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李克强强调,要抢占流通业革命“先机”,保持领先地位,就必须在硬环境和软环境方面突破四大“瓶颈制约”。
B. 各级党组织要通过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态度,转变基层干部作风,扎扎实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C. 围绕创新为理念,广发银行信用卡屡创行业“第一”,截至去年累计发卡量已达4140万张,信贷余额2431亿元。
D. 网易集团CEO丁磊认为,当人们开始意识到网购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消费方式的时候,这就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2、“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是传说中上古时期的?( )
A.典籍 B.乐谱 C.药方 D.巫术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那些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不论它们关注了什么事,也不论它们具体围绕哪个阶层的人为中心来展开,能够肯定的是,它们都深切关注了人生。
B. 5月3日至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与美国总统特使、财政部长姆努钦率领的美方代表团就共同关心的中美经贸问题进行了坦诚、高效、富有建设性的讨论。
C. 互联网时代呼啸而至,传统书店一方面因经营的“戏路”太窄而举步维艰,另一方面线上书店用多种方式大行其道。
D. 经过多年探索,我国已成功研制了全球系列卫星移动终端产品。目前,我国卫星应用年产值超过2000多亿元人民币,基于卫星大数据的万亿级市场正等待挖掘。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他喊冤不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罚不当罪,而是因为他认为还有其他人没被揪出来,相比之下,他觉得“不公平”。
②《喝彩中华》以戏曲为主打元素,选手展现自我的形式可谓多元,有粉墨登场亮嗓的,也有用创新形式表现的,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
③过去,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出现了“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疗机构门可罗雀”的情形,有“看病难、看病贵”的突出问题。
④既然有前车之鉴,为何不引以为戒?不吸取教训,还在制定相关政策时目无全牛,留下明显漏洞,这就不要怪别人钻空子了。
⑤在国内外市场深刻变化,特别是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走低的背景下,继续实施国家收储政策是曲突徙薪,反而会导致市场机制失灵。
⑥“五四三二一,攻击!”指挥员一声令下,演习开始。“轰、轰……”随着几声石破天惊的巨响,枪声和爆炸式交织在一起。
A. ①②③ B. ①⑤⑥ C. ②③④ D. ④⑤⑥
5、下列诗句中描写的季节,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B.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C.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
D.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良方
黄红松
吴医生正给第45号病人号脉时,进来一个熟的面孔,是李乡长。他看了李乡长一眼,算是打招呼。李乡长见他正忙着,自己找个沙发空位挤下去候着,没说话。
吴医生早年曾离家到安徽、浙江等地闯荡,但日子不比在家里好过。至于苦到何种程度,只有他自己知道。后来,遇见一高人,高人收留他,还教他学《易经》,学望闻问切。十多年后,吴医生回乡,在家里坐诊,看起了病。吴医生从不出诊,看病讲究先来后到。他每天只放五十个号,不多也不少。两层楼的平房,楼上看病,楼下取药。屋外没有招牌,屋里也只挂了一面广东患者送来的锦旗,上面有“悬壶济世,治病除疴”八个字。尽管这样,从外地慕名而来的病人还是络绎不绝。吴医生给家里人定了两条规矩:不招呼来人吃饭,不留来人住宿。
时间长了,一传十,十传百,凡是到吴医生这里看病,当天来没得到号的,就在杏林村找一户农家住下,等第二天早起去排队拿号。
前几年,有个广东来的病人,肝腹水晚期,家里人也不知道从哪里打听来的信息,把病人千里迢迢送到杏林村,来找吴医生做最后的挣扎。病人在杏林村一住就住了四十多天,居然出现了奇迹:来时,是躺在担架上来的;走的时候,人扶着就能上车了。从此以后,吴医生名声大振。
轮到李乡长时,是最后一个号了。李乡长因为忙,他的号是头一天专门请人来取的,不要前面,只要最后一个号。吴医生问了来人一些情况,为他要的最后一个号想了一晚上。
“吴医生,你帮我看看,到底是哪样毛病。最近看哪样都不顺眼,脑壳像塞满糨糊。老婆说我晚上说梦话都在吼人。我感觉这肋部和胸部胀痛。是不是有什么严重情况?”李乡长一脸忧心。自从李乡长进屋后,吴医生虽然没和他说话,却一直关注着他。吴医生发现,李乡长双眉不展,面貌忧郁,全然没有了以往意气风发的神态。再听李乡长的声音,中气不足,气虚不畅。
“乡长不要忙着下结论。”吴医生说,“这半年来,得过哪样病,看过医生没?最近有哪样让你焦心的事情?比如说,家里有没有……”李乡长说:“没有,家里人都好好的啊!
“多久开始有这种症状的?”
“自从三个月前,去县里开了脱贫攻坚大会回来,具体哪一天,记不起。”
吴医生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一起搭在李乡长的手腕上,号脉。一时间,屋里异常安静,静得能听见李乡长的脉搏,擂鼓一样,“咚、咚、咚”。几分钟后,吴医生把手收回来:“不要着急,没哪样大毛病。就是注意,不要在办公室坐久了,要增加室外运动量。多吃一些黄花菜、海带,山楂泡水喝,熬些粳米橘皮粥吃,有好处。”李乡长有些不相信:“就这样简单,不开药?”吴医生说:“当然不。你是最后一个号,走,出去看看。我坐了一天,早就想出去活动活动了,我想,你更需要另一个方子!”吴医生站起身来,走出屋子。李乡长不明就里,懵懵懂懂地跟在后面。院坝里一些没离开的人,见他俩走了,也各自散去。
杏林村不大,是全乡唯一在市里挂号的极贫村。狭长的山沟里,一条小河把村子一分为二,两百多户人家散居在河两边的坡上坎下。去年,水泥路通到了村里。路边停了好些外地牌照的小车,基本上都是来看病的。
不到一个小时,吴医生和李乡长就在村里走了一圈。吴医生停下来说:“路通到家门口的时候,我家里人就说,修一栋房子,把吃饭、住宿搞起来再建个停车场,一条龙服务。我不同意,一家人还和我怄气,说我不会赚钱,死脑筋。我跟他们说,钱是赚不完的。好多不差钱的人,不也要大老远地跑来看病?他们在村里吃饭、住宿、停车,村里人再种些药材给我回收,不就多了一条脱贫的路子?我想,乡长的病,是不是更需要这个方子?
李乡长听着听着,顿时神清气爽,瞬间像变了个人,激动地握住吴医生的手说:“吴医生真是神医。太感谢了,谢谢!谢谢!
(选自《百花园》2020年第5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描写李乡长的病选取了小说讲述者和吴医生两个角度,角度虽不同,但都能较为客观、真实地反映人物的境况,同时使小说叙事富于变化。
B.小说中的“脱贫攻坚”“极贫村”等词语以及对杏林村的有关描写,揭示了故事发生的大时代背景和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增添了小说主题的时代感。
C.“一时间,屋里异常安静,静得能听见李乡长的脉搏,擂鼓一样,咚、咚、咚”,这一处细节描写,写出了李乡长病情的严重,使人产生紧张感。
D.小说中的李乡长、吴医生只有姓、职业而没有名,这样的安排能突出人物个性特点中的职业特征,表现一般医生以及基层干部的精神品格。
【2】小说在情节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小说结尾部分安排吴医生带着李乡长到村里看看的情节,刻画了吴医生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里提出,古代求学的人都必定有老师,老师是与身份贵贱、年龄长幼无关的,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在《锦瑟》中以物起兴,感慨时光已逝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语言精练传神,作者开篇先用“_____________”一句将滁州的地理风貌一笔勾出,接着又用“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琅琊山的特点。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老子》中说“_______,_______。”
(2)《老子》中,与“人贵有自知之明”表达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老子》总是提醒世人注意观察日常事物那通常被忽视的一面。如通过观察车子、器皿、房室等日常事物,老子看到了“无”的意义,并得出“_______,_______。”的结论。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2)《滕王阁序》中写洪州尽是名门望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形象地表现了渔舟在晚霞中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4)范仲淹有词云:“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其中关于“衡阳雁”的意象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曾出现过。
(5)《滕王阁序》中,描写宴会管弦之盛、歌声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滕王阁序》中,作者以宇宙的广漠洪荒来反衬人生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列举了六位经过磨炼终担大任的人,其中讲舜的句子是“__________”讲傅说的句子是“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一句直接点明阿房宫占地广阔,而“________”则指出阿房宫是依着山势走向修建的。
(3)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出音乐演奏的一种特殊效果:虽然中间暂时停顿,但听众仍会沉浸在原来的审美情境中。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河流有岸、湿地有边比喻凡事都有一定的限制,来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周瑜体貌与谈吐的不凡,而“_______________”又写出自己光阴虚掷后的老态。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写太阳星辰与山川的变化,表现天气之阴郁。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蝶恋花①
范成大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②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③尝面④收新茧。
【注】①这首词是词人隐居苏州一带所作。②夷犹:犹豫迟疑,指船行迟缓。③看看:转眼之间。④尝面:品尝新面。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上片第一句正面描写水景,突出其“涨”;第二、三句重点描写“岸”,突出了岸的“绿”。
B.上片最后两句描写船行,既写出了船行之态,又写出了沿途风光,更带出了盎然意趣。
C.下片由对水乡风光的指写转入对水乡农事的描写,首句以水乡的寒冷写词人内心寒冷。
D.“秀麦连冈桑叶贱”写高地景象:高地的麦子拔穗,桑叶长成变得便宜,农桑丰收在望。
【2】请比较这首词与陆游的(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思想情感上的异同。
13、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季氏湖山义塾注记
⑴青田之山,其上四十里有泉,是为高湖之源;其上多奇峰绝崖,献奇纳秀,故士多俊彦,室常殷阜,季氏其一也。
⑵有名谦字伯益者,好学尚义,故其家日裕。乃谓乡人曰:“人孰不爱其子孙,而不知所以爱之者。今有良田美宅,绵亘阡陌,堆金聚帛,自以为用之不竭、享之无穷也。一旦光销影烁,而无纤芥之留者,何邪?骄淫生于富溢。而纵欲败度之子,常由不悟前人成败之迹,而自视侈然大也。及其颠连困厄于垂老之际,彷徨无所容其身,虽欲效织蒲补履以食其余年,且不可得。若是者虽其人之不肖,抑亦其父兄处之不得其道也。今余幸藉先人馀业以自免于冻馁,未尝不惴惴于吾身,况能保其子孙?故愿制产以肇建读书之所,延名儒为师,以训子弟以及姻族之人,咸使知学。大则修身齐家以用于时,小亦不失为乡里之善士,不亦可乎?”乃筑于其居之侧以为堂,设孔子像,旁列斋舍,翼以廊庑,缭以周垣,买田若干亩给师弟子之食,萃其族之子弟悉入学焉。于是衿佩衣裳,肃肃有容;弦诵之音,蔼蔼旁达。入其乡者,莫不感叹而慕悦也。
⑶呜呼,若季氏者,真知爱其子孙哉!由是达于一乡一邑,以播于天下,使人人闻而效其所为,则将见比屋皆为贤士大夫,而愚不肖者寡矣。邑人洪应求道其事于余,且请为之记,予既乐乡里之有善人,而又嘉洪生之乐道人善也,故善而书之。
(选自刘基《诚意伯文集》卷六)
〔注〕义塾,旧时免费的私塾。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其上多奇峰绝崖 ②由是达于一乡一邑
③翼以廊庑,缭以周垣 ④则将见比屋皆为贤士大夫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一旦光销影烁
B.唯大王与群臣孰计之
C.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D.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E.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项是
A.①自以为用之不竭、享之无穷也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①骄淫生于富溢 ②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C.①而又嘉洪生之乐道人善也 ②曾不知老之将至
D.①使人人闻而效其所为 ②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
【4】把下列句子解释成现代汉语
⑴故士多俊彦,室常殷阜,季氏其一也。
⑵及其颠连困厄于垂老之际,彷徨无所容其身。
【5】结合全文内容,概述季伯益创办“义塾”的意义。
14、作文。
近年来,带有中国元素的设计日渐成为潮流:复古精致的中式糕点深受大众喜爱,中国自有品牌的运动装备在奥运赛场上频频亮相,中国航空航天文创热销海内外……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以“说国潮”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700字。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