育体制的有益补充,应该充分肯定这种进步。”在袁济喜看来,当下主要是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加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等,要与现在的西式教育体系融合还需要一个过程。

    (摘自2016年12月17日《中国教育报》,有删节)

    材料二:

    某杂志社进行了一次关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调查,部分调查结果如下:

    图一                                  图二

    材料三:

    传统文化进校园更多的是一种熏陶和感染,学生的体会和感悟是最重要的,而学生精神层面要想有大收获,就需要结合文化进校园来总结反思。基础教育是普及教育,也是普惠性教育,校园文化要有活动设计方案,采纳师生中的“金点子”,扩大师生参与度。校园文化活动的目的不是比赛拿奖,少数特长生参加的活动虽然有“看点”,但受众面不广,要提供给更多学生锻炼成长的机会和平台。

    传统文化进校园不是简单地开展一系列文体活动来“堆积”,不能仅仅停留在活动层面,而要不断挖掘校园文体活动的思想内涵,入心入脑来内化。校园文化其实也是一种和谐文化,师生爱校如家,学生才能爱护校园花草树木,不浪费水电;师生爱校如家,才能生生互爱,尊师爱生。和谐校园的核心是师生关系的和谐。和谐一旦成为一种校园文化,就能激活教育的潜力,成为促进教育教学发展的正能量。

    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小学语文、历史教材中体现最多,如古诗词欣赏、历史典故等。对于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弱势”问题,要整合现有教材,结合师生需求,进行板块式的专题教育,形成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真正实现课程育人。

    当前,“互联网+”浪潮如火如荼,要充分利用网络优质资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来弥补师资不足的“短板”。

    (摘自2017年12月6日《中国教育报》,有删节)

    【1】下列对材料二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图一统计情况表明,比较了解传统文化的教师不是很多,这有可能成为传统教育进校园的一个瓶颈。

    B.图一表明对传统文化了解较多的老师虽然仅占6%,但可以对其进行合理的利用,如开设专题课程等。

    C.图二中的数据表明,被调查教师都认为课程设置是导致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开展困难的一个主要障碍。

    D.根据图二中的数据,加快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步伐,可在专职教师培训、活动资金配置等方面着力。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校本教材,选修课,国画、京剧、武术等进校园是传统文化进校园,在学校中构建一种和谐的校园文化也是传统文化进校园。

    B.近年来,虽然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遍地开花,但实践中所有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出现师资缺、涵养浅,碎片化、不系统等问题。

    C.当前,传统文化进校园主要以嵌入式、掺沙子式的模式开展,虽然值得肯定,但不如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加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等方式好。

    D.校园文化活动要提供给更多学生锻炼成长的机会和平台,坚决杜绝以比赛拿奖为目的,只有少数特长生参加的活动。

    E.整合现有教材,结合师生需求,进行板块式的专题教育,有利于解决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弱势”问题。

    【3】材料一和材料三谈论的都是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落实问题,但侧重点不同,请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阐述自己的志向时自谦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以一杯清酒祭月,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一词中,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写在男女两人商量婚嫁时,氓的坏脾气已有所显露的句子是:“________。”

    (2)屈原《离骚》中写自己委屈心志,压抑情感,忍痛把谴责和耻辱一起承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深情地表达对远行朋友的无限牵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写郭橐驼种树与他人种树的不同之处,就是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官者“好烦其令”,实质上和不善种树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致的。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荆轲刺秦王》的“易水送别”一幕中,众宾客听到荆轲高吟后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鸿门宴》中樊哙斥责项羽滥杀无辜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体现知错能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设喻取譬,从反面论证学习必须用心专一的道理。

    (2)曹操的《观沧海》描写了沧海之辽阔仿佛“_________”和“________”都是从大海中产生的。

    (3)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警示后人不要重蹈秦国灭亡的覆辙。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感遇

    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注]①开元末,玄宗耽于政事,贬斥贤臣,本诗是作者被贬荆州时借丹橘言志的作品。②孔子曾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语,故后世常以“岁寒”借指砥砺节操。

    1下面对这首诗的解说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三、四句先以反诘语“岂伊地气暖”一“纵”,又以肯定语“自有岁寒心”一“收”,赞美丹橘具有耐寒的节操。

    B. 五、六句的意思是,丹橘作为上好的水果可以用来款待嘉宾,可是从中原到江南却有山水阻隔,嘉宾难以到来。

    C. 七、八句是诗人从感慨中得出的判断:命运的好坏,只是因为遭遇的不同;而这又如同周而复始的自然规律一样,其中的道理实在难以捉摸。

    D. 最后两句指出人们只顾栽种桃李而不种丹橘,并以“此木岂无阴”反诘收束全诗,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怨愤之情。

    2杜甫曾称赞张九龄“诗罢地有余”,意思是说他的诗意给读者留有驰骋想象和联想的余地。结合具体诗句,说说这首《感遇》能让人联想到哪些内容?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蔡祐,字承先。祐性聪敏,有行检,及长,有膂力。周文召为帐下亲信。侯莫陈悦害贺拔岳,诸将迎周文,周文将赴之。夏州首望弥姐、元进等阴有异计。周文微知之,召元进等入计事,既而目祐。祐既出外,衣甲持刀直入,叱元进而斩之,并其党伏诛。于是与诸将盟,同心诛悦。周文以此重之,谓祐曰:“吾今以尔为子,尔其父事我。”后从禽窦泰,复弘农,战沙苑,皆有功。又从战河桥,祐下马步斗,左右劝乘马以备急卒。祐怒之曰:“丞相养我如子,今日岂以性命为念?”遂率左右十余人,齐声大呼,杀伤甚多。敌以其无继,围之十余重。祐乃弯弓持满,四面拒之。东魏人乃募厚甲长刀者,直进取祐。去祐可三十步,左右劝射之。祐曰:“吾曹性命,在此一矢耳,岂虚发哉!”敌人可十步,祐乃射之,中其面,应弦而倒。以功进爵为公,授京兆郡守。高仲密举北豫来附,周文率军援之,与齐神武遇于芒山。祐时著明光铁铠,所向无敌。齐人咸曰:“此是铁猛兽也,皆避之。遭父忧,请终丧圮,弗许。六官建,授兵部中大夫。周文不豫,祐与晋公护侍疾。及周文崩,祐悲慕不已,遂得气疾。周孝闭帝践祚,拜少保。祐与尉迟纲俱掌禁兵。时帝信任司会李植等,谋害晋公护。祐每泣谏,帝不听。寻而帝废。明帝之为公子也,与祐特相友昵,及即位,礼遇弥隆。御膳每有异味辄以赐祐群臣朝宴每被别留或至昏夜列炬鸣茄送祐还宅。祐以过蒙殊遇,常辞疾避之。至于婚姻,尤不愿结于权要。祐少与乡人李穆布衣齐名,常相谓曰:“大丈夫当建立功名,以取富贵。”言讫,各大笑。后皆如言。及从征伐,为士卒先。军还,诸将争功,祐终无所竞。所得禄秩,皆散宗族,身死之日,家无余财。

    (选自《北史·蔡祐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御膳每有/异味辄以赐祐/群臣朝宴/每被别留/或至昏夜/列炬鸣笳送/祐还宅

    B. 御膳每有异味/辄以赐祐/群臣朝宴/每被别留/或至昏夜/列炬鸣笳/送祐还宅

    C. 御膳每有/异味辄以赐/祐群臣朝/宴每被别留/或至昏夜/列炬鸣笳送祐/还宅

    D. 御膳每有异味/辄以赐祐/群臣/朝宴每被别留/或至昏夜/列炬鸣笳送/祐还宅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父忧指遭逢父亲丧事,古代官员的父母如若去世,必须回到祖籍守丧三年。

    B. 兵部是中国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

    C. “婚姻”释义复杂,有时候把新郎的父亲称为“姻”,把新娘的父亲称为“婚”。

    D. “布衣”顾名思义就是布做的衣服,古人常常借“布衣”来指普通的平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蔡祐自幼聪颖,屡建奇功。蔡祐长大后臂力国人,他对待周文如同侍奉父亲一样惟命是从,生擒窦泰,收复弘农,征战沙苑,都立有战功。

    B. 蔡祐作战勇敢,所向无敌。每次打仗,他总是亲率士兵,和士兵一齐大声呼喊,敌军见到他以后,都说蔡祐是一只铁打的猛兽,纷纷躲避。

    C. 蔡祐头脑清楚,不结权贵。明帝对待蔡祐,常常礼遇有加,但他不愿过多地蒙受皇帝的宠爱,常借病躲避,甚至不愿与权贵结为儿女亲家。

    D. 蔡祐少有大志,不贪财物。他少年时与李穆常互相告诫,大丈夫要建立功名。所得俸禄,都分给宗族里的人,去世时家里没有多余的钱财。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祐即出外,衣甲持刀直入,叱元进而斩之,并其党伏诛。

    (2)祐曰:“吾曹性命,在此一矢耳,岂虚发哉!”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仔细阅读以下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文章。

    ①北京饭店的朱师傅,已经为周恩来总理理发二十多年了。有一次刮脸时,周总理咳嗽了一声,脸上被划了一道小口子,朱师傅深感不安。周总理安慰他说:“这不能怪您,怪我咳嗽没有向您打招呼,还幸亏您刀子躲得快哩!

    ②2017年10月,因道路狭窄,一辆正在清理垃圾的环卫车挡住了一大学教授的车,教授下车殴打环卫工人,致其重伤,全身多处骨折。

    读了上述两则材料,你有这样的感触?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