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荷塘旧事》一课中,作者写“我”溺水被救这件事,表现了小伙们__________的优秀品质。
2、读句子,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他说小轿车是活的生物,让我们反驳。( )
2.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用事实,用科学的方法,纠正错误。( )
3.我们应当有坚持真理的毅力。( )
3、我能按原文或“日积月累”填空。
(1)我们来玩玩“飞花令”吧!仔细回忆一下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上下册里学过的古诗词,写出四句含有“春”字的古诗词。例: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经常用“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鼓励我们。有时,老师特别严厉,可我们知道“______________,忠言逆耳利于行”,也懂得老师是要让我们知道“______________,事非经过不知难”。谢谢老师六年的谆谆教诲,我们定当不负期望,努力前行。
4、根据意思写词语,并选词填空。( 填序号)
①形容无比的大。(_____________)
②心神都来到那里。形容一心向往。(________)
③看着自己的影子怜惜自己。原形容孤独失意,现多形容自我欣赏、自我怜惜。(______)
(1)花海是个令人(________)的地方。
(2)冬日梅花没有(________),而是傲雪迎霜。
5、回忆课文内容填空。
(1)《丁香结》一文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描写了丁香花。
(2)《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发生在_________ 时期,《金色的鱼钩》的故事发生在____________ 时期,《我的战友邱少云》的故事发生在___________ 时期。
(3)这种境界,即使人_________,又叫人_________,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_______________一首奇丽的小诗。
(4)我们在描写大的场面时,可以运用____________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的方法帮助我们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5)《穷人》的作者是_______国的___________,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
(6)《伯牙鼓琴》表现了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之间的纯真友谊,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 ________ ,用 ___________ 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6、课内赏析
迢迢牵牛星, 。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 。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解释下列字词。
擢:___________________
盈盈: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中用了很多叠词,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诗中的叠词有:迢迢、_______、_______、札札、_______、______ 等,其中只有“______”是属于拟声词,其他几个都是状态词。
【4】这首诗中通过描写织女的姿态美,意在表现织女的勤劳形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中描写的情景,有虚实之分,眼之所见为实,心之所想为虚。哪些诗句描写的是眼前所见的“实景”?请用波浪线画出来。
7、阅读下面的诗歌,
月
杜 甫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 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
【1】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词对比阅读。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范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给诗中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打“√”。
新:(①柳叶格外清新 ②新种的柳树) 故人:(①故乡的人 ②老朋友)
【2】《送元二使安西》的后两句中“______”字表明了酒已经劝了多次,喝了多杯。“劝”字委婉地表达了诗人______的思想感情。
【3】《送元二使安西》中的第二句点明了描写的季节是____________,从“______”可以看出来。《别董大》中第二句点明了描写的季节是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来。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首诗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
B.两首诗都是送别诗。
C.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难舍难分、牵挂担忧的感情。
D.《别董大》情感豪迈、乐观;《送元二使安西》情感虽带惆怅,却不悲伤。
9、阅读理解。
“凹”与“凸”的启示
①初学写字时,便觉是“凹”和“凸”这两个字古怪特别,但从未深究。现在忽然觉得这两个字不仅形象生动,非同一般,而且还寓许多人生哲理于其中。
②“凹”者,深陷也!这不难令人想到埋头苦干,扎根生活。而“凸”呢?不正像功成名就,出人头地吗?一份汗水,一份收获,任何成功,都不是信手拈来,唾手可得的。没有春的耕耘,哪有秋的收获?“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人的一生也只有以埋头苦干为基础,向着自己的目标,在社会的浪潮中拼搏,才有可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③把“凹”和“凸”并列起来,又体现了人生道路的坎坷不平。逆境与厄运无疑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绊脚石,但在一定条件下,它又是好事。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腐蚀人的肌体,使人丧失成功的上进心;而艰苦的环境,坎坷的道路,却能磨炼人的意志,增长人的才智,激发人的进取心。
④正如那场突如其来的四川大地震,它让人们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它让人们目睹了太多的生离死别,它让人们流了太多的泪水。然而,也就是这次地震,更让人们懂得了什么叫做坚强。不信吗?你看,四川彭州——地震重灾区,虽然房子塌了,虽然伤口还未愈合,可人们随处可以见到这样的景象:山寨边,妇女忙着采摘樱桃;田地里,男人忙着收割油菜;废墟旁,老老少少一起晾晒金黄的麦子……一位朴实的农民说:“只要人还在,手还在,就一定能把塌了的房子重新盖起来。”是的,灾难,毁不掉中国人的信念;明天,将由我们用双手去开拓!
⑤鲁迅先生说过:“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迎接悲惨的命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凹”和“凸”连接的人生啊!如果说你是泥潭,只因你阻隔的是弱者的步伐;如果说你是熔炉,你冶炼的定是强者的坚毅!
【1】“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句诗借梅花_________的性格,勉励人____________。
【2】画线句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_。请你再试着续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逆境与厄运无疑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绊脚石,但在一定条件下,它又是好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第4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凹”和“凸”并列起来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①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②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③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④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⑤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1】这个片段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句子②着重描写了人物的__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_”这个关键语句可以感受到五壮士为能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而感到欣慰和自豪。文中句子③、④对人物进行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描写,通过“___________”这个关键语句,可以感受到班长勇于牺牲的精神。
【3】这个片段既关注了人物群体,也具体写了每一个战士。这种写法叫“__________”。其中,第_____句(写句子序号)是“点”,第___句(写句子序号)是“面”,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片段内容)。
11、阅读
【材料一】“只要拥有一部手机,你几乎可以做任何事情。”诞生仅仅20年,手机的基本功能已大大超越了移动通话、拍照、电视、多媒体播放器、高速网络浏览器、GPS导航仪、无线连接……越来越丰富的功能被加载到了手机上。它也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
【材料二】现如今的大街小巷,不管是商店里还是公交车上,不管你在等车还是在用餐,就连走路的人群里,都能看到这样的人:他们齐刷刷低头盯着屏幕,手里拿着手机、iPad——玩游戏、看视频、刷微博、发微信……这就是“手机依赖症”的表现,他们被称为“低头族”。据调查,有59%的人随时随地携带手机,16%机不离手,14%的人连上厕所也不忘“抓紧时间”发短信或查询“微博”账户。
【材料三】今年春节,重庆市民崔先生回万州老家过年时候,一家子难得聚齐了吃顿饭,但年轻人只顾一个劲低头玩平板电脑,崔先生的爷爷一怒之下摔了盘子,本来温馨的时光却尴尬地收场了。崔先生家里发生的这个事儿,引起网友的讨论,不少人感叹“人际”抵不过“人机”,“相对无言”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潮流。其实“低头”不仅影响“人际”,长期低头,也对身体有危害。轻者可能造成颈椎疼痛、拉伤,或是血液循环不良导致头晕,严重的则会造成颈椎的椎间盘凸出、滑脱。同时,长期低头玩手机,除了因为过度用眼和环境光线不足等诱发眼部、颈椎疾病外,还可能造成失眠、焦虑等症状。
【1】现如今有多少人随时随地携带手机?( )
A.59%
B.16%
C.100%
D.14%
【2】研读以上三则材料,每则材料分别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你如何理解“人际”抵不过“人机”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更好地处理科技产品与学习的关系,学校开展了“我与你——科技产品的爱恨情仇”系列主题活动,请你为活动拟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材料,谈谈过分依赖手机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完成练习。
1.鸟是树木的花朵,____________的花朵,____________的花朵,______________的花朵,____________的花朵……
2.《早晨》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苏联作家____________,他在文中说道: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这两句话出自寓言《______________》,宋人揠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这则寓言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刻舟求剑》这则寓言中楚人刻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求剑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找不到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前三空用原文回答)这则寓言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与理解。
课内阅读
《北京的春节》节选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马的,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
【1】选文第1自然段是围绕______这个词来写的,第一句与后面的句子是_____关系。这段中的“除非”“必定”两个词语体现了________。
【2】“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光景”一词在句中的意思是( )
A.时光景物
B.情景
C.表示估计
【3】小孩子们为什么爱逛庙会?
_________________
【4】第3自然段中,作者选取了哪几类人进行了描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个小女孩的求助
①电视台派我到西部拍一部反映农村原生态生活的纪录片。
②到青阳村的第三天早晨,我扛着摄像机正准备从村公所出发,一个瘦瘦的小女孩忽然拦住了我:“阿叔!”小女孩胆子很小,说完就怔(zhēng)怔看着我。我放下摄像机弯腰一笑,小女孩胆子大了:“阿叔,你能不能上我家去拍?”我摇摇头。小女孩急了:“我给你鸡蛋。”说罢从口袋里掏出两个鸡蛋伸了过来。望着小女孩清澈的眼神我有些疑惑,但还是摇头。小女孩呆了呆,接着哇的一声哭了:“阿叔,求求你去我家拍吧!我妈妈快不行了。”我心中一紧:“你是要我给你妈妈拍?”小女孩使劲点点头:“我妈妈一直生病,这次快不行了。阿叔,求求你……”我拉着小女孩的手,心里酸酸的,看她身上这套大人旧衣服改小的外套,家境一定很不好,肯定是家里没钱拍照她才来求我。
③一到小女孩家,我顿时被屋内的寒酸惊呆了,斑驳的墙壁上到处都是孔,陈旧的房梁被积年的烟火熏得摇摇欲坠。小女孩的妈妈半依在床上,额头缠着毛巾,双眼深陷,瘦骨嶙峋。我怔怔地看着她,悲悯之心油然而生。
④“阿叔可以开始了吗?”我匆忙调准镜头对准这对母女。“我妈妈不能说话了。”小女孩拉着她妈妈的手,紧了紧被子,“她躺了三年,家里已经没钱治病了,我爸爸在外地打工,有了钱就送回来带我妈妈去医院。上个月我爸爸在工地扎伤了脚,因为舍不得钱治疗,呜呜一呜一我爸爸那只脚残废了。”
⑤我的眼泪不知不觉地流了出来,肩头的摄像机一直在微微发抖。当我擦干眼泪再将镜头对准这对母女时,小女孩正端着一个缺了口的黑碗给妈妈喂水。“家里已经什么都没有了,爸爸不能干重活,只能在外面拾垃圾捡破烂。爸爸也很辛苦。我希望一有好心人……能帮帮我们。”小女孩喂完水,扶着妈妈靠在了床边,说:“阿叔,好了,就拍这么多吧!”
⑥我没有停下,将镜头再一次定格在母女俩脸上:这是一张饱经沧桑的脸,岁月给她留下了深重的记忆。我要让小女孩不再遗憾,让她永远记得曾经这么近距离地和妈妈一起坐在床头。
⑦第二天一早我到县里把照片打印了出来,当我把照片交到小女孩手中时,女孩激动得满脸泪花:“阿叔,是不是带上这些照片我就可以去城里向别人求捐了?那样我妈妈的病就有钱治了。”
⑧我浑身一颤,泪水汹涌。我明白了孩子的用意。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女孩的家里是什么样的?请找出相应的语句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浑身一颤,泪水汹涌。我明白了孩子的用意。”小女孩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句子,选择恰当的词语概括“我”当时的心情。
A.感动 B.同情 C.难过 D.疑惑 E.震惊
①望着小女孩清澈的眼神我有些疑惑,但还是摇头。______
②一到小女孩家,我顿时被屋内的寒酸惊呆了。______
③我怔怔地看着她,悲悯之心油然而生。______
④我的眼泪不知不觉地流了出来,肩头的摄像机一直在微微发抖。______
⑤我浑身一颤,泪水汹涌。我明白了孩子的用意。______
【5】选文中的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假如让你写几句话送给她,你会写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老牛说:“我不能帮你们下地干活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上富丽堂皇。 织女不喜欢。(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合并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遇到挫折和失败依然乐观,即使不高兴,也不拉长了脸唉声叹气的人。(用加线的词语造句)
2.我尊敬天底下一切善良的普通人。(改为“被”字句)
17、他在幽静的小路上听到一所茅屋里传出来的断断续续的钢琴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蒙娜丽莎美丽动人。
(1)疑问句________?
(2)反问句________?
(3)双重否定句________。
19、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请给下面句子中的“说”换两种说法,变成两种表达方式。
他对没戴口罩的人说:“快把口罩戴上,别到处乱跑!”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他那灰白的抽动着的嘴唇里发出十分低微的声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说,不,他是去弹一首曲子给那位姑娘听的。(改为直接引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用同样的修辞手法仿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快乐习作,任选一题。
(一)题目:那是一次 的尝试
提示: “尝试”也就是试一试,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实践活动。它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然而,不管怎样,它都会使你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请选取你在生活中曾经历的一次尝试,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
(二)美到处都存在,只是我们缺少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如果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你就会时刻拥有一份美好的心情。生活中的很多细节,如果你善于发现,一定会悟出很多道理。请你选择生活中你经历过或目睹过的一些微小的场景,把你从中获得的感悟分享出来
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有一定的条理。不低于450字。
邮箱: 联系方式: