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宿迁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卷含解析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学校举办对联展览,下面是某学生收集的四副对联,对联与人物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②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

    ③世事洞明皆儿女情事,人情练达即释道真理。

    ④功名事业清流山,道德文章丰乐亭。

    A. ①老舍②李白③曹雪芹④韩愈   B. ①鲁迅②李白③曹雪芹④欧阳修

    C. ①鲁迅②柳永③庄子④欧阳修   D. ①老舍②柳永③庄子④韩愈

  •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于其身也,耻师焉             岳阳楼之大观也

    B.其闻道也亦先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

    C.师不必贤弟子                    苛政猛

    D.师道之不传久矣                    吾其还

  • 3、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能够表现李密孝敬祖母的一项是

    ①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②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③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                            ④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⑤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⑥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②④⑤

  • 4、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闹云低,断雁叫西风”,我看到了一个踽踽独行却满还豪情的壮年男子,而那个醉生梦死,一掷千金的少年再也回不来了。

    B.陆游有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只有勇于实践,努力攀登,最终才能达到山顶,欣赏到最美的风景。

    C.“日月不同光,昼夜各有宜。”正是因为有了差别,世界才多姿多彩,也正是因为有了分歧,才需要聚同化异。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纯而又纯的世界是不存在的。

    D.按照中国的节气,两天前刚刚立冬。秋冬之交是一个多彩的委节“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银杏的黄、枫叶的红,给北京这座古都增添真色彩。

  • 5、下列人物与别号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香山居士(白居易)

    B.六一居士(欧阳修)

    C.柳泉居士(蒲松龄)

    D.易安居士(杨万里)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命运

    刘慈欣

    我们是在距地球180万公里处发现那颗小行星的,飞船上的计算机显示,它的轨道与地球相交,再过18天,这块太空巨石就要坠落在墨西哥湾附近了!

    地球的监视系统应该在一年前就注意到它了,但我们没有听到过任何这方面的消息。我们同地球联系,在应有的5秒钟延时后,耳机中仍是一片寂静,而就在10分钟前我们还与地球通过话。这件事比小行星的出现更令我们震惊。

    20天前,我和爱玛租了这艘老式的传统动力飞船在太空中度蜜月。就在我们即将返回时,一切突然变得如此诡异。

    但那颗小行星就在我们前方50公里处,凸现在太空漆黑的背景上,像放在黑天鹅绒上的展品那样现实,我确信自己不是在噩梦中。

    “我们得做些什么!”我说。

    同以前一样,一旦我做出行动的决定,爱玛总能想出行动的细节:“我们可以把飞船上的一台发动机向它发射出去,这样可以把它炸离轨道。”

    计算机的模拟表明这是可行的,但必须在24分钟内完成,如果小行星再向前运行一段的话就晚了。我们没有再犹豫,驾驶飞船与小行星拉开100公里的安全距离,然后向计算机发出指令。

    “变轨成功,小行星将不会撞击地球表面,它将在58037公里轨道被地球捕获,成为一颗地球卫星。”

    带着救世主的喜悦和自豪,我们用剩下的一台发动机向地球飞去。飞船加速很慢,小行星超过了飞船,很快消失在地球方向。一直在屏幕上观察小行星的爱玛突然惊叫起来:

    “天啊,地球!你看地球!!”

    爱玛让我看屏幕上放大的图像,我扫了一眼后立刻大惊失色:地球上的大陆都变成了我从未见过的形状。我们向计算机求助,得到了这样的回答:“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白垩纪晚期地球的大陆形状和分布。”

    “白垩纪?距现在有多长时间?!”

    “约6500万年。不过您的问题的提法可能有误,各种迹象表明,现在就是白垩纪了。”

    计算机是对的,我们现在明白了为什么地球方向一片寂静,因为人类还没有出现。在我们的时代,人类利用时空跃迁方式进行恒星际的航行要特别小心时间蛀洞,如果不慎误入它,则会在瞬间被抛到几万光年的远方,时间也会向前或向后跳跃很漫长的一段。我们就是误入了这样一个时间蛀洞,当时竟丝毫没有感觉到。

    怀着对人类文明进化的自信,我们选择再次穿过时间蛀洞。我们用小飞船上仅有的一台发动机向地球飞去,两天后进入近地轨道。我们降落在靠近澳洲的太平洋上,靠一个小救生筏浮在海面上。在海上漂了半个小时后,远远看到了一艘大船,我们打信号弹呼救,那船便向这个方向驶来。

    “啊,真的还有人类!”爱玛喊道,眼中涌出激动的泪花。

    “我说过人类是万物之灵,总会登上地球文明之巅的。”我说。

    大船驶到我们近前,停了下来,从船舷抛下一个绳梯,我和爱玛沿梯爬上了船。我们看到船员都皮肤黝黑,看不出是什么人种,穿着粗糙的很有沧桑感的衣服。我向他们说话,他们不回答,其中一位示意我们跟他走。

    我们沿着长长的台阶登上了船中央的一个塔形建筑,这里是全船的制高点。那名船员把我们领到一位体格强壮、有着银色胡须的老人面前,并向我们说了一句话,我们听不懂他的语言,但我戴在胸前的计算机听懂了,它说:“这是一种类似于古拉丁语的语言,意思是:这是我们的船长。”船长也向我们说了一句话,计算机翻译道:“你们怎么敢独自在海里漂?不怕被吃掉吗?!”

    “吃掉?被什么?”我不解地问,计算机把我的话翻译过去。

    船长指指前面的海面,刚才还十分平静的海面上涌现出一个个大浪包,浪包很快破裂,一头体形巨大的怪兽跃出海面,接着又钻出一头,随着哗哗的水声,海面上很快出现了一大群怪兽。现在,我和爱玛都明白了我们在6500万年前干的那件事的后果。

    恐龙一直活到现在。

    这时,一只恐龙向我们的船游来,在船边停住了。爱玛浑身颤抖着紧紧贴住我。

    “不要怕,它不会伤人的,这儿是动物园。”船长说。果然,这条恐龙盯着我们看了一会儿,转身游走了。

    “你们驯化了恐龙?!真了不起!”爱玛兴奋地说。

    我也十分激动:“是啊,我们原以为,恐龙生存下来会对人类的进化造成威胁,现在看来这反而使人类文明更加强大!”

    计算机把我们的话都翻译了,船长呆呆地看着我们,似乎有些迷惑,“这儿是动物园,它们不伤人的。”他又喃喃地说。

    这时我又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在天海连线处,有一片高大的柱状物,那些巨柱的高度是惊人的。我问船长那是什么。

    “楼群,岸上的高楼群。”船长淡淡地说。

    “伟大的文明,伟大的人类文明!”我欢呼起来。

    “那些高楼是游客建的。”船长说。

    “游客?是啊,您说这里是动物园,可是游客呢?你们显然不是游客。”我问。

    “可能是时间还早,动物园还没有开门吧。”爱玛说。

    船长用惊诧的目光看看我们,又转头看看远处海面上那些恐龙。这时,从那群恐龙那边发出了一阵吼叫声,这声音我们感觉很熟悉,这是我们在太空中从地球发出的无线电波里听到的声音。我的脑海中炸响了一声惊雷,爱玛在旁边惊叫一声瘫倒在地,她也一定同我一样明白了这一切。

    宇宙并没有选择人类,在我们的时间里人类文明在地球上达到巅峰,不过是一次偶然的机遇,而我们以人类的自负把偶然当成了必然。现在,大自然掷出的进化硬币翻到了另一面。我们确实处于地球文明的动物园里,但恐龙是游客。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列举了多个数字,创设出一种紧张的叙事氛围,激发了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

    B.船长曾两次说到“这儿是动物园”,这是为了警示“我”和爱玛误解了自己的身份和处境。

    C.小说语言简洁生动,故事充满悬念和想象力,巧妙地把科学幻想和人文思考交织在一起。

    D.小说的标题含义丰富,既指向小说主人公的命运,又指向自然进化中整个人类的命运。

    【2】本篇小说充满科幻创意,情节设置多有意外之处,请结合小说简要概括。

    【3】作者认为“与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的传统文学不同,科幻小说的人物形象更像一个符号”,请以小说中“我和爱玛”这对夫妻为例,谈谈你的理解。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用“ ______________”说明了黄鹤、猱猿这样会飞能爬的动物都 难越过蜀道,从而突出了蜀道高峻。

    (2)郦道元《三峡>中“  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春冬之时三峡的美丽的景象。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________”从听觉方面生动地表现激烈的战斗场面。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强调做人要坚持原则,面对高位、厚禄等诱惑,也不能违背礼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诗中说蜀地开国以来四万八千年,“____________ ”,以显其闭塞;后来“五丁开山”,“_______________”,这样秦蜀才得以相通。

    (3)屈原用“香草美人”象征理想,抒发政治感慨。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两句也运用了类似的写法。

  •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若夫乘天地之正,______________,以游无穷者,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_________!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________;(韩愈《师说》)

    (3)高余冠之岌岌兮,______________。芳与泽其杂糅兮,___________。(屈原《离骚》)

    (4)锲而舍之,_____________;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______________,是可忍也,______________?(《论语》)

    (2)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3)彼童子之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楚辞•渔父》)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________________。”(《论语·颜渊》) 

    (2)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4)________________,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5)_____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 

    (6)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7)蜂房水涡,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8)牢骚太盛防肠断,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和柳亚子先生》)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汉高庙闲眺

    韦庄

    独寻仙境上高原,云雨深藏古帝坛。

    天畔晚峰青簇簇,槛前春树碧团团。

    参差郭外楼台小,断续风中鼓角残。

    一带远光何处水,钓舟闲系夕阳滩。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怀古诗,诗人立足于汉高庙这一特定的历史古迹,对历史与现实充满感怀。

    B.“高原”写出了汉高庙的位置,“仙境”“云雨”则渲染了汉高庙幽静冷清的氛围。

    C.诗歌颈联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上句从视觉描绘郭外楼台,下句从听觉摹写鼓角残声。

    D.尾联运用移步换景法,写诗人闲坐于夕阳下的钓舟中,以此抒发自己的闲适舒缓之情。

    2请从“清词丽句”的角度,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点。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薄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帝大悦,涣由此显名。州举茂才,除温令。县多奸滑,积为人患。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后坐考妖言不实论。岁余,征拜侍御史。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元兴元年,病卒。百姓市道莫不咨嗟。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致奠醊以千数。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盘案于路。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钞,恒亡其半。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其政化怀物如此。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密县存故太傅卓茂庙,洛阳留王涣祠焉。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

    (选自《后汉书·王涣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B.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C.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D.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

    B. 顿首,即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又常常用于书信、奏表中作为敬辞。

    C. 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为茂才,后世有时也沿用此名。

    D. 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城,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四季有春夏秋冬,人生有酸甜苦辣。我们总是在品味人生滋味中懂得了人生,不断成长。请以“滋味”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选好观察角度,找准立足点,写出真情实感。(2)选取一个主要事件,体现人生某一方面的滋味,写成一篇记叙文。(3)抓住细节,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