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上下联分别给古代哪两位名人有关( )
A.项羽 夫差 B.刘邦 夫差 C.项羽 勾践 D.刘邦 勾践
2、下列词语中如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魅力 蒙昧 联袂 梦寐
B.妩媚 抚慰 俯瞰 忤逆
C.诠释 门闩 拴马 木栓
D.颤动 战抖 忏悔 破绽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史铁生因双腿残废而变得消沉,他为了逃避而来到地坛,让他体会到生与死的永恒,体会到人的渺小和自然的伟大与永恒。
B.无论外界环境和参赛条件都极端恶劣,《中国好声音》的歌手们总能够面带微笑、充满信心地完成所有的比赛项目。
C.当年极为畅销的一本书《墨迹》的作者是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曾子墨根据自己的真实生活轨迹写的。
D.时代要求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科学的态度,像学习和掌握马克思理论一样,来理解和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4、填入下面文段空格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句是
“乡愁”不是酸气的自作多情,而是对生命源头的眺望和对文化母体的挂念。说到底,是一个人对于归属感的渴望。有“乡愁”在,香火就会旺盛,宗族就会繁衍,历史就能传承,后来之人,就不会是无根之木、断线风筝。 。
A. 那些漂泊的灵魂,回家时也不会迷失方向,就是因为有“乡愁”在 B. 只有“乡愁”在,那些漂泊的灵魂,回家时才不会迷失方向 C. 有“乡愁”在,那些漂泊的灵魂,回家时也不至于迷失方向 D. 那些漂泊的灵魂,因为有“乡愁”,回家时就不会迷失方向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百工:各种工匠
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圣明。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经传:经书以及解释经书的著作
D.余嘉其能行古道 古道:指古人流传下来的各种优良传统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帽子给我戴正了
刘正权
协警也是警察,你们给我记好了!局长说完这话,走到队列左侧,冲最边上的陈大华瞪圆双眼,举手,敬礼,然后迸出这么一句话,帽子给我戴正了!
有人想笑,却没敢笑出来。
局长正就警容警纪警风做训示呢。
陈大华努力去正头顶的警帽,他头小,警帽总是不愿意配合他的脑袋,自然正不起来。
上岗第一天,就在局长那儿留下不好的印象,陈大华有点儿沮丧。
队长是知根知底的,队长在分配陈大华执勤点时安慰说,工作态度端正,比警帽戴得正,更有说服力。
陈大华这才宽了心。
春节期间,像鸟儿归巢,在外地上班务工的人全部回来了,车多人多,警力严重不足,协警就成了传说中的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通常是一个警察带三四个协警镇守交通要道。
主要是查酒驾、醉驾。
毒驾,陈大华只在新闻里见过,他们这种五线城市,难得一见的。
作为土生土长的小城人,想要如同队长所说的工作态度端正,毕竟不那么容易,好几次敬礼完毕,人家车窗摇下,探出一个脑袋,热热络络骂一句,陈大华你狗东西啥时眼睛近视了?
骂这句话的,自然非亲即故,好在,闻不见酒气,开车手续也齐全,陈大华挨了骂,心里还美气,说狗东西的买车都不晓得请我喝顿酒。
小县城规矩,买车是大事,跟搬新家一样,要请喝酒的。
陈大华意思很明显,公是公,私是私。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守规矩的。
初一走父母,初二走丈母,长辈面前,不好放肆。初三初四初五,敞开喝酒的日子,有亲朋故旧知道陈大华所镇守的街道在哪儿,喝酒时就打好了算盘,到时迎着那条路走,陈大华自然晓得网开一面。
偏偏,网在那儿支着,别说一面,半面都没开。
简直是自投罗网,好几个熟人因为酒驾,被抓了现行。
还让人过节不?
陈大华正一下头顶的警帽,就是要让人好好过节,才这么严的。
你一个协警,不信你能给人敬一辈子的礼!有人这么口不择言骂他。确实,协警中很多人干着干着,因为没有指望转正,加上得罪人,悄悄谋了新的出路。
协警也是警察!陈大华在心里顶撞了对方一句,以画外音的方式。
事是在初五早上出的。
值了通宵班的陈大华正准备下班,换班的同事已经在街对面冲他招手,示意他可以走人了。一辆白色轿车疯了般从右边抢过来,绿灯数字明明白白显示只剩下一秒了,宁停三分不抢一秒,这是所有小孩儿都熟知不过的道理,身为司机怎么可以犯浑。职业习惯令陈大华一边挥手一边上车道上阻拦,示意对方暂停。
暂停的却不是那辆轿车,是陈大华的思维。
随着一声闷响,陈大华整个身体被撞得腾空飞起来,刚落地随着惯性一个侧滚,惨了,后面一台越野车再度碾上他的腰身。
事故现场,局长发现一个特别反常的现象,大华的身体都支离破碎了,警帽却端端正正戴在头上,他的手,以敬礼的姿势呈现在大家眼里。
队长告诉局长,陈大华在帽子里层缝制了两层松紧带子,为的是警帽能端端正正箍在头上。
肇事司机的解释是,他的车辆不小心刮擦了后边的越野车,想要逃避赔偿才加大油门抢红绿灯的。
越野车司机确实因为追着前面车辆讨要说法才对陈大华造成了二次碾压。
看似站得住脚的解释在局长这里遭到质疑,局长早先干过刑警,白色轿车司机那话太经不起推敲,眼下车辆都购买了强制险,别说一点儿刮擦,就是撞了车,也犯不着逃逸,有保险公司理赔的。
醉驾?肯定不是,司机身上没酒气。
莫非。局长心里一个激灵。
检测结果跟局长怀疑的一样,毒驾。
在给陈大华追认功臣的会议上,有网站记者质疑,一个协警,而且是走在下班路上,追认功臣,合适吗?
协警也是警察,请你给我记好了,人民警察的责任担当,有上下班之分吗?局长的声音猛地提高八度,走到那个记者面前,瞪圆双眼,举手,敬礼,跟着迸出这么一句话,帽子给我戴正了!
帽子,我有戴吗?记者摸了摸光秃秃的头顶,这么情绪化的人,怎么当上的局长?
是说你无冕之王的帽子呢!队长上前,轻轻补上一句。
我不过是个网站记者啊!
网站记者也是记者!
队长拍拍手中的警帽,端端正正戴上头顶,会议结束,得出警了。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协警也是警察”在小说中三次出现,开篇奠定基调,中间有助于突出陈大华的形象,结尾处则是通过局长之口给予陈大华以充分肯定。
B.“陈大华你狗东西啥时眼睛近视了”,这出自陈大华的亲故之口,以此表现陈大华作为协警在执行工作时端正态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C.“初一走父母,初二走丈母”“初三初四初五,敞开喝酒的日子”,这些句子主要是突出小城的地方风俗,也写出了协警工作的辛苦忙碌。
D.小说在塑造人物、推动情节时,适当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手法,比如,面对肇事司机的解释,工作经验丰富的局长明察秋毫,从而得出真相。
【2】小说写到网站记者的质疑,这一情节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
【3】小说以“帽子给我戴正了”为题,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阿房宫赋》中,杜牧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委婉地劝谏唐王朝统治者要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
(2)苏轼《赤壁赋》一文,作者先运用比喻的手法,直接描写洞箫之声,然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侧面表现洞箫之声的悲凉。
(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物是”与“人非”的强烈对比,把亡国之痛曲折有致地抒发出来。
(2)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和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都以对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对朝政的担忧。
(3)“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对音乐的感染力的经典描写,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箫声的强烈感染力。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作出了高度的评价,他认为屈原志向远大,能与日月的光芒相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贾谊在《过秦论》中,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陈涉起义后得到热烈响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代史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之理也”。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屈原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是:_____,_____。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表现诗人虽身处逆境仍然能乐观向上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出自己与琵琶女遭遇相似的句子是:________。
11、按要求填空。
(1)子曰:“___,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杜牧《___》)
(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诗人流连山景、不知不觉已是暮色四合的两句是“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下曲二首
令狐楚
其一
雪满衣裳冰满须,晓随飞将伐单于。
平生意气今何在,把得家书泪似珠。
其二
边草萧条塞雁飞,征人南望泪沾衣。
黄尘满面长须战,白发生头未得归。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首诗都描写了塞下风光,“冰雪”“边草”“黄尘”等意象写出了边塞的萧条景象。
B.“冰满须”和“尘满面”都形象地展现了征战环境的恶劣,为后文抒发情感做铺垫。
C.第一首诗用“飞将军”的典故既交代了作战行动直接展现了诗人的“平生意气”。
D.第二首诗见塞雁南飞引征人南望,大雁尚可南飞以衬征人南望不得南归,更显其悲
【2】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有何异同?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始潮人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延及齐民,至于今,号称易治。信乎孔子之言,“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潮人之事公也,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而庙在刺史公堂之后,民以出入为艰。前太守欲请诸朝作新庙,不果。元祐五年,朝散郎王君涤来守是邦。凡所以养士治民者,一以公为师。民既悦服则出令曰愿新公庙者听民欢趋之卜地于州城之南七里期年而庙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民既悦服/则出令曰/愿新公庙者/听/民欢趋之/卜地于州城之南七里/期年而庙成
B.民既悦服/则出令曰/愿新公庙者听/民欢趋之/卜地于州城之南七里/期年而庙成
C.民既悦服/则出令曰/愿新公庙者/听/民欢趋之卜地/于州城之南七里/期年而庙成
D.民既悦服/则出令曰/愿新公庙者听/民欢趋之卜地/于州城之南七里/期年而庙成
【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延及齐民,至于今,号称易治。
14、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辈子活在树上也不错,一辈子活在坑里也不错,一辈子活在水里也不错,在哪里都比一辈子只能活在父母期望里好。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立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