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长王敬波表示,网络欺凌是一种新型的欺凌现象,具有隐蔽性强、涉及范围广和难以消除等特点,危害性甚于传统欺凌。
B. 2017年,在创新驱动战略和制造强国战略的引领下,一大批“国之重器”鼓舞了国人,惊艳了世界。它们不仅成为中国“智”造的世界新名片,更便利了我们的生活。
C. 《国家宝藏》力求真实立体地展现民族的文化瑰宝。开播之初,九个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自发在网络上答疑解惑,为激活传统文化的生机贡献力量。
D. 一座城市要留住人心,光有硬件设施可不行,还得有内在魅力。有市民说,连续三年喜获“全国文明城市”的宜昌,魅力在于城市角角落落散发的浓厚文化底蕴体现的。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曹文轩荣获“世界安徒生奖”,是世界儿童领域的至高荣誉。继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中国文学再次向世界展现了蓬勃的生机。
B. 2016年4月24日被确立为中国首个航天日,相关部门将以“中国梦,航天梦”为主题,筹划、制订“开放日”“科普周”等系列宣传和科普活动。
C. 我国老龄人口数量已经占人口总数的12%,而且近一半的老人缺少子女的照顾和陪伴,民政部门面对这样的统计数据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D. 相关企业应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措施,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双赢的目标。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所以自从迁到杭州来住后,对于住所的问题,更觉得切身地感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面若有邻舍的高墙,当然要种些爬山虎以掩去墙头,若系旷地,只须植一道矮矮的木栅,用黑色一涂就可以将就。
①但是图书室、浴室、猫狗小舍、 儿童游嬉之处、灶房,却不得不备。
②此外是四周的树木和院子里的草地了,草地中间的走路,总要用白沙来铺才好。
③房子不必太讲究,只须有一处可以登高望远的高楼,三间平屋就对。
④地皮不必太大,只教有半亩之宫、一亩之隙,就可以满足。
⑤房子的内部,更需要亮一点的光线。
⑥房子的四周,一定要有阔一点的回廊;
A.③⑥⑤④①② B.③①⑥⑤④②
C.④③⑤⑥①② D.④③①⑥⑤②
4、下列对《芣苢》《插秧歌》两首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芣苢》的结构比较特别,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不断变化,其余的诗句重章复沓,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回环往复的音乐节奏。
B.《芣苢》是古代妇女在劳动中即兴口唱的民歌,明快而优美,是一首有着深厚生活气息的劳动之歌。
C.《插秧歌》写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其中第三句“笠是兜鍪蓑是甲”写与战争有关的“兜鍪”和“甲”,实属“游离诗外”。
D.《插秧歌》句句平易自然,却又不乏新奇快语,作者运用口语化的语言,随意撷取田夫的肢体动作和对答语言,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5、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云南省拥有植物16000多种,约占全国的五成,这是中国未来生物技术发展的根本性资源基础。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我国唯一以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保存为主的综合保藏设施,也被称为我国野生生物的“诺亚方舟”。近年来,我国在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保存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针对库内保存的丰富种质资源,( ),对植物进化、环境适应和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相关的科学问题进行了探索,并有目的地挖掘特殊环境的基因资源,发明种质资源保存利用的新技术。
A.以学科的需求和国家战略生物资源发展前沿为导向,以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为主要研究手段
B.以国家战略生物资源的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为导向,以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为主要研究手段
C.以学科的需求和国家战略生物资源发展前沿为手段,以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为主要研究导向
D.以国家战略生物资源的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为主要手段,以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为基本导向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笑 嫂
陈国炯
笑嫂喜欢笑,与人相见微微一笑,高兴时哈哈大笑,有时独自一人也偷偷地笑,好像每时每刻都在捡宝似的笑个没完。因此,没见过笑嫂发愁时是个什么模样。
因为笑嫂爱笑,大家当面笑嫂笑嫂地叫,背后笑嫂怎么笑嫂怎么地夸,好像笑嫂的姓名就叫笑嫂。
笑嫂是我的师傅。我大学毕业应聘到一家铝轮厂搞宣传,负责人事的小老头陪我到车间,对车间主任说,这小伙子到你车间实习一个月,你给他安排一下。车间主任长着八字胡子,看似匪气十足。他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番我后,说,一个学生娃,哪能干活。反正一个月后要坐办公室的,就去帮笑嫂做点事吧。车间主任唠唠叨叨的一番话中,我知道有个笑嫂,也有些受辱的感觉。车间主任唠叨完,亲自陪我去厂东边一个堆废料的塑料棚下,扯开嗓门喊,笑嫂,我给你送来一个徒弟,给你打个下手。车间主任的一咋呼,我不但认识了笑嫂,还成了笑嫂的徒弟。
我很顺从地叫了笑嫂一声师傅,笑嫂听了高兴得咯咯地像母鸡下蛋般笑。笑完了就说,你还真听小胡子的瞎话,什么师傅徒弟。笑嫂停了一下对我说,大家都叫我笑嫂,你也叫我笑嫂吧,我可不敢做你大学生的师傅呢。说完又咯咯地笑,把个笑嫂的雅号笑得名副其实。
笑嫂已是奔五的人了,却一点也没有这个年龄段女人的那种臃肿,而是清清秀秀,穿戴得也整整洁洁,十分素雅。笑嫂的活不笨重,也不怎么脏,她每天整理着送来的废过滤网,那些过滤网是用来过滤铅水的,用过后铝水沾在过滤网上结成了块。因为过滤网是铁的,沾在上面的是铝,铁几百元一吨,铝上万元一吨。把废铁网当铝卖,人家不要;把铝当铁卖,公司不干。因此,笑嫂把沾在上面的铝块铝屑撬下来,分开卖,谁也不亏。
笑嫂做事很认真,一块块像翻找金子一般,有时我一不留神漏撬了几块,她会猫着腰,捡回来重新撬。这样一来,我也不好意思马虎了,做得一丝不苟。笑嫂还挺关心人,我进公司时是夏天,南方的夏天贼热,加上在似露天一样的塑料棚下,汗似下雨般流,一把把捋也捋不完。笑嫂见了心疼地说,大学生,你去找个地方凉快一下,这点活我做起来很轻松的。我当然不同意,笑嫂就说,还要我陪你啊。说完就咯咯地笑着,连推带搡赶我走。
笑嫂从来不到餐厅吃饭,她每次从餐厅里买来米饭,不打菜,菜从家里带来,等吃饭的人走得差不多了,就打开饭盒,坐在塑料棚下吃起来。那些走过来走过去的人都会与笑嫂打个招呼,笑嫂吃饭了?今天啥菜?还会有啥菜,这个星期吃咸鸭蛋呗。笑嫂咯咯咯地笑着回答,笑嫂的菜每星期换一种菜,咸鸭蛋,炒鸡蛋等等。
那天,我没去吃中饭,笑嫂吃完饭去了洗手间,我想笑嫂经常帮我洗饭盆,我也帮笑嫂洗一次。打开盛菜的铝盒子,里面的咸鸭蛋丝毫没动,完完整整地躺在盒内。当初没在意,后来想想有点问题,以后几天我特意偷看了笑嫂的菜盒,我终于明白,笑嫂一个咸鸭蛋要吃一个星期。我把我的发现告诉了一位同事,同事不满地瞪我一眼说,就你聪明?我闹了个大红脸。从此我不再看笑嫂的菜盒,也不再提及同一个菜要吃一个星期的事。那次大地震后,公司开展捐款救援,笑嫂捐二百元,工会主席说,笑嫂你要不少捐一点?笑嫂微微一笑说,多的拿不出,捐二百没问题。工会主席不再说什么了。
实习期满,我到宣传部搞宣传工作。那天工会去慰问贫困职工家庭,领导让我去拍照片,并写一篇通讯稿。走了几户后,一行人来到一个偏僻的小巷里,叩开一扇墨绿色的斑驳的门。门一打开,一张笑脸呈现在大家面前,我有些诧异地叫道,笑嫂?笑嫂仍在笑,把大家让进屋,屋里灯光暗淡,客厅也逼仄,几个人进去后有些拥挤。这时我才知道,笑嫂的丈夫几年前被车撞得瘫痪,长年卧床不起,公公早年已故,婆婆患有严重的老年痴呆症需照料,一个女儿正在上初中,家里十分拮据。笑嫂照顾两个病人,负担一个学生,又要上班,还从社会上揽来了刺绣,挣几个外快,以补家用。可想而知,笑嫂承受的压力有多大。
我对笑嫂更是敬重了,有事没事总爱往笑嫂的工作场地跑。笑嫂依旧咯咯咯地笑,好像与那个沉重的家没有一点牵绊似的。
那次我与笑嫂聊得很开心,我忽然说,笑嫂你的心态真好。笑嫂知道我想说什么,顿了顿道,家里有这么多病人,谁会不烦,如果我成天想那些不开心的事,我还活不活?
笑嫂叹口气说,我如果整天苦着个脸,人家见了我,也不会有好心情的。因此我得高高兴兴,让每个人都有一个好心情。说完笑嫂又咯咯咯地笑了起来。
【1】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前两段是说“笑嫂”这个名字的由来,同时交代出她和同事的关系、她乐观的精神以及她对周围人的影响,这些都为后面的内容做了铺垫。
B. 笑嫂自己身处困境,却仍然为地震灾区捐200元,这与她每个星期换一种菜“咸鸭蛋、炒鸡蛋”的心理是一致的,表现笑嫂既热心又要面子。
C. “我”关注笑嫂的咸鸭蛋吃一个星期的事,是因为在“我”的心里关心笑嫂,同事却因此“瞪我一眼”,说“就你聪明”。
D. “我”开始叫笑嫂师父是“顺从”地叫,但后来却对笑嫂“甚是敬重”,总往她工作场地跑,是因为受到了她精神的感染。
【2】小说中的“笑嫂”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作品为什么以“笑嫂”为题?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诗人说家住在湓江低洼潮湿之地,只能看到“_________”,从早到晚只能听到“_____________”,借此抒写贬官以来的孤独寂寞之情。
(2)韩愈《师说》中认为“圣益圣,愚益愚”的原因是对待从师的态度不同,圣人采取“________________”的态度,而一般人采取“________________”的态度。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有“进亦忧,退亦忧”的句子,其中“进亦忧”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退亦忧”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我们常说遇事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论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述“______,______”。
(2)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用“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他的行事准则,这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
(3)古诗中常有“沧海”这个意象,或展现宽阔胸襟,或寄托忧思情怀,或抒发离情别绪,如“______,______”。
9、(1)蒹葭萋萋, 。(《诗经·蒹葭》)
(2)太乙近天都, 。(王维《终南山》)
(3)云青青兮欲雨,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 ,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5)乍暖还寒时候, 。(李清照《声声慢》)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身不能共处,心却能相通的意思。白居易《琵琶行》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自身“则耻师焉”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感叹“江山如画”,其中运用比喻的修辞具体描写出江流波澜壮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难》中着眼于听觉的角度,通过水石相激、山谷轰鸣表现出蜀道惊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泊秦淮》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典故,既批判沉迷于声色的古代统治者,又借古讽今。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还陕述怀①
李世民
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星旗纷电举,日羽肃天行。
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
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②。
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
[注]①这首诗是唐朝创建初期,李世民率师平定关东割据势力后,回师关中时所创作。②“背水纵神兵”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结束了四分五裂的局面,凯旋班师,感叹这都是为了“济世教民”,不是为了争名夺利。
B.尾联表明正是战争的残酷无情、战士流血牺牲,才换来了今天的统一。呼应了首联,语义刚毅果绝。
C.诗人抒发时事感慨,充满浩然正气。在艺术表现上,议论、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自然贴切。
D.本诗构思缜密,一气呵成,全诗五联十句,全都对仗,音韵铿锵,是初唐诞生的一首优秀的格律诗。
【2】本诗中间三联写了哪几个场面?请概括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益州画像记
宋·苏洵
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军夜呼,野无居人,谣言流闻,京师震惊。方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作,变且中起。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孰为能处兹文武之间,其命往抚朕师?”乃推曰:“张公方平其人。”天子曰:“然。”公以亲辞,不可,遂行。冬十一月至蜀。至之日,归屯军,撤守备,使谓郡县:“寇来在吾,无尔劳苦。”明年正月朔旦,蜀人相庆如他日,遂以无事。又明年正月,相告留公像于净众寺,公不能禁。眉阳苏洵言于众曰:“未乱,易治也;既乱,易治也;有乱之萌,无乱之形,是谓将乱,将乱难治,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惟是元年之秋,如器之欹,未坠于地。惟尔张公,安坐于其旁,颜色不变,徐起而正之。既正,油然而退,无矜容。为天子牧小民不倦,惟尔张公。尔繄以生,惟尔父母。且公尝为我言:‘民无常性,惟上所待。人皆曰蜀人多变,于是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重足屏息之民,而以斧令。于是民始忍以其父母妻子之所仰赖之身,而弃之于盗贼,故每每大乱。夫约之以礼,驱之以法,惟蜀人为易。至于急之而生变,虽齐、鲁亦然。吾以齐、鲁待蜀人,而蜀人亦自以齐、鲁之人待其身。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吾不忍为也。’呜呼!爱蜀人之深,待蜀人之厚,自公而前,吾未始见也。”皆再拜稽首曰:“然。”苏洵又曰:“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且公意不欲,如何?”皆曰:“公则何事于斯?虽然,于我心有不释焉。今夫平居闻一善,必问其人之姓名与其乡里之所在,以至于其长短大小美恶之状,甚者或诘其平生所嗜好,以想见其为人。而史官亦书之于其传,意使天下之人,思之于心,则存之于目;存之于目,故其思之于心也固。由此观之,像亦不为无助。”苏洵无以诘,遂为之记。公,南京人,为人慷慨有大节,以度量雄天下。天下有大事,公可属。
(选自《嘉祐集》,有删改)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又不可以武竞 竞:镇压
B.为天子牧小民不倦 牧:管理、治理
C.今夫平居闻一善 平居:平时
D.天下有大事,公可属 属:写文章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外敌入侵,边防将士连夜呼叫,一时谣言四起,对此,皇帝表现出极大的镇定,提醒人们不要妄自行动扩大动乱。
B.张益州曾经对作者说,只要对四川百姓施以礼仪教化,按照法律来差使他们,四川人就会变成最容易管理的。
C.苏洵反对替张公画像的唯一原因是张公的恩情只要留在人们心中即可,功业由史官来记载。
D.本文记叙张方平治理益州的事迹,表现了他宽政爱民的思想。苏洵的散文观点鲜明,论据充足,语言犀利,话语纵横,有很强的思辨力。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吾不忍为也。
(2)以至于其长短大小美恶之状,甚者或诘其平生所嗜好,以想见其为人。
【4】文中民众坚持画像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14、鲁迅的藏书大约有14000多册。我们翻看这些书,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更像是一个学者的书单。但我们读鲁迅的书,却不太容易发现这些书籍的影子,这些东西都藏在鲁迅文本的背后。有人说,鲁迅之所以伟大,在于有暗功夫,确是不凡之论。
请以“暗功夫”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