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恰当的词替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1)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便是( ) 无端( ) 状如( )
(2)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素( ) 如许( ) 先前( )
单( ) 出卖( )
2、积累运用。
1.这学期我积累了很多优美的古诗词,我会用刘禹锡的“__________,__________”赞美黄河的瑰丽;我会用杜牧的“__________,__________”赞美江南春景的秀丽;我会用王安石的“__________,__________”赞美山水的多情。
2.我知道“五音”是____________。
3.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上,我们要谨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才有真进步。”
4.陆游用“__________”告诉我们,无论我们是何种身份,都要以爱国为己任。
5.柳公权是唐代著名书法家,《_______》是其楷书的代表作之一。
6.在第八单元(部编版六年级)中,我们认识了_______的少年闰土,_______的鲁迅先生,感受到鲁迅先生对美好理想的不懈追求。
3、说说《丁香结》一文中引用古人关于丁香结的诗句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
4、看拼音,写词语。
chú fáng cì wei chù sheng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wǎn lián xiáng xì ké sou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5、辨字组词。
篷( ) 寇( ) 尚( ) 燥( )
缝( ) 冠( ) 淌( ) 藻( )
裁( ) 斑( ) 咆( ) 御( )
哉( ) 班( ) 苞( ) 卸( )
6、课外阅读。(附加题)
七律·过草地(张爱萍)
绿原无垠漫风烟,蓬高没膝步泥潭。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烧驱夜寒。
随意坐地堪露宿,卧看行云逐浪翻。帐月席茵刀枪枕,谈笑低吟道明天。
【1】“没”在这里读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
【2】用四字词语来形容草地:_________、_________。
【3】红军过草地时,吃的是_________,用_________来驱寒;睡的是_________,用_________当枕头。
【4】比较《七律·长征》和本诗中的“暖”“寒”二字。
(1)《七律·长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七律·过草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写一写有关长征的诗词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材料。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题目中“书……壁”的意思是“放在墙壁上的书”。
B.“长扫”中的“长”字有“常”义,“长扫”即“经常打扫”。
C.“排闼”是说山峰仿佛带着青翠之色推门而入,赋予了青山动感。
【2】细品古诗,感受语气,本诗可以用( )的语气来读。
A.快速、激昂
B.舒缓、闲适
C.低沉、飘渺
【3】与本诗后两行结构不同的诗句是( )
A.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本诗作者是我国宋代著名的诗人,我们背诵过他的很多诗。下面诗句中不是他创作的是( )
A.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5】读《书湖阴先生壁》的后两行,试着描写你想象出的动态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提示,填写诗句。
品读了《书湖阴先生壁》这首诗,我们按捺不住对大自然的向往,整理行装立刻出发,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过山庄,去体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山郭外斜”的宁静闲适;游黄河,去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的磅礴气势;宿江边,去享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清月近人”的空旷寂寥;访草原,去体会老舍笔下那种“既使人_______________,又叫人________________,既愿______________,又想坐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境界……
8、阅读苏轼词两首,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浣溪沙
(宋)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蕭蕭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
(材料二)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将材料一补充完整。
【2】用自己的话解释材料二中画“ ”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苏轼和这两首词,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题)
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B.材料一首二句描写早春时节,溪边兰草初发,溪边小径洁净无泥,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而萧萧暮雨,子规声声,给景色抹上了几分伤感的色彩。
C.材料二以月起兴,与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
【4】第二首词是苏轼流传最广的诗词之一,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句?试着从写法、意境、联想等任何一个角度谈谈你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一则材料,用“_____”画出“事实”,用“ ”画出“看法”。
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于2018年6月14日至7月15日在俄罗斯举行,共有来自五大洲的32支球队参赛。“世界杯”在全球的影响力是其他任何单项赛事无法比拟的。
10、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二)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1】以上两个文段都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原名是________。
【2】读文段(一),完成下面的练习。
(1)第一句话是________描写,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加点词“捏”“刺”,可以感受到少年闰土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
(3)这段话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勾勒了一幅优美的图画。
【3】读文段(二)完成下面的练习。
(1)选文从身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方面描写了中年闰土的形象。这些肖像描写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这段描写中,可以感受到中年闰土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
(3)此段运用的写作手法是什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请结合自己搜集到的时代背景,也可结合自己读过的整本书,写写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堂回放。(5分)
我陶醉!
(1)在文中“真美”、“真糟”分别代表了什么?
(2) 假如文中的“我”就是你,那么,对文中“爸爸”和“妈妈”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你的心理感受会是怎样的?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这个故事发生在美国的一个庄园主的家里。
一天中午,庄园主从外面回来,带回一把锋利的小斧子,随手放在门边,就去做活去了。
正巧,庄园主的儿子看到了这把斧子。他看着闪闪发光的斧子,十分喜爱,拿在手里左看右看,心想:这么亮的斧子究竟快不快呢?他很想试一试。于是,他带着斧子跑到了樱桃园里。
他选中了一颗细小的樱桃树,学着大人的砍树的样子,举起斧子用力砍下去。只听得“咔嚓”一声,小树被拦腰砍断了。
男孩一看不好,知道自己闯下了祸,就赶紧跑回家,把斧子放到了原处,躲到他的小屋里,忐忑不安地捧起一本书,装作专心的样子读起来。
几个小时后,庄园主回来了。当他经过樱桃园时,发现他最心爱的那棵樱桃树被砍断了,顿时大发雷霆。回到家里,他把果农叫来训斥了一顿,并要他把砍树的人追查出来。
一直躲在屋里的小男孩看到这种情景,心想,如果我不承认,万一错怪了别人,那多不好啊!但转念又一想,如果去承认了,爸爸要责备我,也许还会打我的。
该怎么办呢?他坐地床边犹豫了好一会儿,终于大胆地走到了爸爸面前,低着头,红着脸说:“爸爸,别再追查了,树是我砍的。”
父亲问明了情况,不但没有责备他,还把他搂在怀里,意味深长地说:“孩子,我为你的诚实而高兴。要知道,做人首先要诚实,这比100棵樱桃树还要宝贵。”
小男孩点点头,把父亲的这些话牢牢记在心上。这个小男孩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华盛顿。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3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6分)
犹 豫:
大发雷霆:
忐忑不安:
(3)本文对人物神态描写得很精彩,请摘抄两句。(2分)
①
②
(4)照样子写句子,一句话里要有两个动作。(2分)
他举起斧子用力砍下去。
(5)读句子,回答问题。(4分)
①“如果我不承认,万一错怪了别人,那多不好啊!”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华盛顿是个怎样的人?
②“做人首先要诚实,这比100棵樱桃树还要宝贵。”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6)你还知道别的名人优良品质的故事吗?简单介绍一个。(4分)
13、阅读文库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面!”
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的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一百多号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的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的像一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1】画线的部分可用“____________”一词来概括。
【2】用“△”画出老汉制止小伙子过桥时的动词。
【3】联系老汉与小伙子的关系,说说老汉是个怎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段选自课文《______》
【5】用横线把比喻句画出来,用波浪线画出拟人句。
14、阅读
人是一本书
人是一本书。
看人如读书。
人的外表,不就是封面吗?
人的心,不就是内容吗?
有的人,封面与内容同样高雅;有的人,封面与内容同等粗俗;有的人,封面很不起眼,内容却精彩无比;有的人,外表包装得如金似玉,内心却不堪入目。
好人自然是一本好书,你打开扉页就有一缕鲜花的芬芳迎面而来。
坏人自然是一本不好的书,你才揭开封面就能嗅到一股难闻的气味。
(A)的人像一本散文集,(B)的人是一本抒情诗,(C)的人如同一本幽默辞典,(D)的人仿佛一部科学论著。那些祸国殃民最终遗臭万年的民族败类,不就是一套活生生的反面教材吗?而那些为国为民洒尽一腔热血的志士,又多像一卷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啊!
做人如写书。
请不要怪母亲没有给你制出漂亮的封面,也不要怪父亲没有给你绘出美丽的插图。你自己这本书,主要还得靠你自己来写——用你的勇气和力量,用你的聪明和才智,用你的心血和汗珠。
然而,总有一些人把不该删除的真诚删除了,结果自己这本书中没有了纯洁的位置。他们都忘记了:在生命的版面上,应该写下高尚,应该填上纯真,应该刻画奉献,应该描绘进取。
也许,你写了一生也成不了杰作;也许,你写了一世也成不了名著。但决不能因此而粗制滥造,随便应付,哪怕写出的书无人阅读,也要篇篇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如果有了漂亮的开头,就应该追求完美的结局;如果有了精彩的材料,就应该将它打磨成实在的文章。
如果人们常常把你亲切地朗读,那就是你无上的光荣;如果人们永世把你深情地背诵,那就是你最大的幸福。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不堪入目______ 嗅到______ 遗臭万年_______ 粗制滥造______
【2】将下面四个短语分别归位于文中括号,其先后顺序应是什么?
思维缜密 洒脱飘逸 多愁善感 乐观风趣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 (D)__________
【3】贯串全文的一个比喻句是哪句?用“ ”画出来。
【4】这篇文章中能概括地表达全文要点的句子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5】本文最后一自然段给我们的暗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以“人生”为话题,写一个精美又富有内涵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然而,大家不得不忍着悲痛劝花甲暮年的老人:“海子没给您二老丢脸。”
改为陈述句。
(2)他这样关心我,我十分感动。
改为反问句。
16、改为反问句。
1.《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
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到之处,人们为姑娘们俊俏的容貌、婀娜的舞姿、优美清新的唱腔赞叹不已。
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重要的。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没有比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更重要的事情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缩句)
2.独脚海鸥只有一只脚,停落时得扇动翅膀保持平衡。(改为双重否定句)
3.诺贝尔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诺贝尔是一位举世闻名的企业家。(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4.爸爸说:“看到这壮观的场面,我不禁想起了‘惊涛拍岸’这个词。” (改为转述句)
5.武汉市荣获“全省卫生文明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努力的结果。(修改病句)
6.我能看得出草虫的村落里,哪里是街道,哪里是小巷。(改为反问句)
19、按要求写句子。
许多士兵尊称她为“提灯女神”。(改为“被”字句和“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考场上静得很。(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作
题目:我的艺术家之梦
要求:书写规范,表达清楚,语句流畅,5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