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金搭档(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蓝布包 ( )的白色
( )的地方话 ( )的事情
默默地( ) 得意地( )
2、根据情境填写诗句。
(1)“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只要敢于探索,展现在你眼前的景色将别有洞天。
(2)上了六年级,小明知道要努力了,最近一直很用功,可成绩还是原地踏步,他有些松劲了。学完这一课,好朋友东东马上选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安慰他。
3、辨字组词。
抄( ) 嚣( ) 廓( ) 盎( )
吵( ) 器( ) 廊( ) 忠( )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浪淘沙》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___。前两行抓住黄河_________、______、沙子多的特点,后两行运用想象把黄河和_________连接起来,表现了黄河向天际奔流、日夜不息的壮观气势。
2.《书湖阴先生壁》是____朝诗人________创作的。通过描写环境景物,表达诗人退居钟山的_____和从田园山水及与平民交往中所领略到的_______。
5、用标下划线的字组成一个可以代替它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扶不起的阿斗”成为人们对庸(______)人的戏称。
2.奶奶上了年纪,眼睛已经深深地凹(______)下去了。
6、在古诗中遇见梅花别样的美。
卜算子·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 无意苦争春,
。 一任群芳妒。
, ,
更著风和雨。 。
卜算子·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 ,
飞雪迎春到, 只把春来报
, 待到山花烂漫时,
, 。
【1】将两首同调同题的词补充完整,再完成后面的练习。
【2】古人自古爱梅花,革命伟人毛泽东“反其意而用之”,成就了与宋代词人陆游不同的梅花,比较两首诗的不同,在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处打“√”
A. 感情基调不同,陆游词感情基调在“愁”字上,毛泽东感情基调在“笑”字上。( )
B. 词中的梅花处境不同,一个在意外断桥边,一个在悬崖峭壁之上。( )
C. 词中的梅花的形象不同,一个是寂寞凄凉,饱受摧残的形象,一个是凌寒独放,俏丽多姿的形象。( )
D. 作者的词情感基调不同,一个悲观,一个乐观。( )
【3】毛泽东曾说:读放翁诗词,如遇知己,比较两首咏梅的杰作,你认为他们有哪些共同之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
【2】本词上片写明月清风的夏夜,以鸟惊、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山村特有的音响,把山村夏夜写得生机勃勃;下片以轻云小雨,______和______的突然出现,表现夜行乡间的乐趣。
【3】这首词流露出作者对______的喜悦和对______的热爱之情。
8、课外阅读。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天净沙·秋》中“天净沙”是_______,“秋”是_______。
【2】这首散曲中描写的景物构成一幅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穷人》节选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1】“熬”是生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__),再查音节(_____);用部首查字法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画。“熬”是忍受的意思,说明了______。
【2】根据原文的意思,给下列词语换个意思相近的词。
严肃——(________) 忧虑——(________)
一动不动——(___________)
【3】用“ ”画出描写渔夫神情的词语,用“ ”画出描写渔夫动作的词语。
【4】“桑娜拉开了帐子”,渔夫又会说些什么呢?请你发挥合理的想象,写下渔夫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你会对桑娜夫妇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儿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儿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1】这段话选自( )写的《 》一文。
【2】在文中□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在文中找出两组意思相反的词。
(快乐)——( ) ( )——( )
【4】你是怎样理解“飞到那没有饥饿,没有寒冷,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最后一句有两个“幸福”,你是怎样理解的?
第一个“幸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幸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快乐阅读。
《节约用纸》倡议书①
同学们:
每一张纸都是值得珍贵的爱②,但是浪费纸张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为此,我向全校同学发出节约用纸的倡议,希望我们能做到以下几点:
.不乱斯纸张③,一张纸两面用。
.过节时少用贺卡。可以用手机微信或其他电子通信方式表达视贺。
.做好废纸回收。力争废纸再利用。
.未用完的本子装订成册,做草稿本。
⑤.自觉树立节约用纸的行动④,看到浪费纸张的行为予以劝说和制止。
2021年1月22日⑤
龙一鸣⑥
【1】这份倡议书有6个错误,请认真阅读并分别改正。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 ⑥_________
【2】除了上面的倡议内容,你认为还可以怎样节约用纸?试着写一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语段赏析屋。
全家人都惊讶地发现,我这个被宠坏了的小公主,不知从哪儿来了一股狠劲儿。六岁的小女孩柔弱的身体成了黑脸大汉手中的一块生面团,翻过来、[扌周]过去、立起来、横过去,抻、拉,压、拽,为所欲为,奶奶看不过我被整得满脸的泪水和汗水,每次都目不忍视地躲到里屋。我自己倒从没叫过苦、喊过疼——让观众看我哭哭啼啼地演戏,像什么话呀?
(1)理解词语。
目不忍视指 ,在这里写出了“我”练功的样子很 。
为所欲为指 ,在这里反映了师傅对“我”的 。
(2)用“△”画出本段中的动作词,并体会动词的好处。
这些动词写出了 。
(3)“我自己倒从没叫过苦、喊过疼”这句话表现了 。
13、课外阅读。
音乐感怀(有删改)
①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光线和声音。正是这些形形色色的光线和声音,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大千世界。
②光线是能通过眼睛来感知的,声音是通过耳朵来获得的。眼睛可以看到美与丑,耳朵可以感受善与恶。在人的五官中,眼睛和耳朵是一个人连接外部世界的桥梁,是延伸出去的触角。正因为如此,它们最易受到伤害——外部世界不和谐的事物通过这两个器官反映到人的大脑后,对人的精神和灵魂能够产生不良后果。
③大自然的声音总的来说是美妙而单纯的,比如风声、雨声、涛声、鸟鸣等。相比而言,人类制造的声音就复杂得多,赞美之辞和温柔的情话让人陶醉,机械的噪音令人疲惫,枪弹的炸裂声令人恐惧,谗言妄语令人心冷齿寒。这种种复杂多变的声音像一股汹涌的洪流,无时无刻不伴随着我们,包围着我们,席卷着我们,刺激着我们,麻木着我们。有的人觉得还不够,便不时地伸长耳朵,想倾听更多的声音;有的人觉得太嘈杂,就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干自己的活。用力倾听也罢,有意拒绝也罢,有一种声音却是难以回避的。
④在大自然和人类共同制造的万千声音中,音乐的响声似乎并不强烈。它像夜晚的烛光,像草尖上的露珠,像悠悠的诉说,像大地上的溪流,像轻轻的抚摸,像空中的鸽哨,像春天的微风,像冬日的炉火,像露出海面的小岛,像挂在嘴角的微笑,像初恋者的心扉,像告别时的一个回望……世间所有的声音中,也许只有音乐能够把人和大自然巧妙地连接在一起。如果把我们的耳朵比作通往心灵的河道,那么音乐就是这条河道里流淌的一股清泉,当我们的心灵被音乐的阳光雨露彻头彻尾地浸泡时,或许会感觉到,此刻正被一种神秘的力量驱赶着,从一处到另一处,从一天走向另一天。刹那间,自己的内心便被一道耀眼的光芒照亮了,开始觉察到了另外一个世界的存在,尽管暂时对它谈不上多么了解,但在那个世界中,我们的梦想却能够得到滋养和支撑。因此我想告诉你:只要音乐还在继续,我们就永远也不能说——没有希望。
⑤其实,音乐是无处不在的,有心者就能够于无声处听到它的召唤。
【1】大自然的声音的特点是_____,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有的人觉得太嘈杂,就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干自己的活。”从这句话可以想到《增广贤文》中的句子:____________。
【3】判断下面句子的说法是否正确。
(1)光线是能通过眼睛来感知的,声音是通过耳朵来获得的。____
(2)人类制造的声音都是美好的,比如美妙的音乐、温柔的话语……____
【4】作者认为“只要音乐还在继续,我们就永远也不能说——没有希望”是因为( )
A.音乐的响声并不强烈,不会让人觉得太嘈杂。
B.音乐能够把人和大自然巧妙地连接在一起。
C.音乐能够让人从中得到慰藉,心胸开阔,获得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D.音乐是无处不在的,人们可以随时听到它的召唤。
14、认真闷读《智雅书店发货运费标准》,完成问题。
智雅书店发货运费标准
(注:本店快递默认发圆通,如需发顺丰,请咨询客服补差价。)
A.福建 山西 广西
B.福建 内蒙古 青海
C.青海 广东 广西
D.云南 广西 内蒙古
【2】云南的李强在这家店中至少买多少本《儿童文学》(单价20元),才能免运费?( )
A.无论多少本,都免运费
B.5本
C.3本
D.无论多少本,都不免运费
【3】青海的陈青同学在此店买了10本《儿童文学》,请问他能否免运费?为什么?他想用顺丰快递,该怎么办?
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改为双重否定
1.楚王只好吩咐手下打开城门,迎接晏子。
2.我们得保证那东西完好无损。
3.星期天,我们必须去看排球赛。
4.我们必须承认太阳不是绕地球运行的。.
5.万里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
16、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
17、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照样子,写一个人入迷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是否重视课外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关键。(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修改)
19、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4分)
(1)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呢?
(2)如果不能实现梦想,活着有什么意义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0、改转述句。
1.父亲指着母亲说:“这是我的妻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总理对我说:“我今晚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无声的眼泪,却有着最丰富的生命色彩。也许是获得成功时的喜悦之泪,也许是阅读一本书时的感动之泪,也许是分别时的不舍之泪,也许是做错事时的懊悔之泪……就让我们在一颗颗晶莹的泪珠中,去感受那最真实的生命印记吧!
请以“那一刻,我流泪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④表达真情实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